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为仓廪之官,为人体提供能源

《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曰:“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仓廪:仓,谷藏也;廪,发放。仓廪,即管理财物并按时发放的官员,人体所需要的能量都来源于胃的摄取。

胃上承食管,下接十二指肠,是一个中空的由肌肉组成的容器。金朝医学家说:“胃者,脾之腑也……人之根本。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也。”胃为水谷之海,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和。由于胃在食物消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脾一起被称为“后天之本”,故有“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之说,胃气强则五脏功能旺盛。因此,历代医家都把固护胃气当作重要的养生和治疗原则。

所谓“胃气”,在中医理论中泛指以胃肠为主的消化功能。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有这样的记载:“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也就是说,胃气决定着人的生与死。对正常人来说,胃气充足是机体健康的体现;对病人而言,胃气则影响到康复能力。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人有无胃气呢?这就要看一个人是否有饥饿感。

婴儿饿了,就哇哇地哭,这就是饥饿感。小孩子饿了,就闹着要吃饭,这就是饥饿感。人能有饥饿感,就说明这个人是正常人、健康人,这也说明此人的胃气很好。

胃气是人赖以生存的根气,只可养,不可伤。因此在诊断上要审察胃气,在治疗上要顾盼胃气,在养生上要调摄胃气。胃气强壮,则气血冲旺,五脏和调,精力充沛,病邪难侵,可祛病延年。

◎人体的胃及肠道。

中医认为,胃以降为顺,就是胃在人体中具有肃降的功能。胃气是应该往下行、往下降的,如果胃气不往下降,就会影响睡眠,导致失眠,这就叫作“胃不和则卧不安”。与此同时,胃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生血。“血变于胃”,胃将人体吸纳的精华变成血,血由食物的精华组成。

另外,胃还和我们的情绪关系密切。虽然我们看不见自己的胃,但它每时每刻都反映着我们的情绪变化。当你处于兴奋、愉悦、高兴的情绪状态时,胃的各种功能发挥正常甚至超常,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运动加强、食欲大增。如果你处于生气、忧伤、精神压力很大的消极情绪状态,就会使胃液酸度和胃蛋白酶含量增高,胃黏膜充血、糜烂并形成溃疡。在你悲伤或恐惧的时刻,胃的情形更糟,胃黏膜会变白、胃液分泌量减少、胃液酸度和胃蛋白酶含量下降,导致消化不良。因此,要想养护我们的胃,最好先从情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