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礼仪的起源

礼仪是伴随着原始宗教的产生而产生的。礼的宗教起源于自然界,是古人敬天畏神的观念和认识的反映。原始宗教中的祭祀活动,成为人类社会最初的礼仪。原始先民在其生活实践中,认识到许多自然现象对人类生活有害也有益,如由雷电引发的森林大火,可能导致人被火烧死,而另一方面,烧死的动物又能为人类提供熟食,当时的原始先民,并不知道影响人类命运的这些自然现象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他们认为自然现象充满了神秘感,并对其满怀敬畏感和恐惧感,进而产生了“万物有灵”“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观念,并希望通过采用原始宗教仪式,如祭祀、崇拜、祈祷等来感化和影响自然神灵,使其多赐福少降灾。

《礼记》曾对礼的起源和发展作出概括:在远古时代,人们把黍米和猪肉放在滚烫的石板上烤炙而食,在地上凿坑作为酒樽,用手捧而饮,再用茅草捆扎成鼓槌来敲击土鼓,表示对鬼神的祭祀。这是远在时代崇拜神灵的礼仪,也是礼的开始。到后来,礼逐渐演变成为一整套祭祀天地鬼神及祖先的政治制度和文物典章制度,尤指为表示敬意或隆重举行的祈福求福活动。

不仅如此,人类在社会群体生活中,相互依赖、相互制约,逐渐形成一种天然的人伦秩序,它是被所有成员共同认可、保证和维护的社会秩序,这是礼形成的另一来源。据说打猎时,不同部落的人相遇,如果双方心怀善意,便伸出各自的手掌,掌心向前,向对方表示自己手中没有石头或者武器;走近后,互相摸摸右手,以示友好。这一出于安全需要的动作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人们常用以表示友好的握手礼。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礼仪的内容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充实,大到国家政治、小到家庭生活,无一不按照一定的程序、仪式进行。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礼仪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被视为“国之基”,如我们非常熟悉的“跪”、“拜”、“座次”、“举案齐眉”等。

近代,西方的礼仪也被引入中国,注目礼、握手礼和敬礼等礼节,被人们熟悉与接受,中国传统的礼仪又增加了许多符合国际惯例的元素。

跟中国的礼仪文化相似,西方的礼仪文化也来自宗教。古代希腊神话中奥林匹斯山上的具有人性色彩的神,如主神宙斯、太阳神阿波罗、智慧女神雅典娜等,他们是可以与人平等交谈,有着人的生理需要的神,今天希腊的许多地方仍然保留着地方神祗和一些流传至今的宗教仪式。

随着文艺复兴这个欧洲文化鼎盛时期的到来,西方人的宗教礼仪转而演变为崇尚一种新的、肯定世俗生活合理性的,强调社会交往和发展社会交际的礼仪,使礼仪的发展进入崭新的一页。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指出,要想成为一名绅士,就需要美德和礼仪。这里所指的礼仪,是指待人接物、处世为人的礼貌、礼节和风度。

从此之后,欧洲的礼仪教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人文礼仪和社交礼仪。

可以说,人类的礼仪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各国家、各地区、各民族随着交往的日益密切,礼仪不断地相互影响、渗透,取长补短,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