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国富论》之前的铺垫
《道德情操论》与《法学讲稿》

《道德情操论》是斯密第一本关于伦理学的专著,此外,还有听斯密法学讲座课的学生合编而成的《法学讲稿》。它们为《国富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认为:人受到自私、社会和非社会情感的驱使,个人的利益并非仅仅和自我相关,公正、自制、仁慈和谨慎都是道德美德,同情在人们做出赞扬和道德判断时起着关键的作用。《道德情操论》是一本伦理学专著,而《国富论》是一本政治经济学专著,二者为不同领域的著作,人们通常认为它们在人的动机、行动和道德来源上存在着一定的哲学矛盾,并称之为“斯密的两论之谜”。

虽然这两本著作的侧重点不同,但从两者交替写作、修订和斯密整体的研究和写作计划来看,其学术思想及理论体系是一致的:从对人的行为动机的分析来看,二者都是从人的利己本性出发的;《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之间是一种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社会责任和追求自我的关系,所以说两本著作的精神是统一的。《道德情操论》为斯密制定一种政治经济制度学说奠定了基础,这种政治经济制度并非仅受到自我利益的驱动。在这种政治经济制度中,谨慎、合作、公正的制度框架为有效的经济制度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在有生之年,斯密希望写一篇关于法学理论的文章,追溯法律的起源,并对公民政府和财产权的起源,提出一套完整公正的理论。但是,他要完成一部法学理论著作的设想却最终没有实现。之后,有两本学生笔记被人们意外地发现,它们记载了斯密1762〜1764年的讲座,出版者将这两本笔记整理出版,并命名为《法学讲稿》。《法学讲稿》涉及到对自然权利和自然自由的论述,论及财产权、财产和政府的起源,并对公民权利、自然法则、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公正是《道德情操论》《法学讲稿》和《国富论》的核心原则。作为一种内在的自我制约以及社会的基础,公正保证了安全和公平,并且在人际关系、道德领域和政治经济学制度中为公共利益服务。自然自由和私人财产是绝对放任主义经济的基础,它们只有在受公正制约的框架下才有意义。

“斯密问题”及其纷争

著名的斯密问题

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强调正义感和同情心,在《国富论》中又强调追逐私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把这一矛盾称作“亚当·斯密问题”。

史实对“斯密问题”的证伪

有一种观点认为,斯密在从《道德情操论》到《国富论》的写作中,由于受到不同方面的思想的影响,因而从利他的理论转向了利己的理论。这一观点已被众多学者以史料予以证伪。

“同情心”和“利己主义”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