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疾病与健康

一、疾病与健康的概念

人的健康状况可分为三种状态(参见图1.1):第一状态为健康,第二状态为疾病,第三状态为亚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做的全球性调查显示,完全健康的人只占人群的5%左右,患病的约占20%,多达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图1.1 健康状态

1.疾病的概念

疾病是机体在外界致病因素和体内某些因素的作用下,由自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过程,是由致病因子引起机体的稳态破坏和代谢、功能、结构的损伤,机体通过抗损伤反应与致病因子及损伤作斗争的生命过程。[2]疾病不仅包括躯体机能方面的疾病,还包括心理疾病。[3]从生理或生物医学的角度看,疾病是一种医学概念,表明身体的某一部分或系统在功能上的缺失;从生态学的观点看,疾病是人与生态之间关系不适应和不协调的结果;从社会学的观点看,疾病是个体偏离了正常的身体或行为的状态。可见,疾病是非健康状态的一种类型,或者说,是一种较为严重的非健康状态。

2.健康的概念

健康是人类美好的追求。从中外健康观中可以看出,健康的定义已经不仅仅是躯体健康这么简单。雅典城邦不仅追求身体上的健康,也追求人格的完整,并把它上升到公民资格获取的高度。希波克拉底[4]提出了“体液说”,提升了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托马斯·阿奎那将健康分为“功能”和“结果”两个方面,即用药物应对疾病得到的健康和作为动物的一种生活状态与结果;他还提出了审慎、正义、勇敢、节制四大基本德行是健康生活的几个主要概念。培养健康的性格是欧文健康思想的核心内容。蒙台梭利认为健康教育绝不是一般的卫生知识的传播和宣传,其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行为问题,是保证人们形成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生活习惯。1977年,恩格尔教授提出一个基本假设:健康是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即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并呼吁必须尽快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中国先秦导引是中医养生研究的重要领域,体现了古人的健康保健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将五行、五志、五脏联系起来,认为五种过激的情绪会影响到五脏的健康,说明古人认为情绪因素在健康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费孝通先生曾指出,自幼就讲究心理卫生是预防青少年失足和成人犯罪的有效措施。单中惠提出观念形态的健康观、物质形态的健康观、生活形态的健康观、人格形态的健康观为现代健康教育思想整体性特征的四要素。

在飞速发展的世界中,人类对健康的认识日趋全面,从最初单纯生理层面的“无疾病或不虚弱”的健康观发展到“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的整体健康观。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基于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视角,给出了健康的定义,这是迄今为止最权威的健康定义,即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良好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据此可将健康表述成三个维度递进层次的状态:①身体健康,又称生理健康或躯体健康(physical health),即躯体的结构完好、功能正常、躯体与环境之间保持相对的平衡;②心理健康,亦称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包括正确认识自我、环境和及时适应环境;③道德健康,又称社会适应能力良好(social well-being),指个人的能力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人体能够有效地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个人的行为与社会规范一致,和谐融合。[5]

专栏1-1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十条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工作有效率。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具有抗病能力,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龋齿,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不出血。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这十条标准对不同年龄段的人又有区分。

世界卫生组织还总结出健康的“五快三良好”标准。身体健康可表现为“五快”,即食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走得快;心理健康主要表现为“三良好”,即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世技巧、良好的人际关系。

总之,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构成了健康的整体内容。生理健康是人体生理功能上健康状态的总和,心理健康是人的情绪情感方面的良好状态,道德健康主要是能够按照社会道德和伦理准则来规范和约束自己。因此,健康是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健康,而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构成了精神健康的主要内容。

二、健康的决定因素

根据生物学原理,哺乳动物的正常寿命是其生长期的5~6倍。我们人类的生长期是以最后一颗牙齿长出来计算的,一般为20~25岁。因此人的寿命最短应是100岁,最长应是150岁,平均值是120岁。过去,人们常因为食物短缺、传染性疾病或战争等社会因素而导致饥饿与死亡,人的平均寿命常处于较低水平。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技术不断更新,传染性疾病逐年下降,人的平均寿命不断上升,但人的寿命仍未达到理想水平。原因在于饮食过量或营养膳食结构不合理,运动量不足。这种看似舒适的不良生活方式,加上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因病死亡的人数也逐年增加。

健康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遗传特征因素(如基因、性别、种族、年龄)、环境因素(包括水、土壤、气候、空气等自然环境和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现代化、城市化等社会环境)、医疗保健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其中,遗传特征因素占15%,环境因素占17%,医疗保健因素占8%,个人行为和生活方式(例如生活习惯、卫生行为、精神面貌、保健意识)占60%。[6]人类60%左右的疾病主要是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而其中70%~80%的人又死于不健康生活方式引起的许多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受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衣、食、住、行、乐的方式,即对生活资料的消费方式,包括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行为是指人们在自然与社会环境影响下,所导致的机体内在生理和心理的反应和表现,可分为健康行为和危险行为两大类。

一类是健康行为(健康促进的行为),有以下几类。

基本健康行为: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保健行为:定期体检、预防接种、遵医嘱……

预警行为:使用安全带、学习自救互救技术……

规避行为:离开污染环境、积极应对紧张……

戒勉行为:戒烟、限酒、戒除不良嗜好……

另一类是危险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类。

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吸烟、酗酒、熬夜、饮食过度和不运动……

致病性性格行为:激动型、忧虑型……

讳疾忌医行为:疑病、恐病、不遵医嘱……

违反法律公德行为:吸毒、性乱……

图1.2 健康的多因素

慢性病的患病、死亡与经济、社会、人口、行为、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但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个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慢性病发病所带来的影响。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保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我国慢性病患者的基数也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随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慢性病患者的生存期也在不断延长。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与2002年相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为9.9%;根据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结果分析,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35/10万,十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死因,占总死亡人数的79.4%,其中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为271.8/10万,癌症死亡率为144.3/10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为68/10万。有资料指出,全球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达1500万~1700万人,如果能以健康的生活方式代以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其中50%的人的生命是可以得到挽救的。一位日本医学专家生动地说:“多生产一辆小轿车,就多发生一例糖尿病人。”可见,不良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人的健康与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