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重商主义与商业战争

新兴的国家和商业资本为了获取货币的共同目的,使西欧各国迅速结成联盟。这种联盟反映在当时西欧各国所实施的经济政策和信奉的经济学说上,这些经济上的政策和学说被称为重商主义(Mercantilism)。[4]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兴起时期在欧洲受欢迎的经济思想,它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上:即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的顺差——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所能获得的财富。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的16—17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随着商业的兴起,尤其是对外贸易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近代新兴的西欧国家开始奉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和基本观点,引起了经济观念的变化。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15—16世纪中叶,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即重金主义,强调少买。该时期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威廉•斯塔福(W. Stafford, 1554—1612年)和意大利的乔万尼•保泰罗(Giovanni Botero, 1540-1607年)。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反对商品输入,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一些国家还要求外国人来本国进行交易时必须将其销售货物的全部款项用于购买本国货物或在本国花费掉。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是重商主义的第二阶段,即晚期重商主义,其中心思想是贸易差额论,强调多卖,代表人物为英国的托马斯•曼(Thomas Mun, 1571—1641年)、法国的让•巴蒂斯特•柯尔培尔(Jean Baptiste Colbero, 1619—1683年)。他们认为对外贸易必须做到商品的输出总值大于输入总值,以增加货币流入量。16世纪下半叶,西欧各国力图通过实施奖励出口、限制进口,即奖出限入的政策措施,保证对外贸易出超,以达到金银流入的目的。因此,重商主义者主张在国家的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加速原始资本积累。

在经济政策上,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西欧国家根据早期重商主义者的主张,颁布了各种法令,禁止货币输出国外。西班牙和葡萄牙政府直接控制贵金属的交易,他们认识到积累金银货币和对外贸易的重要性,认为国家的繁荣依赖于贵金属的供应。同时,政府还规定外国商人必须将出售所得的全部货币用于购买当地的商品。英国爱德华四世(Edward IV, 1442—1483年)于1478年把输出金银定为大罪。英国出口商运到规定的外国市场上的货物是羊毛、皮革、铁、锡以及其他普通产品,他们从外国换的必须是各种必需品。这些国家的晚期重商主义者为了保证在国际贸易中保持较大的“顺差”,实行了关税保护和鼓励本国工场手工业发展的政策。

法国重商主义者让•巴蒂斯特•柯尔培尔在当政期间推行了一系列重商主义政策,其经济观点及政策主要是:改革税收制度,将实物税改为货币税;发展对外贸易,鼓励本国商品出口,减少外国商品进口;实行保护关税政策,扩大商品出口,提供低利率贷款,扶植本国工场手工业,促进工业发展,禁止原料输出,对外国进口商品课以重税;建立特许贸易公司,促进海外贸易发展;实行殖民扩张政策,争夺世界市场和殖民地等。柯尔培尔作为当时法国的经济决策人、重商主义的实践家,被称为柯尔培尔主义,使法国的重商主义成为欧洲其他各国重商主义的典范。

在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时,各国的侧重点不同。西班牙和葡萄牙最重视控制黄金的贸易。英国的重商主义政策最明显的表现是在对外经济扩张上,为此,政府进行了商业战争和颁布了一系列航海法规。法国则重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且法国当时的富裕与强大是与其拥有众多的人口密切相关的。相比欧洲各国,法国的人口居欧洲第一位,所以柯尔培尔倾向法国人口继续增加。在柯尔培尔看来,人口众多既有利于发展工场手工业,又可以促进法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使更多的硬通货通过贸易顺差源源不断流入法国,从而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崇尚重商主义的另一个结果是商业成为战争的主要原因。重商主义时代,人们普遍认为贸易的全球规模是不可改变的,国际市场是有限的,贸易就是常年的战争,只有在贸易中占垄断地位,才能保证在国际贸易中获取最大的商业利益。因此,各国政府都致力于如何利用本国的条件在国际贸易中保持较大的顺差,也就是说出口额必须较大幅度地超过进口额,从而保证金银多进少出。而商业原因引起的国际冲突,则表现为海上霸权和海外殖民地的争夺。

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为了争夺海外殖民地而发生冲突。这使两国国王头痛不已,就连罗马教皇也被牵扯进来。1493年,经过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调停,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与西班牙国王费迪南德就瓜分海外殖民地一事进行磋商。在经过长时间的讨价还价后,教皇做出仲裁:在大西洋中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地方(即西经50度)划出一条连接南、北极的分界线,分界线以西属于西班牙人的势力范围,以东属于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根据这条分界线,美洲及太平洋各岛属西班牙,而亚洲、非洲则归葡萄牙。这就是著名的“教皇子午线”。一年之后,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强烈要求重划分界线。经过谈判,1494年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签订了《托德西利亚斯条约》,将分界线再向西移270里格,这样巴西就被划入葡萄牙的势力范围。这条由教皇担保、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同意的分界线,开启了近代欧洲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先河。后来西班牙势力渐强,建立了一只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无敌舰队”,在1580年攻陷了里斯本,兼并了葡萄牙及其属地,成为16世纪末最大的殖民国家[5]。西班牙因为对殖民地的掠夺和经济扩张而繁荣一时,大量的金银、珍宝、香料和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流向这个国家。

荷兰独立后凭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很快从商业革命中得到好处,开始了海外经济扩张。1588年,荷兰联合英国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成为海外商业扩张和掠夺的主角。17世纪中叶,它所占有的殖民地超过欧洲任何一个国家。荷兰还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公司——著名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了东方的香料和大量的东方出口产品。荷兰凭借其雄厚的商业资本控制着海外殖民地,其商业扩张势力已经凌驾于西班牙之上,成为17世纪最强盛的国家。

18世纪初期,英国获得了海上贸易和殖民霸权。早在1650年,英国就通过对葡萄牙的战争而取得了在葡属殖民地的贸易特权。17世纪中叶以后,英国人与荷兰人的矛盾逐渐加深,两国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北大西洋的渔业、东方的商站、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这些争端促成1652—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英荷战争,英国夺取了荷属北美新尼德兰殖民地,并成功排挤了荷兰在印度的势力。17世纪末叶以后,英国与法国频繁冲突,威廉三世(William III, 1650—1702年)的继位使英国和荷兰联合反对法国。1689年,开始了几乎拖延一个世纪、直到1763年英国大获全胜为止的接连四次的英法战争,使法国丧失了绝大部分的法属殖民地,而英国则得到加拿大及附近土地以及小安德烈斯群岛和塞内加尔的一部分。通过1757年的普拉西战役,英国占领了孟加拉。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英国通过一系列因商业冲突引起的战争击败了强大的荷兰和法国,殖民地不仅是英国原始资本积累的直接源泉,而且逐渐变成英国的原料供应地和产品销售地,促进了英国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从而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经济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