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国家统计调查市、县优秀报告集萃(2006—2015)(上下)
- 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
- 7142字
- 2020-06-25 14:30:32
宝塔区农民收入与消费研究
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关键在加快农民收入增长。2005年以来,宝塔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不断加快,农村居民收入连续六年保持快速增长,实现收入翻番,增收亮点突出。农民收入增长带动消费升级,农村消费热点纷呈,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一、六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态势
据调查,2011年宝塔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861元,比2005年增长1.8倍,六年平均增长18.6%,其中“十一五”期间年平均增长16.2%。2011年宝塔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7%。农民收入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图1 宝塔区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对比图
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不断提升,以农为主的农民收入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如图2、图3)
图2 2005年农民收入结构图
图3 2011年农民收入结构图
(一)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六年来,宝塔区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比重不断上升,增长速度加快,成为农村居民收入新的增长点。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066元,比2005年增长3.1倍;年平均增长26.7%。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快速攀升,由2005年的24%,上升到2011年的35%。工资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收入贡献率达41.7%。
工资性收入增加主要原因有四:
(1)农民工总人数快速增加,是农民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延安不仅是农民工的输出地,也是输入地。据调查推算,六年来宝塔区农民工总数呈上升趋势。2011年宝塔区农民工人数为45753人,占乡村人口22.9%。农民打工收入由2005年的341元,提高到2011年的1901元。柳林镇山狼岔村共99户人,有90户有打工收入,占全村总户数的91%。
(2)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不断增加。宝塔区地处延安市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受延安城市化和工业化带动,六年来,农民外出打工人数明显增加,促进了农民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据调查推算,2011年宝塔区外出打工农民工11555人,占乡村人口5.5%。举家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增加。2011年全区举家外出的劳动力18041人,占乡村人口8.7%。农民人均外出打工收入六年来增加3倍。
(3)农村主导产业迅猛发展,农村劳动力需求增大,选择本地打工的农民工大量增加,促进了农民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2011年在宝塔区本地打工的农民工达18157人,占乡村人口8.7%。2011年全区农民在本乡劳动收入1306元,比2005年增长7.8倍。
(4)工价上涨,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加。2011年延安用工市场技术工人日平均工资约210元,普通工人约110元,比2005年上涨4倍左右。据农民工监测调查,2011年延安农民工人均年收入18806元。
(二)家庭经营收入稳步增长
近年来,宝塔区稳定发展粮食等传统产业,积极发展苹果、蔬菜、农村服务业等农村主导产业,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稳步增长。2011年宝塔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2897元,比2005年翻一番,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2.8%。
农民庭经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50%。家庭经营收入结构发生明显变化。2005年全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一、二、三产业收入比为74∶5∶21,到2011年变为62∶4∶34。第一产业纯收入所占比重由74%下降到62%,稳步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由5%下降到4%,比重略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21%上升到34%,快速提升。第三产业对农村居民家庭增收作用日益明显。
苹果产业是宝塔区农村居民增收的第一大主导产业,形成了一批规模化经营的苹果产业村。官庄乡雷家村全村42户人,户户有苹果。全村857亩地。苹果占地约800亩左右。苹果成为村民的主要收入。2011年雷家村村民艾克中经营苹果总收入30万元,全家人均收入5万元,成为全村苹果收入最高的户。
(1)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宝塔区粮食产业稳定发展。从2005年至2011年六年间,宝塔区农民人均生产粮食平均每年增长1.2%;人均谷物产量平均每年增长4%,人均玉米产量平均每年增长7%,薯类产量稳中略降,豆类、蔬菜、肉类产量保持相对稳定。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相对稳定,但农产品价格呈持续上涨态势,是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2011年与2005年相比,玉米上涨85.6%;苹果上涨2.2倍;土豆上涨1.8倍;肉猪上涨88.5%。农产品价格上涨,使城市居民生活费用上涨,使农村居民收入增加。
(2)农民市场观念增强,农产品商品率提高,是促进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快速增加的另一重要因素。六年来,宝塔区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幅保持相对稳定,但出售量逐年增加。六年间,宝塔区农村居民人均出售谷物平均每年增长10%;出售玉米平均每年增长13%;出售蛋类平均每年增长51%。农产品商品率不断提高。2011年宝塔区水果蔬菜商品率90%以上;肉及肉制品商品率91%;蛋制品商品率91%;谷物商品率40%;薯类、豆类、油料的商品率达到20%。农村居民粮食消费总量的50%来源于市场购进。主食消费用面粉和大米绝大部分来源于市场购进。
(3)农村三大产业高速增长,农民增收渠道拓宽,促进家庭经营收入快速增加。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2897元,比2005年增长1.1倍,年平均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纯收入1804元,比2005年增长79%,年平均增长10%。六年间,宝塔区农村居民农业收入平均增长92%,牧业收入平均增长43%;2011年宝塔区农村第二产业纯收入109元,比2005年增长52%,年平均增长7%。其中,农村建筑业六年平均增长52%。2011年宝塔区农村居民第三产业纯收入985元,比2005年增长2.4倍,年平均增长22.5%。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业纯收入400元,比2005年增长6倍,年平均增长38.5%。批零贸易餐饮业纯收入415元,比2005年增长1.4倍,年平均增长16%。
(三)财产性收入增速明显
财产性收入成为农村居民收入重要来源,利息收入、集体分红、房屋租赁成为农民家庭的重要收入来源。2011年宝塔区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纯收入415元,比2005年增长4倍;年平均增长31%。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逐步增加,由2005年的4%,到2011年上升为7%。2011年宝塔区农村居民人均集体分红收入209元,比2005年增长2.9倍;人均租金收入197元,比2005年大幅度增长。
宝塔区地处石油开发的核心地域,石油产业发展,一方面带动房租上涨;另一方面石油开发占地增加,对农民补偿增多,促进集体分红增加,成为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来源。柳林镇山狼岔村共99户村民。房屋租赁业是该村村民的主要收入,全村户户有房屋租赁,家家有租赁收入。村民杨永昌有房屋39间,其中25间对外出租,平均每间月收入150元,全年收入45000元,成为全村租赁收入最高的户。姚店镇谭家湾村依靠石油开发占地补偿,全村2011年人均分红412元。
(四)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
退耕还林补贴及粮食补贴等国家政策性补贴,是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的主要增长因素。2011年宝塔区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483元,比2005年增长2倍;年平均增长21%。转移性收入比重逐步上升,由2005年的7%,到2011年上升到8%。2011宝塔区农村居民人均取得国家退耕还林补贴229元,比2005年增长72%;人均获得粮食补贴42元,比2005年增长2.8倍。调查发现,国家各项政策性补贴已全部发到农民手中。
(五)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快速增长
2011年宝塔区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7727元,比2005年增长1.9倍;现金收入快速增长,农民现金和存款增多。2011年宝塔区农村居民人均期末现金和存款7349元,比2005年增长3.6倍。农民手中余钱增多,带动民间借贷活动增加。2011年宝塔区农村居民人均借贷性支出3528元,比2005年上升2.9倍。农村民间借贷活动呈上升趋势,说明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增强。
二、收入增长后农村消费热点
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打破了农村自给自足、自种自食的传统消费形态,更新了农民消费理念,推动了农村消费升级,提高了农村消费水平,加快农村消费增长。2011年宝塔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全年总支出6892元,比2005年增长1.2倍;年平均增长14%。
(一)生产消费快速增加,投资信心显著增强
生产消费的快速增长,是农民收入增长的前提条件。六年间,宝塔区农村居民生产投资费用快速增长,广大农民投资信心增强,保证了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11年宝塔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产经营费用2033元,比2005年增长1.2倍。投资方向集中在一、三产业,第二产业投资比重较低。第一产业占53%,第三产业占42%,第二产业仅占5%。2011年宝塔区农村居民人均购买化肥209公斤,比2005年增长1.3倍;购买农药39公斤,比2005年增长95%。
(二)生活消费大幅增长,消费热点异彩纷呈
收入提高以后,生活讲质量,饮食讲营养,穿衣讲时尚,居住讲宽敞等新型消费观念开始深入人心,推动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升级,消费热点纷呈。2011年宝塔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4079元,比2005年增长1.2倍,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八大类大幅度增长(如表1)。
表1 宝塔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及结构分析
1.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生存消费仍占主导
生活消费大幅度增长,农村居民生活明显改善,但生存型消费仍然占居主导地位,发展和享受型消费仍居次要地位。2011年宝塔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中,食品、衣着、居住、医疗等生存型消费占69%。其中,食品消费占到37%,衣着消费占9%,居住消费占12%,医疗保健消费占11%。说明老区农村仍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生活仍处于温饱阶段,农民收入主要消费在衣食住医方面,距离富裕型、享受型、发展型生活消费还有一定距离。
图4 宝塔区2011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示意图
2.食品消费快速增长,饮食结构明显改善
2011年宝塔区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1520元,比2005年增长61.8%。饮食结构明显改变。粮食消费比重下降,水果、蛋、奶、食糖、油脂等营养性食品消费量快速增加,蔬菜消费量稳定增加。
表2 宝塔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主要实物消费量
肉制品消费与农民收入息息相关,而且受价格波动影响较大。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肉制品消费11.5公斤。受价格影响一路下滑,到2008年下降到5.2公斤。2009年后,开始恢复性增长,2011年增长到8.7公斤,增长68%,但比2005年仍下降24%。目前,农民肉制品消费趋于常态,在外饮食消费次数和金额均大幅增长。
3.设备用品消费猛增,耐用物品加快普及
收入增长推动消费升级。2011年宝塔区农村居民人均设备用品消费223元,比2005年增长1倍。耐用物品保有量快速增长。手机、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等主流家电普及或接近普及,摩托车拥有量快速提高。黑白电视机、电风扇、组合音响等家电产品淘汰出局,自行车逐渐被摩托车替代。电话座机被手机代替。电脑、汽车等高端消费品开始进入农村居民家庭。
表3 宝塔区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耐用物品拥有量
4.发展和享受型消费激增,医疗和教育负担加重
收入提高以后,注重自身发展,讲究生活享受,成为农村居民新追求,文化娱乐、首饰、化妆、美容美发等时尚消费快速增长。2011年宝塔区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470元,比2005年增长1.4倍;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人均99元,比2005年增长1倍;首饰消费比2005年增长1.6倍;化妆品消费比2005年增长3.5倍;美容美发消费比2005年增长3.4倍;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旅游。
医疗和教育消费负担加重。2011年宝塔区农村居民人均医疗消费450元,比2005年增长4倍;2011年宝塔区农村居民人均支付大中专学生学杂费和生活费202元,比2005年有大幅增长。
5.居住消费稳步提升,住房状况不断改善
2011年宝塔区农村居民人均用于改善居住条件消费488元,占人均纯收入12%,比2005年上升4.4个百分点。居住状况不断改善。人均住房面积26.7平方米,比2005年增加5.1平方米。住房质量提高,砖瓦结构住房占97%,是农村居民主要住房类型,土窑基本被淘汰。农村居民装修房屋数量不断增多,标准逐步提高。
三、冷静看待农民收入
尽管六年来宝塔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很快,但薄弱环节明显,制约因素增多,增长后劲不足,农民增收难度仍然很大。一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2011年宝塔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06元,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74倍;和2005年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了14%。二是宝塔区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3%。农村居民二、三产业,特别是工业收入偏低。三是农村居民收入稳定性差,增幅波动较大。子女教育、就业、医疗等仍是农民居民面临的消费重担。四是农村居民在社会保障、农村教育、农村公共服务等方面,和城市居民相比,处于弱势地位。农民仍是弱势群体,农业仍是弱势产业,农村仍是弱势区域。
(1)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专业技能较差,思想保守,信息不灵,经营不活,接受新技术能力差,导致生产盲目性和低水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制约农民工资性收入增加。
(2)农业产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产业链短,龙头企业少、规模小、档次低,加工能力弱,农产品转化率低,以原料形式出售为主,导致农产品增殖能力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影响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和效益,制约农民增收。农村第二、三产业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退耕还林对农民林牧业收入影响较大。宝塔区是国家退耕还林的重点地区。退耕还林以后,禁止砍伐,禁止放牧,对以放养为主的传统畜牧业影响较大。尽管退耕后国家有补贴,但和农民损失比较,是微不足道的。这是广大农民牺牲自身利益,为中华民族长远发展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4)抗灾能力差制约农民增收。宝塔区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年均降雨量500毫米左右,不仅是旱灾频发地区,而且也是冻灾、雹灾、霜灾多发区。灾害影响常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上下波动,呈不稳定状态。从2005年到2011年六年间,农村居民纯收入比上年增速相差很大,最高年份比上年增长31%,而最低年份仅8%,高低相差23个百分点;六年间有三年增速在15%以下。自然灾害和价格波动常常使农民丰产不能丰收,个别年份甚至损失惨重。
(5)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制约农民增收。农民的资本是土地,但土地是集体所有制;农民是土地的主人,但土地又不是农民自己的。面对土地,农民只有承包经营权,没有所有权,只能经营,不能拍卖开发随意处置,只能短期承包。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增值能力受限,直接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制约农民增收。
(6)生产方式落后,不利于提升产业规模化,制约农民增收。
农村以个体劳动为主。但个体劳动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不相适应,与市场经济规模化经营不相适应,与农业机械化要求不相适应。个体劳动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制约农民增收。
(7)非消费支出增速过快。婚丧嫁娶费用是宝塔区农民重要的非消费支出项目。2011年宝塔区农村居民人均婚丧嫁娶支出733元,比2005年增长8.6倍,增速过快。非消费支出快速增加,加重了农民负担,助长了不良社会风气,浪费了社会财富。
四、千方百计帮助农民增收
省委省政府确定,“十二五”期间延安要实现率先发展,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要达到12000元。宝塔区“十二五”规划确定,“十二五”末宝塔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要翻一番,增收压力巨大。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建设优质高效农业,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是宝塔区“十二五”期间最突出的目标任务。
(1)努力发展农村主导产业,千方百计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要依托资源,努力发展农村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产业规模,提升规模效益。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促进农产品多样化和优良化。加快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应用,注重开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发挥优势,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产供销一体化,种养加一条龙。注重培育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采用公司加农户模式,让龙头进市场,龙尾进农户。规模化经营,滚动发展,创立延安名牌,增强农业综合效益。建立健全农村综合服务体系,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紧紧依靠市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
(2)要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解农民工后顾之忧,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坚持有目的、有组织地引导农村居民外出务工,提高外出务工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拓展劳务市场,抓好教育培训,加强对农村居民实用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居民素质,增强广大农村居民的市场竞争能力。建设劳务输出基地,为广大农村居民外出打工提供丰富准确实用的信息资源。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积极鼓励区内企业尽可能多地吸纳本地农村劳动力,区内重点建设项目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使用本地农民工。要保障农民工权益,为农民工维权提供帮助。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消除城乡户口区别,促进城乡人口流动,消除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的体制性障碍,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提升其辐射和带动能力。
(3)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扩大增收渠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帮助个体私营经济加快发展,促进它们尽快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加强监督管理,帮助个体私营经济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抗风险能力,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提高经济效益。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建立良性竞争机制。要围绕红色旅游基础,发展现代农村服务业,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村居民在景区周围兴办特色服务业、餐饮业、零售业等特色产业。
(4)强化对农业投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要加快建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加大财政支农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支持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发展。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设优质高效农业。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扶贫开发。要调动广大农村居民的投资积极性,帮助农村居民扩大再生产,形成国家、地方政府、农村居民全社会投资农业,支持农业的强大合力。
(5)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升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改革开放后,教育向精英教育方向发展,教育布局向城市靠拢,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向城市流动,农村生源外流,教师外流,农村学校生源逐渐减少。农村孩子上小学要到乡镇,上高中要到县城,甚至到大中城市。农村孩子上学难度加大。应当促进农村教育向普及化方向发展,教育网络适当向农村倾斜,提高全体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
(6)要坚持不懈地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保证国家各项优惠措施落到实处,保护和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生产积极性。
注:由于现行统计体制原因,宝塔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存在两套数据;其一是国家统计局统一抽样,全国农村住户调查数据,由延安调查队调查;其二是陕西省统计局实施的地方调查数据,由宝塔区统计局调查。为研究方便本文统一采用全国农村住户调查数据。
撰稿:陈兴锋 宁玉发 王海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