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北漂”的孔子
- 中国古代五大圣人就是有功名
- 王咏星
- 2578字
- 2022-04-18 10:02:20
眼下有很多年轻人,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纷纷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奋斗,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北漂”。当年的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带着弟子前往齐国发展,也成为“北漂”大军中的一员。只是,他的“北漂”并没有得到想象的收获。
来到齐国后,为了早日得到齐景公重用,孔子投奔到大夫高昭子门下,做了高昭子的家臣。高昭子是齐景公的亲信,经过他的推荐,孔子很快就得到了齐景公的召见。
孔子还是那个知识渊博的孔子,但是齐景公已经不是六年前那个雄心壮志的齐景公了,此时的齐景公思想消极,优柔寡断。
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治国的根本之道。孔子回答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做国君的要做国君应该做的事,要任用合适的人,远离居心不良的人,为大家做好表率;做臣子的要尽自己的本分,对上要忠,对下仁爱;做父亲的要像个父亲,要疼爱自己的儿子;做儿子的要像个儿子,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爱护弱小。一句话,就是要每个人都做到名副其实。
这样的建议并不是信口胡说,孔子向来不打无把握的仗,他是根据齐国的实际情况才提出这个建议的。当时齐景公对治理国家很随意,大夫陈氏的势力很大,在人们的眼里只有陈氏、没有齐景公。出现了这种情况,齐景公仍然无动于衷,整日寻欢作乐,光是后宫宠爱的夫人就有十几位,而且还没有立太子。
看到这种情形后,孔子很快意识到了危机,所以他委婉地提醒齐景公早立太子,同时要多做好事,树立威信,更要抑制陈家的势力。
齐景公听了很高兴,郑重地拉着孔子的手说:“你说得对!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儿子不像儿子,父亲不像父亲,我就是米再多,也吃不上饭呀!”
孔子听了齐景公的话,觉得在齐国还有发展的机会,心里很高兴。
过了几天,齐景公再次召见孔子,问他齐国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此时,孔子到齐国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对齐国的历史、文化、地理、民风、赋税等情况已经了如指掌。于是,孔子告诉齐景公,齐国的最大问题是浪费严重,现在已经到了必须下定决心改正的时候了。
齐景公听了很高兴,觉得孔子说得多,同时打算重用孔子,甚至还打算把尼溪的土地分封给孔子。
齐国的执政晏婴看到孔子获得了齐景公的信任,心里很嫉妒,但是他不好明说。有一天,齐景公找来晏婴,和他商量该给孔子安排什么职位。
齐景公问了几次,晏婴都装作没听见的样子,一言不发。齐景公觉得很奇怪,他就问晏婴说:“很多人在我面前谈到孔子,都称赞他道德高尚,才能过人。我现在问你给他封个什么官,你竟然一言不发。你这是怎么了?”
晏婴对齐景公说:“我认为,分封孔子的事情你最好慎重一点。那些依靠专业技能吃饭的新兴士族能言善辩,做事圆滑,绝对不可以执掌法令。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绝对不可以做下属。崇尚厚葬,不惜破产也要装点门面,绝对不可以被树立成榜样。四处奔走,贪慕富贵,绝对不可能成为忠臣。”
晏婴接着说:“自从德才兼备的人相继去世以后,周王室就衰落了,礼乐制度早就被废弃了。现在孔子讲究的这一套,全都是怎么穿衣、怎么走路、怎么会客之类的,复杂得一辈子都学不明白。你想用他的这一套来改变齐国的民风,恐怕是不可能的事情吧。”
晏婴的话正中孔子的要害,因为孔子平时很讲究礼仪,所以铺张是难免的事情。而且,他为了找到机会施展抱负而四处奔走,这在别人的眼里很容易落下不忠和贪图富贵的指责。
听了晏婴的话,齐景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再见到孔子的时候,决口不提封地的事情,就连国家大事也不问了。孔子知道自己受到了冷落,但是却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但他是个懂得礼节的人,知道这种事情不好问齐景公,就只好小心行事,等待机会。
时间长了,反倒是齐景公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有一天他对孔子说:“要让我像鲁国对待季氏那样,把国家大事交给你全权处理,我做不到,但是像鲁国对待孟孙氏那样,给你一个没有实权的顾问当,又显得我不重视人才。”于是,齐景公就给了孔子一个顾问的头衔,这种礼遇算是处在季氏和孟氏之间。
这个时候,齐国的大夫们都害怕孔子真的在齐国得到实权,这势必会威胁到他们的利益,于是,他们就准备联合起来对付孔子。那些支持陈家的势力也听说了孔子给齐景公提的建议,对孔子也很不满,也准备对付孔子。
这事情很快就传到了孔子的耳朵里,孔子知道自己的处境很危险,想马上离开齐国,但又觉得很不甘心。这么多年来,自己一直苦苦等待,现在终于看到了一线希望,怎么能轻易放弃呢?
就在孔子犹豫不决的时候,齐景公帮他下了决心。由于齐国的大夫们整天在齐景公耳朵边不停地唠叨孔子的坏话,齐景公实在受不了。所以他对孔子说:“我老了,没办法委你以重任了。对朝中大臣们的想法,我也没有什么办法能改变。”
孔子的最后一线希望破灭了,因为他已经失去了齐景公这座靠山,这样一来,齐国的大夫们可能很快就回来收拾孔子。于是,孔子连忙让徒弟们收拾东西,离开齐国。当时,孔子的弟子们正在准备做饭,米都淘好了,只是还没有下锅。孔子舍不得丢掉米,于是就让徒弟端着淘米的箩筐逃出齐国。
人们常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在齐国的这段日子,尽管孔子的政治抱负没有得以施展,但是他的游学经历却很成功。齐国是当年姜太公的封国,文化底蕴丰厚,历史典籍也很多。孔子到了这里以后,亲眼看到了齐国的富庶和繁荣,亲眼领略了政治家晏婴的风采。尽管晏婴反对孔子在齐国执政,但是孔子却对他很欣赏,晏婴生活俭朴,一件狐皮袍子穿了三十年,他还善于交际,出使外国能够完成使命,对待老朋友也总是很礼貌。这都是君子的作风,孔子把他的思想中有益的成分加以消化吸收,融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中。
在齐国的时候,孔子经常到各地去学习和考察,并且亲耳听到了正宗的《韶乐》的演奏。《韶乐》是舜创作的音乐,周初的时候,舜的后代被封到了遂,后来齐国灭了遂。齐国得到了遂国的大部分乐师,并且将它与齐国的文化和方言结合起来,使得《韶乐》有了新的意境和发展。
孔子在洛邑与苌弘谈论过这首曲子,并且心仪已久。这次他听了《韶乐》,觉得非常美妙,每次都听得如痴如醉。后来,他还跟随齐国的乐师学习过《韶乐》。就像学习《文王操》一样,他由表及里,整整学了三个月。
在这三个月里,他睡不香,吃不好,吃肉都不觉得香了,沉醉在这首乐曲的韵律里不可自拔。这就是“三月不知肉味”的说法和来历。
在齐国期间,孔子还仔细地询问这个国家的有关情况,熟悉了它的风俗习惯、历史地理,实地领略了政治家的风采,这正是孔子的学问日益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