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文化软实力理论的中国来源

在中国思想史的长河里,软实力思想的踪迹可谓异常明显。在中国古代,集团竞争的胜负一向跟“道”的归属有关。传说中的尧舜禹汤治理国家之所以出色,就在于它有道,周文王、武王之所以能克敌制胜,也是因为有道。“道”包含着诸多意义,但常被人们当作一种善的理念和化身,秉持“道”的人就拥有文化和道义上的正确性,以及意识形态上的吸引力。中国古人认为,竞争的成败主要是由非物质的“道”所决定的,这种力量远胜于军事上的称王称霸。“崇王道,贬霸道”的思路为多位古代先贤所强调。很明显,“道”本身之中就内含软实力或文化软实力的思想。

一、 儒家思想中的软实力因子

从儒家的思想资源中寻觅“文化软实力”的理论痕迹,可谓俯拾即是。比如《论语》一书中,孔子曾讲:“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注30这句话就是说“此社会即无君,亦不可以无道”。注31无形的道优于有形的君,先于有形的君。“诸夏”位居文化正统,这种无形的实力,不正是一种软实力吗?这种软实力不但能让夷狄归顺、倾慕,还能再造群体认同,把华夏凝聚为一体。《论语》中还有“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注32的说法,文德才是最好的收服别人的力量。在《论语》中有著名的“子路问政”记载,其中提到,在足兵、足食、民信三者之间,孔子认为相比于军事和温饱(足兵、足食)两件事,无形的民信才是最最宝贵的,因为“民无信则不立”。注33钱穆认为:“《论语》言政治,必本人道之大。”注34儒家始终把尊道放在尊君之前,体现了华夏先贤对软实力的重视。

在儒家“亚圣”孟子那里,软实力在竞争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深刻的认识。孟子本人就提出“仁者无敌”的说法。孟子说:“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注35如果有君主充满仁爱(执行体现仁爱的文化和政治观念),建立一种人道的政治制度(不嗜杀人),那么天下百姓就会伸长脖子盼望它,这种气势就像水之就下,无人能挡!在孟子看来,战国竞雄中最终获胜者是属于有道之国的。“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注36孟子以为的国家竞争的终极武器,不正是如今约瑟夫·奈所说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吗?

孟子推崇王道、贬抑霸道的思想也内含着文化软实力思想的因素。《孟子·公孙丑上》写道:“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注37足见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更重视收服人心,让民众自发地内心认同而选择皈依,其强调的是用无形的文化、道德力量去征服天下(王道),而非简单的军事、经济力量(霸道)。这种王道与霸道之间相互对立的思想,在孔孟是一脉相承的,只是孟子比孔子更加激进、具有更浓烈的理想主义色彩罢了。

当然,也应看到,孟子带有过于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夸大了文化和非物质因素的力量,而看不到当年群雄并起,“硬实力”才真正地主宰一切。由此不能不承认孟子的看法体现了超前的视野,这种超前的视野让孟子无法解释《尚书·武成》中记载的武王伐纣“流血漂橹”的古事:“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注38仁者讨伐不仁者,不该“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吗,不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吗?怎么会发生不可思议的大规模的流血事件?最后,孟子只能选择不相信古书,“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注39对于记载了“流血漂橹”的《武成》的书简,他选择性地只信其中的两三片而已。实际上,孟子是不愿正视当时那个违背他的主观愿望而强硬地推行“硬实力”逻辑的现实的。

在那样一个“当今争于气力”的年代(《韩非子·五蠹》),儒家先贤还能如此高扬理想主义旗帜,看重竞争中的软实力,令人称奇。就连思想比较倾向法家的儒者荀子,也主张统治者应该尽可能多地利用文化、道德的柔性力量。他说:“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三者,明主之所谨择也,仁人之所务白也。”注40即是说,柔性的王道力量始终是最优选择,霸道虽不是最优但也不太差,而滥用“权谋”就不行,那样会导致自取灭亡。

二、 道家思想中的软实力因子

在中国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来源——道家那里,也很容易找到文化软实力的思想萌芽。老子很早就依据朴素辩证法和矛盾相互转化原理,提出“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注41“柔弱胜刚强”、注42“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等思想。注43老子的这一套理论在后来中国的政治、军事、人际关系方面被发挥得很好,后世还有人提出老子的理论就是政治权谋术,即所谓的“君人南面之术”。

以老子为代表的守弱哲学认为柔性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如果一个国家只是一味追求兵强马壮、斗勇斗狠,在老子看来,这国家是不能长久的——“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注44战马挤满了城郊,说明国家是无道的。国家最大的祸害就在于总是不知足地一味强力攫取。“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注45一个国家应该谦逊,这样才能保持王者地位,比如国家的人才政策,如果谦恭体贴,自然就能得天下英才而纳之,让自己越来越强大,反之,国家过于傲慢、不尊重人才,必定会“失道寡助”。

当然,老子的思想只是蕴含了善用柔性力量、反对强力的自觉,离当代西方学者所言的软实力还有一定的距离。当时春秋乱世,很多政府只会胡乱作为,搞得民不聊生,于是政府越“作为”,天下越混乱:“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注46这才是其时老子思想之所系,所以他提出了“无为”的治理方案,追求一个“少作为”的弱政府。老子的理论跟西方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的心境是不同的,后者是为了维护国家权威,通过增加国家的吸引力来加强国家实力,而老子推崇“弱之为用”的目的,是建设“无为”、至少不乱作为的政府,给人民以自由发展的机会。

三、 兵家思想中的软实力因子

除了儒家、道家以外,兵家也较早地意识到软实力的重要性。春秋时代孙武就认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注47在战争胜负中,不是“兵”或“将”而是“道”,才是第一位的因素。尽管孙子的“道”是政治手段为主,“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注48指国民在战争中上下团结一心,虽主要是指政治手段,但无疑这里面也包含着文化软实力的因素,因为“令民与上同意”本就是一种群体认同,而文化认同、合法性认同正是群体认同的情感基础。

孙子还有一个著名的命题:“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注49后世据此大概还引申出许多说法,如“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得民心者得天下”等俗语古训。战争中,最重要的是民众的认同,当然获取民众认同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利用文化软实力显然是多数明智的领导者都会考虑到的问题。不过,这在当时毕竟不是战争胜负的终极决定因素,那时的战争还是以军事和政治斗争等硬实力为主要依托的。

四、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的软实力因子

此外,从中国传统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上看,中国传统强调“内省”,试图以“内省”解决外在问题。这思维方式使中国人易于认识到文化软实力现象,也易于接受这个概念(这或许也是“软实力”理论近年来在国内理论界迅速走红的原因之一)。孔子有“克己”的说法,孟子主张“反身而诚”,庄子提出“内圣外王”(《庄子》一书有大量的故事塑造内圣外王的神人,最传奇的是说这种人的尘垢秕穅都能“陶铸尧舜”),佛家《楞伽经》和《坛经》就分别提出了内在于众生的“如来藏”和“自性”的问题。以内省解决外在问题,通过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而获得一种对外部的强大影响力、感染力,即“由内圣开外王”,是中国文化的思维定式之一。这种“内圣外王”的思维模式与如今文化软实力概念所意指的东西之间,仿佛有着一种天然兼容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