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几张“面具”?
马斯洛曾说过:“即使是完善的人,也不能摆脱人的基本规定,人既是被创造的,又是天使般的;既是强大的,也是软弱的;既是无限的,也是有限的;既是勇敢的,又是懦弱的;既是前进的,又是后退的;既是想完善的,又是害怕完善的;既有人性,又有兽性。”
作为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这段话的目的,并不是责难人,而是试图从多个角度给“人”下定义。可是,结果却发现,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人”都貌似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可见,认识“我”该有多难了!
为了更好地解构自我概念,心理学家乔瑟夫·勒夫(Joseph Luft)和哈里·英汉姆( Harry Ingham)提出了一个名为“周哈里窗”的模型,根据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对自己的不了解、别人对我们的了解、别人对我们的不了解这四种情况,将一个人的认知分成四部分,分别是“开放我”“盲目我”“隐藏我”和“未知我”。(见下图)
接下来,我们以这个模型为线索,分别分析“我”的四个部分。
开放我:我知道,你也知道
左上角那一扇为“开放我”,指的是“我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自我概念,比如我们的外形、学历、性别、籍贯、爱好、特长,以及外显的人格特点等。这部分涵盖了一个人的最基本信息,是了解和评价自我的基本依据。
“开放我”的大小取决于自我心灵的开放程度、个性张扬的力度、人际交往的广度以及其他人对你的关注度。比如,一个性格外向、乐于自我暴露的人,“开放我”的部分就会分量较重。这类人勇于进行自我展示,不畏惧别人对自己这一部分的评价和看法,并且乐于和别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给人的感觉像是一池清水,清澈透明,一眼见底。
盲目我:我不知道,可你知道
右上角那一扇窗称为“盲目我”,指的是“我自己不知道、而别人知道”的自我概念,也就是“别人眼中的你”。通常,这是人际发生误会乃至冲突的根源,因为“别人眼中的你”和“你眼中的自己”并不一致。
前几天,遇到一个同事晓雯,她掏心掏肺地跟我抱怨:“我这个人嘛,你也是知道的,做事特别勇于承担责任,我怎么可能会去做那么龌龊的事?做了还不敢承认?但是,丁总他根本就不了解我,他竟然说我是个自私的人!我什么时候自私过啊?”
晓雯说出这样一番话的目的,是希望作为朋友的我,可以认同她“勇于担责”,同时陪她一起指责那个对她做出错误评价的丁总。同仇敌忾,似乎是朋友该做的事情。
然而,我当时内心的想法却是:“根据我对你的了解,你好像并不像你以为的那样勇于承担责任,反倒比较像丁总说的自私自利啊……”
显然,我和丁总这两个外人,对晓雯的评价是一致的。在我们眼中的她,与她认为的自己的样子,还是很有差异的。这就是“盲目我”在发挥作用!
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你觉得自己特别勇敢,但在别人眼中可能就是莽撞冒失;你觉得自己仗义执言,在别人眼中可能就是情商不够,缺乏察言观色、随机应变的能力;你觉得自己思虑周全,在别人眼中可能就是优柔寡断;你觉得自己情商很高,在别人眼中可能是为人圆滑。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你会比较自信,因为觉得自己有很多优点,但是在别人眼中,你并没有那么好。这样的反差,容易使你在面对职场晋升的关键时机,过分高估自己的成功概率。
当然,相反的情况也有。比如,你觉得自己做事很犹豫,总是瞻前顾后,但在别人眼里,你却是一个懂得照顾别人感受的人;你觉得自己的专业基础薄,总是提前准备很多资料,以备不时之需,但在别人眼里,你却是一个认真负责、敬业尽职的好下属;你觉得自己不善言辞、容易害羞,但是在别人眼中,你可能是一个特别值得信赖的倾听者。
如果出现的是这种反差,意味着你可能对自己有着较低的自我评价,不够自信;但在别人眼中,你已经非常出色,值得信任、培养和提拔。所以,这样的人常会有“意外之喜”。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者清”。“盲目我”指的就是“如果别人不告诉你,你本人觉察不到”的这部分自我,是自我认知的盲区。通常,内省能力越强的人,盲区越少。
隐藏我:我知道,你不知道
左下角那一扇称为“隐藏我”,指的是“我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自我概念。
这一部分,有可能是我们还没有机会去展示给别人看的优点,理由可能是为人低调、不想太张扬,也有可能是我们刻意隐藏起来的缺憾,比如一些童年往事、痛苦的经历和身体上的隐疾等。
人人都有秘密。一些隐私,我们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这是正常的心理需要。心理学认为,适度的内敛和自我隐藏,有助于心理平衡和健康。
但是,如果隐私太多、隐藏太深,别人就可能认为你很难接近,难以看懂,难走进你的内心,难做朋友,而你自己也会觉得孤独。
端庄大方的小雅生活在一个传统保守的家庭,父母对她的教育是“女孩子要矜持,公共场合少说话”。因此,小雅从小都表现得文静内敛,努力把自己活泼的一面压抑下来。
成年后,当她看到那些在公共场合勇于表达自己观点和情绪的人时,她总会说“这个人真爱出风头,好虚荣!”可实际上,只有小雅自己知道,她内心深处其实非常羡慕别人的大胆外放,自己也渴望体验这种自然流露。她把这个部分的“我”深深地藏了起来,成为“隐藏我”的内容。
未知我:我不知道,你也不知道
右下角那一扇窗称为“未知我”,指的是“我自己不知道,而别人也不知道”的自我概念。这个部分通常指的是我们尚待开发的能力和个性,很有可能是我们潜藏的“宝藏”。
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也许会让你的人生从此不同。比如,领导交给你一项任务,你从来没有涉足过这个领域,领导也不相信你有这个能力完成,仅仅让你尝试收集一些资料。结果,你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灵机一动,有了一个很棒的想法,又加班加点地辛苦工作,最终呈现出一份极佳的策划案。
自我成长与发展的实质是扩大“开放我”,与他人分享“隐私我”,通过他人的评价减少“盲目我”,不断发掘自己和他人的优点开发“未知我”。随着这些做法的深入,你的人生掌控区会越来越宽阔。你未来“可能成为的样子”比今天“你已经成为的样子”会精彩好多倍。
显然,这样的结果,是你和你的领导都没有预想到的。这种能力本来潜藏在“未知我”的这个部分,随着这项工作的完成,逐渐显现出来,成为“开放我”的一部分。
通过这一个又一个小故事,我们不难发现,“认识自我”其实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无论我们如何努力,总还是会有一部分“我”是自己无法探知的。
全方位认识“我”
我们天天说“我”,却很少认真思考“我”是什么。曾经给一些朋友做“Who am I”的测试,结果很多人写到第六七句时就写不下去了。人们对自我的认识,其实远远不够。
全方位认识“我”,不仅要认识“开放我”,展示出一些“隐藏我”,还要尝试去了解“盲目我”(即别人眼中的我),努力挖掘“未知我”。
一是把“隐藏我”中的优质部分放入“开放我”。你是不是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在职场上没有得到重用?那是因为你知道自己的全部优点,而别人未必清楚,这是“隐藏我”与“开放我”不一致导致的。寻找合适机会,多多展示自己的优点,把别人还不清楚的你的优势表现出来,让别人更容易发现你的才干。
二是尽可能发现“盲目我”中不好的部分。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更多地倾听,多听听身边朋友对你的评价,从别人口中发现不一样的自己。也许,你会听到一些与自己实际情况并不一致的内容,这时,先别急着反驳和解释,把它们记录下来,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做法有没有一些容易引起别人误会的地方。在此基础上,改进沟通的效率和效果,减少信息的错误传递。
同时,也不要过分在乎别人的评价,特别是负面评价。因为每个人对他人的评价都是主观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存在各种认知偏差,别人的评价也未必都是对的。
如何去区分这其中的分寸呢?那就要看这个问题,是一个人这样评价你,还是有很多朋友都曾给你指出过。如果是前者,那就可以不用太在意了;如果是后者,你就应该正视这个问题。
三是要想方设法挖掘“未知我”。有时候你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做某件事时,我们说不清道不明,但就是莫名其妙地把它做得很好。对于这部分,你可以通过心理测试或不断尝试新事物,找到一些自己没发现、别人也不了解的性格特质。这些都有助于你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
自我成长与发展的实质是扩大“开放我”,与他人分享“隐私我”,通过他人的评价减少“盲目我”,在和别人的交往中不断发掘自己和他人的优点,开发“未知我”。随着这些做法的深入,你的人生的掌控区会越来越宽阔,可以做很多原来做不到的事情。
也就是说,你未来“可能成为的样子”比今天“你已经成为的样子”会精彩好多倍。这,就是自我成长!
看到这里,你认为你对自己足够了解吗?有哪些部分是你的“开放我”,而哪些部分又是你的“隐藏我”呢?用纸和笔将它们写下来。问问身边朋友对你的评价,看他们的答案与你所写的是否一致呢?期待你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