让历史更加闪耀,文物工作如何迎来新纪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就文物保护做出重要批示,为不断开拓文物事业发展新境界提供了明确的前进方向。近年来,我国的文物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6年3月4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围绕当前文物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落实责任、加强保护、拓展利用、严格执法等方面做出了部署。《意见》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文物保护重要性认识,依法履行管理和监督责任。《意见》贯彻改革创新精神,在科学总结近年来文物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围绕当前文物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着眼破除影响文物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出了一些硬性措施。全篇贯穿坚持公益属性、坚持服务大局、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指导新时期文物工作的纲领性文件。那么,《意见》的出台,对新时期推动文物事业发展具有哪些意义呢?

 

2016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围绕当前文物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落实责任、加强保护、拓展利用、严格执法等方面做出了部署。加强文物工作,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文物,有利于研究历史,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有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为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文化资源基础。

当前我国文物保护、开发的现状

“仿古”现象盛行

重建、恢复历史古迹以及“仿古”“复古”之风盛行。当前在历史建筑、文物古迹保护方面,热衷于对古迹遗址的修复和重建,而忽视了文物古迹的真实性和实物遗存的保护,从而降低了文化遗产的价值。任何随意地、不分界限地进行“复古”“仿古”都是不负责任的,是对历史的讹传。对“已经不存在的东西,已被损坏,或早已湮没的建筑或构筑物”重新建造或按所谓的原样恢复,即使符合部分历史记载,但用现代的材料、工艺及施工方法再掺以现代人理解臆想的东西,建成的充其量称为名胜,而不是历史古迹,不具有文物价值。

微评

★ 时下,有一股仿古之风盛行,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可以看到一道道古香古色的仿古景观,仿古已然成为时尚。

 

基层文物工作中存在问题

★ 近年来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出来,这对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首先,基层政府对文物的认识存在不足。有的基层领导者一味地希望能够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而将文物保护视为阻碍当地经济发展的障碍,一些文化遗迹和文物的保护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人力和物力,而这些投入难以在短期内带来经济价值。其次,开发与保护失调。文物保护单位的开发利用是体现文物价值的重要内容,但目前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旅游开发的热潮,对基层的文物管理工作却造成了新的问题。在基层的文物管理工作中,通常受到地方政府经济建设总体目标的影响和行政的干预,往往是文物保护为开发和经济建设让道,文物法规难以有效实施,文物保护难以有效落实,管理工作造成失控。

 

公共文化服务作用有待深化

基于文物工作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主要以博物馆为主,博物馆不仅承担着文物的收藏和保存的责任,同时也具有教育、服务的基本职能。首先,当前我国博物馆大多还只具有文物的收藏、展示功能,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其在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中的服务作用,这就导致了大多数民众对文物的历史价值模糊不清。文物工作还需为民众普及相关文物知识、提升文物保护的意识。其次,一些基层地区的博物馆建设亟待改善,基层人民群众鲜有观看文物展示、系统接受文物知识教育的机会,导致其对文物保护意识的薄弱,从而也为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困难。

看看国外怎么做

微评

★ 英国社会在各方利益博弈的过程中,有良知的知识精英和民间文物古迹保护组织,共同在民众中营造保护文物古迹的社会氛围,促使英国民众养成了保护文物的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感。随之而来的是,全社会共同推动着政府与议会不断加强文物古迹保护的立法。

英国:民间组织成为中坚力量

1877年,工艺美术家莫利斯等文化精英以笔为旗,抗议修缮文物古迹中的愚蠢做法,并倡议成立民间性质的文物保护机构。最终催生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古建筑保护学会的出现——“反对毁坏古建筑组织”,其宗旨是尽可能地保护历史文物古迹的原貌。1877年,全英40余座受损古建筑物予以注册;50年后,在英国登记的濒危建筑增加至10倍。进而,在1894年建立了保护文化遗产的全国信托组织;1937年又成立了保护乔治时期建筑的组织;1957年成立了保护文物民用信托组织。转年组建了保护维多利亚时期建筑的学会。这些民间团体与学术组织的成立,推动了英国自工业革命以来对历史文物的保护与研究。对广大民众而言,保护历史文物古迹已经成为英国公民的社会责任。由此可见,具有公民意识的民众与具有职业精神的知识群体,实际上是英国历史文物古迹保护的中坚力量。

 

法国:用社会资源助力文物建筑保护

法国政府每年用于维修古建筑的开销超过20亿欧元。为了更加全面地开展古建筑保护工作,法国政府还采取了例如出售部分古建筑等灵活措施,在补充国库的同时,要求古建筑受买方承担相应的保护责任。除古建筑外,法国在保护其他文物方面也非常善于使用社会资源。2013年,作为卢浮宫镇馆之宝之一的“萨莫色雷斯岛的胜利女神”雕像“闭门谢客”,接受“专心美容”,以期能以更加完美的形象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然而,卢浮宫却没有自掏腰包解决胜利女神的“美容费”,而是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出“告示”,呼吁各界进行捐款。结果令人欣喜,社会捐助不仅完全负担了胜利女神的修复费用,而且还有富余,可帮助卢浮宫开展其他文物保护活动。

微评

★ 要想让社会资源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就先要让社会各界对文物和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有所了解,法国政府在这项工作中最引以为傲的便是“遗产日”活动。1984年,在时任文化部长雅克·朗的推动下,不少法国历史文化遗产免费向公众开放,原名“国家文物开放日”的“遗产日”活动应运而生,旨在让更多人了解、热爱进而保护人类的历史和文化遗产。现如今,随着影响力不断扩大,“遗产日”活动已从法国扩展到了欧洲其他国家,成为整个欧洲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

 

墨西哥:文物保护工程同扶贫项目相结合

墨西哥大多数文物古迹都位处偏僻贫困的农村地区。他们把文物保护工程同扶贫项目结合起来,吸收文物古迹所在地居民参加文物古迹保护工作,在保护文物古迹的同时,带动当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搞好文物保护,公众参与是一个重要方面。保护文物的观念在墨西哥公众中有比较广泛和深厚的基础。墨西哥有很多公众自发成立保护文物古迹的组织和担任文物保护志愿者。墨西哥国家文物局还通过居民参与文物保护区域的确定过程,加强文物保护意识。以前,文物保护区域的确定由政府主管部门提议,现在,本区域的居民有权经过全体讨论、一致通过,达成签署共识,向政府呈交本区作为文物保护区域的提议,进入审批程序。这种做法有利于促进文化认同感,增强爱国意识。

未来文物工作如何推进?

鼓励社会参与文物保护

未来我国文物工作的推进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助力。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积极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工作建设。国务院印发的《意见》指出,制定鼓励社会参与文物保护的政策措施。培育以文物保护为宗旨的社会组织,发挥文物保护志愿者作用。大力发展民间力量,将会为文物保护工作带来新的发展方向。首先,制定相关政策制度,对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范畴、做法提出具体的界定,明确社会力量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其突出做法给予鼓励;其次,大力倡导以文物保护为宗旨的社会组织的发展,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成立相关管理部门定期与社会组织交流意见,并设立相关政府基金,为其发展建立保障。

 

加强城乡建设中的文物保护

《意见》中提到,加强城乡建设中的文物保护,高度重视城市改造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突出工作重点,区分轻重缓急,加强历史文化名城、村镇、街区和传统村落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的保护。我国一部分文物分布在乡村,尤其是农村群众最集中的活动场所,做好这些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工作不仅有利于保护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而且为旧城改造、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首先,基层文物保护单位应该加强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将文物保护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传递给政府领导和普通群众,引导人们提升文物保护的意识,激发文物保护热情;其次,完善基层领导的政绩考核制度,增设文物保护专项考核,定期考核当地文物保护工作的进展及成效,并将文物保护工作列入政府日常工作内容,提高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对当地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

 

大力发展文博创意产业

文博创意产业是近年来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向。文博创意产业是文化遗产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博物馆融入经济发展、惠及大众生活的重要手段,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意见》指出,大力发展文博创意产业。深入挖掘文物资源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延伸文博衍生产品链条,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进一步调动博物馆利用馆藏资源开发创意产品的积极性,扩大引导文化消费,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文博产业的发展可与科学技术相融合,如当下的VR技术,借助科技力量实打造数字化的文博创意体验。同时,重点关注文博知识产权的保护利用,要鼓励引导文博单位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加强知识产权方面的国际合作交流,推动文博知识产权保护利用与国际接轨。

微评

★ 运用文化创意融入文物博物馆资源的利用,包括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利用、博物馆展陈设计及博物馆文创产品深度开发等,可以形成文博创意产业,构成文化创意产业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