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知识就是金钱

通过自学和多方求教,孔子在传统儒业“六艺”上,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造诣,开始成为了这些方面的专家。于是,他博学多礼的名气开始远近闻名,加上他见多识广,为人谦逊有礼,所以有很多人来找他咨询。

最初,有些慕名而来的人还对孔子的能力持有怀疑,于是总想试探一下,看看孔子是不是真的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博学多礼。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孔子的博学多礼不是吹出来的,所以就都把他当成权威,遇到不懂的地方都来咨询他的意见。

即便是那些讲究礼仪的贵族,也时常会向地位低微的孔子请教。

有一次,鲁国的上大夫季桓子家里盖房子,打地基时挖出来一只腹大口小的陶器,里面装着一只很像羊的东西。这只陶器谁也没见过,它的用处自然也是说不上来。于是有人提议去问问孔子。

季桓子本来就对关于孔子博学多礼的传闻半信半疑,这下正好借机试探一下。于是,他就亲自去请教孔子。

听了季恒子的描述,连器物本身都不用去看,孔子就知道是什么东西了。他对季恒子说:“传说山林里有两种怪物,一种是独脚兽,叫做夔,另外一种是会说人话的山精,叫做魍魉;水里也有两种怪物,一种怪物是龙,另一种是会吃人的水怪,叫做罔象。土里面的怪物就只有雌雄不分的坟羊了。所以,我认为陶器里面装的应该是羊。”

季桓子本来想愚弄孔子,让他出出洋相,没想到孔子居然认得这种东西,并对它很了解,讲起来也是头头是道,所以有些灰溜溜的感觉。

一个连季氏家门都进不去的人,通过刻苦的学习,为自己赢得了尊重。终于,孔子成了各国贵族交口称赞的大学问家。

不久,吴越交战,吴国不仅打败了越国,还把人家的都城给拆了。结果拆迁的时候,从地下挖出一根和车子一样长的骨头。吴国人非常吃惊,因为大家都不认识这是什么玩意,不知道它会不会给吴国带来灾难。

于是,吴王跋山涉水,亲自来到鲁国,向声名远扬的孔子请教,希望能弄清楚这根骨头到底是什么东西。

孔子说:“大禹王在会稽山召集各位神仙,有一位叫做防风氏的迟到了,大禹王就把他杀了,然后把尸体放在那里示众。防风氏的骨头和车子一样长,所以是你们挖出来的应该是防风氏的骨头。”

吴王问孔子:“神是什么?”

孔子说:“大山大河的守护者就是神,就像国家的守护者是公侯一样,他们也是拥有天下的王。”

吴王又问:“防风氏是干什么的?”

孔子说:“他的职责是管理封山和禹山的祭祀,姓厘。在虞、夏和商三代的时候叫做汪罔氏,在周代叫做长翟,现在叫做大人。”

孔子对答如流,吴王也非常佩服,临走的时候感叹道:“孔子太厉害了,见识广博,恐怕这天下没有他不知道的东西。”

有一次,孔子路过陈国。恰好有一只受伤的隼鸟落在王宫里死了,有一支箭射穿了它的脖子,箭长一尺八寸,箭杆是梏木造的,箭头是石头磨成的。陈国的大臣都没见过这种箭,于是陈愍公派人咨询孔子。

孔子说:“这只鸟是从遥远的东北方向飞来的,因为这支箭是住在那里的肃慎人用的。”

陈愍公还不明白,孔子于是进一步解释说:“几百年前周武王灭了商朝,接着征服了周边的少数民族。周武王让他们用本地区的特产进贡,以使他们牢记本民族的传统。当时,肃慎人就进贡了梏木石箭,长一尺八寸。”

这三件事分别涉及到了动物学、植物学和历史学的知识,这充分地说明了孔子知识广博,而且,孔子不但在鲁国名声大,甚至还超出了中原的范围,传到了遥远的南方。

当时,众人向孔子请教最多的问题是有关周礼的,这也是孔子最得意的地方。孔子自幼喜欢礼仪,连小时候玩游戏都是演习周礼,后来还凭借自己的礼仪知识给别人当礼仪助手。不仅是“礼”,对于“六艺”,孔子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独立思想。此时的孔子,经过学习和实践,在政治和治国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公元前522年,齐景公来鲁国访问,齐景公提出要见一见孔子。孔子对齐景公的问题有问必答,这些问题不但涉及到礼仪问题,还有关于各诸侯国的政治情况。齐景公对孔子的渊博知识非常佩服,也对他的政治见解很是赞同。

齐景公问孔子:“秦国非常弱小,又地处边陲,秦穆公却在那里建立了霸业。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说:“秦国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国家领导人具有战略眼光,它位置不好,但是国家政策却很适宜。秦穆公重视人才,他用五百张羊皮换回百里奚,赐给他大夫的爵位。百里奚原先是个囚徒,他却不以为然,与他畅谈三天,然后放心地把国家大事托付给他。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秦穆公称霸诸侯是必然的事情。”

通过谈话,齐景公对孔子有了更多的了解,孔子觉得齐景公是一个有雄心的君主。可以说两个人都互相有了好感。齐景公甚至邀请孔子到齐国为官,但是孔子认为自己还需要积累沉淀,所以婉言拒绝了齐景公的邀请。

此时,在季孙氏家做家臣的孔子,已经可以参加国家大典并担任助祭了,这在当时是很有地位的。但是,孔子“有志于学”,随着学问的一天天精进,他必须全力以赴,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做学问中,所以孔子开始考虑弃官,不再担任季孙氏的家臣。

但是,弃官不做,专做学问,会出现诸多问题,比如经济问题,社会地位问题,等等。

其实,这都不是问题,孔子早就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办私学。

很早前,孔子就发现,大家来咨询的时候往往会给他带些礼物、金钱。慢慢地,孔子意识到,原来自己渊博的学识不仅能带来声名,还能带来利润,看来知识就是金钱啊!那个时候,孔子就在心里想:与其等着人家上门咨询,坐等收礼,不如我办个班,收些弟子,既能传授知识,传播自己的思想和主张,还可以打开门收钱,解决经济问题。

想到不如做到,30岁时,孔子毅然退出仕途,不再担任季孙氏的家臣,办起了私学。

其实,创办私学,不但能解决经济问题,也有利于自己可以专心学问,甚至教学相长。而且,用自己的学识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然后自己的思想就会被学生们广为传播,自己的社会地位自然也会随之上升。

俗话说“三十而立”,孔子在而立之年时创办了“私学”,实现了经济上的“立”和事业上的“立”。

春秋之前,只有贵族子弟才有资格到国家开办的学校学习《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内容。到了春秋时期,官府的学官流落民间,一些私人的民办学校开始出现,但是一般只教自家子弟,教授的内容也很有限。至于其余的人,只好接受地方政府或者家族组织的启蒙教育。这类教育一般是在农闲的时候进行,教学的内容有两种,一种是国家的历史知识,另一种就是实用的技艺,比如武艺、驾车、射箭等,是为将来服兵役准备的。

孔子的私学在当时是个空前的壮举,因为孔子打破了原来的等级制度,向所有喜欢学习的人传授知识。

他收学生的条件有三个,第一是要成年,第二是自己有毅力、有恒心学习,第三是要安于贫困。除了对年龄和个人的志向、品德,孔子对自己的学生没有其他要求,也就是说,凡是喜欢学习的成年人,不论老幼、贫贱、国籍等条件,都可以投到他的门下学习。这种教育观点被称为有教无类。

因为条件有限,没有专门的教室,孔子就在自己家里办起了学校。他在自家院子里的银杏树下用土堆了一个高台,自己坐在台上教育弟子们读书,这个土台后来被世人称为“杏坛”。

最初,孔子的学生并不多,大多是些想出人头地的平民子弟和士族子弟。他们看到孔子经常出入贵族之家,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时常低下身子向孔子咨询问题,所以都对孔子很尊重,于是就投到了他的门下学习。

刚开始的时候,不仅条件简陋,孔子的教学内容也不成熟。直到几年之后,教学内容和规矩才慢慢成熟起来。

孔子主要教习学生两方面的知识,一是传统经典,包括《诗》、《书》、《礼》、《乐》等历史书籍,《诗》指的是我们后来经常说的《诗经》,《书》是《尚书》,《礼》就是《周礼》,《乐》是历史上对举行各种仪式时的音乐舞蹈的理论探讨,这些内容包括了文学、历史、思想修养、艺术和哲学。二是实用技能,主要指六艺,这些具体的技能是做贵族的基本条件。

因为教学认真,教学方法新颖,孔子的名气越来越大,来求学的人越来越多,这其中不但有鲁国的青年,还有各诸侯国的才俊。那些喜欢学习但求学无门的人纷纷来到鲁国,跟从孔子学习。

于是,孔子开始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批忠实弟子。这其中包括颜回的父亲颜路、曾子的父亲曾点、琴张等人。正是这些忠实的弟子们,陪伴着老师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日子,将老师的思想和主张四处传播,让老师的声名得以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