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创业公共管理:创业研究新视野
2012年中国的创业教育热度已起,2012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第一次从必修课的定位要求具备条件的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这对于全国高校来说绝对是重磅炸弹。
但后来的发展证明,这只不过是中国创业事业发展的前奏。
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及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将当下的创业事业与30年前改革开放事业相联系,指出以技术创新为代表的多样化创新所体现的创业浪潮,势将带动中国新一轮经济“破茧成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八个字,自此成为各级政府和所有从事创业教育服务人员耳熟能详的时代口号。这样的背景下,挑战伴随机遇暗影潜来。
2016年初春,我拜访北京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的许放教授。闲谈时他问我,创业管理到底是什么?创业企业的微观管理就是创业管理的全部吗?
国家发改委编写的《2015年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报告》中称,截至2015年年末,我国共成立780支政府引导基金,已经披露的基金总目标规模达到21834亿元。其中,2015年新设政府引导基金297支,已披露的基金总目标规模达到15090亿元,实际募资基金已达到4254亿元,分别是2014年的2.8倍、5.2倍和2.3倍。在这样的投入力度下,我们的创业公共管理者们显得有点跟不上节奏。2015年秋天,我参加教育部在浙江大学举办的全国创业工作培训时,听高校创业教育行政主管们抱怨:“创业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倒是不小,开课也开了不少,效果怎么样还真不清楚,反正别人怎么干咱也怎么干。”主管众创空间的科技管理人员也有疑惑:“这几年建立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挺多,省市也给了不少场地补贴,可是孵化效果怎么样?还有一些孵化机构到后来是靠收房租和政府补贴存活的,离孵化的初衷是越来越远了。”
在翻阅了一些资料后,我发现个别问题,如创业环境(主要是政策环境)问题已经有学者做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其他的问题也有学者在探索,但大多是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耕耘。于是想做一个衔珠串帘的工作,把目前涉及公共管理的创业领域研究引介一些,这就是撰写这本书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