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方法

朱海斌

(西北师范大学 哲学系)

 

关于海德格尔的形式显示问题,在研究者中存在着争论。争论首先表现为形式显示是否一种胡塞尔意义上的现象学方法。主要的观点分为三派:一派以克孜尔为代表,在他看来,通过形式显示海德格尔并不是改造了现象学,而是发展出了一种完全新颖的方法;另一派以克洛威尔为代表,他认为克孜尔夸大了海德格尔与胡塞尔之间的断裂,尽管海德格尔对胡塞尔有尖锐的批评与不满,但他仍然继承了胡塞尔的遗产,而且通过形式显示更好地调整与改造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注108;最后一派的代表是布鲁恩,按照他的研究,海德格尔的形式显示观念不仅仅受胡塞尔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克尔凯郭尔的间接沟通、甚至雅斯贝尔斯的极端境况等的影响注109

但即使在承认胡塞尔的现象学与海德格尔的形式显示有密切关联的情况下,对于究竟海德格尔的形式显示如何从胡塞尔那里转化而来,依然也存在着不同观点。包括孙周兴、张祥龙与尼尔森在内的不少学者都注意到,在《全集》第60卷中海德格尔将形式显示与胡塞尔的总体化和形式化进行了对比,因而,海德格尔所谓的“形式显示”主要是与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阐发的“形式对象性”(formale Gegenständigkeit)观念联系在一起的;更确切地说,海德格尔的“形式显示”方法,乃是对胡塞尔的总体化与形式化之区分的深化。注110但是,对此问题的另一种看法也在国内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包括布鲁恩、斯特里特、克孜尔在内的不少学者指出,海德格尔乃是借助胡塞尔对《逻辑研究》中提出的“本质上机遇性的表达”问题的探讨而提出形式显示的。注111

相对于得到更多关注的总体化与形式化之区分的进路,本文更愿意借助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提出的“本质上机遇性的表达”问题与亚里士多德的“时机化”思想,来澄清海德格尔的形式显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