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文学新传统及其当代阐释
- 温儒敏
- 2077字
- 2020-07-09 16:31:12
五
在本书第六章,将集中讨论当代作家与现代文学传统的关系。这是个非常困难的课题。作为文学传统的相当重要的部分,是一代代众多作家的创作积存,保留着社会群体的共同记忆。其中一些文本经过时间的筛选,成为经典,占据着传统中显要的位置,对后世产生持续的影响。问题是,后世的作家是如何接受前人创作的影响的?这种影响或者借鉴,在很多情况下是潜移默化、无迹可寻的,当这种借鉴已经通过后世作家个性化的再创造转化为自己的作品时,他们往往并不承认受到过他人的影响。当代作家很难割断与现代文学传统的联系,这种联系千丝万缕,但真的要找到影响的“桥梁”又比较困难。传统如何转化为他们创作中的故事、母题、人物、风格、语言等艺术质素,也不容易确认落实。如果是在相似性或邻近关系的比较中来确认两者的联系,往往苦于难找充足的依据。但这个问题又是如此重要,不可能不列入研究的范围。因此,本书不得不把关注点放到作家们在精神上对现代文学传统的响应方面,以及在文本的相似性甚至在对现代传统的反抗态度方面,去寻求两者间存在的诸多复杂、暧昧和悖论式的关系。一种传统是很难在文本的细节中去寻找的,大多数情形下,那只能是一种精神,一种“幽灵化”的神气。
我们将借用一个“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的视角,即从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彼此交融的关系来看新的文本的生成。一是当代的创作文本,一是现代文学传统已有的文本,我们关注的是两者的异同及对话。例如王安忆的小说无论精神气质还是题材发挥,都可以看到张爱玲影子,然而,王安忆是断然否认她受到张爱玲影响的,我们的确也很难找到影响的“证据”。怎么办?就是通过“互文性”的考察,寻找两种之间异同以及对话关系。又比如,书中分析30年代左翼文学传统某种程度上已在当代文学中复活,这种现象也不是一对一作比较,或者寻求直接关联的材料,而是把左翼文学与当代类似的现象都看做是前后两个“大文本”,从中考察它们之间确实具有的某种共同的文化记忆,以及前后类似的历史语境、却是在各自应对各自不同的任务。这一章主要选择几个个案分析,来看当代作家创作与现代文学传统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与其说是在建立新的传统谱系学,不如说是在追踪历史散落的蛛丝马迹。可惜篇幅有限,这里所涉猎的范围也极为有限,特别是诗歌领域,本来有着更丰富的可能性有待发掘,也只好暂付阙如。
在考察当代作家与现代文学传统之后,紧接着我们用第七章来探讨鲁迅在当代的命运。在很长时间以来,鲁迅被确定为新文化的方向(也是新文学的方向),现代文学的复杂性由此被澄清,同时也就被简化了。现代文学作为前提和传统都尽量往这个意义上发挥。一个传统被定位得如此明确和如此高昂,实际上,从文学的层面看,又可能降低了传统的作用。但当代文学一直是在强大的意识形态的语境中展开实践,作家们、理论家们对鲁迅的文学认同,也很容易转化为政治认同,而政治认同又很容易被当做文学认同的错觉。鲁迅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作为一种思想力量的存在,甚至作为一种人格和性格的存在,变成了无所不包的宏大叙事。在鲁迅的形象下,汇集了几乎大部分的现代文学传统。所有的当代中国作家都难以否认自己与鲁迅构成某种关系,鲁迅在精神上几乎是当代所有中国作家的父亲。这当然得力于当代文化经典化的体制,从小学课本开始一直贯穿到大学文学史教育,鲁迅就都是浸淫在教育体制中的精神偶像和文学导师。这一章主要谈论鲁迅的“当代命运”,其实我们还是希望能跳出来清理一下:今天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和认识鲁迅?鲁迅有哪些传统仍然在释放?作为重要的思想与文学资源,我们应当怎样“运用”鲁迅?
第八章我们转向比较具体的研究,那就是语言问题。以白话文为基础的现代文学语言的确定,是最为明显的现代文学传统,也是现代文学区别于古代文学的最重要方面。当今我们对现代文学语言的接受与使用,已经理所当然,这种现代文学的变革成果已经很自然也很成功地融入到普遍的文学和文化生活之中,成为常识、惯性或者支配力量。经历过“五四”时期的“新文艺腔”、左翼文学时期的“大众语”、50至70年代受政治化影响的语言,以及当下更加成熟的文学语言,虽然各个阶段所表现的时代特色不同,但以白话文为基础的语言体系并没有变。毫无疑问,汉语变革构成了现代文学传统中重要而又稳定的部分。然而,现代文学语言研究仍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基础性研究的成果比较缺少,也使我们着手比较困难。这一章重点是讨论现代文学语言在何种意义上成为传统,以及当代接受这一传统所呈现的某些创新面、生长点与困惑,等等。
本书的末尾作为附录,添加了两篇文章,一是《当代中学生的鲁迅接受》,是一篇社会调查报告。其中采用了很多调查数据,从多个侧面观察当代中学生是如何接受鲁迅的。他们对于鲁迅这一巨大的传统资源,有着我们可能始料未及的各种反应,让大家感到时代的确在巨变。现代文学传统如何“遭遇”新一代年轻人,也是新的课题。另外一篇是《近20年张爱玲的“接受史”》,也是以史实为主,讲“接受”的,可以作为另一个案,透视当代社会阅读心理,以及现代文学传统在商品化、信息化时代所碰到的新的问题。这两个附录也就作为前面各章论述的一种补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