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一、操作规程

操作方法是决定治疗效果的关键,也是刺血疗法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非常重要。因此,在操作中一定要掌握好以下几个步骤和要求。

(一)针刺前的准备

1.消毒方法

针具使用前,可放入75%的乙醇中浸泡30分钟左右,也可高压消毒。施术部位和操作者的手指应先用2%碘酒棉球消毒,再用75%乙醇棉球脱碘。

2.体位选择

治疗体位选择以施术者能够正确取穴、操作方便、病人舒适为原则。常用体位有三种,即卧位、坐位和立位。

卧位可分为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坐位可以分为仰靠坐位、侧伏坐位、俯伏坐位等。其适宜操作部位如下:

(1)仰卧位适用于头、面、颈、胸、腹部和部分四肢的穴位。

(2)侧卧位适用于侧头、侧胸、侧腹、臂和下肢外侧等部位的穴位。

(3)俯卧位适用于头、项、肩、背、腰、骶和下肢后面、外侧等部位的穴位。

(4)仰靠坐位适用于前头、面、颈、胸上部和上肢的部分穴位。

(5)侧伏坐位适用于侧头、侧颈部的穴位。

(6)俯伏坐位适用于头顶、后头、项、肩、背部的穴位。

(7)立位适用于委中等特殊部位的放血,但站立时应双手扶住墙壁,以有所依托。

3.穴位选择

取穴部位有三种:其一,循经取穴放血。病在何经,就取何经穴位放血。其二,表里经取穴放血。某经有病,取与该经相表里的经脉穴位放血。其三,局部取穴放血,病在何处就在何处放血。

(二)进针

进针是刺血操作的重要步骤,也是取得疗效的关键。进针包括针刺手法、出血量、治疗频率等几方面内容。

1.针刺手法

本疗法应根据不同的应刺部位(穴位或部位)和病情而选择合理的针法进行(具体针法如前述)。

2.出血量

本疗法通过放血治病,但出血量的多少要根据患者体质强弱、病情轻重和应刺部位不同适度掌握。针刺出血量的多少在古书记载不尽相同,或“出血如大豆”,或“微出血”,或“出血盈斗”。

(1)确定出血量的原则。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情况而定。

①体质:一般年轻力壮,气血旺盛者出血量可稍多;年老体弱,小儿、妇女则出血量应较少。

②部位:头面、四肢指(趾)部出血量宜少,四肢部出血量可略多。

③病情:阳证、实证、热证、新病刺血量宜偏多;阴证、虚证、久病则出血量宜少。

临床刺血治病的出血量,也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而言新病、实证、热证、体质较强的病人,出血量较大,10~50毫升;反之则较少,1~5毫升。

(2)确定出血量的大小。在具体操作时,对刺络出血量一般分为4种不同类型。

①微量:出血量在1滴左右,包括局部充血、渗血以及《黄帝内经》中所载“出血如大豆”“见血而止”及“微出血”等情况。微量放血主要用于较大面积的浅表疾患如神经性皮炎、下肢慢性溃疡、银屑病、白癜风、末梢神经炎、顽癣以及慢性软组织劳损、头痛、不寐等。

②少量:出血量一般在10滴左右(大约半毫升),少量放血主要用于头面以及四肢指(趾)部穴位的一些急性、热性病,如感冒、急性结膜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疟疾等。

③中等量:中等量出血是指放血量在10毫升左右。主要用于一些外科感染性疾病以及部分急症,如疔、疖、痈疽、乳腺炎、急性软组织扭伤、中暑、各种痛证等,常在四肢部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④大量:出血量超过15毫升,达几十或者上百毫升,甚至更多的大量出血。这种方法多用于一些慢性全身性疾患和部分急证实证,如中风后遗症、脑震荡后遗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癫狂等。放血时可以用三棱针缓刺加拔罐或注射器抽吸。

3.治疗频率

刺血疗法的治疗时间,应根据患者体质强弱、病情轻重而定。对慢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痛、癫痫、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等,可间隔1~2周刺血治疗1次。若效果不明显,可根据病人的情况适当增加。急性病如神志昏迷、精神分裂症躁狂不宁、急性腹痛等,可连续刺血治疗1~2次,待病情好转后,适当延长治疗间隔时间,多数患者经针刺放血治疗1~3次就有明显效果,但也有的病例需刺络多次后才开始见效。临床上治疗次数多者达十多次,许多疾病只要能够坚持治疗,一般都能够见效或痊愈。

(三)出针

出针,又称起针、退针。这是刺血操作过程中的又一重要步骤。出针方法可以分为两种,即快速出针和缓慢出针。出针要求,一般根据针法不同而有所不同。

出针后出血,一般任其自然停止即可。若出血量过多,当达到出血量要求后要立即止血,可用碘酊棉球或乙醇棉球按压针孔5~10分钟,其血自止;若出血量不足,则在出针后挤压针孔,使之出血或按摩上端血络,以加速出血或加拔火罐吸拔血液和脓血、黏液。

二、注意事项

应用刺血疗法应充分考虑患者体质的强弱、气血的盛衰以及疾病的虚实属性、轻重缓急等情况。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治疗时,应对针刺工具、皮肤进行严格消毒,以防感染。如有条件,尽可能使用一次性针具。

(2)点刺、散刺时手法宜轻宜快,出血不宜过多,以数滴为宜。注意勿刺伤深部动脉。重要器官及部位不可深刺,以免发生意外。

(3)操作时应避开动脉血管和高度曲张的静脉以及静脉大血管,选取较小的静脉血管进针,以控制出血量。

(4)针刺放血后短时间内一般不要外敷草药,避免感染。急性期忌用热水烫洗或肥皂等刺激物清洗。

(5)放血疗法刺激量较大,治疗时应注意保持患者的体位舒适,谨防晕针。

(6)避免抓挠,如局部有感染,应运用抗生素抗感染。忌食辛辣、虾蟹、牛羊肉、浓茶、咖啡等燥热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