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语言的评价系统是语篇语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不同评价资源的评价机制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能够更加准确、深入地理解语篇中的人际意义。作为功能语言学的最新发展和研究热点之一,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应用层面,语言的评价系统都受到了学者们的重点关注。语言学家已经确认了语言的评价功能在语言基本形式中的实现方式,如Biber等(1999)、Hunston (2000)、Matin和White (2005)的研究成果。Halliday 和Matthiessen (2004)曾明确提出,“小句评价”与“名词评价”的评价范围不同,并且有重叠,但未就此深入。本书以此为研究线索,以英语主位化评述结构为例,重点研究这一结构评价功能的机制、理据、特点以及相关的理论问题,包括词汇语法层面的评价资源和表达、评价功能、评价机制、评价结果以及如何反映人类活动基本规律的等问题。

就研究史来看,从Jespersen、Quirk、Biber等的语法研究到Halliday、Thompson、Fawcett、Sinclair等系统功能语法学者的研究,英语主位化评述结构(The Thematized Comment Construction)一直是学者关注的重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限制其研究范围,赋予其同名称,从不同角度解释了这一结构。在这些重要研究的基础上,本书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框架下,以评价理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围绕其评价功能进行研究。

以往的研究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评价资源进行了研究。在词汇层面,有四类评价研究令人瞩目,其研究视角分别是:

(1)将词汇作为态度或言据标记(Biber and Finegan,1988,1989) ;

(2)词汇作为立场标记在互动语境中的使用(He,1993; Fox,2001) ;

(3)词汇作为“语篇标记”和立场的关系(Schiffrin,1987; Jucker and Ziv,1998; Park,1998; Maori,1999) ;

(4)特殊语境(暴力冲突、心理咨询等)中的词汇和态度的关系(Goodwin,1986; Whalen and Zimmerman,1990; Bergmann,1992)。

尽管把词汇作为评价主要载体的研究不胜枚举,但也有许多研究讨论句式与评价之间的关系(Ford and Thompson,1996; Hunston and Sinclair,2000; Hunston,2003)。这些研究的范围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1)词序和说话人的情感、立场之间的联系(Ono and Suzuki,1992; Kim,1995; Guo,1999) ;

(2)问句方式与评价、立场之间的关系(Clayman and Heritage,2002; Koshik,2002)。其中值得注意的是,Biber等(1999)的研究不但涉及词汇,而且涉及语法结构。

从理论来看,评价理论与评价的局部语法理论是在评价方面较为成熟的理论,基于这两种理论的各种应用研究层出不穷。Martin和White的英语评价理论(The Appraisal Theory)是词汇评价研究方面的重要理论;而Hunston和Sinclair (2000)利用语料库驱动的方法,提出了评价的局部语法理论(A Local Grammar of Evaluation),并发现了专门用于评价或将评价归于某个源头的六种评价句型。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研究方法也不同。

此外,俄罗斯语言学界对评价研究也有一定的成果。其研究方向可大致分为:

(1)逻辑哲学流派,如穆尔、伊温和阿鲁久诺娃等揭示了语言结构和价值结构的联系;

(2)功能语义学派,如沃尔夫、马尔克洛娃等发现了语言的评价功能可以由不同层面的手段承担;

(3)功能语用学派,如沙霍夫斯基等研究了评价与语义联想层面之间的关系。

十几年来,国内语言学界对评价的研究方兴未艾。张德禄(1998)最早在研究话语基调问题时提到评价理论的雏形,王振华(2001)正式将评价理论介绍给国内学界并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国学者在理论层面关注的问题有:语篇中的评价手段(杨信彰,2003;胡壮麟,2009)、评价理论的意义范畴化和形式范畴化(张德禄、刘世铸,2006)、评价参数(李发根,2006)、词汇语法结构的评价功能(张克定,2007;邵春,2011)、概念意义中的隐性评价(朱永生,2009)、评价的标准(刘世铸,2009)等。在应用层面,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有:

(1)语篇分析(王振华,2004;陈晓燕,2007;徐珺,2012) ;

(2)翻译(张美芳,2002;岳颖,2012) ;

(3)外语教学(许超,2006;钟兰凤,2007;廖传风,2008)。

汉语和其他语种在评价理论和应用层面涉及的范围和深度有限。汉语评价研究主要有三个方向:

(1)在词汇评价方面,戚雨村(1984)最早将诺维柯夫的词汇评价研究介绍给国内学界;彭宣维(2011)在Martin和White的评价理论框架下研究了汉语中的词汇评价。

(2)在评价结构方面,王卯根(1983)把古汉语中的“为人”看作一种评价结构并进行了分析;李冬梅(2007)分析了汉语重动句,从语义上将它看作一种动作评价结构;陈景元、周国光(2009)研究了汉语中主位型评价结构“X的是”及其评价功能。

(3)评价和语用的关系,如梁蕾(2007)研究了汉语评价言语行为和策略;陈令君(2009)分析了汉语会话中评价的语用特征。

本书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评价理论为切入点,重点研究英语主位化评述结构的评价功能。具体地说,首先是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次是对这一英语特殊句式结构进行梳理,研究的层面包括:

(1)评价功能和特征;

(2)评价功能存在的不同机制;

(3)语用对其评价功能的不同限制因素;

(4)英语主位化评价结构评价功能在不同语篇中的实现。

本书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首先,从观察和分析英语典型句式的结果中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语言事实。

其次,在语言事实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原则,尝试建构新的模型和工作框架。提出这一假设对本书的意义在于:

(1)解释语言现象的机制,并在此前提下讨论其评价功能;

(2)进一步解释词汇语法在语篇中的评价规律和特征。

再次,用假设原则来解释语言现象。通过对英语特殊句式结构进行分析,对其语义特征与其评价机制、评价动因的关系做出结构化、一致化的解释和描写。

最后,用解释的有效性证明假设原则的适用性。即在上面所述的基础上,研究英语主位化评述结构在不同语域及语篇中的实际运用,探索: (1)语用对其评价功能的限制; (2)词汇语法在不同语篇包括历史、新闻、法律、学术、外交等语篇中的评价功能。本书以考察和描述实际语料为基础,采用定性方法来研究,即从语言事实出发探寻其可能的原因,提出某一解释性原则的理论假设,然后根据原则推断个案的定性。同时,我们借助语料库的方法处理大量语料来进行实证研究。

本书提出了以下基本观点:

(1)现有的评价理论无法解释词汇语法的评价功能,需要在观察语言事实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假设并验证之。本书根据Sinclair的语篇层面理论和Davidson的三角测量关系提出了新的假设。新假设包括从音系、词汇语法到语篇的评价模型;一个含有自动和互动两个操作层面的工作框架;一个上义操作概念(评价指示语)及其两个下义操作概念(评价词汇、评价结构)。

(2)英语主位化评述结构的评价功能可从自动—互动层面的工作框架得到很好的分析,并建立与语境的联系。从深层次上看,自动—互动层面的评价功能体现了评价者、外部世界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关系。

(3)英语主位化评述结构的评价功能同时具有主观性、客观性和主体间性;主观性评价和客观性评价具有不同的适用原则。

(4)语用对这一结构的评价功能存在不同限制原则。

本书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提出具有较高概括性和解释力的理论假设。突破现有模式,采用新视角来研究,为评价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本书主要探索以下几个问题:

(1)英语主位化评述结构是如何实现其评价功能的?

(2)英语主位化评述结构与词汇在评价机制方面有何异同?

(3)这一结构的评价理据有哪些?

(4)该结构如何在语篇中体现它的评价功能?

本书首先细致地梳理了相关的理论。在借助Martin和White的评价理论(The Appraisal Theory,AT)以及Hunston和Sinclair的评价的局部语法理论(A Local Grammar of Evaluaton,LGE)研究这一结构的评价功能时,本书发现,现有的评价理论已经无法涵盖主位化评述结构在语法层面上的评价机制。系统功能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在人际元功能的不同层面均有评价存在,各种评价都有自身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评价系统模型,以便解释从音系、词汇语法到语篇的不同层面的评价存在。

Sinclair (2004)把点滴式的经验记录和描述称为语篇在自动层面(autonomous plane)上的表达,因为它只涉及描述外部世界,而和描述外部世界的方式无关;同时他将语言基于人际的、突出互动、协商的一面称为语篇的互动层面(interactive plane)。据此,本书把语篇在自动层面上表现说/写者的看法、立场和态度的语义系统称为自动层面上的评价(简称自动评价) ;把在互动层面上表现会话双方着力作用于对方,或调整话语方向或调谐双方关系的人际语义系统称为互动层面上的评价(简称互动评价)。根据Biber等(1999)的看法,选择情感类或评价类的词汇与用语法手段来标记评价有很大不同。最重要的是,评价词汇只是表达单个命题,而不与其他命题发生关系。

因此,本书在Martin和White的评价理论的基础上,结合Hunston和Sinclair评价的局部语法理论构建了“可扩展的评价理论”(The Extendable Appraisal Theory,EAT)。

“可扩展的评价理论”(EAT)包括一个从音系、词汇语法到语篇的评价模型;一个含有自动和互动两个操作层面的工作框架;一个上义操作概念(“评价指示语”)及其两个下义操作概念(“评价词汇”和“评价结构”)。这一模型的建立对本书的意义有两点:一是能够解释主位化评述结构在词汇语法层面的评价存在,并且在这一前提下讨论主位化评述结构的评价功能和意义。二是能够解释主位化评述结构在语篇中的评价特点和功能。

对EAT中的分析框架,自动评价和互动评价相互作用且互为条件。首先,从形式上看,自动评价镶嵌在互动评价中,表现为说/写者从各种资源中选择某种形式来描述他对客观世界的看法、立场或态度,如果没有互动作为目的,描述就失去了意义。它的操作界面由说/写者与客观世界构成。其次,互动层面的评价也需要自动层面的评价作为操作资源,表现为主体间性。它的操作界面由对话双方构成,表现为主体间的相互作用与反作用、调谐与反调谐,是言语双方达到交际目的的必经之路。评价者、评价和外部世界构成了一种评价三角关系。这种评价三角关系反映出评价者、评价和外部世界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在“可扩展的评价理论”(EAT)框架下,本书从自动和互动层面分别研究了主位化评述结构的两种评价功能。主位化评述结构在自动层面上的评价功能主要由词汇手段来承担,在互动层面上的评价功能由命题承担。自动层面的评价体现了评价者对词汇的选择,互动层面的评价则体现评价者对小句命题的态度。自动评价功能由态度(Attitude),级差(Graduation)和介入(Engagement)三个子项构成。互动评价功能由参照(Reference)和引入(Lead-in)两个子项构成。

评价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是说/写者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和特点。评价者的选择,视角、情感和认知情态决定了评价的主观性。由于说话人表明个人态度的基本理据在于要从听话人那里得到回应,因此主观性的评价在人际交互时具有施为性;客观性的评价则具有描述性,因为评价者只有把自身的经验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才会做出客观性的评价。因此,为了建构理想的人际关系,评价者可以借助主位化评述结构表达不同程度的主观性和客观性,这种灵活的处理方式是通过主观看法的客观化来实现的。本书从语用的角度分析了这一结构的评价特点:其一,可以表达较为隐蔽的语用目的:表达一种观点或传递某种信息时,并不透露其来源;其二,将某种命题或观点通过无人称的主语客观化,从而使得说/写者不必承担任何责任;其三,主位化评述结构甚至可以以命题的方式将某种设想通过客观化的手段变成事实,从而操控对话。

本书认为,主位化评述结构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评价结构,不但可以描述事物,发表看法,表明态度和立场,承担或推卸责任;而且还可以交换信息和服务,能够借助各种评价资源建构对话双方的人际关系。这一人际互动的功能是由主位化评述结构本身的主体间性决定的。可以说,主位化评述结构是集主观性、客观性以及主体间性于一体的特殊结构。在此基础上,本书归纳了主位化评述结构在主体间所具有的四种重要作用:作模糊语、作态度标记、作强调语和指示归属。

根据Traugott和Dasher (2002)提出的主观性、客观性和主体间性表达的特点,本书提出,主位化评述结构具有两种不同的适用原则。

其一为主观性评价的三个适用原则:

(1)具有表明说/写者态度的评价指示语(包括对命题认知态度的评价指示语)和对语境关系的评价指示语(包括对语篇结构的评价指示语) ;

(2)具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指示语;

(3)符合交际时的关联原则(R-Principle),与说/写者照应程度越大,主观性就越强。

其二为客观性评价的三个适用原则:

(1)评价指示语与说/写者的照应最小;

(2)陈述句与情态的关系最小,或者与对话双方的照应程度最小;

(3)符合交际时的质量原则(Q-Principle)。

在讨论主位化评述结构的评价功能依据的基础上,结合语用原则,本书提出语用对主位化评述结构主体间性的限制。即: (1)评价指示语与听/读者照应; (2)表达内容符合关联原则和质量原则(R-Principle和Q-Principle)。

本书最后细致地研究了主位化评述结构在语篇中的评价功能,将其在语篇中的功能归纳为三点: (1)主题功能; (2)衔接功能; (3)互动功能。

本书研究发现: (1)主位化评述结构具有评价功能,其评价功能与词汇手段所表达的评价功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评价词汇表达的是单个命题,承担自动层面的评价功能,表达说话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评价结构表达的是相互联系的命题,承担互动层面的评价功能,表达对话人之间的人际关系。(2)主位化评述结构集主观性、客观性、主体间性于一体,具有自身的评价特点:主位化评述结构可以在传递信息和交互服务的过程中,根据双方的态度和立场建构各种可能的关系。(3)主观性、客观性和主体间性足以支撑主位化评述结构在自动和互动两个层面上的评价功能,并且在句法和语篇中有所体现。

鉴于笔者的才识有限,疏漏及不足之处难以避免,真诚地欢迎读者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