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与原则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与原则,是商业银行评价的重要基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商业银行评价的目标就是判断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是否达到(或能够达到)其经营目标,是否遵循了基本经营原则。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

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最为常见的表述是利润最大化。但是,这一目标有着非常明显的局限:(1)利润是一个会计概念,利润等于收入减去成本,而收入包括可能永远无法收回的应收收入,成本可能没有包括应该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因此,利润额可能严重失真。(2)利润是一个事后评价指标,反映的是已经过去的一段时期中的经营成果,从而缺乏前瞻性。(3)利润总是与风险相对应的,在金融领域更是如此。因此,利润最大化对应的可能就是风险最大化,对银行来说,其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上述缺陷使利润最大化目标逐渐被股东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所替代。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与利润最大化目标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银行利润会提高股东价值,而股东价值也最终体现在利润上。但是,由于股东价值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未来的盈利能力,会受到商业银行所实际承担的风险以及社会公众投资者对商业银行的综合评价的影响。因此,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要比利润最大化目标更有前瞻性,也更加全面和客观。

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也有其局限性,因为它隐含着“银行应只围绕股东(Stockholders)的利益来运营”,但银行的经营活动还会影响很多其他人的利益,这些人被称为银行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比如监管当局、存款人、借款人、经营管理者、职员等。因此,银行在经营中还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要求。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与监管指引》(自2004年3月11日起施行)中国银监会后来将该指引扩展为《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自2006年4月24日起施行)。为两家银行制定了十条改革目标,其中第三条是:“以市场为导向,制定清晰明确的发展战略,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中国银监会在这里第一次提出的银行经营目标是“银行价值最大化”,没有限定于为股东服务,显然是考虑到了“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前述局限性。

在2007年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千家银行大排名中,按一级资本排名全球第三位的汇丰银行,将其“总领一切的战略目标(Governing Objective)”确定为:“股东总收益(Total Shareholder Returns, TSR)超过可比金融机构股东总收益的平均值,并且每五年翻一番。”HSBC Annual Report 2006, http://www.hsbc.com.在现实中,几乎所有商业银行都类似地仍将“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其明确表述出来的战略目标,原因在于:在正常条件下,股东决定着商业银行的最终决策,而且“银行价值”中只有“股东价值”才是可直接观察的。同时,银行各个相关主体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作为一个整体的商业银行,必须能够使相关各方的利益协调一致,才能得到持续发展,股东价值也才能真正最大化。

有鉴于此,我们可以将商业银行的股东价值最大化,看做是“约束条件下的股东价值最大化”,也就是说,银行在满足监管当局、存款人、借款人、经营管理者和职员的要求(所施加的约束)的前提下,最大化股东价值。比如,富国银行提出,其收入增长的速度必须是成本增长速度的两倍,但“不能以牺牲客户的利益为代价”。Wells Fargo Annual Report 2006, http://www.wellsfargo.com.汇丰银行也提出,在经营管理中必须“无条件地遵守伦理道德规范,服从监管规章制度”。HSBC Annual Report 2003, http://www.hsbc.com.

二、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1995年颁布施行、2003年底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四条规定:“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是指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能经得起一定的风险和损失,保持客户对银行的坚定信心。

安全性是所有企业均应坚持的原则,但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更为重要。从微观角度来看,商业银行主要靠负债经营的特征,决定了客户对商业银行信心的重要性,而安全性是客户信心的基础和前提。商业银行在经营中面临着许多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等(详见本书第十一章),这些风险都很容易为银行带来巨大损失;同时,银行资本在总负债中所占比重很低,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较低。因此,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更易受到威胁。

从宏观角度来看,商业银行与社会各个部门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其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核心,以至于列宁曾将商业银行比喻为“国民经济体系的神经中枢”。因此,银行的安全性会涉及整个社会的稳定。正因为如此,银行的安全性才受到整个社会各个层面如此高度的重视,商业银行才会受到如此严格的监管。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法》将安全性原则放在流动性原则、效益性原则之前的主要原因。

(二)流动性原则

流动性原则是指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取存款、借入贷款、对外支付的需要,保证资金的正常流动。流动性原则也可以说是包含在安全性原则之中,但鉴于流动性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如此重要和突出,因此,一般将其单列出来讨论。相对于一般企业来说,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问题要更加突出,因为银行的流动性需求更加频繁、不确定性更大、弹性更小(参见本书第八章)。

(三)效益性原则

效益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效益,即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必须获得利润,即通常所说的盈利性;二是社会效益,即商业银行在经营中还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它要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追求利润最大化(及股东价值最大化),这是由商业银行的企业性质所决定的。

盈利性之所以成为商业银行的最终目标,原因在于,利润既是商业银行充实资本、加强实力、巩固信用、提高竞争能力的基础,也是股东利益所在,是银行开拓进取、积极发展业务、提高服务质量的内在动力。具体来看,盈利性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性体现如下四个方面:

(1)股东要求。股东投资于商业银行,持有其股份,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只有当银行取得丰厚的利润,并给其股东带来相应的收益时,股东才乐于购买和持有该股份;否则,股东将收回投资,银行将不复存在。

(2)抵御风险。银行在经营发生亏损时,可以用以往积累起来的收益来进行弥补,而银行盈利水平高,留存利润就多,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就高。

(3)增强实力。银行盈利水平的提高,可以增强银行实力和信誉,进而提高银行的竞争力,有利于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4)激励员工。利润为银行的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银行盈利,才有可能不断改善和提高员工的工资和福利水平,增强对金融专业人才的吸引力和向心力,银行的员工队伍才能稳定,银行员工的素质和工作积极性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商业银行在追求盈利的同时,还必须同时承担其社会责任。一方面,自己在经营过程中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质量,不做虚假广告,并融入所在社区,资助慈善事业,在改善社会福利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存贷款及其他业务,促使客户达到上述要求,并促进社会和谐和环境改善。2007年7月12日,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共同发布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要求商业银行要开展“绿色信贷”,通过信贷杠杆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尤其是要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贷款。商业银行按照这些要求从事信贷活动,既是其社会责任的体现,也将最终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四)“三性”原则之间的矛盾与一致性

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之间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一致的一面。“三性”之间的矛盾,增大了银行经营管理的难度;而“三性”之间的一致性,为银行经营者妥善处理三者关系、协调平衡三者之间的矛盾提供了可能。

“三性”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盈利性与流动性、盈利性与安全性之间。我们可以通过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来说明这其间的矛盾。

(1)资产结构。在商业银行的所有资产中,现金资产的流动性最高,但盈利性最低。为了保证银行的流动性,银行必须持有足够的现金资产,但这又会减少银行收益性资产(如贷款、国债)的比例,从而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在商业银行的收益性资产中,贷款的收益率一般要高于国债,但贷款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一般又要低于国债;一项资产的期限越长,其收益率一般越高,而其流动性和安全性则越低。

(2)负债结构。存款的成本一般要比借入款的成本低,但由于存款可以随时提取,而借入款只需在到期时偿还。因此,存款的稳定性要低一些,这会提高对银行流动性的要求(必须保持一定比例的现金以应付存款提取的需求),降低银行运用这部分资金的盈利能力。

盈利性与流动性、盈利性与安全性之间是对立的,但流动性和安全性之间通常是一致的。一般来说,安全性高的资产,因其一般可以被普遍接受,从而也具有高流动性;而流动性高的资产,因其一般可以随时转换成现金,从而也就比较安全。但安全性和流动性并不总是一致的,比如,由一家AAA级企业提供担保的贷款,安全性很高,但由于不存在贷款转让的市场,其流动性也就很低。而股票二级市场的存在使股票的流动性很高,但由于其价格波动性很高,所以其安全性很低。不过,与盈利性和流动性(安全性)之间所存在的对立性矛盾不同,安全性和流动性一般不存在对立性,即一项资产的高安全性不会直接导致其低流动性,如果一项安全性很高的资产流动性很低,则不是因为其安全性高,而是有别的原因(如前述例子中不存在贷款转让的市场)。

从根本上来说,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三性”是一致的。商业银行只有保持必要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盈利性原则的顺利实现,流动性和安全性是盈利性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因此,在经营策略上,银行首先不是追求盈利,而是先保证资金的流动和安全,在此前提下,再去追求尽可能多的盈利。同时,盈利性是安全性和流动性的最终目标和重要保证。一方面,如果银行不能保证盈利,其安全性和流动性本身也失去了意义,因为股东不赚钱,就会撤回投资、关闭银行;另一方面,银行利润能够帮助银行充实资本、增强实力,从而能够增强客户对银行的信心,提高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这也为银行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