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及其策略思想
无产阶级革命,是马克思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马克思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的40年的生命历程中,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探索,也没有中断过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更没有泯灭过对无产阶级革命必将胜利的信心和信念。
“不是战斗,就是死亡;不是血战,就是毁灭。问题的提法必然如此。”[1]1847年,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结束时引用乔治·桑的这一箴言表达了自己的信念。
“革命死了!——革命万岁!”[2]1850年,面对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的现实,马克思在总结这场革命、展望未来无产阶级革命命运时发出这一呐喊,表达自己的信念。
1879年,历经一系列风雨的马克思恩格斯在阐释无产阶级政党性质和无产阶级革命任务时指出:“至于我们,那么,根据我们的全部经历,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将近40年来,我们一贯强调阶级斗争,认为它是历史的直接动力,特别是一贯强调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认为它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所以我们决不能和那些想把这个阶级斗争从运动中勾销的人们一道走。在创立国际时,我们明确地制定了一个战斗口号:工人阶级的解放应当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情。所以,我们不能和那些公开说什么工人太没有教养,不能自己解放自己,因而必须由仁爱的大小资产者从上面来解放的人们一道走。”[3]这一年,马克思恩格斯都已年届60,他们对无产阶级革命信心满满、信念坚定。
马克思与世界的关系,是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
马克思与世界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共产党宣言》出版之际,适逢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这场革命的目的是消灭封建制度,铲除封建残余,推翻异族压迫,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道路;在性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与以往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同的是,无产阶级在这场革命中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世界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在与资产阶级一起反对封建统治的同时,它们之间的斗争也已经不同程度地展开。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著述中,对这场革命的过程、后果及性质做出了科学分析和阐释,其中形成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核心要义,成为马克思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5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