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
不同凡响的亚当·斯密

在亚当·斯密的墓碑上面写着: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的作者。这两本书耗费了作者几乎一生的心血,也为其赢得了“经济学之父”的盛誉。

1723年6月5日,政治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在苏格兰一个只有1500人的小镇柯卡尔迪诞生了。斯密幼年聪慧,14岁时进入格拉斯哥大学,他先后学了道德哲学、伦理学、数学、自然法学和政治经济学。由于成绩优秀,斯密于1740年被推举到牛津大学学习,毕业后在爱丁堡大学讲授修辞学和文学。1751年,他被评为格拉斯哥大学逻辑学教授,第二年他又被评为道德哲学教授。1759年,斯密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出版,之后他研究与教学的重点逐渐从道德伦理方面转向法学与政治经济学。

1764年,斯密辞去在格拉斯哥14年的教授职务,担任年轻的贝克莱公爵的私人教师,于1764〜1766年间陪同他的学生到欧洲大陆游历。在旅行中,他结识了法国许多知名的人士,其中有法国著名学者伏尔泰、重农主义创始人魁奈以及这个学派的著名代表杜尔阁。这对斯密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加速自己理论的完成起了重要的作用。这次游历促进了斯密经济学说的成熟,并为归国后完成这一理论的表述进行了准备。返回苏格兰后,斯密就退休了,但他的家庭教师的职位使他每年可以得到300英镑的年金。斯密终其一生都享受着这笔年金。

1776年,斯密出版了10年前他在法国开始创作的《对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一书。这本书立即获得很高的评价,并且为斯密赢得了永久的声望,该书的成功也使斯密成为英国当时最著名的经济学家。

1777年,斯密定居爱丁堡,先后担任过苏格兰海关专员和格拉斯哥大学校长,同时继续从事研究。他除了研究新的课题外,还为他的两本重要著作的再版进行了认真的修订。经他自己修订的《道德情操论》出版了6次,《国富论》出版了5次。

亚当·斯密和他的时代

影响斯密的重要人物

斯密能够成为一代经济学大家,这和他的博学多识是分不开的。熊彼特在《经济分析史》的第一卷中说:“斯密被授予‘创立者’的称号,而他之前的经济学家则成了‘前驱者’。”

斯密的经济学贡献

1790年7月17日,斯密逝世。临终前,按照他固执的要求,他的朋友将其完成的基本手稿统统付之一炬,以实现他严格对读者负责的一贯信念。斯密一生持续进行科学研究,在政治经济学理论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对后来的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斯密一生埋首书斋,著述甚丰,但问世的却不多。他生前出版的著作只有《道德情操论》(1759年)和《国富论》(1776年)。以下将对这两部巨著的创作过程作更进一步的介绍。后人在斯密逝世后将其著作整理出版的有《哲学问题论集》(1793年)和据考证为斯密生前讲演记录的《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1896年)等。

1759年,斯密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出版。这是他多年从教所编讲义的一个部分,其中包括神学、伦理学、法律和政治学的内容。斯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研究各种问题,这同他所受的教育与所交的朋友对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著名的大发明家瓦特就是斯密的同乡和朋友。《道德情操论》的出版,为斯密在社会上赢得了声誉,使之成为英国第一流的学者。

1767年,在经历了3年多欧洲大陆的游历后,斯密回到故里柯卡尔迪,专心进行研究和著述。斯密曾长期居住在英国最发达的工业区之一——格拉斯哥,有机会细心观察当地工业发展的情况,并在工作之余参加当地经济学会的活动。这些都为他的研究和著作准备了良好的条件。经过6年的辛勤劳动,斯密完成了《国富论》一书的原稿,斯密带着这部浸透着自己心血的书稿奔赴伦敦。在伦敦,他接触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最新情况和资料,带着因过度辛劳而积下的疾病伏案修改自己的著作。修改工作一直进行了3年。1776年3月9日,《国富论》终于问世了,它标志着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面世。

《国富论》可以看成是一台思想的发动机,它将为人类财富的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正是它使得工业化不再停留于发明机器和制造产品的阶段,而真正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意义。

斯密奇特的一生

斯密从小就显露出好深思的理性精神,逐渐形成深厚的学术素养,又拥有休谟这样的良师益友。斯密终身未娶,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学术,终其一生都在以道德哲学来考虑经济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