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音韵学

第一节 音韵学基本功用

一 什么是汉语音韵学

汉语音韵学,又称“声韵学”。它是研究古代汉语各个时期的声、韵、调系统及其演变规律的一门科学。

在汉语里,每个汉字的读音都是一个音节,一般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如“学”xué,x是声母,ue是韵母,声调是阳平声。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有区别语义的作用。因此,音韵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声、韵、调三方面的系统和字音在历史上的发展变迁。

汉语音韵学和语音学是不相同的。语音学以现代语言的语音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现代语言的语音系统,例如音素的类别、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音素构成音节的规则、语调的变化,等等。音韵学则是我国传统的审音之学,它主要以字音的分析、声韵的类别和系统以及古今音读的异同等问题为研究重点。

但是,音韵学又和语音学有密切的联系。这主要是因为近代以来,我国的音韵学研究吸取了西方语言学和语音学的理论,从而使得这一古老的学问得到了科学的解说,由所谓“绝学”变成容易理解的一门研究古代汉语的基础学科。因而,语音学也便成为音韵学的基础。

音韵学一向被认为是艰深的学问,甚至被称为“绝学”。因而许多人对它望而却步,造成学古汉语而不学汉语音韵的状况。事实上,汉语音韵在古汉语学习和古典文学的研究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不可等闲视之。

明末顾炎武就说:“读九经自考文始,而考文自知音始。”清人王念孙说得更清楚:“训诂之旨,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之解,则扞格为病矣。”清代一些学者,正是因为懂得训诂,又懂得古音,所以在注释古书及训诂学方面,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著名训诂学家黄侃先生说:“(形、音、义)三者中,又以声为先,义次之,形为最后。凡声之起,非以表情感,即可写物音,由是而义传焉。声义具而造形以表之,然后文字萌生。”从本质上说,语义的发展变化是依托声音而不是依托字形。因此,音韵学不可忽视。

传统音韵学分为三个部分,即今音学、古音学和等韵学。

1.今音学是研究中古时期(隋唐时期)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主要以《切韵》音系的韵书为依据;

2.古音学是研究上古时期(先秦两汉时期)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主要以《诗经》用韵和谐声字情况为依据;

3.等韵学是用“等”的概念分析汉语的声韵配合规律的一门学问,它通过韵图的形式展示某一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等韵图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声、韵配合表。它以各种等韵图为研究对象。

二 为什么要学习音韵学

语音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它与语言的词汇,语义诸方面有密切的关系。周祖谟先生指出:学习汉语音韵学的目的在于了解古代字音和声韵系统的类别,从历史的语音演变中通晓古今音的异同,以便于解决在研究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语义和在阅读古书和文学作品时所涉及的声韵问题。仅从阅读古书的角度说,学习音韵学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习音韵学,有助于解决古代汉语中的文字通假现象

古籍中,特别是先秦古籍中的假借字很多。文字通假,通常又称为“古音通假”。顾名思义,也即知道通假字的问题,关键是语音问题。因而不明古音,则不能明通假。戴震在为段玉裁的《六书音韵表》所写的序言中指出:“夫六经字多假借,音声失而假借之意何以得?故训音声相为表里,故训明,六经乃可明。”晚清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强调音韵的重要性:“不知假借者,不可与读古书;不明古音者,不足以识假借。”《说文通训定声》一书以声为经、以形为纬来研究文字。

今人指出,不明通假是误读古书的重要原因之一,明通假是读古书的一大难题。胡安顺先生在《音韵学通论》自序中开宗明义:“古籍多假借,举烛鼠璞之类触目可见。假借之形成,赖乎音韵,故治小学通古义者需明音韵。”由此足见音韵之于通假的重要性。可见,读古书须明通假,而明通假则须知古音。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报府”一作“赴府”,或者注为“报读为赴”。为什么如此注解呢?“报”“赴”的声母都是双唇音,“报”归帮母,“赴”归滂母,“报”是幽部字,“赴”是屋部字。按照古音的对转规律,帮滂为旁纽,幽屋可以旁对转,“报”“赴”相通。这样的用法在文献当中多见:

《韩非子·存韩》:

今若有卒报之事,韩不可信也。

《礼记·少仪篇》:

毋拔来,毋报往。

《礼记·丧服小记》:

报葬者报虞,三月而后卒哭。

三例中的“报”均为“赴”之假借字,意为“急速”,因此,“报府”意思就是“赶快到官府去”。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通假用例俯拾皆是。运用音韵学知识可以辨识通假、疏通文意。例如:

《诗·鄘风·柏丹》:“髧彼两髦,实维我特。”而《韩诗外传》却作“实维我直”。“直”即“特”的假借字。二字上古同属定母职部,同音通假。

又如《诗经·魏风·硕鼠》: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贯,商代金文作一人肩担二贝之形。《说文》作“毌,从一横,象宝货之形”。本义为“穿物持之也”。段玉裁校《说文》本为“钱贝之穿也”。文献中多为“贯穿”义。在“三岁贯女”句中,此义扞格不通。又,清人马瑞辰按《鲁诗》此句作“三岁宦女”。“宦”,本义为“任”,有侍奉之义,故此句应解为“三年来侍奉你”。“贯”是“宦”的通假字。

如果懂音韵学规律,就可以知道:贯,见纽元韵;宦,匣纽元韵。见、匣为旁纽,又同为元韵,二字双声叠韵,可通借。如《诗经·豳风·七月》:

八月剥枣。

对“剥枣”二字,宋代王安石讲成“剥皮以进,养老也。”他用的是“剥”的本义。(《说文》:“剥,裂也,一曰割也。”)实在牵强不通。其实,“剥”是“扑”的通假字,即扑打枣子之意。唐代诗人杜甫的名篇《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扑枣”是古代人常用的词汇。

剥,帮纽屋韵;扑,滂纽屋韵。帮、滂为旁纽,又同为屋韵,二字双声叠韵,可通借。如《诗经·魏风·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干”为“干戈”之“干”,古兵器名,在此句中无法解通。故“干”在此句中实为“岸”的通借字。诗句意为“放置在河岸边。”

干,见纽元韵;岸,疑纽元韵。见、疑为旁纽,又同属元韵,二字双声叠韵,可通借。如《诗经·卫风·氓》: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泮,本为“冰泮”、”“宫”之名。用这些义项均无法解通此句。其实,“泮”为“畔”的通假字。畔本义为田界,故字从“田”。引申为“水涯”、“边”、“侧”等义项。隰,水名,即漯河。故“隰则有泮”应解为“漯河虽阔,也有它的边”。

泮,滂纽元韵;畔,并纽元韵。滂、并为旁纽双声,又同属元韵,故二字双声叠韵,可通借。如《诗经·魏风·硕鼠》:

逝将去汝,适彼乐土。

逝,本义“往也”(《说文》)与诗意不合。此实为“誓”的通借字,即“我发誓将离你而去”的意思。

逝、誓都属禅纽月韵,二字同音,可通借。

又如《论语·阳货》: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于豚。

“归”是“馈”的通假字。“归”上古属见母,微部,“馈”属群母,微部,音近而通假。

如果我们懂得古音,就可以理解它们通假的原因,而不致感到迷惑了。

(二)学习音韵学有助于欣赏古代韵文作品

古代的韵文作品,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在当时读起来都是和谐押韵的。例如《诗经·周南·关雎》三章: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得”、“服”、“侧”三字现在已不押韵,但上古却都是“职”部。

又如《离骚》诗句: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能”与“佩”现在也不押韵,但上古均同为“之”部字。

明代的焦竑在陈第的《毛诗古音考·序》中讲到:“古韵不明,致使《诗》不可读,而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之教,或几于废。”可以看出明古韵的作用。

因此要欣赏古典诗词曲赋就得掌握一定的音韵学知识。例如李益《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这首诗“期”、“儿”押韵,但依今音去读,两字读音相差甚远。但在中古时期,“期”是之韵,“儿”是支韵。但《广韵》独用同用例中,支脂之同用。主要元音一样,“期”读作[ɡī],“儿”读作[],两字押同韵。

在声调上,古代汉语有四个声调,分为平仄两类,平指平声,仄指上去入三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入声字已经消失,分别派入平上去三声。只有掌握了音韵学古今声调的变化规律才能更好地阅读欣赏古典诗词,感受古代诗词的音乐美。比如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其中“急”“白”“独”为古入声字,现已变为阳平,事实上符合平仄格式要求。

另外,掌握音韵学知识对于双声叠韵字的理解和辨识也是有必要的。因为语音的变化发展,古代属于双声叠韵的词到现代可能不再双声叠韵,反之,现在双声叠韵的古代未必如此。例如:

玄黄,古代同属匣母,双声,现代读音则非双声;容与,同为喻母字,双声;匍匐,同为並母字,双声;汋约,同为药部字,叠韵。

唐诗脍炙人口,但有不少篇章今天读来也不相押。刘禹锡《玄都观桃花》: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回”与“来”、“栽”,依诗韵都在灰部。再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之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师”、“时”、“思”与“悲”、“疑”今音差别甚大,而中古同在支部。

如果我们不明音韵,就难以掌握诗词格律,体味其音乐美。

(三)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也需要具备音韵学知识

初中语文选北朝民歌《敕勒川》: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民歌的前四句押麻韵,“下”属“祃”韵(麻的去声),“野”属马韵(麻的上声)。但“下”与“野”今音全然不同。只有具备了音韵知识,才会明白它们为什么押韵。

又如《口技》:“曳屋许许声。”课本注“许”音为hu。这是因为现代的声母x有一部分来自古代的h,今天的韵母ü,有一部分古读为u。因而“许”音为hu(“水浒”的“浒”,从水,许声,也可为证)。我们若不明此理,则对课本为什么这样注音无法理解。

类似的例子很多。要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没有音韵学知识是无法胜任的。

(四)音韵学是进行方言研究的必备知识

音韵学不仅对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现代汉语方言的研究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汉语方言学是研究汉语各地方口语的一门科学。要对方言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能不牵涉到方言的历史,只有从历史的角度找出方言特点的根据,才能弄清方音的来龙去脉,才能对方音的特点及其演变规律作出科学的解释。并且,方言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在语法上并不很大,而词汇又是通过语音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方言的研究首先是方音的研究,而方音的研究必须利用音韵学的知识。因此,要从事方音研究,就必须具备一定的音韵知识。

例如“幕”字,北京话读作[mu],而广东梅县话则读作[mk],北京人和梅县人对“幕”字的读音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差异?只要有点音韵学知识就会知道,原来北京话和梅县话都源自隋唐中古音。在隋唐时,“幕”属于入声“铎”韵,带有塞音韵尾[k],拟音为[mɑk]。北京人之所以会把“幕”读成[mu],这是因为到元代时大部分北方话的入声韵尾发生了脱落,随着韵尾的脱落,其韵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梅县人所以会把“幕”读成[mk],是因为入声韵尾脱落的这一现象在梅县话中至今也没有发生,由于塞音韵尾的稳定作用,其韵腹的变化很小。要进行方言研究,一般少不了进行方言调查,搞方言调查,需要亲自到方言区去口问、耳听、手记,做静态的分析描写工作,这同样需要具备音韵学知识。凡是有关方言调查的书籍,都免不了要讲述音韵学的基础知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写的《方言调查字表》,采用的就是中古音系,目的在于古今对照,说明今音特点的历史根据和演变规律。

掌握音韵学知识,弄清方言和普通话语音的对应规律,不仅可以理解方言方音的存在,而且对于学好普通话,推广普通话也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五)音韵学知识不仅对阅读古籍有帮助,对于现代汉语的阅读同样大有裨益

成语是我们民族长期以来习用的、定型的词组和短语。它形式简洁、含义精辟深刻。许多成语都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古代人们实践经验的总结。成语中保存了许多词的古义,也保存了一些假借字。如果不了解这些假借字,就会错解成语。借助于音韵学的知识则会准确理解成语含义并恰当使用。如:

强奸民意

“奸”是“干”的通借字。奸、干都属见纽元韵,二字,同音。“干”,是“干求、妄取。”“强奸民意”是强加己意为百姓的意见。如果按字面把“奸”解为“强奸”,就完全说不通了。

信口开河

“河”是“合”的通借字。“河”,匣纽歌韵;“合”,见纽缉韵。匣、见,旁纽双声;歌、缉旁对转。成语的意思是随口开合,也就是不根据实际情况随意乱说。如果从字面出发解成“河流”就成笑话了。

在这个成语里,对“信”字的理解有两种,一是说“信”是“伸”的通借字。信,心纽真韵;伸,书纽真韵,二字叠韵。

逐鹿中原

“鹿”是“禄”的通借字。“鹿”和“禄”都是来纽屋韵字,可通借。“禄”是指权力、地位。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各诸侯、个人)在中原大地上为争夺权力、地位而追逐、厮杀。如果从“鹿”的字面出发去理解成语,就会误以为是打猎。

名列前茅

“茅”是“旄”的通借字。“茅”,明纽幽韵;“旄”,明纽宵韵。宵、幽为旁转,二字双声叠韵,可通借。所以,“前茅”应为“前旄”。前旄,前军所持之旗。引申为先头部队、前面等义项。于是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名字排列在前面”就很容易理解了。

色厉内荏

“荏”是“恁”的通借字。恁,《说文》本义为“下资也”。即下等资质。古音日纽侵韵。而“荏”本义是一种草,又名紫苏,古音也是日纽侵韵,二字同音,可通借。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表面上很刚强(如磨刀石般坚硬),但内心却软弱无能,是下等资质(无能者)。

喋血沙场

“喋”是“蹀”的借字,二字均为定纽叶韵。“蹀”从足,是“踩”的意思,即踩着鲜血的意思。表示在沙场上杀人很多,战斗很激烈。而“喋”字从“口”,表明与说话有关。如成语“喋喋不休”就用其本义。

可见,运用音韵学的知识去观察分析成语,对成语的内在含义会有更深层次的把握,更有助于我们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六)学习音韵学可正确标点注音

阅读和理解古籍,标点断句是很重要的环节。如果缺乏必要的音韵学知识,标点断句不当便会曲解文意。比如:

《南音三籁》云:“作曲须先识字,否则往往误用。……又《庄子》‘藐姑射之山’,射音‘亦’;巾栉之‘栉’,音‘率’;而汪南溟《高唐记》与雪、灭同押,至以纤、歼、盐三字并押。车、遮是徽州土音也。”[1]

最后一句的标点有问题,正确的应当是:

“至以纤、歼、盐三字并押车遮,是徽州土音也”。“车遮”是韵部名称,“雪、灭”都属车遮韵。“纤、歼、盐”三字本属廉纤韵,《高堂记》用来押车遮韵的字,是“徽州土音”。

掌握了音韵学的知识,断句标点就不会发生错误。关于音韵和校勘的关系,王念孙曾经在《读书杂志》中总结了十八例,即十八种“其韵遂亡”的原因和表现情况,可以在校勘中以资借鉴。

为古籍注音必须要了解被注的字在古汉语中的音韵地位,懂得古今字音的对应关系。如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遨神清渚,流睇方曛。

王勃《滕王阁序》: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上两例中“睇”字意思完全一样,但有的注本将例一的“睇”字注为“dì”,第二例注为“tì”。到底哪个读音才是正确的呢?如果具备一定的音韵学知识,难题便会迎刃而解。《广韵》“睇”为特计切,《集韵》作大计切,宋本《玉篇》作达计切。“特”“大”“达”都是定母字。按照古音演变规律,全浊声母,今音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特”“大”“达”都是仄声,所以“睇”的声母应该是d,而不是t。

三 怎样学习音韵学

(一)要掌握好现代语音

古人云“行远自迩”。要知道古代的语音系统,就必须掌握好现代语音,进而由今知古。因此,现代语音的知识是我们学习古音的起点。现代语音与古代语音有同有异。其同者,反映出语言的继承性;其异者,说明了语音自古至今有了变化。现代语音学理论的运用,可使音韵学化难为易。因此,学习音韵学必须学好现代语音学的有关知识。

(二)要培养并提高审音能力

音韵学是口耳之学,它主要是在审音学的基础上进行考查和分析古今语音的异同的。因此,学习音韵学最重要的事就是要经常练习用自己的口吻去模仿声音,用耳朵去分辨声音。口耳须交相为用。例如,西安人把“作啥”念成(tsou Wd),其原因是“啥”的声母(s)受“作”的韵母(ou)的影响,而变成了(W)如果自己实践一下,就能体会清楚。又如北方话中大多数地区都没有入声,我们就应多注意入声的语音特点,并练习发音,这样就可以加深对入声的理解。

(三)要善于联系自己的母语

母语是我们自幼就学习运用的语言,因而是我们最熟悉的语言。从方言的角度说,母语又是方言的一种。在我们的母语中,往往保留着一些古音。对于讲吴语、粤语、闽语等方言的人来说,利用母语固然有很大的便利,对于讲北方话的人来说,利用母语也可以获得相当的帮助。例如,陕西省的彬县,以前又写作邠县。而“邠”字从分得声,这就为我们学习“古无轻唇”提供了例证。又如,西北方言读“下”为[xA],读“巷”为[xɑŋ],兴平、咸阳有两个村名都叫(hai)村,即“解”xie村,铜关人读“街”为[kai]等,都可以为我们学习现代汉语[ʨ][ʨ′][ɕ]的来源提供证据。

(四)要克服畏难情绪

音韵学由于繁难晦涩,历来被视为“绝学”。这主要是以前的音韵学缺乏科学的语言学和语音学理论的指导。近代以来,我国的学者不断学习运用西方语言学、语音学理论来研究我国的音韵学,对传统音韵学已做出科学的清晰的说明,为我们学习音韵学拓宽了道路。因而,只要我们认真学习,牢固掌握每一个概念,好学深思,音韵学是一定可以学好的。

四 音韵学基本概念

音韵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现代语音学的一些基础知识,一是传统音韵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本节只介绍音韵学中的一些常用的名词术语,语音学的有关知识可参见现代汉语语音部分,这里不再重复。

(一)有关声母的常用术语

1.声母、声、声纽、纽、字母

一个音节开头的部分称为声母,也叫做声、声纽、纽、字母。“纽”是字音枢纽的意思。古代没有表示声母的符号,于是选用一定的汉字作为代表,这些声母的代表字就称为声纽、字母或者声类。

“纽”就是枢纽的意思,古人认为声母在一个字音里头是关键,是中心,古人把声母叫做“声纽”,就是取其声音之枢纽的意思。最早提到“纽”的文献是唐代孙愐的《唐韵·序》。王力先生认为,纽包括腭化声母在内。字母是指汉语声母的标目字而言,如三十六字母。这些术语的名称虽各不相一,但所指却基本相同。

声母一般是由辅音担任的。有些音节的开头没有辅音,音韵学上便认为声母是零,称作零声母。例如影、喻、以等。

字母就是声母的代表字,何九盈先生将字母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唐末产生的三十字母为第一阶段,宋代的三十六字母为第二阶段,明清时代提出了多种改并字母的方案,为第三阶段。

三十字母是唐代一个叫守温的和尚根据当时汉语声母的实际创制的,每个字母代表的声母就是它自身的声母。三十字母可能是守温学习翻译佛经时,受梵文字母“悉昙”(亦作“悉檀”。梵文Siddanta的音译,意为成就。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案西域《悉昙章》本是婆罗贺磨天所作,自古迄今,更无异书,但点画之间微有不同耳。悉昙此云成就,论中悉檀者,亦悉昙也。”)的启发,对反切上字进行归纳而成:

唇 音:不 芳 并 明 齿头音:精 清 从

舌头音:端 透 定 泥 正齿音:审 穿 禅 照

舌上音:知 彻 澄 日 清喉音:心 邪 晓

牙 音:见 溪 群 来 疑 浊喉音:匣 喻 影

守温三十字母的排列明显有不当之处,来母不应归牙音,心、邪不应归喉音,影母不应归浊音。

到宋代,有人在三十字母的基础上增补“非、敷、奉、微、娘、床”六字母,即成为三十六字母,音韵学上称作传统的三十六字母。学者们认为,这三十六字母基本上代表唐末宋初这一历史时期的声母系统,影响相当深远,不仅《韵镜》采用了三十六字母,就是《切韵指掌图》和《四声等子》以及明清时代的某些韵图,如《康熙字典》前面的《字母切韵要法》也都采用三十六字母。三十六字母见下《中古音系》“守温三十六字母”。

声类即反切上字的归类。反映隋唐时期汉语声母系统的主要材料是《广韵》中的反切字,由于代表同一声母的反切上字不止一个,所以要弄清《广韵》中总共包含多少声母,首先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对所有的切上字进行归类。清人陈澧最先在《切韵考》中对之进行归类,并将归类后的每一类称为“声类”。声类与声母有时相同,有时则不一致。

2.五音、七音

音韵学家按照发音部位的不同,把声母分为喉、牙、舌、齿、唇五类。音韵学上通常称为五音。最早提到“五音”的是《玉篇》所附的“五音声论”和《广韵》所附的“辨字五音法”。

宋元时期,等韵学家又从中分出“半舌音”、“半齿音”两类,成为七音。最早提到七音的是宋代沈括《梦溪笔谈》。

兹将五音、七音的旧名与现代语音学的新名列表对照如下:

旧 名 新 名

(1)喉音 喉音和零声母 如[h]、○

(2)牙音 舌根音 如[k][k′]

(3)舌音

①舌头音 舌尖中音 如[t][t′]

②舌上音 舌面音 如[tş][tş′]

(4)齿音

①齿头音 舌尖前音 如[ʦ][ʦ′]

②正齿音 舌面音、舌叶音 如[][′t]

(5)唇音

①重唇音 双唇音 如[p]

②轻唇音 唇齿音 如[f]

(6)半舌音 舌尖边音 如[l]

(7)半齿音 舌面鼻音加摩擦 如[ʑ]

(此表据唐作藩《汉语音韵学常识》一书改编)

3.清浊

传统音韵学用“清音”“浊音”来说明声母的发音方法。清音,语音学上称为不带音,即发辅音时声带不颤动。浊音,语音学上称为带音,即辅音发声时声带颤动。

古人将清音和浊音又各分为两类:即

旧 名 新 名

全 清 不送气不带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如:[p][t][k],[f][s][ş][x],[ʦ][tş][ʨ]等。

次 清 送气而不带音的塞音,塞擦音。

如[p][t][k],[ʦ′][tş′][′]等。

全 浊 送气而不带音的塞音,塞擦音。如[b][d][g]等。

次 浊 带音的鼻音,边音和半元音。如[n][m][η][l][j]等。

在古代汉语里,清浊声母常相配成对。如:[p][b];[s][z];[t][d];[ţ][ʐ];[k][g]等。

现代普通话里无全浊声母,只有次浊声母[m][n][η][l][r]。吴方言里完整地保留着全浊。北方人应注意区别全浊与次浊。

(二)音韵学对声母的分析

声母是指字音的开头部分,一般由辅音构成。陈澧根据《广韵》452个切上字的系联发现《广韵》有40个声类,但有多少个声母学者说法不一。

声母的不同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同决定的。

声母的发音部位:指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

声母的发音方法:指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法和状况。

语音学一般从发音的成阻方式、声带是否振动、气流的强弱三个方面来观察。根据不同的成阻方式,声母可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根据声带是否振动,分为浊音和清音。浊音又叫带音,发声时声带颤动。清音又叫不带音,发声时声带不颤动。根据气流的强弱声母可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送气音指的是塞音、塞擦音发音时,口腔呼出的气流比较强。不送气音则是口腔呼出的气流比较弱。

音韵学对声母的发音方法也有一定的分析研究:一是从形成阻碍的方式和气流状况的角度分析;二是从清浊的角度分析。明确从清浊的角度对声母进行分类的最早文献是南宋张麟之重刊的《韵镜》和无名氏的《四声等子》,其后旧传司马光所撰的《切韵指掌图》、沈括的《梦溪笔谈》、元人黄公绍的《古今韵会》、刘鉴的《经史正音切韵指南》、清人江永的《音学辨微》等书都从清浊的角度对声母进行了分类。

(三)音韵学对韵母的分析

语音学上把人类的语音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是:发辅音时气流进过口腔或鼻腔时,要受到发音器官的阻碍。发元音时气流出声门以后,在口腔内不受发音器官的任何部位的阻碍,但是它要受到口腔的闭合,舌头的升降和嘴唇的圆展三个方面的节制。正是由于口腔的闭和合、舌头的高低前后升降的变化,和嘴唇的圆敛平展等几个方面的不同程度的变化才造成不同形式的共鸣器,从而形成了各种元音的特有音色,而每个元音又都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韵母由韵头、韵腹和韵尾构成。韵头指韵腹之前发音较短并带有辅音倾向的高元音,又叫介音,一个音节中的主要元音就是韵腹,韵尾是韵腹后面的元音或辅音。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每个韵母均由韵头、韵腹和韵尾构成。有的韵母没有韵头、有的没有韵尾,但必须有韵腹,即主要元音。

音韵学家从韵母第一个音素的角度对韵母进行分析,提出了韵头和开口呼、合口呼的概念,这种情况反映在宋元时期的韵图中。四呼形成较晚,明确将韵母分为开、齐、合、撮四呼的学者是清代音韵学家潘耒。

音韵学家同时从韵头、韵腹两个角度对韵母进行分析,提出了“等”的概念。

等,就是根据韵头、韵腹的状况对韵母的分类。在现代汉语中,根据舌位活动及口形圆展的情况将韵母中所含的元音区分为高元音、半高元音、半低元音、低元音、前元音、央元音、后元音以及圆唇元音、非圆唇元音等。中古时期,在同一摄内(摄:是根据韵腹相同或相近、韵尾相同或部分相同的原则对韵母的归类)汉语的韵母共分为四个等。其中开口韵有四个等,合口韵有四个等,合称为“二呼四等”(也有称为二呼八等的),简称“等呼”。

(四)有关韵母的常用术语

1.韵母、韵

音韵学上将一个音节中除去声母以外的具有元音的部分称作“韵母”。韵母是指音节中声母以后的部分,可以是一个元音,也可以是几个元音或元音加辅音。如果音节中没有声母,那么整个音节便是韵母。复合韵母又可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见表2-1:

表2-1 复合韵母的分类

韵腹是指韵母中唯一的元音或开口度最大的元音,如:音节án、mò、hěn中的a、o、e。

韵头是指韵腹之前发音较短并带有辅音倾向的高元音,又称介音。如音节jiā、huǎng、yuǎn中的i、u、ü即为介音。

韵尾是指韵腹之后的元音或辅音,如:音节hěn中的n。一个韵母可以没有韵头或韵尾,但不能没有韵腹,韵腹是韵母的核心所在。

韵母是近代“注音字母”产生以后所常用的名称。在此以前称为“韵”。所不同的是,古人所谓的“韵”,不包括韵头。只要韵腹相同(或接近),韵尾相同,声调也相同,就可认为同韵。同韵的字即可押韵。例如:

仙 xiān

专 zhuān

宣 xuān

就韵母而论,它们分别为三个不同的韵母。就韵而言,三者都属同一韵部。《广韵》为仙韵。

韵与韵母的联系:韵只要求韵腹、韵尾相同,而韵母还要区别韵头介音;韵要区别声调,声调不同就要分成几个不同的“韵”,而韵母则不要求区别声调。一般来说,在唐诗里,平声字只和平声字押韵,上声字只和上声字押韵,去声字只和去声字押韵,入声字只和入声字押韵。因此“韵”的概念比“韵母”的概念要大。如:

韦应物《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庚韵

这首诗共有“生”、“鸣”、“横”三个韵脚字,尽管“生”没有韵头,“鸣”、“横”有韵头而互不相同,但由于它们的韵腹、韵尾及声调均相同(声调在中古均属平声),故可押韵,同属一部。又如: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模韵

张说《襄阳路逢寒食》

去年寒食洞庭波,

今年寒食襄阳路

不辞着处寻山水,

只畏还家落春暮。——暮韵

2.韵部、韵目、韵摄、韵类

古人把同韵的字汇集到一起,编成一部,称为韵部。一部之中又选用其中某个字作为代表字,作为该部的标目,故称这个字为韵目。如将仙、专、先、前、千、员、川等同韵字编在一起,组成一个先部(平水韵韵部),“先”就是韵目。《广韵》206韵,就用了206个代表字作韵目,这206个韵的代表字就叫“韵目”。

韵摄(“摄”是统摄之义):为了进一步研究语音,音韵学家在对“韵”直接归纳的基础上,提出了“摄”的概念。归摄的条件比归韵的条件宽得多,不论韵头、不计声调、对韵尾的要求也不严格。凡是韵腹相同或相近、韵尾相同或部分相同的一组韵母即为一摄。所以,“韵摄”是“韵”的最大概念了。

摄是中古以后等韵学上的一个概念。宋元的“等韵图”把《广韵》206韵归并为16摄(元人刘鉴《经史正音切韵指南》也将206韵归纳为16摄),如《韵镜》、《七音略》将《广韵》系统的206韵归成43图,《切韵指掌图》归为20图,说明当时已经有了“摄”的观念。摄的出现,使206韵复杂的情况变得简单化,便于人们掌握同类韵母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

韵类:在音韵学上,韵类是指韵书中反切下字的分类(声类是反切上字的分类)。在韵书中,每个韵下都列了许多反切下字,这些反切下字表示每一个韵里的不同韵母。如《广韵》的东韵,反切下字就分为两类。这就是说,韵类不仅区别韵头,而且区别声调,可见韵类是关于韵的最小的概念了。

3.开合、洪细、四呼

根据发音时口腔开口的不同,古代音韵学家将韵母分为开口呼与合口呼两类,每类之中又分为洪音和细音两小类。明清时代,音韵学家又将开合分为开齐合撮四呼。今列表示意如下:

呼:是分析韵母结构的术语。“呼”的本义是“发音”或“念”。后来等韵学家将“呼”定为术语,专指韵母结构中主要元音之前有没有韵头(即介音)而言。在宋元时期等韵图中,只指有无“u”,把带“u”[u]介音的韵母称为合口呼,把不带“u”[u]介音的韵母称为开口呼。

古人又把韵母中没有[i]介音而且主要元音发音的开口度最大和舌位较后的称为一等韵。韵母没有[i]介音而主要元音发音开口度次大和舌位较前的,称为二等韵。韵母中有[i]介音而主要元音发音开口度较小和舌位在前的,称为三等韵。韵母中带有[i]介音而主要元音发音的开口度最小,舌位也最前的称为四等韵。

中古汉语中开合两呼各分四等,这样,古代的韵母就有两呼八等。

等与呼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是古人按发音状况区别汉语韵母所用的名称。“等”就是等第、等差的意思。“等”这一概念起于唐代,是为区别韵母的“洪细”,即大小高低而设。江永《音学辨微》说:“音韵有四等,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用现代语音学的术语说:一二等(即洪音)是没有i介音的韵母,所以声音大,如a、o、e;三四等(即细音)是有i的,所以声音细。韵分四等就是韵与韵的语音差别或同一韵部内部的细微差别。

清代辨析韵母更为科学,潘耒的《类音》把韵分成24类,每类有四呼,并给四呼下了定义,为四呼学说奠定了基础。

四呼:没有介音者为“开口呼”;有介音i的为“齐齿呼”;有介音u的为“合口呼”;有介音ü的为“撮口呼”,简称为开、齐、合、撮四呼。

总之,介音是区分“等”和“呼”的杠杆。早期用介音“i”区分“等”;用“u”区分“呼”。后来用介音“i”和主要元音这两个标准划分“等”,用介音i、u、ü分别划分“呼”。

古代汉语语音的发展变化往往与等呼有联系。如唇音分化出轻唇音主是以合口三等为条件。

(五)等韵学

等韵学是“以等分韵”的意思,因唐代“佛学传播的热忱和以诗取士的政策”,故而等韵之学兴起,并制造出各种声、韵、调配合的图表,即“唐音表”。因此,等韵学实际就是关于汉语语音分析的一门学科。

宋元时代的重要等韵学著作有《韵镜》、《七音略》、《四声等子》、《切韵指掌图》、《经史正音切韵指南》。

《韵镜》是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韵图,又名《指微韵镜》,作者及其产生年代不详。它反映了《广韵》系韵书的音系。将206韵分别放置在43个图表当中。43图又分为内转和外转两类。韵图中内转和外转交替出现。第一、第二图为内转,内转20图,第三图为外转,外转23图,每转之内又分为开、合、开合三类,43图的结构形式完全一样。206韵并不是均衡地分配在各图,有的图只有三个韵,如“支纸寘”;而十七图则有10个韵。

宋代有郑樵的《七音略》,和《韵镜》基本相同。其后的《四声等子》、《切韵指掌图》(二书的作者均不可考),二者的共同特点是将206韵概括成16“摄”或13“摄”,使语音的脉络系统更加清晰。

韵图的使用方法就是“竖推横连”,即在韵图中通过竖推推知它的声母、横连可以得知它的韵母、等次,从而全面了解一个字的音韵地位。

(六)反切

反切是中国古代最为常用的注音方法,我国古代一些重要典籍大都使用反切注音,一些重要的工具书如《康熙字典》也是用反切作为重要的注音工具。

“反切”早期不用“切”字,只用“某某反”或“某某翻”,自唐代宗大历以后,忌讳百姓造反,才将“反”字改为“切”字。反与切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是“反复切摩”的意思,清人李汝珍《李氏音鉴》:“反者,覆也,切者,摩也,所谓反切者,盖反复切摩而成音之义也。”这种解释是正确的。

反切注音是汉字注音法上的一大进步。因为:

1.在汉魏以前,汉字注音一般都是采取打比方的方法,这叫做“譬况”。

2.还有一种注音方法叫“读若”或“读如”,意思是“读得像××音”,这实际上还是打比方。《说文解字》用得比较多。

3.汉代开始,还有一种直音法,就是用一个同音字给某字注音。运用这种注音方法有一前提,就是一定要找到确切的同音字才行。这种注音方法在我国使用了很长时间,如旧版的《辞源》、《辞海》仍用此方法。

4.反切这种注音方法约在东汉的后期(即公元2世纪)创造的。当时印度佛教传入,在这种文化的交流中,中国的沙门和学者在梵文拼音方法的启发下,于是就创造了反切法。

反切是用两个汉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这也是中国古代对汉字字音结构的分析。反切的基本原理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包括调)。反切上字简称为切上字,反切下字简称为切下字,组成的字则称为被切字。例如:

东:德红切;冬:都宗切。

其中“德”、“都”称为反切上字;“红”、“宗”称为反切下字;“东”、“冬”称为被切字。

反切的原则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同声,反切下字与被切字同韵母、同声调。可是因为古今音有所不同,所以被切出来的字音与现代汉语语音有时并不一致。如:

兵:甫明切;彼:甫委切;规:居随切;下:胡驾切。

被切字声母的现代读音都与反切上字的现代读音不同。这一系列的不同,正反映出古今语音发展变化的规律。我们可以根据反切考察出古代语言面貌的一些事实。反切在古代又称反语、反言、反音或称为反、翻、切,这是我们在读古书注解时应该注意的。

反切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反切的上下字各家用得很不统一。

2.反切还有方言和古今字的问题。

因此,从清代末年开始,就出现了切音字运动,后来发展为民国初年的注音符号,以后又用过罗马字母(拉丁字母)。现在汉语拼音方案也是用拉丁字母,注音方法越来越科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