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依赖及酒精相关障碍
- 陈志恩 吴绍长
- 3468字
- 2020-06-24 18:16:50
第四节 酒与古代医学的渊源
一、“医”字由来及酒的医药功效
现代“医”字的演变是从“毉”→“醫”→“医”,“醫”字从“酉”(古时“酒”写作“酉”)即是从酒能治病演化而来的,说明两者渊源深远,体现了古代医学与“酒”密不可分的关系。酒在问世之前,人们得了病要求“巫”来医治,由于酒的酿造,我们的祖先在饮酒过程中,发现酒具有“通血脉、散湿气、杀百邪恶毒气、除风下气、开胃下食、温肠胃,御风寒、止腰膝疼痛”等作用,加之用酒入药还能促进药效的发挥,从而逐渐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应用。早在《汉书·食货志》中就有“酒为百药之长”之说,这是我国古人对酒在医药上应用的高度评价。这可以理解为在众多的药中,酒是效果最好的,而且还可以提高其他药物的效果。东汉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杂症篇方剂中,用黄酒作药引的方剂占到全篇的1/3。北魏时期的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提出了“酒可行药势”的论述,认为酒可以使药力外达于表而上至于颠,使理气行血药物的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也能使滋补药物补而不滞。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药方》共收有药酒方80余篇,涉及补益强身、内科、外科、妇科等方面,并针对当时一些人因嗜酒纵欲所引起的各种病症,研制出了一些相应的解酒方剂。
所谓药酒,一般是把相应的中药材和动物全体或内脏以及某些矿物质成分按一定比例浸泡在低浓度食用酒精(edible alcohol)、白酒、黄酒、米酒或葡萄酒中,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溶解于酒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去除渣滓而制成的;部分外用药酒,还可以用医用酒精(medical alcohol)来配制;也有一些药酒是通过发酵等方法制成的。药酒之所以有保健祛病的作用,是因为酒是中药的良好有机溶剂,中药所含的有效成分能充分溶解在酒液中,借助酒精的“疏通血脉、改善循环”的力量而作用于人体脏腑、经络、气血,从而发挥出药效作用。药酒的酒精浓度根据选用的酒种而有高有低。
(一)按作用功效划分的药酒
1.滋补性药酒
滋补性药酒(tonic wine)虽然对某些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其主要功能是对人体起滋补保健作用,促进身体健康。此类药酒多具有较好的色、香和独特风味,可作为一般饮料酒,也可以佐餐饮用。
2.治疗性药酒
治疗性药酒(the treatment of wine)是以治疗或防治疾病为主要作用的药酒,所以在配方上都有一定的要求,服用时间及饮用量都有一定的规定。按适用范围可分为内科用、外科用、妇科用、骨伤科用、儿科用及五官科用药酒。
3.美容性药酒
美容性药酒(the beauty of wine)主要有美容润肤、乌发防脱、生发、除黄褐斑等功效。如乌发酒、红颜润肤酒等。
(二)按使用酒基划分的药酒
1.白酒类药酒
白酒类药酒(liquor wine)是使用白酒为酒基制备的药酒。所用白酒要符合卫生部关于蒸馏酒质量标准的规定,蒸馏酒的浓度依据各品种要求而定,内服酒剂应以谷类酒为原料。药典收藏的中药药酒,均用白酒制备。一般来说,现代药酒的制作多选用酒精含量为50%~60%的白酒。首先,其依据是因为乙醇浓度太低不利于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的析出;其次,如果酒的浓度过低,则药物可能因吸收水分而体积膨胀,同时一些苦味质及杂质等易被溶出,从而影响药酒的气味;当然,乙醇浓度过高也不适宜,因为这样会使药材中的少量水分被吸收,使得药材质地坚硬,有效成分难以被析出。通常配制滋补类药酒时,原料酒中的乙醇浓度可以低一些;而配制祛风湿、疏经活血的药酒时,则原料酒中的乙醇浓度要高些。
2.其他酒类药酒
其他酒类药酒是指采用黄酒、米酒、葡萄酒等酒精含量较低的酒作酒基制成的药酒。由于酒精含量较低,适于不善饮酒者使用。这类酒与白酒相比,含有葡萄糖、氨基酸及矿物质等营养素。用黄酒作酒基配制药酒较为常见,其优势是酒精度适中、性温和,而白酒虽然对中药溶解效果好,但饮用时刺激较大,对部分不善饮酒者易出现腹泻、瘙痒等症状。另外,若用啤酒作酒基,则酒精度太低,不利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
二、酒的麻醉效应
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与麻醉药相似,酒的麻醉作用几乎为祖国历代名医所涉及。《史记·扁鹊列传》有记载,战国名医扁鹊以“毒酒”作麻药,为患者“剖腹探心”。《三国志·华佗列传》有记载:“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继而缝合,缚以神膏”,这说明在公元200年前,神医华佗就已经利用酒的药理特性进行全身复合麻醉后的腹腔手术。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介绍了曼陀罗花合酒的麻醉作用,“用热酒调服三,少顷昏昏欲醉,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苦也”;同时代的名医张景岳《资蒙医经》记有“蒙汗药”,此药是将闹羊花、川乌、草乌、乳香、没药等磨为极细粉末,用热酒调服。“蒙汗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记载,在《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的故事中,描述的就是梁山好汉用“蒙汗药”智取生辰纲的过程。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将酒应用于临床麻醉手术或现实生活的实例。然而,随着近代医学的发展及麻醉药理学研究的深入,基于可控性及安全性考虑,酒逐渐被后来开发的麻醉药所取代,目前酒的麻醉手术作用基本已绝迹于临床应用。
三、酒的保健和养生功效
《诗经·豳风》记有“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就是用酒可以帮助人长寿的意思。滋补性药酒的主要功能是对人体起滋补保健作用,促进身体健康。此类药酒多具有较好的色、香和独特风味,可作为一般饮料酒或佐餐饮用。但也应根据人的体质、年龄、对酒的耐受力以及季节性等适当选择。中医理论认为:“瘦人多火,肥人多湿”,也就是说形体消瘦的人偏于阴虚血亏,容易上火、伤津;形体肥胖者,偏于阳虚气虚,容易生痰、怕冷。因此,前者应多选用滋阴补血、生津的药酒;后者应多选用助阳补气的药酒。
近代的许多研究显示,适量饮酒者比滴酒不沾者更健康长寿。研究还表明,适量饮酒,尤其对40岁以上人群的健康有好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危险度下降。美国波士顿的一家老人院每天给老人供应啤酒,2个月后可以自己行动的老年人从21%增加到了74%,而服用强效镇静剂(抗精神病药)的老年人从45%降到了0%。美国的生物统计学者为了证实这一事实,对94对兄弟进行了长期的追踪观察,结果发现适量饮酒者要比不饮酒者更长寿;同时还表明,长寿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较低,即使对于曾经饮酒后来戒酒的人,也要比不饮酒者的心脏病发生率低。有报道称,每天小酌一杯葡萄酒可使女性远离乳腺癌的威胁,不过,科学家也强调,喝白葡萄酒对预防乳腺癌并无帮助,因为从红葡萄酒中提取出的抗癌化学成分主要来自葡萄皮、葡萄籽,而酿造的白葡萄酒精使用的原料全部是葡萄的果肉。我国《博物志》有一段记载:“王肃、张衡、马均三人冒雾晨行。一人饮酒,一人饮食,一人空腹;空腹者死,饱食者病,饮酒者健”,按现代理论认为,这种现象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古人认为“酒势避恶,胜于作食之效也”。
古人由于条件所限,无法准确测出酒中所含的各种成分,但他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得出的经验却未必不科学。中国是最早掌握酿酒技术的国家之一,历来以“酒文化”著称。虽然有关酒的许多习俗依然存在,但饮酒行为模式还是发生了显著变化。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在许多场合中,酒能缓解紧张,有助于社会交往,进而也成了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现代医学测定酒中的主要成分是酒精(乙醇),酒精浓度越高,有害作用也越大,其有害成分主要存在于蒸馏酒中,而发酵酒中相对较少。高度的蒸馏酒中除含有较高的乙醇外,还含有杂醇油(包括异戊醇、戊醇,异丁醇、丙醇等)、醛类(包括甲醛、乙醛、糠醛等)、甲醇、氢氧酸、铅、黄曲霉素等多种有害成分。酒精本身属于亲神经物质,少量饮用有振奋精神的作用,同时也具有产生温暖感觉、消除紧张、解乏及减轻不适或疼痛感的作用;大量饮用则有麻痹神经的作用。饮酒的目的在于“借物以为养”,而不能“身为酒所役”。
“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枯,举起一杯酒,能尽万般情,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欢、无酒不成典、无酒不成宴”。将上述归纳为一句话,就是中国人的生活离不开酒。但在这样的酒文化环境下,过量饮酒会引起躯体、社会问题容易被公众所承认和接受,但把饮酒与精神疾病联系起来,无论如何也不能使一些人理解。然而,饮酒可以导致精神疾病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国际上,目前酒已经被认为是一种软性毒品,在《国际禁毒公约》中,酒、烟和毒品一并被认定为“有依赖特性”的物品,属于精神活性物质。不仅是高度白酒,就连啤酒也会导致酒依赖。然而在国内,中国饮酒人群对酒危害的认识却明显不足。调查显示,三成以上的酒民并不赞同“过量饮酒有害健康,应该控制饮酒的度和量”的观点。
(陈志恩 赖根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