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劳动力流动、知识溢出与中国产业集聚

一些学者认为,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向东部地区流动,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的集聚。Hu(2002)运用三地区(沿海、内地、国外)、四部门(农业、农村乡镇企业、中间产品部门、制造业部门)、三要素(可耕地、非技术劳动力、技术劳动力)空间均衡模型,试图解释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不断扩大的地区差距之间的关系。该模型显示,随着贸易成本的下降,制造业有向沿海地区集聚的趋势,同时当劳动力迁移限制减少时,劳动力向沿海地区集聚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范剑勇等(2004)根据1998—1999年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现状,对劳动力要素跨地区流动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认为东部沿海地区正在成为产业集聚区与中西部农村劳动力的跨省流动有密切关系: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集聚效应吸引了中西部农村劳动力的流入,反过来,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入又进一步增强了沿海地区的集聚效应,两者为一种正反馈机制。敖荣军(2005)的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结论,他采用1995年至2000年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劳动力流动与制造业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分布的区域差异是影响中部地区跨省迁移劳动力的重要因素。中部地区跨省迁移劳动力主要流向制造业比重高的区域,区域制造业集中程度越高,其对中部地区劳动力的吸引力越大,流动劳动力来自中部地区劳动力份额也越高。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的集聚效应构成了对中部地区劳动力跨省迁移的巨大拉力。反过来,中部地区劳动力的迁入又进一步增强了东部沿海地区的集聚效应,二者呈现一种正反馈机制。何雄浪(2007)通过扩展贸易成本的范围,对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模型进行修正,他认为贸易成本不仅包括产品运输成本,而且还包括要素流动成本。我国地区之间正是由于存在较高的要素流动成本,落后地区的人才及其他生产要素才流失较慢,客观上降低了地区差异的进一步扩大。

知识溢出与产业集聚之间存在着重要联系。梁琦(2004)基于空间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从基本因素、市场因素和知识溢出三个层面系统考察了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在探讨产业集聚与知识溢出的关系时,作者认为知识溢出和技术扩散具有某种地域性,这种地域性源于知识的黏性特征和缄默知识的存在。地方专业化有助于新知识的发现和传播,推动了行业集聚的形成。而多样性更加有助于技术创新和知识溢出,所以才有高新技术园区的诞生和成功。赵伟、李芬(2007)利用高技能劳动力的溢出效应,构建了异质劳动力与产业集聚的空间均衡模型,结果表明,由于知识溢出效应,高技能劳动力流动所引致的集聚向心力比低技能劳动力更强。

也有学者(罗浩,2003)认为,劳动力不断向沿海地区流动,强化了沿海地区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同时也增强了这些地区的产业区域黏性,导致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滞缓。改革开放后沿海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层以及外来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促使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实际工资水平增长缓慢,投资收益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因而丧失了资本西进以及产业转移的内在动力,可以预见这种现象还将持续较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