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外港口城市转型发展经验及对宁波的重要启示
- 陈园园等
- 12548字
- 2020-06-24 17:38:43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的
国外港口城市转型发展经验研究是在国际社会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内社会进入全面推进建设“一带一路”战略阶段,以及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发展的背景下展开的。研究旨在从理论上丰富城市转型理论,从实践上推动宁波国际港口城市发展。
一、研究背景
港口城市转型升级,旨在以港口发展带动城市繁荣的基础上重构符合城市化要求和城市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模式、宜居的人居环境和乐业的社会环境,以保持城市发展的生命力,并进一步促进港口的发展,增强港口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一些知名的国际港口城市在城市规划、港城关系、区域合作、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等方面都进行了成功的转型。
(一)国际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区域一体化是全球化下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重要趋势。区域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为谋求经济上的共同发展,通过签订经济合作的条约、协议,促使区域内部商品和生产要素流动自由化,形成一个区域经济联合体的过程。当今世界已经形成3个主要的区域一体化地区:欧盟、北美和东亚。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实现或加入区域一体化进程,已成为参与全球化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各种不同制度背景下的经济一体化区域正在形成。首先,区域一体化的影响是贸易开放与市场竞争共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本质即为减少贸易壁垒和贸易成本。一般来说,一体化经济体之间贸易壁垒的减少使其开展贸易更加自由,同时,厂商可以获得更加便宜的供货来源,使生产能够根据比较优势进行,从而带来贸易量的增加。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扩大市场范围,促进竞争效应。通过研究美加自由贸易协定对企业效率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后发现,短期内,关税优惠导致加拿大就业损失12%~24%,美国损失3%;但长期来看,将促使加拿大劳动生产率提高8%~15%,美国劳动生产率提高4%~14%。其次,区域一体化带来的产业空间变化是产业集聚与边界地区发展。区域一体化不仅意味着产品市场的一体化,生产要素市场的一体化已越来越成为区域一体化的主要内容。尤其是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许多区域一体化协定不断从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形态发展成为实现要素市场一体化的共同市场等高级一体化形态。在共同市场中,企业可以在更广阔的市场中配置资源,安排生产,从而带来产业空间区位的变化。在过去20年里,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制造业就业的地理分布基本保持稳定,存在较强的空间惯性。地区专业化和产业地方化要成为欧洲制造业景观的主要特征还需要很长时间。通过研究欧洲一体化对边界地区的影响后发现,边界地区确实比非边界地区获得了更多的一体化效应。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研究发现,欧盟东扩后,一体化的边界地区在中长期内将受惠于频繁的跨界交流和有利的区位,但在短期内由于产品和劳动力市场竞争加大,将面临显著的调整压力。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仍面临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亚太发展也进入新的阶段,既有机遇,也有挑战。面对新形势,需深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开放格局。亚太经合组织发挥了引领和协调作用,打破种种桎梏,迎来亚太地区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新一轮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也关系到亚太各方的长远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则是互联互通的基础和优先。在硬件联通方面,各APEC经济体将重点改善投资环境,通过公私伙伴合作关系及其他渠道加强APEC经济体基础设施融资,建设、维护和更新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包括能源、信息通信技术及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在软件联通方面,各APEC经济体将采取共同行动,解决贸易便利化、结构和规制改革、交通及物流便利化等领域的重大问题。在人员联通方面,各APEC经济体将讨论商务旅行、跨境教育、旅游便利化和专业技术人才流动等问题,争取在2020年前实现APEC范围内跨境学生交流每年100万人的目标,并增加赴发展中经济体留学的学生数量;在2025年前实现APEC地区接待游客人数达到8亿人次的目标;在2017年前实现每个APEC经济体在其他经济体每年至少举办一场文化推广活动的目标。经济技术合作是落实互联互通蓝图的重要手段。为此,各APEC经济体将开展提高能力和加强机制建设的经济技术合作,为APEC经济体提供相关的能力建设项目。在具体操作层面,APEC领导人将指示部长和高官做出专门安排和规定,对蓝图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评估和审议,并在2020年对蓝图进行中期审评。地处沿海地区的港口城市整体实力较强,功能齐全,港口设备配套完善,便利的运输条件和廉价的运输成本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集聚效应、集聚释放效应使之成为亚太经济一体化的经济重心城市,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基础设施、国际贸易、人才流动、经济技术合作以及其他对外经济关系的关键区域。
(二)国内进入全面推进建设“一带一路”战略阶段
2015年3月27日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这标志着对中国发展将产生历史性影响的“一带一路”战略进入全面推进建设阶段。如果说改革开放前30多年中国以积极“引进来”的方式深入参与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那么共建“一带一路”则标志着以中国“走出去”为鲜明特征的全球化新阶段的到来。
根据《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这表明,中国期望在符合当前世界发展机制和趋势的前提下更深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并在引领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但是,“一带一路”框架包含了与以往经济全球化完全不同的理念,即“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而且强调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总体上,“一带一路”战略可以简单地用“一个核心理念”(和平、合作、发展、共赢)、“五个合作重点”(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和“三个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来表达。“一带一路”战略并非偶然之举,而是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通过渐进式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地参与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2015年,中国GDP占世界的份额接近1/8,而美国GDP占世界的比重下降到22%左右。随着中国的崛起,东亚地区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已经超过美国。这意味着“亚洲世纪”已经来临。如何更好地带动亚洲乃至世界的经济增长,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不得不担负的责任。但是,目前中国在多个国际金融机构中所占的份额都很低,例如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洲开发银行中仅分别占5.17%、3.81%和6.47%的投票权,无法在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与自身经济体量相适应的作用。因此,共建“一带一路”是改变这种不合理局面的重要途径。从自身的发展阶段看,中国正在进入大规模“走出去”的时期。200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只有55亿美元,2008年达到了559亿美元,2014年上升到1400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25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了井喷式增长。因此,中国采用什么机制“走出去”,是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机制还是包容性全球化机制,将影响一大批国家。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来完善经济全球化的机制,尽可能避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既符合中国“走出去”的需要,也符合使全球化惠及更多国家和地区的需要。
对外开放成就了30多年来宁波这座港口城市的快速崛起,对外开放是宁波历史和发展的本质特性。后10年、后30年宁波发展靠什么?一是要靠继续深化改革,二是要靠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而且是更宽领域、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地扩大对外开放。在开放领域上要由经济开放为主向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开放转变,在开放水平上要由数量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在开放层次上要由单纯“走出去”“引进来”向全面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转变。实现这三个转变,是新时期扩大对外开放的根本要求,也是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的核心内容和主要任务。城市国际化顺应宁波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符合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时代要求,事关全市长远发展和战略全局。宁波市推进城市国际化,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服务国家总体战略部署的应尽义务,是宁波市扩大开放、深化改革、促进本地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国际化的难得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抢抓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对宁波来说显得尤其重要。目前,与“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合作成为宁波市经济新增长点。东南亚、中东欧国家成为全市境外投资贸易新热点,2015年全年宁波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口岸进出口达5160.2亿元,增长3.2%;新批“一带一路”国家境外投资项目28个,累计3.2亿美元,增长72.5%。今后,还需要在全市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产业国际化、国际化开放平台建设、国际强港建设、国际化创新功能打造、国际文化功能建设、国际化人居环境建设、国际化软环境营造和城市国际化形象塑造等九大行动计划中推进现代港口城市国际化。
(三)宁波现代化国家港口城市发展背景
2016年5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培育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极。作为长三角南翼经济重镇,宁波被定位为推进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的重要城市之一。到2030年,长三角要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转型发展面临着产业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环保对港口城市转型发展的要求。
1.产业创新促进港口城市经济转型
产业创新是城市创新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综观国际港口城市发展历史,无一不是以产业创新推动城市的转型升级。随着新型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加速发展,在中心城市功能提升、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形成的港口城市新的经济产业链,既包含产业内容的创新,也包含经营模式和发展载体的创新,其主体部分是港口关联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型,实现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目前,世界一流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而高端服务贸易已成为港口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高端服务贸易是服务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研究开发服务、创意设计服务、现代信息技术消费服务、科研成果转化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检验检测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电子商务服务、节能环保与绿色生态服务以及文化创意和体验经济服务等,具体到港口城市,还包括高级物流、现代国际空港与海运服务、海洋能源开发服务、现代都市农渔业深加工服务等。从国际范围看,高端服务贸易已成为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进出口的主体,是国际现代港口城市的优势所在,正在新一轮绿色工业革命中抢占世界高端服务贸易的战略制高点,其国际产业转移也在加快进行。德国的高端服务贸易在世界排名中居首位,排在第2、3位的分别是美国和英国。2012年,德国的高端服务贸易对GDP的贡献率为58%,美国为55%,英国约为35%。美国硅谷的高端服务贸易收入占到园区总收入的80%以上,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高端服务贸易比重超过70%。战略性新兴产业同高端服务贸易的耦合,是港口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趋势。由于各个港口城市地域、产业和资源禀赋迥异,港口城市不能走同质化、雷同化的发展模式,而是要紧密结合港口城市的实际,选择有利于发挥自身特色与优势的高端服务贸易领域,重点扶持,坚持走差异化与多元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阿姆斯特丹是高端服务贸易差异化发展的国际典范,它通过发达的智能化装备设施,将生物技术、现代智能栽培技术和信息技术管理等融为一体,集约发展花卉、蔬菜及奶制品,尤其是大力发展极具特色的外向型园艺产业,使其成为世界港口城市创汇型农业典范,阿姆斯特丹的花卉占国际花卉市场总贸易量的60%。因此,实施产业更新战略,进行产业结构重塑、转型与升级,是港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宁波在现代化港口城市建设中,产业结构不够优,工业、外贸“大而不强”,先进制造、研发创新、产业集群的优势不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规模不大。要发展,必须实现产业集群的突破,包括物流产业、贸易产业和制造产业的创新。
2.制度创新促进港口城市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是一个长期的阶段性过程,港口城市的社会转型往往蕴涵着港口城市在经济、政治及城市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重大转变。因此,制定和调整港口城市发展战略,不仅要考虑港口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且要考虑未来港口与城市的融合与协调。国际港口城市通过相关制度、政策的革新,更加科学地进行港口资源和城市利益结构调整,把因资源利益调整所引发的各类矛盾降到最低程度,以实现城市功能提升为目标,促进社会和谐发展。21世纪,港城空间发展中,因城市更新的需求,港口向下游移动寻找更广阔的用地和水域区位,使城市中心区出现真空废弃区域,并形成问题规划区。这类处于或接近港口城市的传统历史心脏的地区,曾经是熙熙攘攘、交往活跃之地,却由于港口的迁移变成了明显的废弃衰败区。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区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对此,全球港口城市发展的共识是,在一个新的、更新的背景下,赢利、再规划和再开发,重建城市与水滨的关系。通过对内城传统老港区各类设施的再利用,使历史遗存再获生活感,保持地方特色,提高城市魅力,符合提高城市文化特性的城市战略。借助于土地重新使用和城市旅游业发展,港—城传统界面与城市在物质实体上和经济上再度整合在一起,增强多样性,实现高度城市化理念。同时,港口城市社会转型中还存在临港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临港产业发展由初期的以海运业为主的海运服务型临港产业发展模式、中期的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实力型发展模式,逐渐过渡到现今的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宁波在城市国际化发展中,虽然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具有突出的港口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但空港、生态环境、公共服务设施的国际化水平不够高。临港产业衔接不紧密,表现在:一是港口对港航高端服务业的拉动效应不强,二是临港工业、贸易与物流的联动不足,三是航运物流金融服务缺乏。
3.科技创新创建智慧港口城市
港口城市的智能化转型趋势已成为国际港口城市的发展潮流,在为港口与城市的公共应用服务提供更人性化、更便捷服务的同时,也使港口城市运作更安全、更高效、更绿色。将互联网和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与港口城市管理运营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港口城市的海量信息数据进行实时收集、存储,构建智能化的港口城市基础架构,可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交换共享、协同应用,为港口城市的治理与运营提供更高效、更灵活的决策支持与科学依据。智慧港口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使信息成为港口城市的第一资源。智慧港口的发展内涵应包括:基于“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客户成为港口服务链上的核心,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整合、系统的方式进行港口管理和经营,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在港口服务中充分应用现代管理方法、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在信息整合处理的基础上促使港口生产的多个环节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并能够完成生产流程自适应调整、生产设施自动分配、生产过程自动监控等;建设范畴涉及码头泊位生产、集疏运组织以及腹地货运管理等多个方面,具有多重衡量指标的复合系统;资源分配更加合理和充分,港口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宁波在发展中面临着信息支撑力量薄弱的困境。港口物流信息平台仍存在着重复建设多、信息资源整合共享难、一体化信息服务缺失等问题。
4.生态环保创建宜居港口城市
国际港口城市的生态化发展,包含港口运营过程的生态化、港口与城市的自然环境生态化以及港口城市社会生活的生态化三个方面。首先,港口运营过程的生态化,就是要保护和合理利用一切港口资源,提高港口资源的利用率,采用可持续的港口生产、消费、交通发展的绿色港口模式。目前,全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港口仍将处于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到2020年,中国绿色港口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全行业绿色发展理念明显提升,绿色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明显提高,监管水平明显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成效,生态保护得到全面落实,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建成符合国家要求的绿色循环低碳港口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保障。其次,港口与城市的自然环境生态化,就是要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为原则,使港口城市的一切开发建设活动保持在自然环境所允许的承载能力内,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增强其宜居性。国际上广泛关注生态城市的提法。生态城市(ecological city),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在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和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从狭义上讲,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对城市进行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中国学者黄光宇教授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住所”的关系,并应用科学与技术手段协调现代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的关系,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提高人类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的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再次,港口城市社会生活的生态化,就是要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各种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创造自由、平等、公正、稳定的港口城市社会环境。在港口城市发展中,注重以人为本、市民参与、社会协同的开放创新空间的塑造以及公共价值与独特价值的创造。注重从市民需求出发,通过维基、微博、微信等工具和方法强化用户的参与,汇聚公众智慧,推动社会治理。而宁波的区港规划缺乏统筹协调。区港规划衔接不够,缺乏前瞻性统筹布局。空间上港城相互交融,功能分区不清,港口集疏运过多地占用城市道路资源,不断增大城市交通和环境的压力;临港产业布局分散,产业链集聚功能不突出,港口资源没有充分利用。
二、研究目的
(一)丰富城市转型理论
首先,探究港口城市转型发展的共同规律。港口城市转型升级旨在以港口发展带动城市繁荣的基础上重构符合城市化要求和城市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模式、宜居的人居环境和乐业的社会环境,以保持城市发展的生命力,并进一步促进港口的发展,增强港口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在收集、整理欧洲、北美洲和亚洲的13个著名港口城市转型经验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阶段性划分,以探寻港口城市转型发展的共同规律。其次,确定宁波港口城市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港口城市在具备先天区位优势的基础上成长为有突出竞争力的城市,发展和繁荣以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总部经济是必由之路。如果港口城市的转型发展遵循某种特定的轨迹,那么该如何确定宁波港口城市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是目前所要研究的内容。
(二)推动宁波国际港口城市发展
国外港口城市转型发展经验研究,能帮助明晰宁波港口城市发展应选择的路径。处在目前的发展阶段,宁波该如何选择发展路径,促进港城互动发展,实现城市成功转型?首先,以产业创新加快建设港口经济圈。宁波国际港口城市正处在“十三五”全面推进发展阶段,构建港口经济圈,是贯彻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推进宁波深化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拓展发展空间的客观需要,是推动宁波创新转型发展、争创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宁波港口经济圈是新型经济模式和现代经济体系的概念范畴。它的发展要借鉴国际港口城市转型成功经验,从产业集群突破入手,加快培育国际物流、保税物流、冷链物流、城市配送等业态;提升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大宗商品交易、生产设备进口、汽车整车进口等业态;大力打造新材料、新装备、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绿色石化等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宁波杭州湾新区、梅山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申报设立综合保税区。其次,加快产业合作,重点是圈内产业合作,包括:①探索构建产业合作机制,探索建立政府层面、民间层次的协调机制,逐步建立起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个层面的市场衔接沟通机制,推动港口经济圈内市场进一步开放与对接。②积极打造产业合作平台载体。加大“山海协作”工程实施力度,谋划建设新的山海协作产业园。加强与港口经济圈相关国家和地区合作,推进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中意宁波生态园等特色园区发展,规划建设国际空港新区,谋划共建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中东欧等高端特色产业园,建设宁波在东盟、非洲、美洲等地的境外工业园,加快推进海洋科技城建设。③强化宁波与圈内港口城市之间的临港产业合作。临港产业是港口经济圈产业合作的重点。要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谋划临港工业发展格局,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着重创新合作机制,强化圈内国内外区域石化、汽车、船舶、能源等临港产业的合作,推动构建沿海临港工业带。在港航服务业方面,要充分发挥宁波港航服务体系优势,尤其要加快在宁波设立航运金融、航运保险等总部,强化宁波港航物流服务体系与相关城市港航物流服务体系的对接合作,积极为港口经济圈内的城市提供更好的港航服务,并在服务中提升合作水平。④强化宁波与圈内外城市之间的旅游合作。重点策划开展2015年中国航海日活动、国际港口文化节、国际港口博览会、港口经济圈发展论坛等一批宁波港口经济圈主题旅游活动,精心设计港口经济圈及“一带一路”精品旅游线路产品,创新实施外国人72小时过境免签、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签证简化等政策试点,构建完善宁波港口经济圈邮轮旅游网络等。
(三)以制度创新加快建设区域性创新中心
宁波国际港口城市发展要实现“增长中高速、质量中高端”,关键在于加快方式转变、结构转型和动力转换。首先要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一是构建协同发展创新体系。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组建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特别要依托宁波国家高新区(宁波新材料科技城),打造上海、杭州等宁波港口经济圈核心区大区域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积极争取共建科技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协调开展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吸引聚集等方面的改革,探索设立协同创新基金和成果转化基金,努力将宁波建设成创新型国家建设先导区、国家知识创新核心区、产业技术创新示范区。二是积极打造协同创新载体。以长三角区域为起点,合作建立跨区域科技资源服务平台、企业孵化平台、产业技术联盟、政府采购和示范推广平台等。加大支持跨国联合运作的创新平台和产业联盟运作,对开展国(境)外研发合作给予更大的支持,建成若干个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谋划建设若干条科技新干线,联合打造大数据走廊、智慧制造园区等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其次要打造国家金融生态示范区。目前宁波的金融国际影响力、控制力尚不够强。要做大规模,大力引进外资金融机构,争取实现存贷款余额快速增长。要做强创新,争取将建设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争取自贸区金融改革相关政策在宁波落地。要做优服务,创新发展航运金融、离岸金融、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文创金融、小微金融和绿色金融,积极发展债券、股权交易、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新业态。近期要在高新区建设股权投资企业总部基地,设立宁波股权交易中心,集聚国内外知名股权投资企业,推进宁波与台湾无线城市建设合作,尽快启动试点建设项目等。再次要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城市。更加注重人力资本优化,一是层次高端化,要重点引进海内外顶尖人才、特优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等八方面人才,大力培养紧缺、实用性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二是创新便利化,要完善人才创业创新的平台载体、体制机制、融资扶持和成果转化服务,推进“千人计划”产业园、大学生创业园、众创空间等载体建设。鼓励区域内的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跨区域联合设立研究开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博士后流动站等,开展项目合作。联合共建科技教育信息网、大型公共仪器共享服务网,对高技术信息库、国际技术标准库和专家库实现联网共享。设立重大创新合作专项,允许区域内各类科研机构跨区参加科技项目的招投标,公开竞争政府科技项目。加强港口经济圈相关区域在人才市场、人才信息网络、人才评价、人才资源开发、人才资源共享、人才政策等领域的合作,促进人才在相关区域内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三是保障优质化,要优化人才的住房保障、家庭保障和健康保障,加快发展国际化社区、国际化商圈、国际化医疗和国际化学校。
(四)以科技创新促进信息经济跨越式发展
宁波国际港口城市发展围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在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中不断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进新型研发组织体系建设和科技评价的应用开发研究导向,但仍然存在创新主体间的协同互动不够、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创新的投融资机制不完善、科技人才激励评价机制不完善、推进创新的统筹协调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等问题。因此,要发展宁波,一是强化创新要素配置,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协同。在政策布局上,强化政策保障和支撑力度,多渠道引导各类资本投入新型研发机构,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加快建设企业技术研究院。加强对需求端的政策设计,通过政府采购、直接补贴、税收优惠、价格优惠等需求信号来引导供给方的创新活动和生产活动,为创新创造市场。在资源布局上,建立面向产业需求导向的科技资源配置机制,结合全市产业技术发展目标编制创新地图,明确各产业链重点研发的领域和技术需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速科技资源向企业集聚,强化科技项目的产业化导向。加强中科院宁波工程研究院、北方材料科学工程研究院等重大研究院所和创新载体的跟踪和服务,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创新载体与宁波相关产业、企业实现有效对接。二是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以实施“科技领航”计划为抓手,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引导企业建设高水平的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工程)实验室等研发载体。引导大中型企业加快建设企业研发机构,增强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引导中小微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甚至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构建开放的科研系统。支持企业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和创新管理人才,提升研发能力和管理水平。推进创新主体间的联合,鼓励、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围绕区域产业创新的重大需求与企业联合建立研发中心,搭建多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研机构与产业全面合作。鼓励支持科研院所和高校与企业联合进行技术攻关,协同推进产学研用合作,提升产业共享技术研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完善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共享、转移、扩散机制,增强高校和科研院所对产业创新的支撑能力。三是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科研机制分类改革,完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加强以应用和产业化为导向的评价考核,逐步引导高校在现有评价体系中增加专利、技术转让、成果产业化等职称评定要素的比重,将产学研合作情况作为评价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作为项目立项和验收的重要评价标准,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将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从“以出成果为目的”转变为“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推进高校科研考核激励机制的分类改革。对高校教师分类、分工进行改革,比如按照教学型教师、研究型教师、教学科研综合型教师对教师进行分类,使其工作职责和方向各有侧重。研究型教师也应以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不同而进行不同标准的考核。同时,对不同类型的学科,建立不同类型的评价体系,相应设立不同的评价指标。此外,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奖励等方式激励科技人才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四是建立、完善科技金融体系,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做大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规模,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成立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组建多元化的天使投资对接平台,做好天使投资人(机构)培育工作,提高天使投资人在项目选择、风险把控、文化建设、股权设计等方面的能力。扶持各类创投企业发展,尤其鼓励创新创业和管理经验丰富的本地企业独立或联合建设创业投资公司,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初创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以科技银行发展为载体和切入点,完善科技企业信贷服务体系和融资担保体系,鼓励科技银行、担保公司、创投公司、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开展“投贷联动”“投贷保联动”“保投联动”等创新服务,打造科技型企业一体化融资平台。充分利用高新区的体制优势,组建区域性OTC(场外交易市场),完善资本市场。打造“互联网+”特色示范区,加快建设电子商务中心、智慧物流中心,构建智能制造示范区、智能产品集聚区和智慧城市建设先行区,力争信息经济跨越式发展。
(五)以生态环保加快建设更高品质的宜居宜业环境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改善城市整体面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需要,也是人民群众追求高质量生活的热切期盼。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健康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价值在于为人们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宁波国际港口城市应该要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实现可持续的生存发展,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解决发展面临的越来越严峻的资源环境制约问题,适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越来越迫切的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一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使社会功能区建设基本形成;二要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的保护力度,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三要加强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实现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打造好的营商环境。在由过去经济高增长的“常态”转换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的“十三五”期间,宁波港口城市发展应遵循“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的发展规律;继续推进具有宁波特色的以项目为载体的服务供给模式和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模式,重点加强从管理整个环节的下游的社会公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往上游逐层递推式的社会自我管理的新型发展模式和政府主导、通过吸收企事业单位以及多方社会公众合作的新型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模式。必须把现有的制度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以制度规范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制度的不可缺位性,即不论是普通群众还是领导干部,只要其存在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损害群众生态权益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迫切需要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地更新和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必须继续继承和弘扬浙东文化“主体自觉”的自强精神,激发解放思想的自觉意识;弘扬姚江文化“因时致治”的革新精神,牢固树立改革开放的使命观念;弘扬浙东文化“经世致用”的求实精神,大力培育求真务实的人文环境;弘扬浙东文化“天下一家”的和谐精神,努力实践促进社会和谐的理想追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生态化改造,普及生态文明价值观,逐步实现城市环境美、和谐的社会美和友善的人之美,积极打造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更高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