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希腊人与痛苦的关系

尼采在完成《悲剧的诞生》的16年后即1886年,在《一种自我批评的尝试》一文中对该书的思想做了回顾。其中谈道:“一个基本问题乃是希腊人与痛苦的关系,希腊人的敏感程度,——这种关系是一成不变的呢,还是发生了转变?”注12依据书中的具体文字,特别是尼采自己所设置的一些提示,希腊人与痛苦的关系可分为三种情形,因此必定是发生了转变。

首先,希腊人与痛苦的关系在《悲剧的诞生》中有三处提示,尽管这个问题的明确提出要等到16年后的回顾性文字。这三处提示分别是:第3节中西勒尼的话、第25节“最坏世界”的说法和第18节“三种文化”的列举。

1. 西勒尼在国王的逼问下区分了“最好的东西”(不要出生)和“次好的东西”(立刻去死)。为什么他说的是“最好的东西”和“次好的东西”,而不是“最好的东西”和“最坏的东西”?细心考察这里的修辞,对于理解这个问题极其重要。实情乃是,在“最好的”和“次好的”之外,还有一种“最坏的”;西勒尼列举了两种,还剩余一种没有明确讨论;使用“最好的”和“次好的”这种修辞,就是要为“最坏的”留出空间,这三个东西才构成了一个全集。

2. 什么是“最坏的东西”?依据排除法,“最坏的东西”既不是不要出生,也不是立刻去死,那么就只能是活着。人们常说,有的时候,死很容易,活着更难;所以活着是“最坏的东西”。为了避免过分阐释的嫌疑,请看尼采的回应:“两者[音乐和悲剧神话]都用这种玩法为‘最坏的世界’之实存本身辩护。”注13活着,作为最坏的东西,是因为活着就意味着痛苦。为这种最坏的东西做辩护,也就是在面对痛苦。音乐和悲剧神话是一种面对痛苦的策略,那么还有哪些面对痛苦的策略呢?

3. 有三种文化,它们各自提出一种面对痛苦的策略。这三种文化分别是艺术文化、苏格拉底文化和悲剧文化。而本书誊清稿则分别称之为艺术的、理论的与形而上学的。艺术文化通过使人迷恋于美的面纱而继续生活,苏格拉底文化通过知识疗治生命的创伤,悲剧文化通过一种形而上学的慰藉——现象可变化而生命永存。注14这三种文化虽然使用的策略不同,但都是为了让人继续活下去,都给出了一种面对痛苦的策略。

现在我们详细考察希腊人与痛苦之关系的转变。希腊人与痛苦的关系有三种情形;或者说希腊人有三种面对痛苦的策略,即艺术文化之策略、苏格拉底文化之策略与悲剧文化之策略。以下分别讨论这三种策略。

艺术文化让人如何面对痛苦?根据第3至4节,它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发挥作用。首先,它给出一种神正论。希腊人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创造出诸神。诸神存在,而人类却在受苦,这是神正论必须解决的问题。它如何解决?它让诸神和人过同一种生活,让诸神和人一样痛苦。连神都在痛苦,那么人有痛苦就没什么大惊小怪了。希腊人就这样安慰自己。另一方面,神和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没有做好两件事情:认识你自己和勿过度。如果做好了这两件事情,那么就不会遭受痛苦了。于是希腊人的注意力就被转移了,从注意痛苦转移到注意人类自身的实践行为如何保持在限度之内。

苏格拉底文化让人如何面对痛苦?如果具备了相应的知识(明察),那么就具备了相应的德性(明察必定转变为力行的能力;德性本身就意味着可以转化为成功的行动),那么就可以办好事情,获得幸福,避免痛苦。死亡是一种极端的痛苦,苏格拉底如何面对它呢?“通过知识和理由消除了死亡恐惧。”注15这是怎么回事?此处需要根据柏拉图的著作《斐多》来理解:“我们深信:如果我们想要对某事某物得到纯粹的知识,那就必须摆脱肉体,单用灵魂来观照对象本身。”“那些真正爱智慧的人是仰慕死的,至少死在他们看来不像其余的人那样觉得可怕。他们对肉体十分不满,深愿灵魂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注16同时,在柏拉图笔下,苏格拉底经常论证灵魂不朽,是关于灵魂不朽的知识让苏格拉底不惧死亡。总之,苏格拉底不惧死亡,因为他觉得死亡反而是一件好事情。

悲剧文化让人如何面对痛苦?首先来回顾前两种文化面对死亡的策略。艺术文化的策略是:如果恪守在限度之内,那么就不会遭受痛苦。苏格拉底文化的策略是:如果有了知识,那么就不会遭受痛苦。可以看到,这前两种文化的应对策略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如果……那么就不会遭受痛苦。而现实问题是,这个“如果……”的前半句我们能够做到吗?前两种文化的应对策略都是假言的方式,这就意味着局限性,即局限于前提可以获得满足的情况。而一旦前提得不到满足,它们就束手无策了。这在反复无常的现实生活中反而是更常见的,因为意志(我要……)汹涌澎湃地冲击着限度,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使人无比苦恼。于是,人们迫切需要一种绝对的方式。而悲剧文化应对痛苦的策略就是一种绝对的方式:无论现象如何多变、痛苦多么沉重,“生命牢不可破,强大而快乐”注17。此处的“生命”可以理解为“意志”。

希腊人与痛苦的关系发生过转变,有这样三种情形,或者说,希腊人有三种面对痛苦的策略。这其中,悲剧文化之策略对希腊人而言最重要且最有力量。悲剧文化不仅在策略上胜过另外两种,而且还把希腊人从否定意志之渴望的危险中挽救了出来。这种危险乃是一种佛教式的、使人否定意志的危险,只是由于悲剧才把希腊人从这种危险中抢救了出来。注18尼采把狄奥尼索斯式的人和哈姆雷特做了比较,发现他们有相似之处:两者都曾一度发现行动无力改变现实,从而对行动产生了厌恶。只有狄奥尼索斯精神或悲剧精神,才能使人“从印度走向希腊”,从而获得拯救。注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