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四时以适寒暑,避六淫各有主时

《黄帝内经》把“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气。实际上,这六气就是空气流动,气温高低、湿度大小的反映。当六气发生骤变或人体抵抗力和适应能力下降时,六气就成为致病的因素,被称为“六淫”。即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和火邪。

《黄帝内经》养生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顺时养生”,避六淫邪气同样如此。春夏秋冬各有其特点,春风、夏暑、长夏湿、秋燥、冬寒等是自然气象的基本类型,它们因四时而更替变化。因此“六淫”也各有主时,春天多风病,盛夏多暑病,夏末秋初多湿病,深秋多燥病,冬天多寒病。

“风”四季都有,但以春天为主,故为春之主气。人感染风邪就会引发鼻塞流涕、咽痒咳嗽、头痛发热等疾病,所以一年四季,尤其是春天一定要注意风邪的侵入。

寒邪就是冬天的“寒气”侵入人体的外在病邪,寒邪伤人常使人体气血津液运行迟滞,甚至凝结不通,不通则痛,从而出现各种疼痛的病症。

暑,为夏天主气,炎热、暑湿交蒸、闷热是它的特点,夏天说谁谁中暑了,说明他感染了暑邪,症状是高热、大汗、烦渴、肌肤灼热等。

figure_0055_0028

湿,为长夏主气,长夏相当于雨季,此时雨水较多,湿热熏蒸,气候潮湿,这样的气候也容易引发疾病没如果湿困于脾胃,则不思饮食,口黏口甜,如果湿邪浸淫肌肤,则可见湿疹等皮肤病,所以长夏要注意防止湿邪的侵袭。

燥,为秋季主气,与湿相反,燥以空气中缺乏水分,湿度降低为特点,表现为劲急干燥的气候,如初秋之际,久晴无雨,天气燥热,这种气候也容易引身体的不适甚至疾病,如口鼻干燥、皮肤干涩,大便干结不通等。

火邪,大部分是由内而生的,外部原因可以是一种诱因,总的来说还是身体的阴阳失调引起的,外感火热最常见的就是中暑,通常都是温度过高、缺水、闷热的环境下待过长时间,然后体温也会升高。内感火热的情况会更多谢,现代人的压力大,经常熬夜,吃辛辣的食物等都会引发上火,导致出汗、口渴、小便短赤等。

由上可知,外避邪气也要根据季节的更替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正所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养生顺应自然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