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世界上古史 遥远的史前时代

第一节 从猿到人的转变

1876年,恩格斯写成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他在这一光辉著作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类的科学理论,并且指出劳动是人和动物的最本质的区别。在这本书中,恩格斯提出了关于人类起源和形成的三个科学概念,即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攀树的猿群是指成群地生活在树上的古猿;完全形成的人是指已经能够制造工具的人;而正在形成中的人则是从攀树的猿群到完全形成的人的过渡期间的生物,它们和完全形成的人的不同之处是还不能制造工具,而只能使用木棒、石块等天然工具。恩格斯的这一著作是对当时科学成就的总结,它对于研究人类起源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目前所知最早的古猿,是1911年在埃及法雍发现的原上猿,其生存年代约为3000万年前。它们有32颗牙齿,身长如猫,能在树丛间灵活地跳跃。1966—1967年,在法雍又发现了一种古猿化石,称为埃及猿,生存年代为2800—2600万年前。它们也有32颗牙齿,其排列次序与原上猿十分相似。可以推测,埃及猿可能是从原上猿演化而来的。

1856年在法国,后来在欧洲、亚洲、非洲先后发现了许多古猿化石,定名为森林古猿。森林古猿同原上猿和埃及猿一样,也是林栖动物,有32颗牙齿,在茂密的森林中能用“臂行”方式攀援树枝,采摘果实,其生存年代为2300万年前。

原上猿、埃及猿和森林古猿不仅有32颗牙齿,而且其排列顺序同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牙齿相似。许多人类学家认为,它们可能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

正在形成中的人是从猿到人的过渡,他们已经从树上下到地面,能够直立行走,能够使用石块、木棒等天然的工具,但是还不能制造工具。

现在所知道的最早的形成中的人是腊玛古猿。在肯尼亚的特南堡、印度和巴勒斯坦交界处的西沃里克山地、中国云南的开远和禄丰、土耳其的安那托利亚、希腊雅典附近的庇尔哥斯以及匈牙利东北部的路达巴尼亚山地,都有腊玛古猿的化石发现。但这些化石多是上下颌骨碎片及零散的牙齿,近几年在土耳其的安那托利亚、中国云南的禄丰和巴勒斯坦的西沃里克发现了几个完整的下颌。在中国云南禄丰发现的腊玛古猿头骨,距今约800万年,属于形成中的人。

与森林古猿相比较,腊玛古猿的吻部短缩,牙齿排列较紧密,大齿较小,臼齿齿冠较平,齿列成弧形,这些特点都表明腊玛古猿与人比较接近。

腊玛古猿生存的年代大约是距今1400万年前到800万年前。在腊玛古猿之后完全形成的人出现之前这一漫长的时期里,形成中人的化石发现不多。现在所知的只有四处,都在肯尼亚。一是巴林哥盆地发现的一枚第二上臼齿,定年在约900万年前;二是罗塔加姆发现的一块下颌,定年在550万年前;三是巴林哥盆地以西的喀麦隆地层发现的一块右颞骨,定年在450万年前;四是卡纳波依发现的一块肱骨下段,定年在400万年前。不少人类学者认为这些化石是早期的南方古猿。但是近年来有些研究者认为它们不是南方古猿,而是介于腊玛古猿和完全形成的人之间的形成中人。除上述四处化石外,南方古猿的化石都是和完全形成的人同时并存的。南方古猿虽然也能直立行走,也能使用天然工具,但它们没有发展成为人,它们是人类发展系统中的旁支,到100万年前灭绝了。

在肯尼亚特南堡腊玛古猿的化石层中曾发现成千成百已灭绝的哺乳动物化石。这些骨头大部分完好,许多骨头在发现时,以自然的状态互相衔接,但是在同一水平的沉积中有一些小范围的化石区,骨头和脑壳已被砸破,其中有一些骨头具有凹陷的裂痕。还发现边缘破损的石块,看来曾经用来砸碎过骨头。这说明早在1400万年前,形成中的人已经能用石块来砸开野兽的头颅以食其脑,或敲破其骨以食其髓了。

形成中的人在争取生存的共同斗争中,逐渐形成和产生了语言。根据一些人类学家的研究,灵长类面部向后退缩是从腊玛古猿开始的,这是产生语言的基本条件,因此,从解剖学的资料看,语言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中新世晚期(即腊玛古猿生存的时期)。英国人类学家L·S·B·李基研究了肯尼亚腊玛古猿的上颌化石,发现其犬齿窝与人类的相似,而犬齿窝是用以固定一块有助于说话的筋肉的,这也说明正在形成中的人可能已有说话的能力。

形成中的人在长期的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积累了劳动的经验,产生了语言和意识,终于发展到能够用双手制造工具。工具的制造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标志着形成中的人变成了完全形成的人,这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质变。

完全形成的人是以工具的制造为主要特征的。人类制造的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人是由古猿发展来的。那么,古猿为什么能够变成人,是怎样变成人的?关于这个问题,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作了详细论述,明确指出是劳动使古猿变成了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下到地面直立行走。古猿在树上生活的时候,采用悬臂方式行动,身体往往呈现直立姿态。经过千百万年,骨骼结构和内脏器官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前肢和后肢也有了一定的分工。这些变化为以后下地直立行走和进一步向人的方向发展创造了条件。从中新世后期起,随着自然条件的改变,古猿下到地面生活,由于生存上的需要,被迫经常使用石块、木棒等天然工具觅取食物和防御敌害,而双脚则经常用于走路,渐渐能够直立行走。直立行走使得手与脚的分工固定化,手获得从事其他活动的自由。“这就完成了从猿转变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从此,古猿进入形成中人阶段。

劳动创造了灵活的双手。形成中人在长期使用天然工具从事劳动的过程中,“手变得自由了,能够不断地获得新的技巧,而这样获得的较大的灵活性便遗传下来,一代一代地增加着。”这样,经过千百万年的过程,形成中人的手变得越来越灵巧,终于变成了能制造工具的完善化的人手。所以,“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

劳动创造了语言。形成中人在长期集体劳动中,彼此需要相互呼应,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传授经验,经常需要发声。适应这种需要,他们的喉头逐渐得到改造,口部器官也越来越适应发声的需要,能够发出清晰的音节。另外,在长期集体劳动中,统管准确语流的脑神经中枢也越来越发达。在北京猿人颅骨内腔的模塑品上,可以看到在颞骨后部以及颞一顶一枕骨边缘部位有明显的隆起。现代人脑的这些地方正好是准确语流的发生中枢。这些中枢损伤时,哪怕是讲话最流利的人,发出单个词语的能力及理解他人语言的能力都会受到严重破坏。

因此,猿人颞骨后部及颞一顶一枕骨部位的隆起,脑神经中枢的发达,也表明了分节语的产生。所以,“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

劳动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古猿下地直立行走并使用天然工具劳动,使得头部逐渐由前倾变为垂直,变为由脊柱直托,这不仅为脑扩大为球形创造了条件,也扩大了视野,促进了头部各种感觉器官的发展。形成中人在劳动中,不仅可获得植物食物,而且可获得肉食。由于随着食物变复杂,脑髓便得到了比过去多得多的营养,为本身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并使它能够一代一代更完善地发展起来,形成思维、意识和抽象能力,终于由猿脑变成了人脑。

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随着人的双手、发音器官、感觉器官和脑髓的形成,语言、思维和意识的出现,终于达到能够制造生产工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使得人和猿之间的鸿沟从此成为不可逾越的人。”

第二节 早期人类的进化与发现

学者们根据地壳运动和古生物的演化,把地球的历史分为五个阶段: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就时间而言,“代”下又分成若干“纪”,纪下为“世”。地球上最早的生物——所谓低等的单细胞菌藻类——出现于太古代和元古代,距今大约有30亿年。在元古代晚期,最早的腔肠动物、软体和多细胞节枝动物也次第产生了。

接下去的古生代可分为六个纪,即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鱼类出现于志留纪;在石炭纪和二叠纪,植物已在地球上茁壮生长,茂密的森林逐渐覆盖了全球。接下来便是爬行的恐龙,它们开始了对地球的长期统治,这是中生代的恐龙统治时期。恐龙不仅统治着陆地和海洋,它们还会在天上飞行,假如不是灾害性的自然变故,恐龙也许能一直统治地球。我们人类真正开始统治地球还不到5万年(以驯养动物为始),而恐龙统治的时间远远超过人类。

中生代末期恐龙的突然衰亡并迅速绝迹却不影响其他动物种族的进化。中生代的侏罗纪时哺乳动物出现了,并逐渐统治全球生物界。新生代,尤其是第三、四纪之时,灵长类开始傲然于世,这是始新世之初的事。渐新世时猿类从灵长类中脱颖而出,于是过渡到了一个伟大的时期——中新世。在所谓中新世的冰河时期,属于灵长类的人科动物腊玛古猿在地球上进化而成,这时距今大约是1500万年。迄今为止学术界仍认为腊玛古猿是人类的祖先。

腊玛古猿最早被发现于1910年。在印度与巴勒斯坦的西沃里克山上以及土耳其的安那托利亚,都发现了腊玛古猿遗骨,以后在中国云南禄丰及世界其他地区也相继发现。腊玛古猿吻部突出,犬齿不突出,牙齿排列较密等特征,都反映出从猿向人过渡的趋势,有些人类学者还推测腊玛古猿可以直立行走,使用工具,甚至已有说话的能力,总之腊玛古猿是恩格斯所称的“正在形成中的人”。从猿向人过渡时期的类人猿,可以说是人类的祖先。

腊玛古猿以后还有南方古猿,而在腊玛古猿以前的还有埃及猿和原上猿,也是在20世纪上半叶发现的。其中原上猿的生存年代大约在3500万年至3000万年前,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古猿。埃及猿和稍晚的森林古猿化石被发现于世界各地,如类似于法国圣戈当古猿化石(1856年已发现)的中新世地层中森林古猿化石遍布于亚、非、欧三大洲,年代为距今2000万年左右,这些“攀树的群猿”(恩格斯语)为有些学者视为人类及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实际上它们本质上是猿,还不是人。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东非、南非涌现了早期人类遗骨发现浪潮。1973年在埃塞俄比亚发现了距今300万年左右的4具猿人遗骸;在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地,同样也发现了不少早期人类遗骨,他们的生活年代一般在距今50万至400万年之间,基本上被定为“成形中的人”。这些人的脑容量只及现代人的三分之一,其智力水准仍然较低,有的学者根据调查研究认为,语言及工具的使用同大脑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也许能为解决脑容量与语言、思维与制造工具诸因素中哪些是人类进化的动力问题提供一些帮助。

1965年在中国云南元谋发现了两颗牙齿及相伴的石器,元谋人被视为早期的人类,距今约170万年。在亚洲其他地区,早在1891年于印度尼西亚就发现了爪哇直立猿人,最初西方学者并不以为然,否认爪哇人的存在,1929年12月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发现,才宣告晚期直立猿人是否存在于亚洲的争论的平息。在直立人之后的早期智人即古人化石早在1856年(1859年发现了遗骨)已发现于欧洲尼安德特河谷。尼安德特人是早期智人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广东的马坝人、山西的丁村人、湖北的长阳人和桐梓人都属于早期智人;在非洲,他们是布罗肯山人和萨尔纳人。早期智人的脑容量已达到1350毫升,其进化程度已很高,到了晚期智人阶段,人类已接近文明的家园。

到目前为止,美洲最早有人类活动的确凿证据距今只有12000年。20世纪以来,在美洲发现了许多早期人类骨骼化石。例如,20至30年代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现了德尔马尔骨骼、洛杉矶骨骼,在厄瓜多尔发现了奥塔瓦洛骨骼,1953年在加州发现了米德兰德骨骼,1961年在加拿大发现了泰伯幼儿骨骼,1971年在加州南部发现了尤哈骨骼,1972年在旧金山附近发现了森尼瓦尔骨骼等等。近年来,科学家们对这些化石材料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所有美洲早期人类骨骼都是全新世现代人的骨骼的结论,否定了它们距今1万年以上的说法。

在美洲除发现早期人类骨骼外,还发现了大量石器,主要有砍砸—刮削器文化和大兽猎人文化。这些石器文化的年代最早的只有11000多年。例如在新墨西哥州发现的桑迪阿尖状器,距今大约11000至10000年;在得克萨斯州等地发现的克洛维斯尖状器,距今11150至10450年;在新墨西哥州、东科罗拉多州等地发现的福尔索姆尖状器,距今11000至10000年。此外,也有许多关于更早的遗物的报导,但其可靠性不能肯定。

根据美洲早期人类化石和石器判断,人类大约是在12000年前进入美洲的,也可能更早些,但不会超过2万年前。

关于人类进入美洲的路线,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普遍认为,人类是通过冰封的白令海峡进入美洲的。从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的体质形态看,他们和西伯利亚及其他东亚的黄种人非常接近,说明他们是来自亚洲,是黄种人的一个分支。

人类向澳大利亚移殖发生在距今3万年前。在澳大利亚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许多早期人类化石,目前所知有科萨克人、塔尔盖人、莫斯吉尔人、科阿沼泽人、凯洛人、芒戈湖人等。在这些人类化石中,年代最早的距今不过3万多年。另外,在澳大利亚各地的考古发掘中,还发现了许多2万年前的石器。据此,人类学家判断,人类大约是在3万年前进入澳大利亚的。

人类向澳大利亚移殖的路线可能有两条,一条是从爪哇向东到蒂汶,然后向南到澳大利亚;另一条是从加里曼丹向东,经过苏拉威西到新几内亚的西北部,然后,再向南到达澳大利亚。人类向澳大利亚移殖时期是大理冰川时期。此冰期始于7.5万年前,终于1万年前。冰期高峰发生在3至1.5万年前。有的研究者认为,在此期间海水下降150多米,许多岛屿与陆地连到了一起,这为人类移入澳大利亚创造了条件。

在晚期智人出现的时候,人种开始形成,到现代人出现的时候,人种的差别已相当明显了。所谓人种,是指根据体质上某些能遗传的性状而划分的人群。其性状包括皮肤的颜色,头发的形状和颜色,眼、鼻、唇的形状等等。根据这些不同的性状,人类学家把现代人类划分为三大种系,即蒙古利亚人种(黄种),欧罗巴人种(白种)和尼格罗人种(黑种)。

人类在体质形态上为什么能形成不同的性状,主要是受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影响的结果。在晚期智人时期,人类已遍及亚、非、欧、美、澳各大洲。各大洲自然条件是不一样的,而且被高山峻岭、汪洋大海、广袤沙漠所隔绝。人类在彼此隔绝的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生活,自然要受到不同的影响。在其长期影响下,人类在体质上逐渐发生了某些变化,变得与其自然条件相适应。例如,尼格罗人种皮肤黝黑、卷发、鼻孔大、嘴唇外翻、汗腺发达,这是适应高度湿热环境的结果,皮肤黝黑可免受灼热伤害;卷曲的头发在头部总围形成一条特殊的透气通道,使头部免于过热:鼻身宽、鼻孔大、唇外翻、汗腺发达等,有助于散发热量。欧罗巴人种鼻梁高而窄,鼻管前突,这是适应欧洲酷划的气候条件的结果。此性状延长了空气由鼻腔外到呼吸道的距离,使空气变得暖和些。蒙古利亚人种的面部脂肪层比较厚,眼睛开缝较窄,内眼角有一层特殊的皱折——内眦褶,这是适应半荒漠和草原地带大陆性气候的结果。

人类在体质形态上之所以能形成不同的性状,除自然条件的影响及人类对它的适应性外,偶然的变异性和隔离性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从而导致了三大人种的形成。

三大人种的特征和分布情况如下:

黄种——肤色微黄,头发粗而直,色黑,眼色黑或深褐,面部宽阔,颧骨平扁而突出,鼻梁低,眼内有眦褶,外角稍上斜,成所谓“丹凤眼”,胡子及体毛最为稀少。主要分布于亚洲大部分地区和美洲。

白种——肤色白,发色及眼色都较浅,发常呈波形,鼻梁高而窄,胡子及体毛发达。主要分布于欧洲、西亚、南亚、北非等地。

黑种——肤色黝黑,头发黑而卷曲,眼色黑,鼻宽而偏,唇厚而外翻,胡子及体毛较少。主要分布于非洲和澳大利亚。

三大人种在身体外部形态上虽有某些差异,但并无本质上的不同,更无智力上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