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17年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亮点

(一)2017年文化产业新业态年度标签:知识付费、网络综艺、泛娱乐、移动电竞、网络文学、在线教育

1.知识付费打造文化产业新风口

2016年,得到、知乎、果壳分答、喜马拉雅、微博问答等知识付费平台相继出现,被众多媒体称为知识付费的元年。今年,艾媒咨询12月5日发布的《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知识付费用户规模达1.88亿人艾媒咨询.2017中国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EB/OL].(2017-12-05)[2018-01-09].http://www.iimedia.cn/59925.html.。究其本质,知识付费依然是内容生产商与用户之间,输出有价值的知识内容或服务换取酬劳的商业模式,并逐渐成为文化产业新风口。

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平台知名度排行中,知乎以7.8分排名榜首,喜马拉雅FM则以7.7分紧随其后。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相较于得到和分答,知乎与喜马拉雅FM在原平台及社区运营上具有优势,拥有深厚的用户基础,而与微博、豆瓣等平台相比,知乎及喜马拉雅FM则拥有先入优势,在知识付费市场上建立其良好口碑(见表2-1)。

表2-1 知识付费主要平台数据

知识付费行业的兴起与一般的互联网内容付费一样受益于正版化政策利好以及移动支付等基础设施的成熟、用户版权保护意识逐步提升。除此之外,从平台对接的供需两端来看,其也满足了知识供应者和消费者的需求以及痛点。①对于需求方:在碎片化时间中低成本地实现自我提升,并获得社区的认同感。对比于课堂授课,知识付费平台用户更能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但相较于互联网海量的免费信息,知识付费产品作为经过精加工的内容,提升了获取有效信息的效率。②对于供给方:知识付费提升认知盈余的生产者的变现能力。过往知识生产者的变现方式主要是授课和出版发行,由于辐射人群有限,回报的规模较为有限;由于中间环节众多使知识生产者能分得的价值被较大程度挤压。

未来,知识付费领域机遇与挑战并行。未来的竞争,头部内容不可或缺,但是其爆款数量仍旧有限。平台挖掘中部及接近头部的大V,和这些大V的工作室共同制作付费内容将会成为主流。知识付费越来越趋向缓解用户的身份认知、工作焦虑和阶层隐忧的功能,长远来看,内容创业者完全可以深耕一个领域开自己的“学校”,而知识市场社区化、平台化是大势所趋。

2.网络综艺:现象级节目打造全新本土IP

2017年,上线网络综艺节目197档,增幅高达53%;播放总量总计552亿次,同比增长10%。从平台占有率看,2017年各平台自制综艺生产数量和播放量上腾讯视频优势突出,数量和播放量分别占比33.3%、32.5%;此外,爱奇艺数量和播放量分别占比27%、14%;优酷数量和播放量分别占比24%、10%。芒果TV凭借湖南卫视体系内强大的综艺节目资源和自制节目质量优势,在网络综艺领域也表现出不俗的竞争力,节目数量和播放量分别占比11.5%和31.3%。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年中国综艺发展现状及网络综艺的发展趋势分析[EB/OL](. 2017-12-04)[2018-01-09].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712/588975.html.

14档节目播放量突破10亿。以脱口秀、辩论、访谈为主的语言类,养成、竞技为形式的偶像选秀类,以及亲子萌宠和美食类,成为网综主流类型。与此同时,投资规模、卡司阵容及制作质量不断提升,节目二次售卖价值水涨船高,开发模式向全产业链延伸。网综原创力不断加强,自制综艺发亮发光,多元垂直成为发力点。凭借粉丝化、互动化、类型化、细分化的特点,平台利用优势牢牢抓住年轻观众这个主流受众,成就了《中国有嘻哈》《明日之子》爆款综艺,也深受广告商的青睐(见表2-2)。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年中国综艺发展现状及网络综艺的发展趋势分析[EB/OL](. 2017-12-04)[2018-01-09].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712/588975.html.

表2-2 爆款节目娱乐指数

从三大视频网站的综艺布局来看,2018年网综市场展现出十足的创新力,节目的类型及题材进一步多元化,为视频用户带来更多选择和体验。未来,随着网综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及粉丝经济的价值挖掘,用户为优质网综直接付费的意愿将继续提高;头部网综的多季开发和系列化开发将成网络综艺开发的标配;在此基础上,以网综IP为核心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被强化,优质网综的商业价值和变现能力将继续提升,挖掘范围经济将是未来网综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至此,市场对平台的考验也随之升级,谁能更好地配置和整合集团内外部资源,合理投资布局核心内容,谁才能抢占未来市场发展的先机。

3.互联网巨头布局泛娱乐版图

泛娱乐这个词并不是在2017年诞生的,但却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蔓延至整个国内市场。之前这个词还只是文化企业主要宣传的概念,2017年,这个词已蔓延至汽车、旅游、家电、电商等所有行业。

2017年,泛娱乐产业规模总体超过5800亿,其中上游内容付费市场增幅迅猛,超过3000亿,视频付费市场持续爆发,用户数超过百亿规模腾讯娱乐.2017泛娱乐产业规模超5800亿,95后用户逐渐成为主流[EB/OL](. 2017-11-30)[2018-01-09]. http://ent.qq.com/a/20171130/032442.htm.。经过数年细分行业相互交融,在媒体娱乐、互动娱乐、现场娱乐三大板块均已出现领军企业,并相互渗透致力于泛娱乐的集团化布局;从上中下游和衍生服务层构成十二宫格的泛娱乐产业图谱趋于完善,而短视频、线下演艺等细分行业将有望跑出新的机会。

不过必须看到的是,类似阿里影业、腾讯这种高举泛娱乐大旗的领军企业,如今仍没有明确的经典案例诞生,所以这个概念似乎仍只停留在企业为提高股价而存在的初级阶段。因此,可以预见到2018年泛娱乐的概念仍会被各个企业不断提及,但何时能够真正由虚转实,也是市场翘首以盼的事情。

图2-1 泛娱乐版图

4.移动电竞开启全产业链开发时代

2017年,围绕电竞手游IP衍生的文化内容逐渐丰富,包括线上线下联动、饭圈文化的合理利用,回合制RPG游戏《阴阳师》也围绕其建立起的二次元IP推出了一款多人对战的MOBA竞技手游《决战!平安京》,并正在影视化过程中,包括《王者荣耀》的综艺化在内,可以看到,电竞手游正在驶入当年竞技端游的轨迹,并逐渐具备了成熟的商业模式。

2017年3月,《王者荣耀》正式登顶全球苹果用户iOS手游收入榜第一位。日活跃用户5000万,一季度每月流水30亿。2017年Q2腾讯网络游戏营收238.61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手游营收约148亿元,同比增长54%,这也创下了手游端首次超过PC端游的“战果”。同时,用户黏性较好,有很强的可持续发展动力。电竞与文娱产业的紧密贴合想必将在明年有更多富有创造力的方向(见图2-2)。艾媒咨询.2017中国移动电竞行业报告[EB/OL].(2017-05-23)[2018-01-11].http://www.iresearch.com.cn/report/2996.html.

图2-2 王者荣耀用户规模

电竞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逐渐形成独立的运营、商业模式,而移动电竞的全民化基础,也助推电竞赛事呈现出脱离于游戏附属的角色,逐渐成长为独立IP。从电竞赛事的商业运营模式来讲,以王者荣耀职业联赛为例,电竞产业已经形成了由人才、产品、赛事、承办、内容制作、明星经纪和周边产品等多个环节构成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并具备了独立的造血能力。移动电竞产业生态基本成熟,产业链逐步完整。现如今我国移动电竞产业趋于成熟,产业链逐步完整,形成了循环的生态闭环。其中,内容成为整个移动电竞产业链条的核心环节。

5.网络文学进入主流市场

2017年是网络文学快速发展的一年,数十部作品凭借超高的人气登上了百度2017小说年度热榜。其中白金级作者辰东、天蚕土豆、我吃西红柿等人携作品成为榜单热门人选:辰东《圣墟》成为“年度热搜小说”TOP1,天蚕土豆《大主宰》占领“人气尖叫小说”榜首,我吃西红柿《飞剑问道》上榜“年度最强IP”。

综观《百度搜索风云榜-小说榜》(见表2-3)《2017年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半年榜》,以及《2017年中国网络文学作家影响力榜》等业内榜单排名,无论是作家还是作品,都反映着相同的趋势:首先是网络文学产业的发展空间巨大,其次则是网络文学头部作家、作品的发展与头部平台资源的关联愈加紧密。

表2-3 2017年度百度小说风云榜

来源:百度指数

内容影响力的扩大,将令网络作家的主流化成为发展方向,不仅是身份标签上的主流,目前中国作协中,网络作家数目已上升至10%,而且其个人品牌打造也趋向意见领袖,通过新媒体阵地,微博、微信等社交途径,网络作家有可能转换不同身份,从作家到微博大V、编剧、制作人等。此外,得益于众多头部网络文学平台对作家的运营,现阶段的明星作家对个人品牌的运作趋向多元化,如参加综艺节目、商业活动、媒体报道。平台以运作“明星产品”的角度来深挖作家的粉丝经济,以中国原创文学风云榜为首的综合性榜单,就是作家主流化、明星化,IP价值化运作的标志。

6.直播行业走进“下半场”,在线教育成为新增长点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92亿,较2016年增长26.5%,至2019年预计用户规模达到4.95亿。艾媒咨询.2017上半年中国在线直播行业研究报[EB/OL].(2017-08-11)[2018-01-09].http://www.iime-dia.cn/54120.html.在行业监管加强和同质化竞争的压力下,2017年在线直播行业结束疯狂生长的阶段,进入行业调整期,直播行业趋向理性发展,行业的用户策略目标从增加用户数量转到提高用户留存率。

通过直播实现的在线教育行业成为新的增长点,2017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194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9%艾媒咨询.2017中国在线教育行业白皮书[EB/OL].(2017-11-22)[2018-01-11].http://www.iimedia.cn/59782.html.。B2B2C在线教育直播平台(见图2-3)不直接提供各类课程内容,而是为有知识储备的网师和有学习需求的学生搭建起教与学的链接:一方面,平台会通过严格的资质审核和课程监管机制,筛选优质网师入驻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平台通过聚合多领域的网师和课程内容,来满足学生用户的学习需求,并实现课程内容的变现。艾媒咨询.2017年中国B2B2C在线教育平台行业研究报告[EB/OL](. 2018-01-05)[2018-01-09].http://news.china.com/domesticgd/10000159/20180105/31919296.html.

图2-3 B2B2C在线教育直播平台产业链与企业图谱

直播互动教育未来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其一,优质资源分配不均,三四线城市需求亟待释放;其二,底层技术成熟创业市场融合创兴,消费主体等共同推动直播与互动教育发展;直播互动教育将进一步促进流量变现。

(二)优质内容构建文化产业新业态内容生态

1.小众文化的分众化传播

小众文化是相对于大众文化而言的,它是以个人为基础,并局限于邻里、同道或者朋友等小圈子里而形成的明显差别于大众文化的一种文化形式。对于一些小众内容创作者,如今塑造内容品牌面临着许多困难。首先是进入市场的机会变小,没有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没有推广资源,缺乏背景支持的草根,已经错过了这一波内容创业的红利,其次是各垂直领域内的市场份额分配已经基本占位成形。

要想在这种形势下博出一席之地,留给新一轮内容创业者的,只有走“分众化垂直传播”的道路了。代表性的有“毒舌电影”,用“坚持原则,只说真话”的影评,俘获了热爱电影的粉丝们。如今他们已经发展出自己的App,并拓展业务,让内容变现,最新颖的就是为小众电影做宣发和众筹,突破了内容自媒体盈利模式的天花板(广告、社群、电商)。影评内容虽然小众,他们的观点也不全客观,但是依然能够收获专属于自己的粉丝,为有个性的电影人做应援,在内容创业领域另辟蹊径。此外还有“同道大叔”这个星座微博号,就在星座领域深挖,从文字内容转变到漫画、短视频,并衍生出了周边手办,风格非常二次元。之后还涉足三次元偶像界,打造了星座女团“Astro12”。可见,“互联网+”的环境下,内容创业者只要找准发展方向,做独特的小众化的内容品牌,依然能走得远大,拓展出自己的商业版图。

2.优质IP持续发力

2017年优质IP的产业热点,依然集中在网络文学领域。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也达到3.33亿,占网民总体的45.6%。国内各类原创文学网站作品总量1455万种,当年新增作品即达175万部中国传媒大学IP产业研究项目组.2017中国IP产业年度报告[EB/OL].(2017-11-23)[2018-01-11]. http://www.sohu.com/a/206068743_730713.。这是中国IP产业最重要的吸金利器。以《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鬼吹灯》《楚乔传》《择天记》《人民的名义》为代表的网络文学改编潮已经席卷了影视制作的领域。这些优质IP在跨界传播之前,就已经拥有大批量受众。在这群受众之中,不少还是IP的忠实粉丝,保证了粉丝黏性。“情感牌”“青春牌”“怀旧牌”等营销模式,联动体育IP、艺人IP等不同维度,使粉丝快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实现粉丝经济效益最大化。

表2-4 2017优质IP分类列举

2017年IP产业的商业模式(见图2-4)也已基本清晰,分为孵化培育、宣传运营、授权变现三大环节,对于成熟的IP运营来说,一次成功的改编不等于完成了对IP内涵价值的变现。只有多次完美跨越宣传媒介的界限,IP的商业潜力才不会逐渐僵死,因此IP产业的开发是一个全版权运营的过程。

但是随着各种大IP不断在市场“失灵”,无论观众还是资本终于意识到了行业的天花板。在一轮又一轮资本疯狂地洗礼后,真正值得打造的头部IP已基本开发殆尽。例如日本IP《深夜食堂》《麻烦家族》等作品因水土不服被网友疯狂讨伐,也让不少观望者望而却步。因此,未来IP是否能从榨干价值转变为培育价值,也决定了还会不会有类似《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鲛珠传》的成功案例粉墨登场。

图2-4 2017IP产业商业模式流程图

3.传统文化的年轻化传播

2017年,传统文化热席卷影视、综艺、图书出版、教育等各行各业。火爆电视荧屏的《中国诗词大会》,让人们重新捡起书本,加入吟咏背诵的大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经由《百心百匠》《了不起的匠人》等纪录片得以广泛传播;国家级文物借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变身新晋“网红”。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极具创意的形式、年轻化的表达,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浸润大众的心灵。

与此同时,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公布,这是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意见强调,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

传统文化再度大热,从“活”起来到“火”起来,既体现了文化自信,也证明发扬光大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国人的一种自觉意识。种种迹象显示,传统文化经典正借助不同的平台载体,以各类别出心裁、“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那些千百年来传诵不绝的“诗意”在现代人的内心深处扎根生长。

4.二次元走向主流视野

二次元是亚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从纵向来看,通过二次元经济,聚合动漫作者、漫迷、泛动漫用户、行业合作伙伴,构建流行的二次元动漫内容;从横向来看,二次元经济以动漫明星IP为核心,与影视、文学、游戏等内容形态协同共生,构建“泛娱乐”生态,走入主流视野。

2017年,二次元用户预计超过3亿人,同时二次元文化也已经走入了主流文化市场。据统计,二次元核心用户已从2014年的4984万人上升至2017年的8199万人,总体用户规模从2013年的0.89亿人上升至2017年的3.08亿人(见图2-5)。艾媒咨询.中国二次元行业报告[EB/OL].(2015-07-16)[2018-01-11].http://www.techweb.com.cn/shou-jiyouxi/2015-07-16/2176477.shtml.2017年6月中国网民年龄结构中,29岁及以下的人群占比高达52.2%。90后和00后的人口基数达到了3.3亿,成为中国网民的中坚力量,而这部分的用户正是二次元产业的主流人群。

图2-5 2013—2017年中国二次元用户规模及增长率

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中国青少年正形成一种潮流、一种现象,并开始得到各方面的重视,随着这一代人逐渐融入社会,他们的想法、爱好都将被整个人群所关注,因而成为主流。事实证明,曾经的亚文化,动漫、游戏、鬼畜等B站用户喜欢的各种形式,近年来也开始在社会上悄悄流行起来。

(三)数字创意产业成新业态集聚地

1.政策保障数字创意产业持续发展

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5个产值规模10万亿元级的新支柱产业;2016年3月,数字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应用服务又被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5月,文化部出台《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确定了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再度提出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并透露将制定相关政策,促进数字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数字创意产业”这一概念迅速升温,并引发新一轮创投热情。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数字创意产业投资热点》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内地数字创意产业投资总额达274.7亿元,较去年下半年大幅增长84.4%;2016年到2017年上半年,内地数字创意产业共有859笔投资案例,投资金额高达659.3亿元,在总体投资中的比重分别约为20%和10%。未来,我国将在这一基础上加大对数字创意产业的支持力度,继续释放政策红利,将其逐渐打造成全新的支柱产业。国家信息中心.2016-2017上半年数字创意产业投资热点[EB/OL].(2017-09-21)[2018-01-09].http://mini.eastday.com/a/170921164643357.html.

2.传统文化数字化

传统文化是产业创意内容的源泉,是数字创意产业走向世界的核心竞争力。2017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腾讯和敦煌研究院宣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启动“数字丝路”计划,从2018年起,双方将通过游戏、动漫、音乐、云数据、AR/VR技术等六大维度展开合作,深入推进,保护、传承、活化敦煌的传统文化,这是2017年互联网技术为传统文化赋能的又一例证。

未来,随着我国国力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一带一路”开放性战略的日益推进,将会带来我国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巨大机遇和发展的最佳时机,而数字创意产业能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叠加,的确是一加一大于二的事。

3.数字音乐产业步入正轨

目前音乐产业在经历了柱式唱片、胶片、卡带、CD时代后,迎来了全新的数字时代。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音乐产业市场调查与投资咨询报告》中显示,截至2017年12月,网络音乐用户规模达到5.24亿,较去年年底增加2101万,占网民总体的69.8%。其中手机网络音乐用户规模达到4.89亿,较去年年底增加2138万,占手机网民的67.6%,2017年国内数字音乐产业市场规模达到498.2亿元,占核心层规模比重的74.9%。中商产业研究院.2017—2022年中国音乐产业市场调查与投资咨询报告[EB/OL](. 2017-09-13)[2018-01-10].http://www.askci.com/news/chanye/20170913/145839107628.shtml.

国内数字音乐行业已形成腾讯、阿里、百度、网易四足鼎立的格局(见表2-5)。

表2-5 数字音乐企业

中国数字音乐市场增速快,但产业链并不健康。中国的音乐产业在服务提供商环节分成了唱片音乐、音乐版权、音乐演出三条子产业链。但在这三个链条的现状上,中国和全球音乐市场相比差别比较大。唱片音乐链饱受盗版问题的困扰,一直在生死线上挣扎。音乐版权链,目前中国刚刚起步,而欧美、日韩市场这一块收益已成主流。音乐演出链是目前中国最火爆的链条,也是目前中国音乐产业的盈利支柱。一般来说,唱片音乐、音乐版权两条子链是整个音乐产业中市场集中度最高的产业链条,也是整个音乐产业的核心所在。而音乐演出既不参与创作音乐作品,也不参与制造音乐明星,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在消费前两条子链的劳动成果,位于产业链下游。

未来,我国数字音乐市场仍将围绕明星IP和版权(含直播)展开,如何有效深挖IP价值,丰富使用场景,在触达用户的同时,实现自我造血,是未来数字音乐战场的关键。

4.数字阅读开启全民阅读新时代

2017Q1-Q3数字阅读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3.6亿元,同比增长58.46%;实现归母净利润2.0亿元,同比增长105.61%,2015—2017前三季度营收及净利复合增速超过100%。2017年,中国数字阅读行业PC端用户规模约2.17亿人,移动端用户规模约2.65亿人,数字阅读正式开启全民阅读新时代。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年中国数字阅读行业市场规模及渗透率分析[EB/OL](. 2018-01-06)[2018-01-10]. 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801/600658.html.

目前数字阅读行业内一般而言会通过不同渠道、内容和产品吸收更多的用户流量,并增加用户的黏性来实现相对竞争优势。其中我们认为内容是数字阅读企业维持用户黏性和提升盈利能力最核心的手段,只能通过独家精品内容以及符合平台用户偏好的分众化的内容才能够长期培养和巩固忠实用户。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数字阅读行业的商业模式日渐丰富,行业中实力强劲的数字阅读企业已经不单单依靠用户付费和订阅实现盈利,而是围绕数字阅读IP和用户,打造出了动漫、影视剧、游戏、网络剧等多元化泛娱乐变现模式(见图2-6),能将用户流量和内容转化成收入和利润。

图2-6 数字阅读以IP为核心的衍生业务产业链及作品举例

移动阅读行业的快速增长主要受智能终端普及率提高、4G用户规模持续增长、优质内容的不断产出,以及资本市场力量的注入等促进因素影响。同时,传统出版社对移动阅读的态度更加开放,提升了移动阅读的精品内容供给;移动阅读厂商在市场机遇和资本加持的助力下,在内容端和渠道端加速实现布局,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内容和服务,激发了移动智能终端用户的阅读需求。

未来,内容资源的竞争能力是数字阅读企业长久保持用户黏性和盈利能力的重要环节。内容端的竞争未来将主要集中在发展内容生产平台,打造独家内容,以及针对优秀IP深度运营,在影视、游戏等泛文化娱乐领域挖掘其衍生价值等方面。

(四)人工智能成为不可逆的发展趋势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起步相对较晚,但国家及企业都十分重视其发展,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到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目前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与运用正处于高速进步期,随着科技、制造等业界巨头公司布局深入,以及众多垂直领域的创业公司不断诞生和成长,人工智能产业级和消费级应用精品将相继诞生,满足市场的需求,智能机器人、智能金融、智能安防等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见图2-7)。艾媒咨询.2017人工智能行业白皮书[EB/OL].(2017-11-04)[2018-01-11]. http://www.iimedia.cn/59710.html.

图2-7 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市场规模分布比例

1.人工智能助力文化产业

2017年7月8日,随着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内的人工智能热达到了新高潮:人工智能正式成为国家战略高度上的未来发展方向。

任何一项要全面改变人们生活的重大技术进步,最终必须落实到该技术的应用上来。事实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已经清晰地表达了这一观点:“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并创造新的强大引擎,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形成从宏观到微观各领域的智能化新需求,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而这一点,正是文化产业可以着力的领域,恰如时下流行的“多屏时代”概念,纵然屏幕的设计、制造和量产主要与生产技术有关,但这一概念若想真正完全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必须“以内容为王”,因此就必须借助文化的力量。

2.人工智能融入内容生产

内容产业庞大而繁杂,影视、文学、音乐、摄影、游戏等每个子领域,背后都涉及了上下游一整条产业链的诸多环节。有些领域,机器自动生成的内容质量已经接近或达到人类水平,可以用机器替代人。有些需要创意的内容,机器甚至可以创造出比人的想象力更奇特的内容。可以看出,内容生产中的重复劳动,提高生产效率,想象力更奇特内容等方面,都有人工智能介入的意义。

2017年,人工智能主要应用于以下内容生产领域,文本内容,AI写新闻稿已经在头部媒体投入实际应用,多由媒体自研或与技术供应商合作,用在个别领域的新闻生产。音频内容,AI已经能够自动作出一些乐曲,可用于影视、游戏等内容的背景音乐或节奏。已经有多家公司凭借AI,切入了乐曲作曲领域,推出了相关产品和服务。图像内容,AI已经能自动生成海报、logo等。视频内容,AI预测影视作品效果指导创作已经有了成功案例,作为人决策的一个补充。AI代替人拍摄录像还难以达到专业摄像水平,只能用于偏娱乐的领域。互动内容,AI用于游戏素材制作的方向很多,基本都还在研究开发阶段,还没有实际成果产出但潜在的想象空间很大。

总体而言,目前的AI+内容生产还处在研究和零星试点应用阶段。由于还没有达到规模化商业应用阶段,重点需要关注的还是AI生产内容能够达到何种效果,谈论后续AI以何种产品形态商业化、如何商业落地、应用后如何影响内容产业,还为时过早。

3.人工智能IP:以技术为内容创造价值

人工智能所体现的价值越来越大,AI正在全面深入娱乐的方方面面。2017年在AI的助力下,爱奇艺成为效率最高的娱乐平台。一直以来,爱奇艺都是最懂年轻人的娱乐平台。在内容的引进上,无论是版权内容还是纯网内容,从《来自星星的你》《太阳的后裔》到2017年的《楚乔传》《人民的名义》《我的前半生》《择天记》等,爱奇艺的表现都是现象级的。几乎每一部剧集都能引发一个周期的热议,这不仅仅是眼光独到,更有技术的助力。

人工智能在内容创作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影视剧的创作中有一个关键角色——选角副导演。靠经验选择合适的演员人选,经验越丰富,选择的演员越到位。而在人工智能时代,AI可以分析剧本,把人物的特色记录下来,然后在演员库里面选择匹配演员程度最高的。AI有着更多的选择,更精准的数据分析,再加上人的经验感知,在诸多自制剧中,爱奇艺的选角总是恰到好处。

在未来,也许AI就会像黑镜里的本体意识一样,当我打开视频网站,网站可以根据我的面部表情、基于我过往的喜好,为我推荐最适合我口味的娱乐产品,我可以把自己带入到情境中。人类无须那么费劲周折、还冒着伦理风险来复制一个自己,AI会代替他成为最了解你的人。

(五)“Z一代”成为文化产业新业态消费主力军

国际上,通常将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出生、年龄处于22岁以下的人群,称作“Z一代”。中国1995—2016年出生的总人口为3.78亿,约占总人口的27%。阿里研究院.“进击,Z世代”报告[EB/OL].(2017-11-28)[2017-12-20]. http://www.aliresearch.com/blog/article/detail/id/21420.html.“Z一代”伴随着互联网长大,他们的消费行为和70后、80后有着巨大的不同。“Z一代”的时代性消费主义倾向和新型媒介偏好,共同构筑起这一群体对于文化产业新业态消费需求的特点。群体决策引导的“粉丝经济”和虚拟世界构筑的“ACG文化圈”成为“Z一代”文化消费的重要模式。在个性彰显与群体聚合共同作用下诞生的粉丝社群,则既是媒介产品的受众与消费者,也可以成为媒介传播的内容来源甚至内容制造者。在此基础上诞生的“粉丝文化”,则进化成为一种全能形态的文化传播,具有传授合一、狂欢化的特性。

同时,“Z一代”对科技的发展同样倾注热情和注意。当前,社交网络、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可视化、虚拟现实、大规模在线学习课程、可穿戴设备、智慧校园等新技术形态和应用正在改变“95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行为方式,网络正成为他们精神文化生活与世界联结的中介要素。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物联网和智慧科技的兴起,智能手表、自适应游戏鼠标、VR眼镜、4K运动相机等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迎合了“95后”追求个性、彰显时尚的消费心理,满足了高智能、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见图2-8)。搜狐网.2017中国95后的消费观解读[EB/OL].(2017-07-17)[2018-01-05]. http://www.sohu.com/a/157892335_461222.

图2-8 95后大额消费分布比例

此外,目前“Z一代”已占据直播受众主体,参与活跃度极高。互联网直播平台的蓬勃发展与“Z一代”的青睐有加密不可分。当前,“Z一代”的每5个人中就有4个人观看过直播,全国直播用户中“Z一代”的占比已超过七成(占用户总数的71.5%),且以95后、00后居多。

“Z一代”有着强烈的精神文化诉求,“求知”与“娱乐”“社交”并重。调研数据显示,“Z一代”的直播诉求中,“娱乐”(占76%)、“求知”(占48%)、“社交”(占41%)所得票数的比重远超其他诉求指标,成为最核心的三大直播诉求。腾讯研究院.“Z一代”已成网络直播主力军,求知、娱乐、社交需求并重[EB/OL].(2017-08-17)[2018-01-06]. http://www.tisi.org/4943.可见,除了通过直播休闲放松,“Z一代”也强烈期望借此获取知识、传递文化价值,特别是富于趣味化、科技感的知识类直播内容,越来越受到广大95后、00后、05后的欢迎,例如龙珠直播的自制PGC节目《Wuli实验室》,就通过有趣的形式来传播相关知识点,赢得很高关注度。“95后”对于文化内容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消费观和消费能力,尽管如今的“95后”还没有完全踏入社会,但是他们表现出来对于互联网内容产品的强大消费倾向,将在未来的5至10年内带来一场内容革命。

(六)文化大数据生态体系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深入发展,大数据作为一种战略性必争资源,正逐渐成为当代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实现自身发展模式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其所蕴含的巨大潜在价值,也已引起了政府部门、科技界、产业界等各领域的高度重视。而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是数据生产规模极大与数据活跃程度极高的领域,具有典型的大数据应用潜质,因此,顺应大数据时代来临的必然趋势,适时确立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大数据战略认知与实践思维模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产业向现代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并实现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联盟于2017年8月2日在“2017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大会”上重磅发布《2017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地图》,并同期印制出版《2017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网智天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强大的技术、研发、实施和运维等能力,成功入选由中国电子产业发展研究院指导的2017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和大数据产业生态地图的融合应用领域的教育文化大数据模块。基于网智天元五维大数据智能平台技术建设的“文化创意产业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从全国1800多家大数据公司中脱颖而出,于2017年3月入选国家发改委促进大数据重大工程,是唯一一家文化大数据服务平台。“文化创意产业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打破了数据资源壁垒,建立了以大数据指导文化产品创作和融资租赁金融服务的新型生产模式和服务业态,推动了跨文化和金融领域的数据融合和协同创新,创新了文化创意产业与金融产融结合商业模式,具有行业性和全国性示范意义(见图2-10)。

图2-9 以项目融资众筹为切入点,大数据结合金融工具打造互联网平台

未来,随着文化数据资源的积淀与大数据思维模式的成熟,应用知识挖掘、中文信息处理等大数据关键技术,文化产业在生产、传播、服务、消费等产业链各环节将逐渐形成新的模式,数据在优化资源配置、凝练文化信息、推动文化传承、促进文化创新、形成生产导向与挖掘商业需求等方面的价值也将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文化大数据将被视作重要的社会资产形式而在新的社会经济运行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