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制造业总体布局

1.制造业总体布局的特点

制造业是工业的核心部门。制造业布局是工业布局的代表。

(1)制造业空间分布趋于集中。

从地理集中度指标CR8可以看出,2007年与1997年相比,地理集中程度都有比较明显的提高。CR3最高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达68.3%;最低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也达到了29.16%。CR8最高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达93.53%;最低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也达到了62.83%,见表4—6。

(2)制造业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从表4—7中不难看出,我国大多数制造业分布在东部的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5个沿海地区。排在前四位的地区除了因为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的山西以及因为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的河南之外,其余的都是东部地区。

随着资源的供需的变化,一些需要大量原料的产业向沿海地区集中的趋势日益明显。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前8位的地区分别是冀、苏、鲁、辽、晋、津、沪、豫,其中有6个是沿海地区;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的前6位除了山西之外都是东部沿海省份。

(3)资本密集型和利税高的行业出现低度集聚的特征。

用EG指标作为判别标准,EG≥0.05,为高集聚度行业;0.02≤EG≤0.05为中度集聚行业;EG<0.02为低度集聚行业。按照此分类标准,本章研究的10个制造行业,2007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属于高集聚度行业;纺织工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属于中度集聚度行业;造纸及制品业、医药制造业、普通机械和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属于低度集聚度行业。结果见表4—8。这些低度集聚的行业大都是资本密集型和利税高的行业,这与各地区的重复建设、竞相争取占领机电类项目市场的份额有关。

我们详细看看主要省区的聚集情况。

注:本表中的EG指数来自叶振宇的博士论文《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研究》,2009年。

从表4—8可见,中国制造业的分行业集聚度存在差异,有些行业的集聚度不断升高,有些行业的集聚度则呈现倒U形,也有一些行业集聚度缓慢下降等。

在1997—2003年这段时间,大部分行业的集聚度明显上升,随着市场化改革推进,企业逐渐成为市场主体,它们主动配置市场资源,寻求最佳的空间区位,表现为对原有工业布局的调整,加上国内外贸易成本的下降,拥有优势市场区位的增长极则表现出更加突出的集聚优势。2003年以后,主要表现为有些行业集聚度持续上升,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皮革、木材加工、化工、冶金等;而有些行业的指标则出现下降的趋势,这些空间分布分散化的行业包括橡胶制品、普通机械、通用设备、交通运输、电子通信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如果仔细观察这些行业的特征,就会发现饮料制造业、皮革制品业等劳动密集型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区位选择更向沿海集聚,全行业的市场份额正向拥有名牌的企业集中,行业集中度明显提高。2003年以来,中国进入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各省区大力发展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电子通信等重化工业,产业的空间分布变得比较分散,于是相应的集聚度指标有所下降。

首先,中国制造业分行业集聚度总体水平较高,占76.9%的行业集聚度超过0.02,此结论与杨洪焦等研究基本吻合。其次,以农业为原料的加工业资本密集型高科技行业等。食品工业、烟草工业、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业、文化体育用品业、化学纤维工业、电子通讯业等制造业都属于高集聚度部门,究其原因包括,如农业资源分布不均衡,以及重化工重大项目审批权集中在中央,从而影响这些行业的布局,此外,高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决定了高科技行业高度集聚的特征。再次,利税高的行业普遍出现低集聚度特征。此前,我国先后经历过几轮的重复建设,各地区普遍发展重化工业等资本密集度和利税率高的行业,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医药制造业等。最后,从总体上看,现代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度处在全部行业位次的后面,这说明了我国各地区正处于重工业化阶段,也都有积极性在发展主导产业时优先考虑发展化工类或机电类的大型项目。

2.制造业分行业布局的特点

(1)以进口原料为主的产业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趋势明显。

以石化工业和钢铁工业为例。1997—2007年,我国石化集中度CR1和CR3总体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反映石化工业在全国范围内集聚程度趋于下降,有分散分布的趋势。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山东、辽宁和广东(见图4—5)。

图4—5 1997与2007年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布局对比图

(2)出口导向的制造业高度集中于东部地区。

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为例。1997—2007年中,东部地区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由82%逐渐上升到94%,在全国而言,集中程度十分明显。其他三个板块所占比例都有下降,中部由3%下降到2%,西部由9%下降到2%,而东北由4%下降到只占全国的2%。从图4—6可以明确地看出,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呈现向东部地区高度集中的变化。

图4—6 1997与2007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布局对比图

通过区位商可以看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区位商较高的省份集中在北京、广东、天津、上海、江苏等东部地区,说明此产业是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

如图4—7所示,1997年和2007年,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排名前6位的分别是江苏、浙江、山东、上海、辽宁、广东等东部沿海省市。根据区位商的计算结果,区位商较高的省份集中在上海、江苏、浙江、辽宁、山东,说明这些地区通用设备制造业的专业化程度较高。

图4—7 1997与2007年通用设备制造业布局对比图

分四大板块看,1997—2007年,东部和西部地区石化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呈现递增趋势,其中东部地区从1997年的48%上升到2007年的51%,西部地区虽然比重相对不大,但是上升速度较快,从1997年的9%上升至2007年的16%;与此同时,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在石化工业上则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其中,中部地区从1997年的17%下降到2007年的15%,而东北地区下降速度更快,从1997年的26%下降至2007年的18%。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向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集中。2007年,河北、江苏、山东、辽宁、山西、天津、上海和河南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占全国的65.61%。但是,2007年该产业的地理集中率较之较高也是相邻年份2005、2006年出现下降,反映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近期在全国范围内集聚程度趋于下降,该产业在各省之间的分布趋于平均。从图4—8可以看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由内陆向沿海及华北地区集中的变化趋势。

图4—8 1997与2007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布局对比图

(3)传统制造业的集中区域相对固定。

在1997—2007年间,我国纺织工业集中率呈上升态势,CR1指数略有下降,CR3及CR8指数均呈现一定程度的上升,尤其是在1998年至2005年间,其中CR3指数由1997年的46.82%上升至2007年的77.02%,增加幅度达到64.5%;CR8指数由1997年的65.05%上升至2007年的86.53%,增加幅度达到33%。CR1指数显示纺织工业总产值排名全国第一的江苏省其总产值一直在占全国23%~25%之间徘徊,占到了全国总产值的近四分之一。CR8指数则显示纺织工业总产值排名全国前八的省份其总产值之和由65.05%上升到86.53%,由此可见纺织工业在全国的分布集中程度。

我国纺织行业总产值排名前八的省份有江苏、浙江、山东、广东、湖北、上海、河北、河南八个省市。对比图4—9中的两幅图,可以看出,江苏、浙江、山东、广东一直牢牢占据着前四名,显示我国纺织工业的集中区域比较固定,纺织工业竞争优势区域并未发生转移。

图4—9 1997与2007年纺织工业布局对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