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为什么“干戈”经常用来指代战争

在我们的语言习惯中,“干戈”这个词是战争、争端的同义词。像“干戈四起”、“大动干戈”、“化干戈为玉帛”等等,都是把“干戈”等同于战争。那么,“干戈”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用它来指代战争呢?

“干”和“戈”是两种兵器。干指的是盾牌,戈则是中国古代独有的一种兵器,这种兵器是在木柄的前端安装一个横置的刃,刃的形状有点像鸟喙,整个戈的式样则像长柄的镰刀。戈主要用来勾杀和啄杀敌人,最早的戈是石制的,后来青铜戈盛行于商、周等朝代。有些学者认为,戈就是由石器时代的石镰、蚌镰发展而来,也有些人认为戈是古人看到鸟类喙的作用而发明的。

战国漆盾。表面彩绘,边缘的造型不仅美观,而且具有钩卡住敌方刀剑功能。

戈不仅在“干戈”这个词中出现,很多与战争有关的字,也与戈有关,比如“战”、“伐”、“武”等。

在“干戈”这个词中,干作为盾牌,是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防护装备,很具有代表性。但是戈只是古代众多兵器中的一种,为什么用它,而不是用大众眼中更具有代表性的矛、刀、剑等兵器来表示战争呢?

春秋时期青铜戈

在商、周、春秋等时代,战车是战场上的主力兵种,步兵配合战车作战。戈比起同为长兵器的矛更适合车战。矛的攻击方式是直线刺击,戈则是左右挥击。战车体积庞大,冲击力强。步兵用矛的刺击方式,很难击中高速奔驰的战车上的武士,而以挥动为主的戈,打击面积比矛大,更容易将战车上的人打下车去。反之,战车上的武士,也适合用戈,因为戈的挥动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打击步兵。

当然,作为短兵器的刀、剑,在车战中就只能是辅助性武器了。虽然考古发现证明商代已经有了长柄刀,但是目前发现的商周时期的史料中还缺乏长柄刀大规模应用于战争的记载。

正是因为戈具有适合车战的特点,所以才成为中华文明早期最重要的武器,并转化为战争的代名词。身披甲胄,左手持盾,右手持戈,也成为当时武士的典型形象。

“卜”字形戟

战国中后期,骑兵取代战车,成为战场上冲击力最大的兵种。一人一马的骑兵,比起四匹马拉的战车,体积要小很多,而机动性则增强了。面对骑兵,左右挥舞的戈就不适用了,由持矛步兵组成的长矛阵,成了阻挡骑兵的最好方式。戈的辉煌时代,随着车战时代的消失而逐渐逝去。但是戈依然以另一种方式存在,就是和矛结合成戟。中国古代的戟就是在长矛的尖锋下面横置一个戈刃,整体呈“卜”字型,既能刺击又能勾啄。戟曾经在汉代三国时期盛行,隋唐时期逐渐消失。在戟消失之后,戈就彻底告别了军旅,只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与戈有关的文字和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