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建设“两网融合”

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也给社会治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浙江省正处在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社会治理中面临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大力推进“基层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两网融合,使基层社会管理更为精细、服务群众更为直接,在深化平安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一些地方和部门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对从传统手段到信息化手段的转变缺乏深刻理解;信息化建设布局缺乏全局考虑和总体设计,“各自为战”的现象仍比较突出;“信息孤岛”“数字鸿沟”大量存在,影响着更大范围内的互联互通。省委作出《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的决定,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若干意见》,要求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以法治为保障,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深化“两网融合”为抓手,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创新管理服务机制,加快构建网上网下整体作战的工作体系,努力把信息化建设成果转化为深化平安建设的核心战斗力。

一、主要做法

近年来,省综治办(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围绕推进浙江省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深入推进省平安建设信息系统与“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两网融合(以下简称“两网融合”),建立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事件网上网下联动作战工作运行新体系,积极构筑“互联网+社会治理”新模式,打造“枫桥经验”升级版。

(一)建立全省“一张网”,延伸前端信息采集触角

省综治办会同省委组织部、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等15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全省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建设的通知》,推进基层“七网八网”并成全省统一的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推进基层各类协辅人员的整合,因地制宜发展专职网格员队伍,采集各类矛盾纠纷、问题隐患、民生诉求。全省共划分为10.9万个网格,落实专兼职网格员23.4万人,汇聚各职能部门在基层的人员、资源、经费、职能,形成一批人员发现问题、一个口子上报信息、一个网络处理事件的集约管理模式。

(二)搭建县乡两级综合指挥平台,做实线下统一调度机构

省综治办出台《关于加强县乡两级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各地各部门加强统筹协调,明确职责任务,健全联动机制,坚持科技支撑,做到实战实效,在县综治办或已有综合平台建立县(市、区)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在乡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建立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室。分别与综治视联网、公共视频监控以及政务投诉举报、应急联动、便民服务等平台对接,依托浙江省平安建设信息系统,受理、流转、交办、督办、反馈乡镇(街道)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室上报事项和其他渠道报送的信息,实现一网联动,扁平指挥。目前,全省县乡两级综合指挥平台共处理网格员上报事项和社会公众“爆料”716余万件,95%以上的事项在乡镇(街道)以下解决,较好地发挥了“协调室”“指挥部”“研判室”等作用。

(三)构筑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加强社会治理形势研判分析

以省平安建设信息系统为骨干平台,利用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以浙江省平安建设信息系统为骨干平台,建立社会治理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省综治办会同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等11部门出台《浙江省社会治理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一)》,汇聚社会治理最主要的12个省直部门85类数据,通过建立数据关联碰撞,加强信息分析研判,深化结果深度应用,为创新社会治理决策提供依据。推进社会治理数据中心建设,围绕人、地、事、物、情、组织等基本要素,打破部门行业信息壁垒,加强信息系统整合对接、信息资源联通共享,为社会治理数据分析研判和业务协同应用提供支撑。推进社会治理业务协同平台建设,统一处理来自互联网公众、基层网格员等各个渠道的各类服务请求,纵向连通各级政府、横向联合各职能部门,对接职能部门业务系统,实现矛盾纠纷、安全隐患、民生服务、便民服务等群众诉求的协同处理、联动办公。

(四)拓展公众参与渠道,激发民主参与社会共治新活力

注重把综治专网、政务外网、互联网沟通对接,利用平安网群、政务服务网以及社区服务网等网站,广泛设立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政务微博、论坛等互动平台,打通社会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信息渠道,形成内外网之间可摆渡可交换的社会参与机制。开发推广平安浙江APP,注册使用用户达400万,在G20(20国集团)杭州峰会期间,组织平安志愿者230万人参加网格化管理,报送各类矛盾纠纷、问题隐患等信息4.5万条。建立信息送报“以奖代补”制度,以微信红包、电话充值、积分兑换等形式,激发群众发现问题、报送信息,近两年以来全省共投入1.5亿余元。

二、创新绩效

一是社会治理统筹能力进一步增强。各地党政领导、综治牵头、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科技支撑的综治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网上网下事件处置联动体系进一步健全,发现问题、采集信息、流转交办、协调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二是基层社会治理资源进一步整合。基层社会治理全省“一张网”汇聚各职能部门在基层的人员、资源、经费、职能,形成一批人员发现问题、一个口子上报信息、一个网络处理事件的集约管理模式。各地县乡两级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与全省1640余个综治视联网用户、184万个公共视频监控以及政务投诉举报、应急联动、便民服务等平台对接,实现一网联动,扁平指挥。三是社会治理大数据应用进一步深化。省平安建设信息系统汇聚对人、地、事、物、组织等基础信息4204万条,社会治理协调平台(一期)汇聚社会治理最主要的12个部门数据85类,各地党委政府部门通过海量数据,建立数据关联,加强对信息数据的分析研判、深化应用,为创新社会治理决策提供依据。四是服务基层群众水平进一步提升。建成了覆盖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的六级工作网络,通过90个县(市、区)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1400多个乡镇(街道)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室、10.9万个网格、23.4万个网格员,实现信息全方位采集、事件全流程督办、民生精细化服务。

三、创新启示

坚持党政领导是根本。把“两网融合”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平安综治工作总体布局,综治中心、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等定位为党委政府服务人民群众、推进社会治理的综合性工作平台,发挥党委政府总揽全局优势,顶层设计整体建设思路,统筹谋划长远发展路径,加强经费设施保障,推动工作责任落实。

坚持改革创新是关键。把“两网融合”列入省委社会体制改革项目,并纳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重点项目,通过专项督察,破除“两网融合”工作体制机制障碍,着力破解基层工作“条块分割”、信息系统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数据壁垒”等难点问题,推进社会治理流程变革,改善和优化基层社会治理形态。

坚持部门协同是保障。充分发挥综治部门组织协调职能优势和平安综治工作考核引领作用,推进工作合力进一步形成。各级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全省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社会治理共享交换平台建设,不断健全事件流转处置工作机制,有效确保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事件联处、平安联创等为主要内容的部门联动工作体系完善。

坚持社会参与是基础。组织发动专兼职巡防队员、保安、“和谐促进员”、平安志愿者、小区物业人员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等社会力量积极参加“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为全面发现问题、排查隐患、化解矛盾、服务群众提供有生力量,打下坚实基础。开发推广平安浙江APP,为群众爆料提供便捷工具,让450万用户人人都成网格员、人人都成信息员,成为党委和政府延伸到社会每个角落的发现矛盾、问题、诉求的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