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1]

文化是历史发展的标志,是文明演进的积淀,它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创造、制度文明的建设,也包含观念思想的构筑,更包含社会生活方式、民俗风情的世代相传、感化挹注。它既由社会精英引导方向、规范价值取向,更由广大群众参与创造、展现精神风貌,反映着全民族的心理认同,成为一个民族的本根与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考察,我们就能够清醒地理解,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数千年沧桑,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地为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正在于我们这个民族拥有博大厚重、无与伦比的传统文化,它作为我们的民族之“根”,起着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文明升华、强化民族凝聚力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流传至今的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乃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生动的表现形态,它们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突出反映着中华民族的心理认同,是广大民众精神世界的生动展示,也是国家历史积淀与文明性格的具体象征。

一、传统节日: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多彩画卷

中国的传统节日宛如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着历代民众的人文意识与审美情感,成为中华文明的亮丽风景线。而这幅多彩画卷的鲜明特色,突出反映为其历史的悠久、大众的参与、文化的集萃、民族的认同以及国际的影响。

历史悠久性。中国传统节日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产物,具有十分深厚的历史底蕴。考察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早在上古时期即已因生产活动、原始崇拜而初露端倪,后又随着神话传奇故事的融入,宗教文化因素的影响,以及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意义而渐渐确立。

到了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大都已经定型。如汉章帝时,曾下诏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在司马迁制作的“太初历”中,元宵节作为重大节日也赫然见于记载,至东汉明帝时,更出现了在元宵之夜燃灯观赏的社会风俗。又如清明节,起源于春秋时晋文公为缅怀纪念介子推而推行的禁火寒食的风俗,到汉代时,则成为民众普遍认同并参与追忆先人的特定节日。再如端午节,尽管有关其起源的看法多有分歧,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南方吴越民族图腾祭祀说,恶月恶日趋避说等,但是,它起源于先秦时期,定型与普及于汉代,乃是不争的事实。中国传统节日由来已久,绵延不绝,早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恰恰是这种历史悠久性,使得传统节日能够历久弥新,深入人心,发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大众参与性。中国传统节日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凝聚人心、构筑民族心理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于它们亦雅亦俗,亦庄亦谐,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成为普天共庆、全民参与的盛大礼典。随着历史的演进,民众文化意识的自觉,传统节日中原始崇拜、禁忌迷信的色彩越来越淡化,逐渐变成纯粹庆贺意义上的日子。这种文化现象大致出现在隋唐时期,当时,传统节日已经普遍转化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佳节良辰,充满喜庆欢快的气氛,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娱乐活动内容伴随着相应的节日而成为时尚,广为流传,这就极大地吸引了普通民众关注与参与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从而全面拓展了传统节日的群众基础,使它们拥有了更强大的活力与生机。王安石曾写诗讴歌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里的“千门万户”正是普天同庆、万众参与的形象写照。春节是如此,元宵、端午、清明、中秋、重阳等节日同样没有例外,像元宵节“何处闻灯不看来”、“花市灯如昼”的绚丽,清明节“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的热闹,端午节“画鹢四来合,大竞长江流。建标明取舍,胜负生死求”的奋发,都是大众积极参与传统节日庆典的生动体现。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传统节日具有“寓教于乐”,凝聚与振奋民族精神的巨大功能。

文化集萃性。中国传统节日的绚丽多彩,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展示,也与它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密切联系。具体地说,它们乃是文化大传统(精英文化)与文化小传统(大众文化)的有机结合。历史上无数诗人骚客都把传统节日作为自己吟诵讴歌的重要对象,这使得对传统节日的吟诵成为中国古代优秀文学的集中载体之一。他们或借这些吟诵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或借这些吟诵反映自己对亲情、乡情的深沉眷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或借这些吟诵申诉自己对历史现实的真实感慨:“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从而留下了许许多多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这些经典名篇因传统节日而产生,而流传,同时反过来又为传统节日增添了更深厚的文化内涵,提升了更强大的文化感染力与影响力,激发起广大民众对传统节日的更大文化心理认同。事实也正是如此,只要提起清明节,人们脑海中就会浮现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美妙诗句;只要提起中秋节,人们也必然生发出苏东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瑰丽联想。以这个意义上说,传统节日已凭借古代文人的生花妙笔,而得以深深植根于亿万人的内心深处,成为人们文化归附意识的具体象征。

民族认同性。一体多元是中华民族的显著特征,民族大融合、大团结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基本途径。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中国传统节日也起到了无形但却强大的纽带联结作用。换言之,传统节日不但是汉族民众的重大庆典礼仪,也是许多少数民族共同拥有与庆贺的良辰佳节。如朝鲜族、满族、黎族、纳西族、侗族、毛南族、达斡尔族、拉祜族、锡伯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大都与汉族一样,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列为自己民族的节日,尤其是春节,更是这些少数民族热烈庆祝、愉快欢度的大喜日子之一。当然,这些少数民族除了欢度汉族传统节日之外,也有属于自己民族的特殊的节日,即使是过春节、中秋节等节日,各个少数民族也有不同于汉族的庆贺方式,其实这也恰好反映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优良传统。而少数民族对春节等传统节日的认同与接受,也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与强盛的生命力,传统节日在促进民族大融合、巩固民族大团结方面的意义于此可见一斑。

二、传统节日:中华民族精神意识的形象写照

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是传统节日得以形成与丰富的深厚土壤,它们作为中华文明在民间社会最直观、最生动的表现形态,业已成为民族主体意识的主要载体与鲜明象征,是中华文化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的形象写照。这种文化主体意识,大体而言,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勤劳奋斗意识。从本质上讲,传统节日与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这一特点,决定了许多传统节日直接来源于农事节令。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不仅与四季变化有关,而且在农事节令中起着界标性的作用。

《礼记·月令》和《四民月令》分别代表了官方与民间重视农事节令的传统,在立春之日进行的“迎春”活动,曾是国家大典,“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礼记·月令》)。突出强调了“天子亲耕”的“藉田”之礼。这种礼仪自先秦一直延续至清末,它本身就具备着动员民众准备投身生产的积极意义。春节,古称正月“元日”,或称为“元旦”、“岁旦”,被视为辞旧迎新的显著标志,同时也含有提醒人们在欢乐之后准备新一轮农事的意义。所以春联中往往有“瑞雪兆丰年”之说法。唐代诗人孟浩然《田家元日》一诗,就反映了这一内涵:“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农勤耕色彩显而易见。这表明许多传统节日与农事活动密切相关,由节日所构成的系列活动,环环相扣,在农业社会中,起到了传授生产知识,规范农事活动,推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巨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节日与社会生产直接相关,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勤勉进取的民族性格与文化意识。

第二,寻根爱国意识。传统节日凝聚着浓厚的亲情、乡情、爱国情,是中华民族热爱生命、热爱家园、热爱生活、寻求归属之价值本位意识的集中体现。

“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这是小至个体生命,大至国家民族需要寻求解答的共同命题。传统节日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种意识的形象诉求,也是中华民族寻找本根、尊老爱幼、爱家爱国诸多传统美德的形象诠释。我们知道,慎终追远,敬祖报本是一个民族得以存在、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与基本动力,在这方面,中华民族具有优良的传统,始终把“以孝道教化天下”作为政治伦理的核心原则。这种价值取向同样要在传统节日的庆祝纪念中反映出来。换言之,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其本质意义在于慎终追远,通过感激先人赐予生命,缅怀先人的道德风范,实现先人的理想追求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寻根心理与归属意识。而清明节、重阳节就是敬祖报本、尊老事孝意识宣传弘扬的具体载体。在烟雨迷蒙、万象更新的清明时节,踏青扫墓、怀念先人,实际上寄托了生者对生命的敬畏,对往昔的尊重,反映了人性中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愫。至于重阳节登高赏菊,则是热爱生活、追求健康、珍惜生命等积极意识的表现形式,它为广大民众提供了表达敬老尊长情感的最佳机会,使得人们内心深处的报本情结得以舒缓、释放。可见历经千百年,清明、重阳等传统节日依旧能够吸引无数民众来参与、来共庆,其谜底就在于这些节日是美好人性的见证,是中华民族美德懿范的缩影。

中国文化的特征之一是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情、乡情的扩充、放大,便是爱国之心的萌生。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发展、丰富,便是治国、平天下理想追求的提出。这种文化理想与价值取向,自然也是传统节日所要表达的重要主题,端午节无疑就属于这方面的典范。关于端午节的起源,闻一多等学者曾作过翔实的考证,结论是它起源于南方吴越民族的图腾祭祀(参见《端午考》与《端午的历史教育》诸文)。这从学理上说当然是有根据的。但是,人们的主流看法仍坚持认为端午节缘起于纪念屈原,而屈原之所以被纪念,则在于他那种“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情操值得歌颂,值得弘扬。由此可见,对亲情的倾注,对乡情的依恋,对爱国之情的执著,是传统节日的文化主题之一,也是使传统节日超越时空界限,永葆魅力,始终发挥民族精神作用的深层次原因。

第三,安定圆满意识。中国历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农耕自然经济社会结构,形成了安土重迁,追求稳定的民族文化心理,对和平的热切追求,对安定生活的真诚向往,始终是民族深层心理的普遍认同。这一民族性格,决定了中华民族热爱生活,企冀安定,向往祥和圆满的文化价值取向。毫无疑义,这种美好愿望必然在传统节日中得到强烈表现。春节、中秋节等良辰佳节的核心内涵,便集中于家庭的团聚,生活的祥和,未来的美满。如春节风俗中倒贴“福”字,书写春联,其意义在于祈求来年的福运,寄托过上安定美好生活的殷切心愿;除夕之夜挑灯守岁,大年初一燃放爆竹、相互拜年,图的也是温馨祥和,大吉大利,即所谓“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的“良辰美景”,“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的“赏心乐事”。至于中秋节,人称“团圆节”,更蕴涵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孜孜追求。是夜,人们仰望着万里苍穹中如盘似的皎洁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生活祥和;而在他乡的游子,也同样会滋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感慨,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沉思念之情。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向往,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维系着人们对家园的感情,而它长期感化挹注的结果,乃是使得中华文明的传承、传播有了最深厚、最有力的保证。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在一年一度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我们从大文化的视野,用现代社会的理念对传统节日的内涵与价值进行发掘,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因为这对于我们在今天继承民族文化,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增添民族凝聚力,实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众所周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离不开自身丰厚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依托,而传统节日作为这笔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并进行积极利用。要知道在这个激烈竞争的世界上,“数典忘祖”乃是对历史的唐突和背叛,也势必会受到未来的惩罚。


注释

[1]本文曾以《中国传统节日的价值在哪里》为题摘要发表于2004年10月6日《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