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仰山论丛(2014年卷)
- 黄董良
- 2739字
- 2020-06-28 09:53:47
三、运用翻转课堂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性思维
(一)翻转课堂概述
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 Sams于2007年开始在化学课堂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推动此模式应用于美国中小学教育。Robert Talbert教授在很多课程中(如“利用计算机工具解决问题”、“线性代数”)应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他总结出翻转课堂的实施结构模型,并简要描述了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的主要环节,然而其应用多偏向于理工类的操作性课程,运用于人文类科目的研究还乏善可陈。见图1。
图1 Robert Talbert的翻转课堂结构
资料来源:Robert Talbert Inverting the Linear Algebra Classroom.
http://prezi.com/dz0rbkpy6tam/inverting-the-linear-algebra-classroom
翻转课堂意指打破传统课堂里学生上课听讲、课后完成作业练习的学习模式,鼓励有效利用现代科技的便利性和普遍性,由教师在课前录制或推荐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剪辑和网络资源,让学生利用计算机和智能型手机等媒介浏览学习。教师尽量不占用课堂时间传递基本信息和事实,相应的信息采集工作由学生在课前通过看视频、听讲座、浏览网络查阅材料来自主完成,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学生遇到困难时也可再次观看视频重复学习或者咨询其他同学。正式课堂时间则采用研讨小组、互动学习等教学策略,让学生总结并展示所掌握的信息,以及进行对话或其他练习活动,强调师生间和生生间的互动。在此种教学情境下,教师的角色转变成引导者(guide)或顾问(advisor),鼓励学生进行互动合作或独立探索。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颠覆,让日常碎片时间的学习利用率更高,学生能够更灵活、更自主地把握学习进度。其实信息传递(授课)仅是最基础层次的学习活动,翻转课堂能把学生从被动信息接收者(passive information consumer)转化为主动学习者(active learner)。
(二)翻转课堂和思辨性思维培养的互促互利关系
翻转课堂近几年被引入国内教学界后,成为当下最受关注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话题之一,但大多数教研都围绕着课前教学视频的编制和其他技术层面,重操作而轻内涵。其实认为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录制教学视频让学生在家里看是一种误解,其精髓在于鼓励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钻研问题、探究创新的兴趣和能力。真正的目的是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做更深层次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强,并提升思辨能力。
很多学者认为思辨性思维的培养应与具体学科的教学内容结合 (McPeck,1981; Pithers &Soden,2000),并在此基础上开设专门的思辨性课程或与通识课相结合 (Halpern,2002)。一方面,英语专业课程若要致力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考能力,就需要引入思辨能力培养的内容;另一方面,翻转课堂能促进更多的课堂讨论和互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热情。
精熟学习理论(mastery learning)认为,传统课堂里,所有的学生都获得同样长度的课堂学习时间,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吸收能力来自主安排学习进度。而翻转课堂里,同一个英语教学课题下,可以让精熟程度高的学生探讨更深入的内涵和寻求新的问题视角;精熟程度较低的学生则获得更多的个人辅导,参与力所能及的学习活动,并从同学那里得到启发和帮助。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最有利于思辨能力培养的。
总而言之,一方面翻转课堂能为思辨能力的培养提供具体有效的实施手段;另一方面,引入对思辨能力的培养又为翻转课堂提供了实质性内容,避免其流于形式主义或唯技术主义(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
(三)运用翻转课堂培养思辨性思维的困难和应对措施
相较于国内中小学,翻转课堂其实更适合于大学:一方面中小学生在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方面得到的训练极少,缺乏有效进行翻转课堂的思维能力基础;另一方面大多数中小学生课堂外的时间事实上被各种应试型的作业和补习填满,少有余裕去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所必须的自主摸索和同侪讨论。因此只有在大学校园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开展,但是也会面临许多困难。
1.引导学生转变既有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
国内学生经过多年的应试化教育,已经习惯于单方面被动接受信息灌输。翻转课堂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把握学习进度,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课后收集信息并钻研思考,利用碎片时间学习,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翻转课堂还需要学生积极与他人互动并参与讨论和展示等教学活动,国内许多学生已经习惯于个体练习作业。这些现状就要求教师进行更多课堂设计组织方面的说明,以取得学生的支持与配合,逐渐转变他们学习模式。英语专业翻转课堂里,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预先布置教学主题,指导学生在课前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根据认知的需求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则应退居建议者的地位,让学生更多发言和讨论,鼓励学生用已掌握的英语尽量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实现英语的高效课堂。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来丰富教学内容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而翻转课堂会对这些要素进行重构。教师需要研究翻转课堂一些精品课例来了解其背后的教学设计,并通过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来设计和反思能激活学生思辨能力的高效课堂。课前课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材料要力求新颖多样和富于吸引力,有层次、有梯度、有针对性地激活学生的思考和探索精神,最终达到培养思辨能力的目的。
3.科学分析运用翻转课堂后学生思辨能力提升的效果
教师需要记录和分析运用翻转课堂后,英语专业课堂上产生的新的师生与生生互动模式,及其对思辨能力发展的影响。翻转课堂上生生间和师生间的交流和讨论,都需要教师在细致的观察和反思调整中,真正做到脚手架式的(scaffolding)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对知识文化的思考和消化吸收。此一过程,经过进一步的记录分析后将可以得出更清晰、更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4.转变教师在翻转课堂的角色和功能
创造有利于发展思辨能力的教育环境,需要转变和发展教师在翻转课堂里的角色和功能。翻转课堂的应用,另一个重大阻碍来自教师习惯性的教学理念和思维方式。很多教师在应试化的教育环境中,已经形成了僵化的教学行为模式和思维习惯,而翻转课堂会使教师处于全新的、流动性的、富于变化的教学环境中。教学中会出现教师备课阶段没有涉及的内容,所以翻转课堂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需要教师自身具备终身学习、不断提升文化素养的意愿和能力。只有教师自觉自愿地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的效用。
参考文献:
[1]Alvarez, B.Flipping the Classroom:Homework in Class, Lessons at Home.NY: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2012.
[2]Christensen, C., Johnson, J., & Horn, M.Disrupting class:How disruptive innovation will change the way the world learns.NY:McGrawHill,2008.
[3]Fulton, K.Upside down and inside out:Flip Your Classroom to Improve Student Learning.Learning&Leading with Technology,2012,39(8).
[4]Guskey, T.R.Closing Achievement Gaps:Revisiting Benjamin S.Bloom's“Learning for Mastery”.J ournal of Advanced Academics,2007(19).
[5]Halpern, D.F.Thought and knowledge: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thinking.Routledge,2002.
[6]Hughes, H.Introduction to flipping the college classroom.In 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Multimedia, Hypermedia and Telecommunications,2012(1).
[7]McPeck, J.E.Critical thinking and education.Great Britain:Martin Robertson &Company Ltd,1981.
[8]King, A.From sage on the stage to guide on the side.College teaching,1993,41(1).
[9]Pithers, R.T., & Soden, R.Critical thinking in education:A review.Educational Research,2000,42(3).
[10]刘荣.翻转课堂:学与教的革命[J].基础教育课程,2012(12).
[11]罗清旭.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
[12]文秋芳等.我国英语专业与其他文科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对比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J]. 2010(5).
[13]仲伟合.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探索[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