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学基础(第三版)
- 王浦劬等
- 6233字
- 2020-07-09 19:41:33
第二版序言
王浦劬
《政治学基础》一书自1995年出版以来,迄今已逾十年。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我国的政治学科在学科体系、理论研究、分析方法、基础研究和对策探讨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科学的重要学科,在社会政治发展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历史使命,对政治学科的发展和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学科基础理论的进展,既是特定学科发展的基本内容,又是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根据社会政治实践发展的要求,对于社会政治现象展开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形成具有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富有解释力的政治学基础理论,是我国政治学科发展的重要任务和途径。正是本着这一精神,我们对《政治学基础》一书进行了全面修订。
时隔十余年,社会政治发展和政治学科的进展,既为在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中贯彻马克思主义利益分析方法并完善本书提供了知识资源,也提出了颇为艰巨的挑战。作为回应,本次修订对于原书进行了大幅度修改,涉及原书近8万字的重新写作和修改。这些重新写作和修改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是:
1.关于政治学基础理论分析逻辑起点的再思考
政治学基础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是关于政治的含义的确定。《政治学基础》(第一版)对于这一分析逻辑起点是这样确定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含义的理解,同时,扬弃和吸收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政治定义,把政治的含义确定为:“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3]经过对社会政治实际和政治权力运行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发现,社会政治过程和政治权力并不仅仅规定和实现社会成员的特定权利,而且还确定、实现和保障社会成员的利益要求,尤其是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因此,在《政治学基础》(第二版)中,把政治的含义调整为:“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人们以社会公共权力的方式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以求更加完整准确地说明社会政治的含义。
2.关于政治学基础理论分析逻辑进路的再衍设
在总体逻辑分析框架方面,《政治学基础》(第一版)运用马克思主义利益分析方法,建构了政治学基础理论分析框架,这一框架是按照这样的逻辑展开的:从利益二重性和内在矛盾产生人类社会利益关系;从利益关系产生社会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从包含社会利益关系、政治权力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在内的社会政治关系展开对于政治关系的外部衍化物,即社会政治的行为方面、组织制度体系方面和文化方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政治关系发展的基本方式和历史目标。同时,根据政治现象历史时间序列上的起承关系设置了逻辑关系:把政治关系作为政治行为的社会前提,政治体系作为社会政治行为的产物,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无疑是由作为政治行为和制度存在的政治生活决定的;而政治发展则是全部政治活动内容的历史变化过程,由此形成政治关系、政治行为、政治体系、政治文化和政治发展彼此之间的逻辑联系。
在政治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实践中,作者对社会政治关系模型和《政治学基础》(第一版)的原有分析框架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从而在《政治学基础》(第二版)中进一步细化明晰和调整衍设了理论分析的逻辑进路,因此,《政治学基础》(第二版)的总体分析逻辑框架调整衍设为:从利益的二重性即内在矛盾性进展到社会利益关系,社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基础上形成的共同力量,形成了政治权力。社会利益关系中不同利益基础上的不同力量主张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形成了政治权利。尔后,按照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两条逻辑主线对政治关系的衍生物即政治行为、政治体系、政治文化进行了分析。这其中,在政治行为方面,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是政治权力行为,政治参与是政治权利行为;在政治体系方面,国家是政治权力的典型的组织和制度体现,政治社团则是政治权利的组织和制度体现。而政党则可分为两种类型,执政党通常是政治权力的组织和制度体现,而非执政党则是政治权利的组织和制度体现。在政治文化方面,特定社会的政治心理通常以社会大众为大多数载体,因此,政治心理是政治权利及其对于政治权力的转化形态的精神反映;而在特定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政治思想通常是政治权力的思想,因此,特定社会中政治思想的主要方面通常是政治权力的思想。在社会政治发展方面,社会政治发展是由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引起的,在此基础上,政治发展体现为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的相互作用,因此可以认为,政治发展过程是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的相互作用过程,由此决定和体现为社会其他政治现象的变化和发展。
同时,在政治现象的彼此联系方面,《政治学基础》(第二版)继续遵循了《政治学基础》(第一版)的逻辑,即根据政治现象在历史时间序列上的起承关系设置了逻辑关系:政治关系是政治行为的社会前提;政治体系是社会政治活动的产物;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无疑是由作为物质存在的政治生活决定的;政治发展则是全部政治活动内容的历史变化过程。
除了总体逻辑分析框架的调整,《政治学基础》(第二版)在社会利益关系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特性的关联逻辑方面也进行了适当调整。
关于政治权力的特性,《政治学基础》(第一版)分析其来自于利益的内在矛盾性,即政治权力的制约性来自于政治权力主体利益中实现要求的自我性和实现途径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政治权力的能动性是由政治权力主体利益形式上的主观性和内容上的客观性之间的矛盾造成的;政治权力的动态发展性源于政治权力主体利益中有限性和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政治权力的工具性与政治权力主体利益中目的与手段之间的矛盾紧密相关。[4]可是,社会政治现象,尤其是实际政治权力现象昭示,一方面,政治权力在这些特性之外,存在着其他基本特性;另一方面,政治权力的特性并非是由利益的内在矛盾直接形成的,而是社会利益关系中的共同利益的特性转化而成的。因此,在《政治学基础》(第二版)中,提出并且说明了政治权力的主体利益性、强制约束性、专属排他性、扩张延展性和多重职能性,并且在分析的意义上,阐明政治权力的这些特性与社会利益关系中的共同利益的公共性、非市场实现性、单一性、相对独立性和多重价值性之间具有逻辑联系。不过,政治权力的这些特性与共同利益的特性之间并非线型逻辑联系,而是经过政治权力这种实现利益的合法强制方式作用而形成的。
关于政治权利的特性,《政治学基础》(第一版)分析其来自于政治权力的特性,即政治权利的规范性是政治权力制约性在社会成员政治资格方面的直接体现;政治权利的自主性与政治权力的能动性紧密相关;政治权利的发展与政治权力的发展紧密联系;政治权利的手段性则是政治权力的工具性在社会成员政治资格上的转化。[5]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公民政治权利的发展昭示,政治权利的发生原因和社会基础,是社会利益关系中的共同利益,因此,政治权利的特性从根本上是社会共同利益特性的体现,并非政治权力特性的直接体现。为此,《政治学基础》(第二版)按照社会利益关系中的共同利益的特性,分析了政治权利的主体的相对个体性和法定规范性、权利主体的自主性、权利义务的统一性和自由价值性,与社会利益关系中的共同利益的公共性、非市场实现性、单一性、相对独立性和多重价值性之间的对应逻辑联系。同时,由于政治权利的形成又以政治权力的确认和保障为前提条件,因此,政治权力的特性在政治权利形成的矛盾运动过程中,也会对应地转化凝结为政治权利的这些特性。
3.关于政治学基础理论分析内容的再设置
《政治学基础》(第一版)设置了六篇(应为“编”,第三版已纠正,此处为对照旧版,均不改。——编者)共十八章的内容,在修订改版的过程中,我们认为,一方面,第二篇分析和阐述了社会政治形成的利益和利益关系基础,在该篇的分析和阐述完成以后,在理论逻辑上实际已经包含着政治关系形成的设定,包含着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设定。而随后的第三篇的第一章“政治斗争”,实际是指作为社会政治基础的利益和利益关系尚未形成,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发生的政治行为,因此,就该书理论体系的演进逻辑来讲,该章置于这一位置并不符合理论进展的逻辑。因此,《政治学基础》(第二版)对于“政治斗争”这一章进行了调整。
另一方面,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政治斗争是由社会政治矛盾运动引起的,是政治发展的方式,而马克思主义论述的社会历史中的政治斗争,通常是与政治革命联系在一起的,是政治革命的组成部分。考虑到政治斗争的这一特点和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斗争的历史定位,所以,《政治学基础》(第二版)把政治斗争归入政治发展的范畴,并且把政治斗争与政治革命合为一章,以突出显示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观中政治斗争与政治革命的内在统一和联系。
4.关于政治学基础理论分析观点的再论述
在本书的修订过程中,作者力图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理论观点的阐述方面有所更新。就《政治学基础》(第二版)来看,对于政治学基本理论的再论述主要是对第一版中第二篇第三章“政治权利”、第三篇第二章“政治统治”和第三章“政治管理”的内容进行了重新写作,现就这些内容和观点作以下提示:
(1)关于政治权利的一般论述。关于政治权利的一般理论论述,是我国政治学研究较为薄弱的环节,遍查国内现有文献,研究和论述作品寥寥。而《政治学基础》(第一版)对政治权利的一般理论论述,偏重于一般权利的分析和论述,而关于政治权利的政治性的论述,观点尚欠鲜明且内容相对缺乏。在修订过程中的研究发现,政治权利与其他权利相同,都是社会成员基于自己的利益要求,得到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资格。而政治权利与其他权利又有所不同,政治权利是社会成员主张共同利益的资格,而不是其主张不同利益的资格。同时,政治权利又是社会成员以各别的相对个体性的形式来主张共同性利益内容的资格。《政治学基础》(第二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论述了政治权利的一般理论。
(2)关于政治统治的论述。在《政治学基础》(第一版)中,政治统治主要是作为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来论述的。这一着眼点无疑说明了政治统治的阶级本质。不过,按照恩格斯的论述,在政治权力确立以后,占有政治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确保其阶级利益,不仅需要对被统治阶级进行统治,而且要把社会冲突控制在秩序范围内。因此,政治统治是政治权力对于社会的制约关系的内在矛盾的行为体现,是统治阶级对于被统治阶级的压迫性和对于全社会的控制性的结合,如同《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政治统治”词条指出的那样,政治统治是“一定阶级及其政治代表对一国国民实行的支配、控制和管辖”,“统治阶级将本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制定符合本阶级利益的法律、政策、命令,并依靠国家政权的强制力量强迫被统治阶级接受与遵守,同时也不允许统治阶级内部的个人、集团随意违犯”[6]。
鉴于政治统治的这一特点,《政治学基础》(第二版)对于政治统治的论述,立足于政治权力主体(在阶级社会中,即统治阶级)为了保证和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把政治权力对于社会的制约关系转化为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而正是在这一转化过程中,政治权力主体需要维护其政治统治地位,需要加强政治权力力量,需要压迫敌对阶级和敌对力量,需要政治权威和合法性在全社会范围的建立和巩固,并且把社会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内。就此论述政治统治的含义,应该可以把政治统治的对于敌对阶级和敌对力量的压迫性与对于本阶级成员和其他社会成员的控制性统一起来。
(3)关于政治管理的论述。《政治学基础》(第一版)中“政治管理”一章主要论述了与政治权力的政治统治职能相对应的社会管理职能,而且在论述中把政治权力与管理理论结合,从而形成了政治管理理论。在今天,社会政治的进步和国家治理的发展,要求进一步明确政治管理,使其能够明确而深刻地区别于行政管理和其他管理。同时,本书的利益关系的逻辑前提,也需要清楚地按照这一逻辑论述政治管理理论,为此,《政治学基础》(第二版)根据政治的利益关系基础,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政治管理的含义、特点和职能,说明政治管理实际是解决政治权力对于社会的制约关系的内在矛盾的另一选择途径,是这一矛盾的重要行为体现。在内容上,它体现为把权力制约关系转化为政治和社会后果。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它体现为政治权力对社会公共生活的管理,包括协调和解决社会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实现社会公共利益,规制和协调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行为,承担社会公共职能等行为。
显然,政治管理是整个社会公共权力对社会共同利益和不同利益的管理,而不仅仅是行政权力对社会的管理。政治管理贯穿于社会政治的立法、行政和司法等整个政治过程,而不仅仅是行政过程。政治管理包含对社会成员、政党和政治社团等政治组织、非政府组织甚至企业组织的管理,而不仅仅是对政府行政组织的管理。概言之,政治管理实际是政治权力主体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
在时尚风气的影响之下,以教科书的形式衍设和论述政治学基本理论体系和内容,也许不如专著的形式那么时髦。但是,形式的通俗简单和内容的丰富深化,恰恰是我们追求的学风旨趣。相形之下,形式的玄虚复杂和内容的苍白肤浅,却是我们应该摈弃的学风时尚。
在本书的修订过程中,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政治学科组专家关于我国政治学原理教材建设的讨论给修订者以很大启发。本书的修订得到了北京市教委的支持,被列入北京市精品教材项目并给予资助。北京大学教务部、教材建设办公室和北京大学出版社对于本书的修订给予鼓励和帮助,北京大学出版社的责任编辑耿协峰、张盈盈为本书的修订和新版工作倾注了很大心血。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者高鹏程博士对本书的修订提出了宝贵意见,并且协助完成了修订稿的引文和文字排对工作。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孙朝阳博士生对修订稿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进行了校对。对于这些启发、支持和帮助,谨表示衷心的感谢。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政治学基本理论必将随着政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发展,就此而言,《政治学基础》一书的修订是永无止境的。另一方面,由于修订者水平有限和过于繁忙的行政事务的困扰,这次的修订工作和修订出版的《政治学基础》(第二版)难免存在缺失和疏漏,尚祈读者批评指正。而政治实践不断发展的要求和本书的缺憾之处,也正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所在。
根据国家《著作权法》有关规定,经本书第一版作者授权,本书的重新写作和修订补正工作由王浦劬完成。在《政治学基础》(第二版)中,凡是由修订者重新写作的篇章,所署作者为重新写作者;凡经合并修订和改写的篇章,所署作者为原作者和修订改写者;凡经修订和补正的篇章,在《政治学基础》(第二版)中仍然保留了原作者的署名,因此,《政治学基础》(第二版)的作者如下:
第一版序言 赵宝煦
第二版序言 王浦劬
第一篇
引言、第一章、第二章 王浦劬
第二篇
引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王浦劬
第三篇
引言 时和兴 王浦劬
第一章、第二章 王浦劬
第三章 时和兴
第四篇
引言 王浦劬
第一章、第二章 方向勤
第三章 毛寿龙 王浦劬
第五篇
引言 王浦劬
第一章 燕继荣 王浦劬
第二章 燕继荣
第三章 王浦劬
第六篇
引言 王浦劬
第一章 燕继荣 时和兴 王浦劬
第二章 燕继荣
第三章 王浦劬
后记 王浦劬
全书由王浦劬统稿、补正和修订。
2005年9月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