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游鱼之乐

庄子和惠子的濠上之辩,是《庄子》中最发人深省的故事之一。庄子和惠子在濠梁之上游玩,庄子说:“白鱼从容游动,这鱼真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本来不知道你的快乐。你本来也不是鱼,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这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庄子说:“请把话题转到开头吧,你说‘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话,就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而来问我的。我是在濠河的桥上知道鱼的快乐的。”[1]

这段对话反映了两位哲学家看世界的不同方式。惠子是位逻辑学家,庄子是位诗人哲学家。惠子看问题抱持理性和科学的态度,他学富五车,遇到问题喜欢辩论。庄子是个诗人,他的哲学是诗的哲学。或许可以这样说,惠子的智慧属于白天,用的是知识的眼;庄子的智慧属于夜晚,用的是生命的眼,看起来很冷,却充满了生命的温情。庄子对惠子的理智游戏不感兴趣,他要做一种生命游戏。

惠子站在大地上,发现这世界的问题,“遍为万物说”。在中国哲学史上,惠子是较早将物作为研究中心的,在他之前,孔子、墨子兴趣都在研究人,老子兴趣在宇宙本体。惠子以理性的态度分析外物,归纳出“历物之意”的十个命题,如卵有毛、鸡三足、火不热、飞鸟的影子不动、飞箭不走等等,很有思辨意味。其中有不少问题也具科学价值。如飞鸟影子不动之说,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芝诺的飞箭是静止的观点。李约瑟谈到惠子时甚至感叹:“倘若环境条件有利于它的生长的话,中国科学无需通过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可能发展成什么样子。”[2]

庄惠这段著名的辩论,反映了两种看世界的方式(诗意的和逻辑的),可以用《庄子》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叫做“物物而不物于物”。庄子是物物,即融于物,人在诗意的境界中回到世界中。惠子是物于物,即被“物”所“物”,“物”成了功利欲望的对象,人是物的奴隶;同时,物也是人的奴隶,人将物对象化。而在“物物”中,“我”与物相融为一体,没有分别,没有主奴之关系,“我”自在优游,如果还有“我”的话。庄子说惠子“倚树而吟,据稿梧而瞑”,整天忙于辨析万物的名理,就像一只蚊子嗡嗡飞个不停,辩之越多,离真实世界越远!他认为“辩无胜”,名理的辨析不能最终解决问题。他批评惠子“骀荡而不得,逐物而不反”,说惠子是个“逐物”之夫——一个耽于研究万物名理的人。在庄子看来,他自得于融物之境,而惠子自溺于逐物之旅。[3]

惠、庄之辩,一逐于物,一融于物;一是人的,一是天的;一是知识的推论,一是非知识的妙悟;一处于和人全面冲突的物质世界,一是人在其中优游的大全世界。惠子关心的是“我思”,庄子关心的是“我在”。庄子哲学要申说人存在于世界中的意义,而惠子却要通过人的解释去寻找世界的意义,研究物、分析物、主宰物、占有物。庄子认为,惠子哲学所反映的人与世界的关系是片面的。而庄子是融于物,消解物的存在,将物从对象中拯救出来,与我相与往来。

惠子的哲学是理性的、认知的、科学的,而庄子哲学是诗意的、体验的、美学的。庄子将天、自然当作一个大作品,在建构一个真实的世界,将被儒、墨、名等知识努力所遮蔽的世界彰显出来。庄子的哲学立脚处,在与美学相关的境界中。

我们不能说庄子的哲学就是美学,传统中国学术浑沦一片,没有纯粹的美学学科,庄子的努力也不是为了建立一种美的学术。但他要建立一个真实的世界,通过纯粹的体验,揭示被人类知识系统所遮蔽的世界的秘密。庄子所建立的这个世界是关乎美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一世界有至高的美。达至这个世界的唯一途径就是纯粹体验,这纯粹体验是一种诗性智慧。“没有诗,就没有实在世界”(德国哲学家施莱格尔语),庄子哲学中含有丰富的美学思考,它是早期中国人有关美的思考的卓越代表。

游鱼之乐的辩论中,潜藏着攸关中国美学的大问题,在中国美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中国美学的倾向性和基本特色。我想围绕游鱼之乐这个故事,就庄子哲学的美学价值谈一些认识。

寄畅园一角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在世界的“水”中游弋,方有澄明和洒落。

[1] 这段话的原文为: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孔。”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秋水》)

[2] 《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中国科学思想史》,215页,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90年。

[3] 道不同不相与谋,但这两位持论大相径庭的学者,因为都有清澈的本性、狷介的个性及不为时俗所灭没的精神,却成了一对辩论的朋友。以至惠子死后,庄子凭吊而叹“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