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汉语语法的功能、语用、认知研究(二)
- 张伯江
- 3543字
- 2022-09-02 12:18:02
4. 余论:假例外与真例外
虽然我们选取两字组的连读变调作为考察对象,意在使问题单一化,避免结构以外其他因素的干扰,但是由于连读变调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仍然存在一些例外。
我们将这些例外分为真假两类。
在丹阳方言(吕叔湘,1993)中,主谓、述宾、状中和述补字组一般不变调,但也存在少量发生变调的例子,意义往往已经专门化,如:
随4便1 → 21 受4用1 → 33 推3翻3 → 21
这类例子,我们认为是假例外,意义专门化,是成分结合趋于紧密的一种表现,这正好说明连读变调与结构紧密度之间的正相关性。
但是,也的确存在一些真例外。例如忻州方言(温端政1984)中,去声和阴平上、去声相连时,多数情况后字变31,同阳平调。如:
动宾结构的,一般不变调,如:
但有的偏正结构也不变调,如:
对于这类例外,我们还没有找到很好的解释。
此外,还有一些方言,变调与否是仅根据是否述宾结构来区分的,例如赣语永新话(龙安隆,2006)、河北唐山话(李颖,2005)、山西洪洞(王惠临,2003)都是相同语音条件下,述宾结构不变调,非述宾结构变调。不过,上述唐山话和洪洞方言的研究者虽然指出变调和是否述宾结构有关,但提供的非述宾的语料却并不包含主谓式。因此,仅就他们提供的材料,无法判断是否主谓结构也如他们所说,会发生变调。
安徽宿松方言(唐爱华2005)两字组的表现最为与众不同。在该方言中,当两字组结构为述宾时,首字都要轻读且变调;当两字组结构为非述宾时,则只有首字为上声才发生变调。这与我们见到的大多数方言的情况正好相反。对这一特殊现象,我们还没有比较充分的解释。根据宿松方言两字组的变调表现,我们假设宿松方言的两字组变调受到以下几个条件的制约,是下列几个条件优选的结果:
(1) 只能前字变调,后字不能变调;
(2) 前字为上声时必须发生变调;
(3) 结构的辅助成分不能变调;
(4) 核心成分必须变调。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假设。是否果真如此,以及是否还有其他原因,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证明。
连读变调的表现与字组的使用频率、不同语音历史层次的留存、社会文化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这些都可能造成例外。也正因此,我们由连读变调归纳出来的各种结构之间的松紧序列,只可能是一种倾向性的结论。
附 注
[1] 下画线为笔者所加。
[2] 关于连读变调的分类,学者们各有不同的命名,但基本内容相似。例如,曹志耘(2002)将其分为语音变调、语法变调和语义变调。本文即采纳他的分类法和名称。刘俐李(2002)的语法变调与本文稍有不同。她所指的语法变调指的是通过变调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而本文中的语法变调,她称为语法性变调。李小凡(2004)则是将2、3两类都归入音义变调中。
[3] 北京话中两字组以上的连上变调,与句法结构的组织层次有关,如“小雨伞”是1+2的组合,既可读作323,也可读作223;“雨伞厂”是2+1的组合,只能读作223,不能读作323。对于这一问题,许多学者从多种角度进行过解释。不过,这与本文所说的“语法变调”并不是一回事。在两字组中,北京话的连上变调是不区分句法关系的不同,一律要变的。
[4] 明代《翻译老乞大》和《翻译朴通事》的作者崔世珍(?—1542)及曲律学家王骥德(?—约1623)都记录了当时的官话上上相连前上变阳平的现象。(转引自刘俐李,2002)
[5] 吕叔湘(1993)认为,“以一定语法关系组织在一起的几个字,就叫作‘字组’。字组不等于‘词’,例如‘大风、好人’都是字组,但不是词”。邓思颖先生曾向笔者指出,两字连调的调查方法可能会影响到调查结果,例如调查“头疼”这个两字组时,如果不给出具体的使用环境,既可以指一种“生理上的疼痛”,又可以理解成“难办,麻烦”。前者仍是语,后者已成词,变调情况可能大相径庭。发音人当时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对这个两字组变调情况的记录。我认为邓先生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最可靠的办法,是在对某些用例的变调情况进行核实。但是受笔者能力和精力所限,目前这个工作尚未进行。不过,在方言调查中,调查者对于连读变调的考察,往往是以字组为单位进行,并不区分词和语的不同。这样做的原因,我想可能是因为对语音变调而言,成词与否并不影响变调的结果。而对语法变调来说,虽然词和短语比起来内部更加紧密,更容易发生变调,但是词和短语也并非变调与否的本质分界。例如,在丹阳方言中,“好人、东门”之类的两字组虽然都不是词,但同属偏正结构,都要发生变调。而在后文中则会看到,山西临县方言中的“入学”,闽语绍武话中的“翻脸”,都是词,但因为是动宾结构,所以都不发生变调。基于此,我们认为,此处使用两字组连读变调的例子,不区分词和短语,大致上并不会影响文章的整体结论。后文中我们还用到海丰话和永春话非两字组的材料。从那些都是短语的例子中,我们也看到和两字组趋向一致的连调表现。这些例子,也可以为两字组的结果做出印证。
[6] 在这些方言中,述宾和偏正结构变调的情况稍微复杂一些。一般来说,述宾与偏正结构变调的不同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都变调,但变调规律不同。另一种是动宾不变调,而偏正变调。这两种情况,又与各自的语音条件相关。不过,这种复杂的情况,并不影响我们的总体结论。因为虽然从前一种材料中难以看出哪种结构更加松散,但是后一种材料,仍能说明动宾与偏正在结合松紧度上存在差异。
[7] 文中指出,这种变调不很稳定,有的词有时不变,似乎没有规律,主要看讲话人的习惯以及语言环境而定。《福建省志·方言志》中讲到绍武话的变调时也指出连读变调发生在口语快说时,着意念词表则不变调。但是这一现象,并不影响本文所列出的等级。
参考文献
曹晓燕 2005 《无锡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吴语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曹志耘 2002 《南部吴语语音研究》,商务印书馆。
陈章太 1991 《绍武市内的方言》,《闽语研究》(陈章太、李如龙著),语文出版社。
傅国通 1984 《武义方言的连读变调》,《方言》第2期。
胡明扬 1959 《海盐通元方言中变调群的语法意义》,《中国语文》第8期。又见于《胡明扬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李 倩 2001 《中宁方言两字组的两种连调模式》,《语言学论丛》第24辑。
李如龙 1999 《论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语言研究》第1期。
李如龙、周长楫、林宝卿 1998 《福建省志·方言志》,方志出版社。
李小凡 2004 《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的层级和类型》,《方言》第1期。
李 颖 2005 《唐山市区方言连读变调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梁 磊 2004 《汉语中和调的跨方言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林连通、陈章太 1989 《永春方言志》,语文出版社。
刘俐李 2002 《20世纪汉语连读变调研究回望》,《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第2期。
龙安隆 2006 《赣语永新话的两字连读变调》,《方言》第1期。
吕叔湘 1993 《丹阳方言语音编》,语文出版社。
钱乃荣、游汝杰 1983 关于苏州方言连读变调的意见,《方言》第4期。
钱乃荣 1992 《当代吴语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沈 同 1981 老派上海方言的连读变调,《方言》第2期。
唐爱华 2005 《宿松方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王福堂 1999 《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语文出版社。
王惠临 2003 《汾河流域方言的语音特点及其流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晓君 2004 《赣语新余方言研究》,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温端政、侯精一 1993 《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温端政、张光明 1995 《忻州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
吴为善 1989 《论汉语后置单音词的粘附性》,《汉语学习》第1期。
吴为善 2006 《汉语韵律句法探索》,学林出版社。
徐通锵 1990 《结构的不平衡性和语言演变的原因》,《中国语文》第1期。
徐通锵 2003 《音节的音义关联和汉语的变音》,《语文研究》第3期。
许宝华、汤珍珠 1988 《上海市区方言志》,上海教育出版社。
许宝华、汤珍珠、钱乃荣 1981 新派上海方言的连读变调,《方言》第2期。
杨必胜、陈建民 1981 《海丰话语句中的声调问题》,《语言学论丛》第7辑,商务印书馆。
叶 军 2001 《汉语语句韵律的语法功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成材 1990 《商县方言志》,语文出版社。
张盛裕 1979 《潮阳方言的连读变调》,《方言》第2期。
张盛裕 1980 《潮阳方言的连读变调(二)》,《方言》第2期。
章建芬 2004 《缙云方言研究》,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周明强 2002 《句子的停延和句法结构的关系》,《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朱德熙 1982 《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Lu, Bingfu & Duanmu San(陆丙甫、端木三)2002 Rhythm and Syntax in Chinese:A Case Study,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37.2:123—136.
Yue-hashimoto,Anne O(余霭芹)1987 Tone Sandhi Across Chinese Dialects,The Chinese Language Society of Hong Kong (ed.), Wang Li Memorial Volumes, Joint Publishing Co.
(原载《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