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安全生产监管的五大依据

任何监管都有其科学依据。多数人认为安全生产监管的依据是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政策,但笔者认为安全生产监管的依据应该是从安全规律中总结出来的基本原理。因为任何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制定都必须符合这些基本原理。只有掌握并运用好这些基本原理,才能把握安全生产监管的本质。因此,安全生产监管的核心依据是安全科学原理、本质安全原理、事故致因原理、安全系统原理和安全经济原理共5个基本原理。

一、安全科学原理

安全科学原理是研究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存在状态跨门类的综合性基础科学。要掌握安全科学原理,必须了解掌握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以及安全现象、安全规律、安全科学的内在联系与安全科学中的哲学思想。

(一)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70年代末期,国家把劳动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实施,安全技术作为劳动保护的一部分而得到发展。在这一时期,为满足我国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国家成立了劳动部劳动保护研究所、卫生部劳动卫生研究所、冶金部安全技术研究所、煤炭部抚顺煤炭科学研究所、煤炭部重庆煤炭科学研究所等安全技术专业研究机构,发展了防暑降温、工业防尘技术、毒物危害控制技术、噪声控制技术、矿山安全技术、机电安全技术、个体防护用品及安全检验技术等。

20世纪80年代,我国安全技术相继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了从事安全科学技术研究的科研院校、中心等研究机构,建成了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所、中心50余个。尤其是1983年,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正式成立后,加强了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体系和专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工作。(2)设立了安全科学技术及工程多层次专业教育体系。1984年,教育部将安全工程专业列入《高等学校工科专业目录》。1986年,在部分院校设置了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学科硕士、博士学位,使得我国在安全学科领域形成了完整的学位教育体系。据不完全统计,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全国已有42所大专院校设置了安全工程、卫生工程专业本科或专科,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有5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2个,我国安全科学技术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全国各地大型劳动保护教育中心有70多个。在企业,数以万计的科技人员活跃在安全生产第一线,从事安全科技与管理工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相继建立了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爆炸灾害预防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可以说,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安全科技队伍和科研体系。(3)国家对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的宏观管理开始走上科学化的轨道。1988年,劳动部组织全国10多个研究所和大专院校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完成了“中国2000年劳动保护科技发展预测和对策”的研究。这项工作使人们对当时我国安全科技的状况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看到了我国安全科技水平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为进一步制订安全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提供了依据。1989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中列入了“安全生产”专题。国家将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放在产业安全上。核安全、矿山安全、航空航天安全、冶金安全等产业安全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列入了国家计划。(4)初步形成了综合性的安全科学技术研究的基础。一方面,劳动保护服务的职业安全健康工程技术得到继续发展;另一方面,开展了安全科学技术理论研究。在系统安全工程、安全人- 机工程、安全软科学研究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初期,安全系统工程引入我国,受到有关研究机构以及许多大中型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消化、吸收国外安全分析方法,我国的机械、化工、航空、航天等部门研究开发了适合本行业特点的安全评价方法或标准。现代管理科学的预测、决策科学和行为科学以及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动力原理等理论逐步应用于企业安全管理实践中。在人- 机- 环境系统工程思想指导下,开展了安全人- 机工程学研究。在研究提高设备、设施“本质化”安全性能、改善作业条件的同时,还研究了预防事故的工程技术措施和防止人为失误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安全科学技术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将安全科学技术列入一级学科。(2)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计划中列入了安全科学技术攻关项目;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项目中列入了“重大土木与水利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基础研究”项目。(3)安全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单列。1997年,人事部、劳动部发布了《安全工程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4)劳动部颁布了《安全科学技术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5)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等国际先进的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展开研究和应用。(6)至21世纪初,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和专业教育的发展更趋迅猛。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的挂牌是其重要标志,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及各地方都相应成立了安全科学研究院所或技术中心。目前,全国高等院校、大型科研机构设立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专业)硕士点60个、博士点17个,设立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已达109个。这些充分表明我国的安全科技队伍和科研教育体系趋于完善。(7)安全科学技术国际交流合作更为广泛。

到21世纪初,我国安全科学研究取得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了安全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和安全工程专业教育体系,形成了安全科学技术研究群体,提出了安全科学学科体系,形成了安全管理学、安全人- 机工程学、安全经济学等应用基础学科,发展了安全工程学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发展了安全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分析方法。(2)开展了人的工作能力与机器(设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的可缩性、人体疲劳和人为失误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提出了多种人的数学模型和人为失误评价与测试方法。(3)开展了火灾、爆炸、毒物泄漏等事故机理研究,建立了矿井火灾、建筑火灾、森林火灾、煤矿瓦斯爆炸、炸药爆炸、可燃气体和粉尘爆炸、重要毒物泄漏扩散事故过程的理论模型和实验方法。(4)开展了机械装备及重大土木工程与水利工程安全链研究,发展了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评价与寿命预测技术,提出了建(构)筑物破坏模型、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分析及控制措施等。(5)开展了安全管理和安全评价理论和方法研究,提出了多种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和安全评价方法,如危险源辨识评价方法、机械工厂安全评价方法、固体废弃物风险评价方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试行标准等。(6)研究开发了一系列工业粉尘危害、毒物危害、辐射危害、噪声危害预防控制技术和装备。研究开发了一系列机械安全装置和电气安全防护技术与装备,研究开发了一系列品种齐全的个体防护用品与装备。(7)研究开发了尘、毒以及易燃、易爆气体检测仪器和自动监测系统,研究开发了特种设备、建(构)筑物安全检测和监控系统。(8)研究开发了矿井瓦斯爆炸、矿井火灾、顶板事故、矿井透水、矿井防尘、冲击地压、边坡滑移、运输事故、矿山救护等矿山安全技术和装备。(9)研究开发了一系列消防产品和消防应用技术,如灭火药剂、灭火装备、阻燃材料、快速内应喷水灭火系统、智能化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等。(10)研究开发了道路交通监控系统、列车运行安全监控系统,近海及内河水面船舶事故应急救援系统,驾驶适应性检测系统等交通安全应用技术和装备。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安全技术法规、标准体系。国家颁布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标准已达800余项。为了与国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接轨,1999年,国家经贸委发布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试行标准》。2001年,经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准发布国家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近20年来,我国共有1000余项安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获得省、部、市级科技进步奖。“矿井瓦斯突出预测预报”“矿井开采探部瓦斯涌出预测方法及区域治理”“防静电危害技术研究”“高效旋风除尘器”等多个项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1世纪我国安全科学技术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得到发展:(1)形成完整的安全科学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几十年来,我国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体系表现为分散状态。安全科学技术专家、医学家、心理学家、管理学家、行为学家、社会学家和工程技术专业人员等从各自的研究立场出发,以各自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在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起点、研究前提、基本概念等方面缺乏一致性。安全科学没有形成一个演绎的体系。21世纪安全科学应重整自己的理论体系,夯实理论基础,使其科学性得到不断升华。任何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分析方法,在发展过程中还应不断地创新。安全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在吸纳其他学科分析方法的同时,应不断形成自己的方法体系,并逐渐成熟。(2)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内容继续深化和扩展。21世纪的安全科学技术,一方面,将继续发展和完善事故致因理论、事故控制理论和安全工程技术方法。在更大程度上吸收其他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方法;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将会深入研究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老龄化社会中的人的安全等问题。(3)安全管理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将以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我国安全生产监察和管理体系为中心,形成完整的安全管理学、安全法学、安全经济学、安全人- 机工程学理论和方法。(4)安全工程技术研究将以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与职业病为中心,一方面,产业安全工程技术将继续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将会大力发展安全技术产业,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的需要。

(二)安全现象、安全规律和安全科学的内在联系

安全科学是一门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学科,其本质是以人为本,其核心思想是安全系统思想。

安全现象是可观测的安全状态表象,安全规律是藏在安全现象背后的内在联系,安全科学是关于安全现象与安全规律的理论体系。安全科学可以由安全现象到安全规律,再发展到安全科学。安全科学体系包括生命、自然、技术、社会和系统5个要素,“生命”理所当然地成为第一要素,而有形和无形的“物质”是附属于人的,在安全重要属性排序上,它们是次于生命的;之所以把“自然”与“技术”作为两大要素,主要原因是自然科学更多的是研究揭示自然现象,而技术科学更多的是研究“人造环境和人造物”的科学规律,而且后者已经发展成为为人所用的庞大学科体系;安全离不开社会,“社会”也是重要要素。生命、自然、技术和社会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形成了第5个重要的要素“系统”并给出了安全科学的属性。

安全科学的基本任务在于揭示安全基本规律,安全规律包括了安全生命规律、安全自然规律、安全技术规律、安全社会规律及其安全系统规律。安全科学原理是安全规律的核心部分,因此,可以认为安全科学原理包括安全生命科学原理、安全自然科学原理、安全技术科学原理、安全社会科学原理和安全系统科学原理。这五类安全科学原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安全科学核心体系,并与安全规律体系一一相对应。具体见表2-2。

表2-2 安全科学原理与安全规律体系的对应关系

在认知安全现象和解决安全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掌握5种不同的规律,仅仅掌握其中一种规律既不能全面认识安全现象更不可能有效解决安全本质问题。安全科学完全应该是一门独立科学,安全规律尽管与生命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系统科学有交叉,但以安全为着眼点和系统性出发,安全规律也是独立于其他科学规律的规律。

(三)安全科学中的哲学思想

人类的发展历史一直伴随着人为或自然意外事故和灾难的挑战,从远古祖先们祈天保佑、被动承受到学会“亡羊补牢”,一步步到近代人类扬起“预防”之旗,直至现代社会全新的安全理念、策略等,在这种安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体现了人类安全哲学、安全认识论和安全方法论的发展与进步。17世纪前,人类安全的认识论是宿命论的,方法论是被动承受型的,这是人类古代安全文化的特征;17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人类的安全认识论提高到经验论水平,方法论有了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无意识变为有意识的特征。20世纪初至50年代,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安全认识论进入了系统论阶段,在方法论上能够推行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的综合型对策,进入了近代的安全文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应用,人类的安全认识论进入了本质论阶段,超前预防成为现代安全文化的主要特征,这种高科技领域的安全思想和方法论推动了传统产业和技术领域的安全手段及对策的改进。

目前,从历史经验中反复总结而形成的先进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安全生命科学、安全自然科学、安全技术科学、安全社会科学、安全系统科学五大科学之中。

安全生命科学是安全科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生命特征、生命运动规律、生命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现象对人的安全状态造成的影响,以顺应生命规律、保障人的安全、实现人的健康和舒适为根本目标。从安全的范畴和视角涉及的主要二级原理有安全人性原理、安全人体学原理、安全生理学原理、安全心理学原理和安全生物力学原理5个,五理合一,相互协调,构成了安全生命科学原理的核心内容。

安全自然科学主要研究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等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揭示各种灾害和事故的现象以及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灾害和事故的规律性,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预防和控制各种灾害和事故开辟可能的途径。安全自然科学原理主要包括安全容量原理、安全多样性原理、灾害物理原理、灾害化学原理、毒理学原理。以安全容量原理为例,安全容量可以定义为:在某一确定的系统中,允许各种人、物、环境及其组合作用下的各种非正常变化或活动引起的“扰动”,当这种“扰动”达到最大时系统仍然是安全的最大允许值。由此看出,它是一个与风险相关的临界量,即在整体风险可承受的范围之内,由各个具体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环境中的风险所综合确定的一个安全临界总量。

安全技术科学是研究指导安全生产技术的基础理论学科,以基础学科为指导,以安全技术客体为认识目标,研究和考察各个安全技术门类的特殊规律,建立安全技术理论,应用于安全工程技术客体,它将安全科学转化为安全技术,又将安全技术知识提高到理论成为安全科学。安全技术科学是安全科学中发展相对早的、内容较为丰富的主体学科,可以从物质、设备、能量、工程、环境5个方面将安全技术科学原理划分为安全物质学原理、安全设备学原理、安全能量原理、安全工程原理、安全环境原理。以安全物质学原理为例,安全物质学原理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各类物质的理化特性及其性质的演化规律,研究物质的性质对人的安全的影响,认识人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安全规律,进而保障生产安全。对物质的认识是一切创造的前提,安全物质学原理的研究是安全技术科学原理研究中的最基础环节。

安全社会科学主要是从文化、法律、经济、教育、伦理道德等角度对安全现象、安全规律和安全科学进行研究,探索社会科学诸多方面的变化对人的安全状况造成的影响,从社会科学角度总结保障人的安全的基本规律。主要涵盖的二级原理有:安全文化原理、安全法律法规原理、安全经济原理、安全教育原理和安全伦理道德原理。

安全系统科学是安全科学中的核心部分。人类的安全系统是人、社会、环境、技术、经济等因素构成的大协调系统。无论从社会的局部还是整体来看,人类的安全生产与生存需要多因素的协调与组织才能实现。安全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任务是满足人类安全的生产与生存,以及保障社会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安全活动要以保障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降低事故和灾害对人类自身生命和健康的影响为目的。为此,安全活动首先应与社会发展基础、科学技术背景和经济条件相适应和相协调。安全系统思想是安全科学的核心思想。安全系统科学原理划分为安全系统管理原理、安全环境系统原理、安全人机系统原理、安全信息系统原理和安全局部和谐原理等。以安全局部和谐原理为例,安全系统是复杂的巨系统,研究安全系统的时空属性、综合属性,任何一种安全现象背后都隐藏着千丝万缕的复杂联系,因此,在实际处理中,很难实现整个安全系统的功能最优化,只能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追求安全系统的局部和谐,这种对“系统”中“部分”的有效控制才是安全系统科学能够实际应用的精华所在。

二、本质安全原理

本质安全,就是通过追求生产流程中人、物、系统、制度等诸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谐统一,使各种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进而逐步趋近本质型、恒久型安全目标——通过思想无懈怠、管理无空当、设备无隐患、系统无阻塞,实现质量零缺陷、安全零事故。本质安全原理的核心是人员本质安全化、机具本质安全化、环境本质安全化和管理本质安全化。

1.人员本质安全化

人员本质安全化是指使人员的安全价值观、安全态度、安全身心状况、安全知识技能4个方面素质构成与生产系统安全品质相匹配的安全素质系统。

人员本质安全化建设的方法是指对人员在以上4个方面素质进行选择及教育培训。不同的生产系统,对人员4项安全素质的要求不完全相同,因此选择的内容及要求的指标就不相同,培养训练的内容及方法也不相同,以身心状况选择为例:电焊工只要求较好的眼手配合能力,而汽车司机还要求手脚的配合能力。不同的工种对人员身心状况和知识技能要求当然不同,其训练及考核方法自然不尽相同。安全价值观念影响安全行为模式,如生产活动过程中“安全第一”的价值观能构成自觉行为方式的意志,引导人用“三不伤害”原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提升自觉规范能力。安全价值观是决定人员安全品质的关键素质。

在人员的4项素质中,身心状况特别是生理、心理素质是最不稳定的素质,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引发失误;安全知识技术素质是通过一定时间的培养训练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素质,一般不会有明显的波动,除非生理上、心理上发生很大的变化导致肢体障碍,或者生产指挥者强行干预。价值观与态度素质是在教育、培养、训练中形成的最稳定的素质,几乎不会因暂时的干扰发生变化,它具有导向与整合功能。实践证明,身心及知识技术素质很好的工人并不一定遵章守纪,有时越是这些条件好的人越敢于冒险违章。只有建立起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态度的人才能正确地发挥其身体、心理及知识技能上的优势,成为安全高效的生产者。安全技术水平不高的人,也要自觉地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主动完善自己的安全素质系统。

2.机具本质安全化

为使机具达到本质安全而进行的研究、设计、改造和采取各种措施的最佳组合称为机具本质安全化。

设备是构成生产系统的物质系统,由于物质系统存在各种危险与有害因素,为事故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条件。要预防事故发生,就必须消除物的危险与有害因素,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本质安全的设备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可以杜绝或减少伤亡事故,减少设备故障,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安全生产。本质安全化正是建立在以物为中心的事故预防技术的理念上,它强调先进技术手段和物质条件在保障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安全科学的成就,从根本上消除能形成事故的主要条件;如果暂时达不到时,则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安全措施,形成最佳组合的安全体系,达到最大限度的安全。同时尽可能采取完善的防护措施,增强人体对各种伤害的抵抗能力。设备本质安全化的程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提高。

从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角度分析,机具本质安全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设计人机界面上会引起人员不安全行为的结构。

机具人机界面的宜人程度直接影响人的操作方法和规程,如信息变化过快或要求连续操作的动作过快,使工人处于过度紧张状态,很快就会产生疲劳,迫使工人丢失信息,或是跳过某些作业环节出现失误。又如,机具的人机界面结构不当,使工人不便于操作,甚至很容易促成失误。

3.环境本质安全化

生产作业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空间环境和时间环境等,这些生产作业环境对人的安全操作能力都有直接影响。过强的噪声会使人产生躲避心理,导致简化作业违章;有害气体,会使人由于中毒而产生动作失调;生物性污染将使人由于某种感染而失去原有的体力;过分狭窄的场所会难以按安全规程正常作业;过于紧迫的时间会因来不及按部就班操作而违章,等等。显然,不适当的生产环境本身是促成不安全行为的重要原因。

对物理和化学环境的治理需要采用一定的技术措施,使现场的温度、湿度、压力、照明、噪声、粉尘、毒物、气味、通风、电磁波和各种射线等各种因素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或行业标准。对空间和时间环境的治理比较好的方法是推行定置管理。对生产作业现场的物品进行科学的分析、设计、组织实施、调整,使生产作业现场的物品放置定位,使人的操作定型。生产作业环境的改善将会大大减少人的失误。但是人们在条件优越的环境中工作可能会产生麻痹、松懈心理。这就要求在生产作业现场的适当位置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安全标志、安全标语和安全警示牌,使之能够时刻提醒职工应注意什么、禁止什么,以增强作业者的安全意识。同时还要使各种机械防护、预警装置齐全、灵敏、可靠,对操作者能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对现场的墙壁、顶棚、机器、装置、管道和地板等要合理地使用不同的色彩进行装饰和粉刷。为控制不安全行为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人机排列合理,以满足人的行为安全的需要。要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使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更高,利用机械代替一些危险的手工作业,使系统的设计科学合理,降低操作的复杂程度,为行为者的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

4.管理本质安全化

行为管理指企业对行为活动进行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协调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对不安全行为的管理有4个核心内容:文化管理、制度管理、技术管理和事故管理。管理本质安全化主要就是通过企业对文化、制度、技术及事故的科学管理全面消除组织与个体的不安全行为,使组织与个体的行为达到本质安全。

文化管理形成的行为理念、行为哲学,可以整合企业的各种资源尤其是企业的精神资源。它在不安全行为控制战略中起着总揽的特殊作用。安全文化才是组织与个体行为的支撑源。因此,要根本控制组织与个体的不安全行为,必须加强企业的文化管理尤其是安全文化的建设。一个良性企业文化体系的建设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必须重建经营管理层在企业内部的诚信。二是必须以先进的思想来鼓舞和武装企业组织;三是必须以规范的管理来约束企业;四是必须以系统化的培训和教育来构建基础;五是必须整理出系统规范的企业文化体系和相应的文本。

制度是组织与个体行为的准则和依据。通过制度管理,可以发现并解决不安全行为问题,可以促进行为计划与目标的达成,可以形成内部制约与控制体系。制度不完善一直是困扰企业控制不安全行为的瓶颈之一。制度存在漏洞,必然会产生组织与个体行为的系列隐患。对不安全行为的控制,必须具体落实到制度建设之中。

技术管理包括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技术合作与技术转让。安全技术管理是为了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保证安全生产所采取的技术管理,它是企业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行为规范的决定性因素。安全技术管理要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如先进的DCS集散控制系统、自动联锁控制系统等提高自动化、数字化程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操作效率。在技术管理中,抓好技术技能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对心智技能的管理。

事故管理的落脚点是整改矫正。通过事故管理,找到内在原因,真正矫正一些不安全行为尤其是一些隐性行为。在事故管理中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

在文化管理、制度管理、技术管理、事故管理中,文化管理是中心,制度管理与技术管理是基础,事故管理是纽带。事故管理既是其他三者的延伸,又反推其他三者走向深化。而文化管理既可以引导制度管理、技术管理和事故管理,又可以整合制度管理、技术管理和事故管理。四者互为联系,互为影响,在不安全行为控制中缺一不可。

三、事故致因原理

了解事故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对于辨识、评价和控制危险源具有重要意义。事故发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只有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才能有效地控制事故发生的途径,保证生产系统处于安全状态。事故致因理论是从对大量典型事故的本质原因的分析中所提炼出的事故机理和事故模型。这些机理和模型反映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性,能够为事故原因的定性定量分析、为事故的预测预防、改进安全监管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一)事故频发倾向论

1.事故频发倾向

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人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

2.事故遭遇倾向

事故遭遇倾向是指某些人员在某些生产作业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倾向。

事故频发倾向侧重于容易发生事故的个人;事故遭遇倾向在关注到个人在事故中的定位的同时,也认为事故与生产作业条件有关。事故频发倾向的优点是在事故的预防中能从人出发,但同时这也是它的局限性,它忽略了人与生产环境的统一;事故遭遇倾向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但是,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事故频发倾向者并不存在,因此,事故频发倾向论事实上已被排除在事故致因理论之外。但是在生活中,有的人的性格品行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工作的责任心和细心程度,个别粗心乃至工作态度随便的人,还是容易在工作时发生事故。所以,这一理论有一定的科学性。

(二)事故因果论

事故现象的发生与其原因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因”与“果”有继承性,因果是多层次相继发生的。事故原因有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有物与人的原因。间接原因有技术、教育、精神、管理、社会及历史原因。

事故因果类型:(1)集中型:几个原因各自独立共同导致某一事故发生,即多种原因在同一时序共同造成一个事故后果。(2)连锁型:某一原因要素促成下一个要素发生,下一个要素再形成更下一个要素发生,因果相继发生的事故。(3)复合型:某些因果连锁,又有一系列原因集中、复合组成伤亡后果。

海因里希是最早提出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他用该理论阐明导致伤亡事故的各种因素之间,以及这些因素与伤害之间的关系。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即伤害与各原因相互之间具有连锁关系。

海因里希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如下5种因素。(1)遗传及社会环境。遗传及社会环境是造成人的缺点的原因。遗传因素可能使人具有鲁莽、固执、粗心等对于安全来说属于不良的性格;社会环境可能妨碍人的安全素质培养,助长不良性格的发展。这种因素是因果链上最基本的因素。(2)人的缺点。即由于遗传和社会环境因素所造成的人的缺点。人的缺点是使人产生不安全行为或造成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这些缺点既包括诸如鲁莽、固执、易过激、神经质、轻率等性格上的先天缺陷,也包括诸如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等的后天不足。(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这两者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海因里希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由于人的缺点而产生的,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4)事故。事故是一种由于物体、物质或放射线等对人体发生作用,使人员受到或可能受到伤害的、出乎意料的、失去控制的事件。(5)伤害。即直接由事故产生的人身伤害。上述事故因果连锁关系,可以用5块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加以描述。如果第一块骨牌倒下,则发生连锁反应,后面的骨牌相继被碰倒。

该理论积极的意义就在于,如果移去因果连锁中的任何一块骨牌,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中止。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要移去中间的骨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或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避免伤害的发生。海因里希的理论有明显的不足,如它对事故致因连锁关系的描述过于绝对化、简单化。事实上,各个骨牌(因素)之间的连锁关系是复杂的、随机的。前面的牌倒下,后面的牌可能倒下,也可能不倒下。事故并不是全都造成伤害,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也并不是必然造成事故,等等。尽管如此,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促进了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成为事故研究科学化的先导,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三)能量转移

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并转移于人体。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失去了对能量的控制,就会发生能量违背人的意愿的意外释放或逸出,使进行中的活动中止而发生事故。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形式能量有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电离及非电离辐射等。麦克法兰特认为:所有的伤害事故都是因为接触了超过集体组织(或结构)抵抗力的某种形式的过量的能量或者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了干扰发生的。因而,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该理论阐明了伤害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指明了防止伤害事故就是防止能量意外释放或逸出。

防止能量逆流于人体的措施大致分为12种类型:(1)限制能量;(2)用较安全的能源取代危险性大的能源;(3)防止能量蓄积;(4)控制能量释放,采用保护性容器;(5)延缓能量释放;(6)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7)设置屏障;(8)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屏障;(9)在人与物之间设置屏障;(10)提高防护标准;(11)改善效果及防止损失扩大;(12)修复或恢复,治疗、矫正以及减轻伤害程度或恢复原有功能。总之,把能量管理好,就可以把安全生产管理好。

新的事故因果连锁模型:(1)事故;(2)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3)基本原因。包括企业领导者的安全政策及决策、个人因素、环境因素。

能量转移论侧重于能量转移的方向和能量转移的路径。即能量转移到哪里,怎样转移。它的形成让人们对能量的了解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从事故的表面现象深入到事故的物理本质,从而能有效预防因能量转移而发生的事故,但是它还是建立在一定的专业知识之上的,对于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工人来说,不一定能够理解。但我们不可否认它的贡献,总的来说,也是为事故致因理论添上了华丽的一笔。

(四)扰动起源论

该理论认为“事件”是构成事故的因素。任何事故当它处于萌芽状态时就有某种非正常的“扰动”,此扰动为起源事件。事故形成过程是一组自觉或不自觉的,指向某种预期的或不测结果的相继出现的事件链。扰动起源论把事故看成从相继事件过程中的扰动开始,最后以伤害或损害告终。扰动起源论的侧重点是外因,在于外界对系统平衡的干扰。一旦平衡受到扰动,就会破坏和结束自动动态平衡而开始事故进程。其优点在于如果改善条件,亦可使事件链中断,制止事故进程发展下去而转化为安全。该理论能够迅速分析事故的原因,并且,在发生一次事故后,此理论能够预警,让人们高度关注通过改善条件避免发生下一事故。所以,笔者认为该理论还是有很大的建设性意义的。

(五)人失误主因论

维格尔斯沃斯指出,有一个事故原因构成了所有伤害的基础,这个原因就是“人失误”。他把“失误”定义为“错误地或不适当地响应一个刺激”,建立了金矿中以人失误为主的事故原因的模型。这个理论突出了人在事故中的地位,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笔者觉得,人失误也有因外界刺激和人本身自发两种情况。对于外界的刺激,就要求人能够有迅速的反应能力,快速对警报作出判断,逃离危险源。对于人本身的失误,这就要求人不断地锻炼,提高自身能力。该理论的优点在于在描述事故现象时突出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不足在于不能解释人为什么会发生失误。总的来说,该理论还是对人失误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也是事故致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六)管理失误论

1.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

(1)控制不足——管理:事故因果连锁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安全管理。

(2)基本原因——起源论:找出问题基本的、背后的原因。

(3)直接原因——征兆: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4)事故——接触。

(5)伤害——损坏、损失。

2.亚当斯的事故因果连锁

亚当斯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模型,其核心在于对现场失误的背后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3.以管理失误为主因的事故模型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但是,造成“人失误”和“物故障”的这一直接原因却是管理上的缺陷。管理上的缺陷又常是发生事故的本质原因。这一事故致因模型,侧重研究管理上的责任,强调管理失误是构成事故的主要原因。管理失误论侧重于管理在事故预防中的重要作用。可见,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门相当重要的工作。不过,不能说只要管理得当,就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被管理的人或物也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所以,要求管理体系与被管理体系相互配合得当,每个人各司其职,发挥自身的过人之处,部分服从整体。

(七)轨迹交叉论

事故源于生产现场人和物两个方面的隐患。这一理论说明,在人流与物流之间设置安全装置作为屏障,可提高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又可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侧重点是说明人失误难以控制但可控制设备、物流不发生故障。人和物的两事件链的因素有人的事件链和物的事件链。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的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的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为了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必须同时采取措施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轨迹交叉论既考虑到了人,也考虑到了物,提醒人们对事故的预防措施或事故发生后的事故原因的分析要全面。

(八)变化论

变化包括预期的变化和意外的变化两种。按照变化的观点,人失误和物的故障的发生都与变化有关,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变化被看作是一种潜在的事故致因。事故的发生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包含一系列的变化——失误连锁。变化论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论,即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人和物都是会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前稳重谨慎的人,也许会变得不负责任,以前性能良好的机器等物品,会老化,产生故障。并且,管理工作也要随着一系列外界环境、内部环境、宏微观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我们要保证做好预期的有计划的变化,带来好的效应;防止意外的变化,运用有效的应急措施,将伤害与损失降至最小。

四、安全系统原理

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互相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集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往往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系统有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静态系统与动态系统、实体系统与概念系统、宏观系统与微观系统、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之分。安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可以从安全系统、安全构成系统、安全学科系统及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几个方面予以分析。

(一)安全系统

安全系统是由人、技术、环境构成的复合系统。从根源上看,事故灾害是人、技术、环境综合或部分欠缺的产物。人类安全活动所追求的主要是保护系统中的人、技术、设备及环境。按照系统论的思想,可以把安全系统看作一个MET系统,即安全系统包括7个基本子系统,每一个基本子系统提出的安全命题有:(1)M:安全心理、安全生理、安全教育、安全行为;(2)E:物化环境(如劳动卫生环境、防尘、防爆、噪声与震动控制、辐射防护、“三废”治理等)、理化环境(如危险化学品的形态变化及化学反应等); (3)T:本质安全化、安全技术(如防火、防爆、机电安全、运输安全技术等); (4)MT:人- 机关系,人- 机设计;(5)ME:人与环境的关系、职业病理、环境标准;(6)TE:环境检测、自动报警与监控、技术风险;(7)METI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管理工程、安全法学、安全经济学。

(二)安全构成系统

1.人是安全的主题和核心,是一切安全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

人既是保护对象,又可能是保障条件或者危害因素。

2.物,可能是安全的保障条件,也可能是危害的根源

能够保障或危害人的物质存在的领域很广泛,形式也很复杂。

3.人与物的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物与物的关系

既包括人与物的存在空间和时间,又包括能量与信息的相互联系,是人安全与否的纽带。把“人与物”的时间、空间与能量的联系称为“安全社会”;“人与物”的信息与储量的联系称为“安全系统”。

(三)安全学科系统

从纵向学科分,有:(1)安全物质学,自然科学性的安全物质因素。(2)安全社会学,社会科学性的安全因素。(3)安全系统学,系统科学性的安全信息与能量的整体联系因素。(4)安全人体学,人体科学性的安全生理及心理等因素。

从横向学科分为4个层次:

1.工程技术层次——安全工程

安全工程技术是解决安全保障条件,把握人的安全状态,直接为实现安全服务。因对象不同,又可分为:(1)安全设备机械工程和安全设备卫生工程;(2)专业安全工程技术;(3)行业综合应用安全工程技术。

2.技术科学展示——安全工程学

安全工程学作为获取和掌握安全工程技术的理论依据,由安全设备工程学、安全社会工程学、安全系统工程学、安全人体工程学4类技术科学分学科构成。

根据组成安全因素的不同属性和作用机制,又分为4组:(1)按照设备因素对人的身心危害作用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安全设备工程学组(安全设备机械工程学、安全设备卫生工程学); (2)按照调节安全人与人、人与物及物与物联系的不同原理,可分为安全社会工程学组(安全管理工程学、安全教育学、安全法学、安全经济学等); (3)按照安全系统内各因素作用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安全系统工程学(安全信息技术论、安全运筹技术学、安全控制技术论); (4)按照外界危害因素对人的身心内在作用机制影响的不同——人- 机联系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安全人体工程学(安全生理学、安全心理学、安全人- 机工程学)。

3.基础科学层次——安全学

安全学作为获取和掌握安全工程学的基础理论,可分4个理论层次:(1)安全物质学(安全灾变物理和灾变化学); (2)安全社会学;(3)安全系统学(安全灾变理论和连接作用学); (4)安全人体学(安全毒理学)。

4.哲学层次——安全观

安全观是把握安全的本质及其科学的思想方法,是安全的最高理论概括,也是安全思想的方法论和认识论。

(四)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安全系统工程是专门研究如何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确保实现系统安全功能的科学技术,预先识别、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评价并控制系统风险,使系统安全性达到预期目标的工程技术是其基本原理和方法,其主要技术手段有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安全决策与事故控制。

1.系统安全分析

要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使其不发生或少发生事故,其前提条件就是预先发现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全面掌握其基本特点,明确其对系统安全性影响的程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抓住系统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而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改善系统安全状况。这里所强调的“预先”是指无论系统生命过程处于什么阶段,都要在该阶段开始之前进行系统的安全分析,发现安全系统的危险因素。这就是系统安全分析要解决的问题。

系统安全分析是使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辨别、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定性、定量描述的技术方法。

根据有关文献介绍,系统安全分析有多种形式和方法,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系统的特点、分析的目标和要求,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因为每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局限性,并非处处适用。使用中有时要综合应用多种方法,以取长补短或相互比较,验证分析结果的正确性。(2)使用现有分析方法不能生搬硬套,必要时要根据实用、好用的需要对其进行改造或简化。(3)不能局限于分析方法的应用,而应从系统原理出发,开发新方法、开辟新途径,还要在以往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总结提高,形成系统性的安全分析方法。

2.系统安全评价

系统安全评价往往要以系统安全分析为基础,通过分析,了解和掌握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但不一定要对所有危险因素采取措施,而是通过评价掌握系统的风险事故大小,以此与预定的系统安全指标相比较。如果超出指标,则应对系统的主要危险因素采取控制措施,使其降至该标值以下。这就是系统安全评价的任务。评价的方法也有多种,应考虑评价对象的特点、规模,考虑评价的要求和目的采用不同的方法。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应和系统安全分析的使用要求一样,坚持实用和创新的原则。过去20年,我国在许多领域都进行了系统安全评价的实际应用和理论研究,开发了许多实用性很强的评价方法,特别是企业安全评价技术和重大危险源的评估、控制技术。

3.安全决策与事故控制

任何一项系统安全分析技术或系统安全评价技术,如果没有一种强有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出现系统安全分析和系统安全评价技术的同时,也出现了系统安全决策。其最大的特点是从系统的完整性、相关性、有序性出发,对系统实施全面、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实现对系统的安全目标控制。系统安全管理是应用系统安全分析和系统安全评价技术以及安全工程技术等手段,控制系统安全性,使系统达到预定安全目标的一整套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

综上所述,安全系统工程在提高工程系统的安全性上有很大的发展和应用前景。目前,由于人们认识的不足,各种数据缺乏,标准还不完善,安全性分析还只限用于一定的生产领城,安全系统工程和传统的技术安全还需要分工协作。但随着安全系统工程工作的普及与深入,必将使工业生产和工程系统的使用安全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而传统的技术安全工作也得到改善。安全系统工程必须从系统的整体性观点出发,从系统的整体考虑解决安全问题的方法、过程和要达到的目标。对每个子系统安全性的要求,要与实现整个系统的安全功能和其他功能的要求相结合。在系统研究过程中,子系统和系统之间的矛盾以及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矛盾,都要采用系统优化方法,寻求各方面均可接受的满意解;同时要把安全系统工程的优化思路贯穿到系统的规划、设计、研制和使用等各个阶段中。

五、安全经济原理

据联合国有关资料统计,世界上发达国家平均每年的事故经济损失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预防事故和应急救援措施的投入约占3.5%,以上两项表明安全经济活动的总体规模和程度,合计高达GDP的6%。按此比例以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为基数推算,每年我国平均的事故损失约为1000亿余元;预防措施、劳保用品及救护费用超过1500亿元。客观上讲,由于我国工业水平总体还较低下,实际情况会低于上述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根据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组织的有关抽样调查推断:我国20世纪90年代每年的安全经济规模大约如下:安全(预防性)投入(安全措施资金)约为300亿元;事故损失约为200亿余元。以上仅是从工矿企业安全经济角度进行的分析,如果考虑生产、生活、公共安全等因素,以及安全对社会和经济建设间接和潜在的影响,如人的生命与健康价值、社会与环境价值等方面的效益,则问题更为严重和突出。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安全问题不仅是减少防止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的简单问题,更有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作用。安全不仅具有负效益的一面,更有正效益的意义,安全也是一种生产力。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安全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知识的重要发展领域,不仅是保障人的生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对于减小人类社会发展的代价以及保护和发展生产力都有着客观和现实的意义。用社会有限的投入去实现对人类尽可能高的安全水准。在获得人类可接受的安全水平下,尽力去节约社会的安全投入,这是安全经济学要解决的一项基本任务。

(一)安全经济基本理论

人类的安全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水平,经济问题是安全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这种客观存在决定了“安全”的相对性特征及安全标准的时效性特征。安全离不开经济的支撑,安全经济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及安全科学技术活动全过程。为了解决安全问题,既要涉及自然现象,又要涉及社会现象;既需要工程技术手段,也需要法制和管理等手段。所以安全科学又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特点。安全经济既是一门经济学,又是一门以安全工程技术活动为特定应用领域的应用学科。有的学者将安全经济学定义为:研究安全的经济形式和条件,通过对安全活动的合理组织、控制和调整,达到人、技术、环境的最佳安全效益的科学。它是研究安全经济活动与经济规律的科学,以经济科学理论为基础,以安全领域为阵地,为安全经济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总之,安全经济学是研究安全领域中理性人决策行为的科学。安全经济的理论既为安全科学丰富了基本理论,也为安全科学增添了应用方法。

(二)事故和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因素

评价事故对社会经济和企业生产的影响,是分析安全效益、指导安全定量决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事故损失指意外事件造成的生命与健康的丧失、物质财产的毁坏、时间的损失、环境的破坏。它包括事故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事故直接非经济损失、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指与事故事件当时的、直接相联系的、能用货币直接估价的损失。事故间接经济损失,指与事故事件间接相联系的、能用货币直接估价的损失。事故直接非经济损失,指与事故事件当时的、直接相联系的、不能用货币直接定价的损失,如事故导致的人的生命与健康、环境的毁坏等只能间接定价的损失。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指与事故事件间接相联系的、不能用货币直接定价的损失,如事故导致的工效影响、商业信誉损失、政治安定影响等。

(三)安全经济的特点

安全经济具有如下特点:(1)系统性。安全经济问题往往是多目标、多变量的复杂问题。在解决安全经济问题时,既要考虑安全因素,又要考虑经济因素;既要分析研究对象自身的因素,又要研究与之相关的各种因素。这就构成了研究过程和范围的系统性,例如,在分析安全效益时,既要考虑安全的作用能减少损失和伤亡,更应认识到安全能维护和促进经济生产以及保持社会稳定。(2)预先性。安全经济的产出,往往具有延时性和滞后性,因此,安全经济活动应具备适应经济生产活动要求的预先性。为此,应做到尽可能准确地预测安全经济活动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充分掌握必要的和可能得到的信息,以最大限度减少因论证失误而造成的损失,把事故、灾害等不安全问题消灭在萌芽中。(3)决策性。任何安全活动(措施、对策)都存在多方案可供选择,不同的方案有其不同的特点和适应对象,因此,安全经济活动应建立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安全经济提供了安全经济决策、优化技术和方法。(4)边缘性。安全经济既要研究安全的某些自然规律,又要研究安全的经济规律。因此,安全经济是安全的自然科学与其社会科学交叉的边缘科学,并与灾害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经济学分支交叉而存在,相互渗透而发展。(5)实用性。由于安全本身就是人类劳动、生活和生存的需要,所以安全经济所研究的安全经济问题带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实用性。

(四)安全经济的科学管理

安全经济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它贯穿于整个社会生产生活的各项安全活动之中。安全经济管理是一个国家或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改善劳动安全条件的前提条件,它结合安全的投资最大化原则,实现事故及其损失最小化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方面来推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贯彻。

生产经营单位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不发生事故。所以,防止事故发生是生产经营单位生产活动的基础,而安全管理是防止事故发生必不可少的手段。将系统工程、人- 机工程、行为科学等运用到安全管理中,是预防和减少事故的有效办法。

由安全经济管理的任务和特点看,安全经济管理大致分为以下4类:法规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全员管理。

1.安全经济的法规管理

安全法律是实行安全监察的关键依据,用法律规范约束生产经营行为,可以有效地预防事故。安全经济也需要法律规范来进行指导。在事故发生后,与事故有关的人员最关心的问题是责任由谁来承担(包括刑事责任和经济责任)。在实际工作中,事故的责任处理往往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迟迟难以快速完成。安全的有关法律明确地规定了事故经济责任的处理办法和意见,使事故经济责任对象以及责任大小的处理有明确的依据,并最终使事故经济责任的处理公平合理。加强安全经济和法律管理,明确事故发生后,经济责任人和责任大小的处理准绳,是改善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除了安全经济责任处理的法律之外,事故保险、工伤等人身伤害保险的法规也是安全经济管理的内容和范畴。

2.安全经济的财务管理

安全经济的财务管理是指对劳动保险费、防尘防毒、防暑、防寒、个体防护费、医疗费、保健费、抵押金、奖罚金等安全经费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对安全活动所涉及的经费,按有关政策和制度进行管理,是安全经济管理必不可少的方面。特别是如何把安全的经济消耗纳入生产的成本之中,是安全经济财务管理应予探讨的问题。安全经济管理除了立法保证、财务管理体制方面外,还必须通过从国家到地方、从行业到企业各阶层的安全经济的行政业务进行协调与合作得以补充和完善。在满足安全专业的业务要求的前提下,通过行政手段的补充,使安全经济的法规管理、财务管理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最终促成安全经济管理目标的圆满实现。

3.安全经济的行政管理

安全经济的行政管理是指根据安全的专业特点,采用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安全的经济管理。安全经济管理除了立法保证、财务管理体制方面外,还必须通过从国家到地方、从行业到企业各阶层的安全经济的行政业务进行协调、合作,从而得以补充和完善。在满足安全专业的业务要求的前提下,通过行政手段的补充完善,使安全经济的法规管理、财务管理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最终促成安全经济管理目标的圆满实现。行政管理机构是各级安全管理的职能部门。

4.安全经济的全员管理

安全经济的管理需要全员参与。安全经济作为一种物质条件,需要充分地提供给参与安全活动的每一个人,使安全经济的物质条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因而,全员管理的目标是运用经济利益驱动激励群众的自保意识,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职工逐步树立安全经济的观点,有效地进行安全生产活动,使全员都能参与安全经济的管理和监督,保障安全经济资源的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