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两宋笔制
宣州制笔自唐代崛起以后,至五代两宋有了更大的发展,尤其是诸葛氏制笔世家跨唐宋两代,技压群芳。其中诸葛高成为宋代最富盛名的笔工。
诸葛高制笔最初以其制作精良的“三副”而著称。北宋宣城诗人梅尧臣曾将家乡宣笔赠与欧阳修。欧阳修题《圣俞惠宣州笔戏书》一诗:“宣人诸葛高,世业守不失。紧心缚长毫,三副颇紧密。硬软适人手,百管不差一。”诗中并以京师制笔与诸葛高宣笔加以比较,认为京师笔“或柔多虚尖,或硬不可屈”,而且价高寿短,不如宣笔经久耐用。这种“三副笔”的制法,就是披柱法创始以后毛笔的基本样式。到诸葛高所制笔时已为长锋,笔毛深深插入笔管端部腔中,既牢固不脱,又富于弹性。
此后,诸葛世家在长锋柱心笔的基础上,又创制“无心散卓笔”。即在原加工过程中,省去加柱心的工序,直接选用一种或两种毫料,散立扎成较长的笔头,并将其紧埋于笔腔,从而达到坚固、劲挺、贮墨多的效能。这种无心、长锋、笔头紧埋的形制,是对长锋笔的一种改良,标志着制笔技术的又一次重大转变,在毛笔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诸葛高是无心散卓笔的主要创制者,苏轼曾对他创制的散卓笔予以高度评价:“散卓笔,惟诸葛能之,他人学者皆得其形似而无其法,反不如常笔,如人学杜甫诗,得其粗俗而已”。
无心散卓笔适应了宋代以后水墨画兴起,以及纸在书画中广泛应用,需要毛笔贮墨充分,便于挥洒。这其中包含了许多制笔工匠对书画技艺变化的认识和毛笔制作中的创造智慧的结晶。其他如诸葛元、诸葛渐、诸葛丰是诸葛氏家族中承其祖业的制笔名匠。还有吕大渊、吕道人、汪伯立为其传人。在南宋理宗朝时,汪伯立笔与仿澄心堂纸、廷珪墨、羊头岭旧坑砚被称为“新安四宝”,作为贡品进献朝廷。
苏轼对宣州诸葛笔情有独钟,曾云:“宣州诸葛氏笔,擅天下久矣,纵其间不甚佳者,终有家法。”黄庭坚对苏轼的用笔观察最精,论述亦评:
东坡平生喜用宣城诸葛家笔,以为诸葛之下者犹胜他处工者。平生书字,每得诸葛笔则宛转可意,自以谓笔论穷于此。见几研间有枣核笔,必嗤诮,以今人但好奇尚异,而无入用之实。
苏翰林用宣城诸葛齐锋笔作字,疏疏密密,随意缓急,而字间妍媚百出。
宋代诸葛笔席卷朝野。徽宗朝的邓肃云:“不能用诸葛笔而欲作家,如项羽弃范增而欲取中原也,其可乎?”此时唐型鸡距笔还在一些边远地区使用,但已经质量很差,不堪敷用。苏轼南贬期间就曾用过鸡距笔:“久在海外,旧所赍笔皆腐败,至用鸡距笔,狞劣如魏元忠所谓‘骑穷相骡脚挂镫者’者。今日忽于叔静家用诸葛笔,惊叹乃尔蕴藉耶。”苏轼清楚地说明,他在海外使用的是“鸡距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