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愿你有征途,也有退路
- 晏凌羊
- 2603字
- 2020-06-28 09:54:23
做事目标感一定要强,但做人目的性不能太强
(一)
“机会是争取来的,不是等来的”,这句“心灵鸡汤”流行已久,我曾经也对此深信不疑,但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我对这句话又多了些思考。
一个网友加了我微信,但最近忽然给我连发三条信息,希望我能参与她的公益活动,捐钱献爱心,看起来像是群发的。
坦白讲,这十年间我也捐助了不少孩子,但不知道为什么,对方这样的连环劝说,实在是令我有些反感。
也是在同一天,我收到一个朋友的群发消息:“对不起各位,我经常在朋友圈上传鞋子的照片,实在是打扰了。为了我儿子的治疗费用,不得已为之,望请见谅。我儿子现在慢慢好起来了,这离不开你的支持。新的一年,祝你健康平安。”
以前我跟她买过鞋子,确实物美价廉。记得前段时间,她发了一条朋友圈,说她那个十岁的儿子终于会叫妈妈了,她高兴得哭了。我心里一软,就又跟她买了一双鞋子,并且把她推荐给了近期需要买运动鞋的朋友。
接着,我开始陷入思考:为什么同样是群发消息,一个令我心生反感,一个令我愿意“拔钱相助”?
究其原因,无外乎几点:一个是赤裸裸、急吼吼的爱心绑架,一个是温情脉脉、春风化雨地以表达感恩为主、希望你帮衬她为辅,情感上自然是后者更让人觉得亲近;一个是只要你捐钱,一个是给你提供你需要的东西,理性上也是后者更受欢迎;一个是替别人募捐,你不知道你捐出去的钱去到了哪儿,一个是为自己的儿子赚医疗费,人们也更容易对后者发善心。
除却上述因素外,我觉得还有一点:前者给人感觉目的性太强。
(二)
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人向你求助时,若对方带着一种让你感到有点压迫感的口气,又或者对方自带那种“你不帮我,那你就是与我为敌”的气场,你的第一反应便是拒绝。
从人性角度来说,人们其实都不喜欢听到有进攻性、侵略性的语言。你越表现得不容对方拒绝,就越容易引人反感、对你提高警惕。所以,有时候请人帮忙,表现得太急不可待反而适得其反。
人们都说“机会是靠自己争取来的,不是靠别人给你的”,可现在我觉得这句话是有问题的。很多机会其实真的是等来的,不是争取来的。
人活一世,总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每个人都会有难处,也都有需要别人施以援手的时候,所以求人并不丢脸,被拒绝也不丢脸。
我也有过求人被拒绝的时候,也会探究自己被拒绝的原因,发现有一些是我的问题,有一些是别人的问题,有一些是机缘问题,怪不得谁。而我唯一能把控的事情是:去求人的时候,怎样才能做到既不让对方为难、又不让自己难堪。
很多人也在抱怨:为什么我努力地想解决问题,可是总是无效,甚至情况越来越糟糕?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是有效的。
举个例子:甲和乙是双胞胎,成长在同样的家庭环境中,性格也很相似,两个人在学习上花的时间差不多,成绩也难分伯仲,两个人一起参加高考,填报的志愿也一样,但甲比乙多考了一分,刚好就被某重点大学录取,而乙则因为一分之差而落榜。我们不能因为这个结果,就说乙不够努力,而甲比乙聪明。
也正是因为成功是带有随机性的,所以我认为,在我们想办法解决某个问题之前,先要解决的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准备好失败,并且坦然接受这种失败。有了这一点,你的状态才能变得松弛,才可以更加专注地去做你眼前想要做好的事。
太想成功或者“只许自己成功,不许自己失败”的人,往往对成功有着太强烈的欲望。欲望是个好东西,它能促使我们奋进,但“欲望太强烈”却很有可能灼伤我们。当一个人陷入“太想成功”的泥潭时,他越努力地挣扎,就下陷得越快。
有时候,越努力不一定会越幸运,相反,很有可能导致“越失败”。
以前我接触过一个做销售的朋友。他刚入行不久,他的主管就意识到他拜访客户的目的性太强,除了只询问对方是否会用到他们的产品之外,他几乎什么也不问。
比如,他得到一个项目的信息,从信息上知道这个项目施工方的负责人是谁,就跑去施工现场,直接问:“某某在不在?”如果对方回答“在”,他就继续说:“我是做某某产品的,您看您这里需要吗?”对方往往说:“不需要!”然后他就走了。
后来他的主管告诉他,这样做肯定是不行的,做销售就是在做人,要学着和客户交朋友,见面以后可以聊一些产品之外的东西,让对方放松对你的戒心。在跟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你的目标感可以强,但目的性不能太强,否则只能适得其反。他很快调整了策略,现在已经从一个销售“菜鸟”成长为精英。
想必大家去逛商场时,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销售员不热情的话,你会觉得这家店根本不在乎顾客的感受,也懒得在这里多看,但如果销售员太热情,追着你说这款产品如何如何好,然后趁热打铁要你马上掏钱买,你多半是会很反感的。好的销售,会掌握好这个“度”,你买了会觉得这东西买得值,不买也不会觉得心里有负担。
追求异性也是要讲求艺术的,目的性太强、不计过程一心只想得到的人,往往会失败。即便得手了,也可能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失败。其实,大家都可以把状态调整得松弛一点,自然地享受心与心靠近的感觉,而不是为了得到对方,故意把自己包装成另外的模样。
总结起来,无非就是一句话:越是在乎,越要沉住气。
(三)
我不反对一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更不提倡“做事没有目标”,我只是觉得,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应该积极进取,有明确的目标,但这个目标你记在心里就行了。
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和手段有千万种,急功近利是最不可靠的一种,一旦我们把这种浮躁情绪带入其中,就离失败不远了。
“目标感”和“目的性”的区别在哪儿呢?比如,唐僧去西天取经,不管经历多少磨难,都保持初心不变,这就是他的目标感。而有些姑娘去相亲,一见面就打听男方是否有房有车、年薪多少,是为“目的性强”。
功利心、求胜心太强,不仅会引人反感,会与机会擦肩而过,还有可能会干扰我们的行动。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希望自己以后尽量学会用别人能接受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请求、要求和见解,尽量不让别人觉得我目的性太强或是唯利是图。
人不可缺乏进取心,也不可能做到完全对利益没有任何考虑,但越对某个事物过分地刻意追逐,就越可能无法如愿,甚至可能会让目标像一尾滑溜溜的鱼一样从你手中溜走。
保持平常心,在战略上做好失败的准备,在战术上精益求精,或许胜算更大。属于自己努力范围内可以得到的东西,咱踏踏实实去做好;需要别人给机会的事情,尽力去争取,但不要强求,更不要让自己争抢拼杀的姿态带给别人太大压力甚至对别人造成反感。
总之,该争取的争取,该随缘的随缘。万物来去自有时,要走的留不住,该来的总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