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十五岁的时候,孔子成功地完成了学业。有一次,曲阜西郊举行了一次射箭活动,孔子上场的时候,不但举止合乎礼仪,而且射术很精湛,每一次都正中靶心,博得大家交口称赞。能获得大家的称赞,完全是因为孔子平时认真刻苦的学习。

不得不说,颜徵在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叔梁纥死后,是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重担,养家糊口、教导孔子。她的努力没有白费,换回了一个成绩优异、孰知周礼的儿子。此时的孔子已经成年,开始接过家庭的重担,他在心里告诉自己:我要努力,我不能再让母亲吃苦了,我一定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看到儿子的努力,颜徵在很欣慰,她有理由相信,孔家威名一定会在自己的儿子这里重新达到巅峰!

然而,上天是残酷的,在孔子十七岁时,颜徵在去世了。这一年,她才不过三十多岁。

对于一个只有17岁的少年来说,这无异于天塌了。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全靠母亲把他拉扯大,因此他和母亲的感情非常深厚。如今,相依为命的母亲又离他而去。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母亲的去世让孔子内心非常难过。

但是,孔子没有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因为他知道,现在最关键的是要处理好母亲的丧事。

根据周礼,君子对待父母要以“礼”相待,“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活着的时候要按照常规侍奉她,死了要按照礼仪安葬,再按照礼仪祭祀她。

与此同时,曲阜城上上下下也都在关注着这件事情,他们想知道,陬邑大夫叔梁纥的儿子、在少年时代已经获得博学之名的孔丘,会怎样处理母亲的丧事,他会懂得礼仪并按照礼仪处理吗?最让大家关注的是,曾经引起众多舆论、顶着巨大压力嫁给英雄做小妾的女人,能否与她的丈夫叔梁纥合葬?

孔子把母亲的爱存在心里,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遵从母亲的遗愿,让辛苦一生的母亲与父亲合葬,为生前饱受非议的母亲正名。

可是,一心要让母亲与父亲合葬的孔子,却不知道埋葬父亲的具体位置。因为父亲去世后,母亲从没有告诉孔子父亲埋葬的地方。

年少的孔子没有惊惶失措,先是按照严格周到的礼节为母亲举行了哀戚而又庄严的丧礼。接着将母亲的灵柩暂时存放在鲁城东南角的五父之衢,然后他开始四处打听知道父亲坟墓方位的人。

终于,他遇到陬邑的一个专门办理丧事的人,因为叔梁纥是个名人,所以他还记得当时的情况,于是就把具体的方位告诉了孔子,孔子这才把母亲和父亲安葬在一起。

孔子葬母的事情很快在乡邻中间传开了,大家都觉得这个孩子不简单,年纪这么小,却如此懂得礼仪。但17岁的孔子毕竟年轻,在他圆满地办完母亲安葬大事之后不久,就发生了一件令他很尴尬的事。

在他守丧期间,鲁国的执政上卿季氏发了一个通告,邀请所有的鲁国士族子弟,来家里宴会。孔子此时很为难:去吧,在母丧期间;不去吧,等于得罪了季孙氏。

最后,孔子决定前往季孙氏家赴宴。毕竟,这种集会,是接触与学习的机会,会对自己以后的道路有所帮助。而且,孔子认为,自己是陬邑大夫叔梁纥的儿子,应当算是在士的行列。

孔子万万没有想到,正当他跟随着其他人一起走进季孙氏家的时候,居然被季孙氏的家臣阳虎蛮横地拦阻:“季家宴请的是贵族的士,你孔丘是干什么的,谁请你呢!”

无奈的孔子只好蒙着羞辱退了回来。受辱的孔子暗自立誓,要让自己更加强大起来。

后来,孔子葬母的事情传到了季孙氏的耳朵里。那时候季孙氏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很注意笼络人才,于是就征召孔子做官。于是,三年守孝结束后,孔子就做了季氏的家臣。

第一份工作是委吏。委吏是管理仓库的小官,主要工作就是保管物品,对进出仓库的物品做好登记,职责类似于现在的仓库保管员和出纳员。这个职务的权力不大,但是却是一个有实权的位置,所以很容易发生中饱私囊的事情。他的前任就是因为管理混乱和有贪污嫌疑被季孙氏换掉的。孔子当了这个小官以后,利用自己的数学知识,立即着手整理账目,把多年来没有搞清楚的问题弄得清清楚楚。这样一来就有效地堵塞了漏洞,防止了仓库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浪费。

季孙氏想不到年轻的孔子竟有这样处理事情的能力,就又委派了他第二份工作,做乘田。乘田是负责放牧牛羊的小官,职责和现在的放牛娃差不多。孔子做了乘田以后,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放牧的时间和地点,并对人员做了合理的安排和布置,很快就把这份工作做得井井有条。没过多久,季氏家的牛羊就长得特别好,繁殖得也很快。所以孔子再次受到了表彰。

孔子19岁时结了婚,妻子亓官氏是宋国人,因为战乱迁到了鲁国。20岁那年,亓官氏为孔子生了一个儿子。

季孙氏是鲁国上卿,手下出了孔子这么个聪明能干的贤人,很快就让鲁昭公知道了。恰好赶上孔子的儿子出生,鲁昭公马上派人给孔子送了一条大鲤鱼,表示祝贺。

在孔子17岁的时候,季孙氏的家臣阳虎都看不起他;现在20岁,仅仅三年时间,孔子就得到了鲁昭公的重视,这说明什么?

说明孔子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了他的命运,改变了人们对他的看法,赢得了人们对他的尊敬!

能得到鲁昭公的重视,孔子非常高兴。为了纪念这件事,他给自己的儿子起名孔鲤,字伯鱼。

孔子不仅是个好干部,还是个“好学生”。在对工作应对自如之余,他每天查阅典籍,好学深思,探究治国安邦的道路。

他研究了周公留下的历史典籍,考察历史成败的经验,觉得周礼是难得一见的治国理想,他下定决心学习周公的礼乐思想。除了周礼,孔子还喜欢阅读《诗经》、《周易》等书籍,刻苦的学习不但扩大了他的视野,还提高了他的个人修养。

孔子还不耻下问,喜欢向人求教。他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向所有人学习,是孔子一贯的做法。

公元前525年,鲁国的一个附属小国郯国的郯子来朝见鲁昭公。鲁昭公为他举行了欢迎宴会。在宴会上,鲁国的大夫昭子知道郯子是少昊氏的后人,就问他有关少昊氏时代以鸟名作为官名的具体原因。郯子就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一告诉了他。孔子当时正在研究古圣先贤的事迹,听到这件事后非常感兴趣,于是就到郯子居住的驿馆来请教。

当时26岁的孔子,其博学早已闻名鲁国,郯子见这样一个知名学者却能够如此虚心求教,十分感动,就很高兴地和他谈论起来。

郯子为孔子详细讲解每种官职的命名、职务以及他们的具体职责,让孔子对传说中的少昊氏有了很具体的了解。

两位学者谈得那样投机,甚至忘了天已大亮。

能体现孔子好学的,还有他向师襄学琴的故事。

师襄是与孔子同时代鲁国著名的乐官,对音乐和礼仪造诣很高,最擅长弹琴,他的琴艺在鲁国无人可比。孔子久仰他的大名,所以就跑到他那里,请求他教自己弹琴。

师襄子早就听说孔子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年轻人,见了他后,发现传言不虚,于是很高兴地答应了。师襄子先给孔子介绍了琴的乐理知识和演奏的初步技巧,然后让孔子练习,亲自体会一下其中的技巧。

孔子一遍一遍地练习着一首曲子,不断地揣摩曲子的奇妙之处,然后改进指法,熟练弹奏技巧,一直练了很多天,直到把这首曲子的意境揣摩透了,才开始学习下一首新曲子。

他的这种认真态度让师襄子很感动,将自己的琴艺毫无保留地全部传授给了孔子。

孔子就是这样一个刻苦学习的人。他向周围学有专长的人学习,谦虚谨慎,不耻下问。同时他还向各国的政治家学习治国经验,从历史典籍里寻找治理国家的办法。

通过不断的学习,勤奋的孔子成为了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一个有名的礼仪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