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学历史发展梗概
孔子仁学要义:孝悌为仁之本;爱人为仁之义;忠恕为仁之方;博施济众为仁之行;恭宽信敏惠为仁之象;仁内礼外,仁是灵魂,礼是形态。
孟子仁义之说:仁基于人性,恻隐之心——仁之端;居仁由义(仁,人之安宅;义,人之正路);仁心发用为仁政,制民之产。
《易传》仁生之论:以感生为仁德,天地之大德曰生;以通变为生德,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以仁义为人道,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中庸》仁诚之说:无诚不善,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不诚无物;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孝经》仁孝之论:孝为德之本,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以孝治天下,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
程颢《识仁篇》: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
朱熹仁说之矛盾:仁者天地生物之心,仁本生意,乃恻隐之心也;但他以爱之理而名仁者,终将仁归之于理(参看钱穆《朱子新学案》)。
阳明一体之仁: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是一体之仁(《大学问》)。
谭嗣同《仁学》:仁以通为第一义,通之象为平等,不通不能博爱,要通商惠工,发展经济,还要通学、通教、通政,破闭关、等级、纲常,有近现代气息。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新八德:以民有、民治、民享推行仁政,以“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更新传统“八德”,为现代中华建国复兴指路。
辜鸿铭论仁:仁是人类纯真的情感,中国人有爱心,兼有童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给人印象是温良(《中国人的精神》)。
总之,孔子仁学的递相传承虽非思想史主脉,亦受到相当重视,时隐时显,时缩时扩,绵延不绝。其间,孟子性善仁政说,《易传》感生通变说,《中庸》不诚无物说,朱熹仁本生意说,程颢、阳明与物同体说,谭嗣同以通释仁说等等诸说对仁学内涵的深化与扩充最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