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发生发展的一门科学。学前儿童是怎么知道这是妈妈而不是爸爸的?怎么掌握运算的?这些都是学前儿童心理学试图说明的基本问题。国外的儿童心理学家,在这方面创立了许多不同的学说,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从各个不同角度试图说明儿童心理的发生与发展机制,目前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

扫一扫 1-4 儿童发展理论(上)

一、格塞尔的成熟学说

成熟学说强调儿童心理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生理,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成熟。成熟支配着个体发展的每个方面,包括所有能力的学习,甚至包括道德的发展。成熟学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

成熟学说认为,儿童的学习与成熟是分不开的。当个体的成熟程度不够时,教学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只有当个体成熟到一定程度时,才能真正掌握学习的内容。因此,这一学说认为,儿童的一切技能都是由成熟支配的,没有必要赶在时间表前面去教他们,教育和训练只有在儿童生理成熟的基础上进行才有效,否则只会徒劳无功。

为了证实自己的学术观点,格塞尔做了一个著名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他的实验对象是一对46周龄的孪生婴儿,其中一个为实验对象(代号T),另一个为控制对象(代号为C)。实验开始前,T和C都没有见过楼梯,实验开始后,T每天接受爬楼梯的训练10分钟,共进行6周;在这期间不让C做爬楼梯训练,也不让他看爬楼梯的有关场景。训练结束时,T能以20秒的速度爬上特制的5层楼梯,而C在第53周龄时才开始爬楼梯,两周后,T赶上了C的水平。这一实验显示了成熟在儿童动作发展中的作用。格塞尔认为,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条件,儿童的生理成熟度不仅影响其技能的学习,而且也影响其个性的形成。

格塞尔把成熟作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一种片面的观点,这与我们持有的“树大自然直”的观点一样,有一定偏颇性。现代心理学认为,个体的成熟是心理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和物质前提,但并不是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将人格分为3个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一)本我

本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例如,早期的婴儿会全力追求欲望的满足。一个处于饥饿中的婴儿不会等待,马上就要吃奶。

(二)自我

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它是意识中的理性成分。一方面,自我适应现实的条件,从而调节控制和延迟本我欲望的满足;另一方面,自我还要协调本我与超我的关系。

(三)超我

超我是人格中最高的层次。超我遵循的是道德原则,是人格的社会成分。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一)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发表的《一个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宣告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

行为主义学说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环境中的刺激引起的反应,人类的行为来自学习,而学习的决定因素是外部刺激。外部刺激是可以控制的,因此人的行为也是可以控制的。华生曾踌躇满志地说:“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和我可用以培养他们的特殊环境,我就可以保证随机选出任何一个,无论他的才能、倾向、本领和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医生、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小偷。不过请注意,当我进行这一实验时,我要亲自决定这些孩子的培养方法和环境。”

可见,行为主义学说否认了遗传的作用,认为遗传只决定人的身体结构,而不决定人的行为。人的行为,无论多么复杂,都不过是一系列对特定刺激的反应。这一系列的反应中,最初的反应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以后的反应则是由前一个反应作为条件刺激而引起。反应与反应之间通过条件反射相互连接起来。儿童的行为是通过学习和训练而习得的。给儿童以什么样的训练,就可以把他们训练成什么样的人。

(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学说

操作行为主义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活动的结果决定的,行为结果对行为本身具有重要影响。他将这种影响称为强化,强化比练习本身更重要。建立特定的强化是行为学习的关键。例如,努力学习能使学生得到一个好的考试成绩,于是学生就进行学习这一活动。斯金纳不仅用这种理论解释和培养儿童的行为,而且还以此来解释儿童语言的获得。斯金纳还认为,思维也是一种行为形式,只不过这种行为形式比其他的动作行为更微弱和隐蔽罢了。因为思维的行为是隐藏的,心理学无法测量。

斯金纳通过大量实验发现,控制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三种:(1)正强化,也就是某一行为如果带来使行为者感到愉快和满足的东西,如食物、金钱、赞誉等,行为者就会倾向于重复该行为。(2)负强化,即某一行为如果会消除行为者的不快和厌恶,如消除严寒、酷热、责骂等,行为者也会倾向于重复该行为。(3)惩罚,如果某一行为会导致行为者不快乐,或导致行为者感到快乐的东西被取消,行为者就会倾向于终止和避免这一行为的出现。

四、认知发展理论

传统的心理学不是强调遗传,就是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创立的认知发展学说树立了新的观点。

扫一扫 1-5 儿童发展理论(下)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有4个: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化。

1.成熟

成熟指的是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长,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儿童的心理不可能得到发展。但有了成熟这一条件,还不足以使儿童心理得到发展,还需要以下各因素。

2.物理环境

物理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理经验,即个体作用于物体,认识物体轻、重、大、小、凉、热、软、硬的特征;另一方面是逻辑数理经验,指的是儿童在作用于物体时,从动作中获得的经验。为了说明逻辑数理经验是怎么回事,皮亚杰举例说明:一个儿童在玩石子,他将石子排成一排,从左向右数10个,然后他自右向左数,依然是10个,甚至把石子排成圆圈儿,从两个方向数也都是10个,于是儿童发现物体的总数和计数时的次序无关。对于儿童来说,这就是一个重大的逻辑数理经验。这个经验,不是石子本身的特性,而是儿童在动作的操作和协调中得到的。

3.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指的是对儿童的教育,是儿童学习、训练的社会作用。皮亚杰认为,社会环境产生的作用要比物理环境更大,因为社会环境向儿童提供了一个现成的交际工具——语言,语言对于儿童心理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4.平衡化

皮亚杰称平衡化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什么是平衡化,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将从认知结构说起。皮亚杰认为,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都具有相应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有一个发展过程。最初的认知结构是在先天遗传的图式如吸吮、抓握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后随着动作的发展,认知结构不断改变,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完备。与此同时,儿童的思维也就变得越来越抽象。皮亚杰认为,儿童认识世界、适应环境有同化和顺应两种过程。同化,是把外界刺激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顺应是当有的认知结构不能接纳外界环境时,便做一定的改变或创立新的认知结构,然后再来接纳外界刺激。

人在适应外部世界的过程中,总是在不断地把外界刺激同化到自身的认知结构中,或不时地适度改变自身的认知结构去适应外界环境,可见同化和顺应是一对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过程。至于平衡化,则是通过自我调节作用,使同化与顺应之间相互协调,达到平衡的过程。平衡化的结果就是形成主体对环境的适应。皮亚杰认为,智力的本质就是适应。

(二)认知发展阶段

1.感觉和知觉运动阶段(0岁至2岁)

这个阶段的学前儿童最初只用天生的反射来适应环境。以后在外界影响下逐渐有整合的动作反应,并开始协调感觉、知觉和动作间的共同活动。这一阶段后期,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运动智慧开始向表象过渡。

2.前运算阶段(2岁至7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逐渐掌握语言,儿童可用这种信号物来代表具体的事物,开始用语言描述周围的环境,用语言与人进行交往。同时,儿童能用表象进行思维活动,有了表象思维,能进行“延迟模仿”,即能模仿先前发生的动作。儿童在这个阶段会进行“象征性游戏”,即能用一个物体去代替别的物体,自己扮演某个角色等。但这一阶段的儿童“自我中心”心理比较突出,认为外部世界围绕着他旋转,也没有守恒概念,不能从本质上认识事物。皮亚杰针对这一阶段的儿童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充分揭示了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表象性和直觉性。

3.具体运算阶段(7岁至12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能在具体事物或具体形象的帮助下用各种方法进行逻辑思维。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

这个阶段的儿童逐渐摆脱具体事物或形象的束缚,开始根据各种假设,对命题进行逻辑运算。

皮亚杰认为,以上4个阶段是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它们之间的顺序不会颠倒也不能省略。具体到每一个儿童,他们的发展速度和高度可能不一样,但所经历的发展阶段是一样的。教育可以影响儿童发展的速度,但绝不可能跨越某一阶段。皮亚杰特别强调:认知结构既不是主体内部预先规定好结果的展开,也不是对外界客体的简单复写。而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主体的动作是连接主体与客体的桥梁,因为没有动作就意味着与外部世界失去接触。

五、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维果斯基是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在发展心理学领域中的地位与皮亚杰相当。在20世纪70年代后,维果斯基的理论得到重视,成为当代最有影响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理论之一。

(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从种系和个体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发展的实质,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他区分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维果斯基提到的工具有两个层次:物质生产的工具和精神生产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

维果斯基认为,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

(二)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发展包含两种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因此,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三)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是以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一般而言,支架式教学包括了3个步骤:第1步,创设问题情境。第2步,在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儿童积极主动地与环境相互作用,不断进行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而教师则在观察的基础上,为帮助儿童跨越学习中的障碍提供不同的支架。第3步是儿童独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