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的问题与挑战
从行业角度看,新零售就是阿里首先发起,腾讯、百度、小米、京东、苏宁等巨头参与推动的一场运动,是技术推动零售变革的一次伟大实验。在新技术的支持下,新零售追求的目标是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体验更好,是零售3.0向4.0的“惊险一跃”。马云认为未来中国60%~80%的零售是新零售(14),不去纠结具体的数量,至少说明,在他的心里,新零售是未来的主流。
我们相信在未来5—10年的时间里,新零售的实践与探索会一直持续,新的“场”、新的“货”、新的“物种”会层出不穷,生产者、品牌商、零售商、消费者纷纷参与,热闹异常。作为零售业从业者、观察者和研究者,我们则希望更进一步透过现象看本质,看看新零售能够解决什么问题,还可能面临哪些问题与挑战。例如:
首先,新零售仍然是大资本的“游戏”。新零售作为一股热点和潮流,各种理论层出不穷,各种实践都在尝试,这是一个高风险的试验场,无论是技术开发与运用,还是模式变革与创新,都需要大量资本的投入。从阿里的盒马鲜生到永辉的超级物种,从天猫小店到京东便利店,背后都是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大资本的身影。新零售的变革由线上的电商巨头率先推动,少数先知先觉者亦步亦趋跟随而上,少数实体零售商如银泰百货、海澜之家、步步高、天虹等,在资本力量加持下也积极参与其中,但更多的生产者、品牌商、零售商、消费者等,仍处在迷惘、紧张、困惑之中,谨慎地围观。
其次,这场专注于“场”与“货”的技术竞赛,恰恰忽略了“人”。新零售的主要内容就是对“人、货、场”的重构,电商与实体的融合,先从“场”的融合开始,或大或小、或虚或实、或远或近,不同的消费场景快速切换,无缝对接,进而提升消费体验。5G时代来临,新技术对于“货”的赋能也逐步开展起来,万物互联的时代里,依托大数据,“人”可以找到“物”,“物”可以找到“人”。然而,就本质而言,技术对零售行业的价值在于提升效率,在这个效率提升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减少了人在整个过程中的参与度。新零售变革中,作为消费者的“人”是作为被动接受者来考虑的,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监测到“人”的行为轨迹,看似一切围绕着“人”的体验来展开,但没有太多企业去关注和研究“人”的真实需求。
再次,流量逻辑还是主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所依托的就是流量逻辑,由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流量红利,在竞争过程中逐渐集聚起来,形成少数几家垄断流量的头部电商平台。拥有足够的流量和流量的分配权,是电商巨头存在的基础。当线上流量红利期结束,他们自然地把眼光转向线下实体零售店,建立O2O线上线下双向融合的商业模式,电商流量往实体店导,实体店流量往电商导,形成一个基于流量互导的商业闭环,这就是新零售的基本逻辑。只要与“场”有关,流量逻辑屡试不爽,在过去数百年零售变革的过程中,“渠道为王”成了零售业者极为推崇的金科玉律。流量逻辑本没有错,只不过,如果零售行业全面以获取流量为核心的模式,在产品或服务的“品质”“内容”“体验”“品牌”“口碑”等方面,就乏善可陈了。很多时候,我们反而看到,在高速增长的过程中,萝卜快了不洗泥,难免顾此失彼。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流量逻辑仍然存在,以消费者为本的逻辑就难以实现,消费者主权时代就不会真正来临。
最后,新零售与“中心化”相伴相随。互联网时代的竞争规则是“赢者通吃”,电子商务模式发展到今天,最受诟病的一点,就是所谓的“中心化”。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头部电商巨头基本垄断了线上交易市场,在以线上购物平台为核心的生态中,人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全都高度集中在一起,构筑了几个“中心化”的巨无霸,在为数亿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诸多品牌商与千千万万的小卖家被迫裹挟其中,进退两难。在推进新零售革新的时候,这些互联网巨头仍是主角,虽然很多“场”也在更新和迭代,却依然无法改变“中心化”的固有结构。从某种程度上看,依托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效率的“中心化”还在被强化。
当然,经过新零售、新技术的洗礼,零售行业也将迎来新的机遇:一是新技术对于零售每一个环节的渗透无处不在,以技术提升效率的做法达到极致,各种新技术、新工具唾手可得;二是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新零售沉淀了海量的数据财富,这些关于商品、物流、金融、出行、消费者的大数据,将是每一个零售从业者可以挖掘的金矿;三是所有围绕着消费体验的技术升级,在以人为本和促进消费者权利觉醒方面,有了好的开局。
零售的进化不是跳跃式的而是渐进式的。在4.0新零售跃升到5.0自零售的过程中,消费者主权崛起是未来不可抗拒的趋势,技术运用是升级的必备条件,数据分析是实现升级的必由路径。如果说自零售是零售方式的最高级阶段,那么,从零售效率、交易成本、消费体验等各方面,都要超越新零售时代,新零售所努力推进的革新成果,就是自零售得以顺利实现的基础和起点。
中国是这一轮新零售革新运动的主场。
在互联网的故事里,社交、电商、支付、餐饮、出行,无论哪一个方面,中国都不曾缺席。其实,有不少发源于美国硅谷的新技术或商业模式,只有在中国运用和实践后才获得成功,因为这里有全球最大的市场和最多元的消费人群。“互联网+零售”的变革趋势和方向是有共识的,其成功与否,不在于理论有多超前、多正确,而在于多角度、大范围的试验。在过去三四十年里,中国零售业一直是模仿者和跟随者,很多人相信,这一次,我们拥有着前所未有的条件和机遇,世界零售史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一种零售新模式或许会在中国诞生,而且很可能还代表着未来零售的方向。
(1)贝佐斯曾接受《连线》杂志名为“The Inner Bezos”的专访,并对2020年零售行业的未来进行了预测。
(2)资料来源: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
(3)2017年6月29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举办“电子商务的现状与发展”专题讲座上,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阐述了国内外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
(4)参见《在线:数据改变商业本质,计算重塑经济未来》一书,王坚著,中信出版社2016年出版。
(5)1940年,海蒂•拉玛与安塞尔一同发明了能够抵挡电波干扰的军事通信系统,它就是“扩频通信技术”,也就是CDMA的前身。今天,这项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卫星定位系统。比如GPS、航天飞机对地交流以及WiFi等领域。
(6)1999年3月,芬兰以“选美”方式发放全球第一张3G牌照。
(7)美国市场调查公司comScore 2008年9月发布统计结果说,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美国3G手机用户数量猛增80%,达到6420万,占移动通信用户总数的28.4%。
(8)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09年1月7日下午2:30在内部举办小型牌照发放仪式,确认国内3G牌照发放给三家运营商,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由此,2009年成为中国的3G元年,中国正式进入第三代移动通信时代。
(9)尼尔森指数是根据消费者对就业市场的信心、个人财务状况及消费意愿所组成一系列数据分析。
(10)Retail Tech对传统零售行业生态重构,传统零售行业将通过线下与线上的融合,配合大数据的采集与应用,对客户进行个性、高效地服务,不再局限于强调产品的功能性,而更多的重视消费者体验。
(11)2016年10月的阿里巴巴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演讲中提出五个“新”,他说,“第一个是新零售,线上、线下以及物流的结合才会诞生新零售,新零售诞生后又会对纯电商和纯线下产生冲击。”
(12)2016年10月的阿里云栖大会上,马云在演讲中称,纯电商时代过去了,未来十年是新零售的时代,未来线上线下必须结合起来。物流本质是消灭库存。
(13)最初在1999年提出。即通过射频识别(RFID)(RFID+互联网)、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简言之,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14)2017年11月11日,马云接受央视财经采访表示,新零售就是线上线下的结合,人货仓配的结合。他表示,未来中国60%到80%的零售都应该是新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