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语文教育心理学概述

在中国教育史上,语文学科是最古老的学科之一。两千多年来,对这门学科的解释,主要基于哲学的认识论和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随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我国语文教育心理学也扬帆启程,为语文学科的科学性夯实地基。

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心理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至今已发展到100多个分支,处于空前繁荣的阶段。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最早尝试把心理学与教育学相结合的学者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J.F.Herbart),他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一书,认为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方法必须以心理学为基础,要用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待教育中的问题,如图1-1所示。

两位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和赫尔曼·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则对学习心理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如图1-2和图1-3所示。1879年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家的理论思辨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科学。艾宾浩斯证明了实验法的有效性,他是将高级心理过程引入实验室研究的先驱,同样对心理学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图1-1 赫尔巴特

图1-2 冯特

图1-3 艾宾浩斯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李·桑代克(E.L.Thorndike)的《教育心理学》一书问世,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从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中分化出来,独立成科,如图1-4所示。该书提出了“教育心理学”这个名词并确立了学科体系。

1969年美国学者罗伯特·米尔斯·加涅(R.M.Gagne)在《美国心理学年鉴》上首次提出“教学心理学”这一概念,如图1-5所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教学心理学在西方心理学界受到空前的重视,许多有声望的心理学家,如加涅、戴维·保罗·奥苏伯尔(D.P.Ausubel)等,都从狭小的实验室走向了广阔的课堂,研究学校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心理活动现象、特征、效应和规律,使教学心理学不仅成为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而且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和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教学心理学研究为认识教学规律、解决教学问题、实施有效教学提供了诸多的理论和技术,但其研究尚存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的系统性、教学实际的针对性不足的缺陷。

20世纪60年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丰富,并逐渐形成两大领域: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教育心理学研究也细分为两大分支学科:学习心理学与教学心理学。

语文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科教育心理学研究尚不成熟,主要特征是:以引进西方理论和从学科教学视野诠释教育心理学观点为主。尤其是语文教师的教学心理研究,相对于学生语文学习心理而言,更显匮乏。

图1-4 桑代克

图1-5 加涅

二、语文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我国古代《论语》《学记》等论著对语文教育的心理规律有所涉及,但现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心理学始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一些留洋学生受国外学者的启发着手研究。至今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学科体系,在研究方法上,微观实证研究日趋增多。

(一)早期的研究

从1916年至1919年刘廷芳(如图1-6所示)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汉字心理研究算起的近百年历史中,早期主要代表人物和研究成果如下。

1919年,留美博士刘廷芳(1891-1947)对汉字学习研究发现,汉字的学习是借助已识单字,通过联想解释所学生字。学习者必须具有一定的识字量,才能产生对新字的联想作用。1921年,刘廷芳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以中国成人、华侨学生、美国成人和学生共205人为研究对象,进行汉字的难易、再认、重现、看写等问题的研究,并对汉字的字形和字音对字义理解的影响进行实验,得出结论:汉字字形对字义的影响,大于字音对字义的影响。

1921年留美硕士陈鹤琴(1892-1982)(如图1-7所示)在《语体文引用字汇》中列出了语体文应用字量——4261个单字,这是汉语最早的字量研究。

1925年,留美硕士陈礼江(1896-1984)(如图1-8所示)对汉字横直编排对阅读的影响进行了心理研究。

图1-6 刘廷芳

图1-7 陈鹤琴

图1-8 陈礼江

1923年至1926年,留美心理学硕士、哲学博士艾伟(1890-1955)(如图1-9所示)在美国华盛顿佐治亚大学组织200多个中国人和美国人,做汉字的辨认与读写的关系、形声在学习上的区别、形声及形义在课堂的形成等研究。有关汉字识字心理的经典成果——《汉字问题》于1949年出版。同时,他还对汉语文句的学习、理解和表达进行研究,其研究成果《阅读心理:国语问题》1948年正式出版。此外他还做了汉字横排与竖排对阅读的影响(中文的易读性)、书法学习的研究,以及汉字简化的心理基础研究。

1928年,沈有乾(1900-1996)(如图1-10所示)利用眼动照相技术对汉字横直阅读与眼球运动的关系做了比较研究。他根据眼动时的注视时间,每次注视所读的字数以及每秒所读的字数作为指标,用中国留学生作为被试,并将中文阅读的实验结果与英文阅读相比较,得出了相关结论。

图1-9 艾伟

图1-10 沈有乾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后语文教学心理实验研究日渐增多。

1963年曹传咏、沈晔研究在速示条件下儿童辨认汉字字形特点;1965年研究儿童对汉字的分析概括、辨认字形能力的发展。

1964年叶绚、曹日昌对中国语文的视觉、听觉材料同时识记时的干扰与相对优势进行研究。

1964年段惠芬、曹日昌对文言文与白话文的识记方法和过程进行实验。

1965年曾性初研究汉字学习难易度(冗余度信息)。

1973年林青山以汉字为视觉刺激进行了皮电反应实验研究。

1978年郑昭明进行汉字列表的语音相似性对记忆的影响的实验。[1]

(三)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的研究

这一时期语文教育心理学研究有了重大突破,形成了理论体系的雏形,其代表人物有潘菽和米作仁。

1980年潘菽主编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该书第八章阐述了语文教学的心理学问题,如图1-11所示。

1982年朱作仁出版了《语文教学心理学》,该书构建了本学科的理论框架,并系统阐述了小学语文学科的心理规律,如图1-12所示。

图1-11 潘菽

图1-12 朱作仁

此外,出版的学科专著有谭惟翰的《语文教学心理学》(1986)、杨成章的《语文教育心理学》(1994)、蔡起福的《语文教学心理学》(1994)、钟为永的《语文教育心理学》(1998)、周庆元的《中学语文教育心理研究》(1999)等。张必隐的《阅读心理学》(1992)是学科领域内的分项研究。这一阶段相关研究如下。

1.有关听和说的研究

1984年戴宝云、李济明,对1988年胡兴宏,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进行研究。

1991年张敏,对儿童听话和说话能力结构因素及测评进行研究。

1992年祝新华、杨一青,对儿童书面与口头语的发展关系进行研究。

2.识字研究

1985年郭可教、1987年杨继本,对学生汉字学习信息的处理、认知特点进行研究。

1983年曾性初,对汉字好学好用论证进行研究。

1987年冯慧,对小学生掌握汉字结构特点进行研究。

1985年张素兰、冯伯麟,对场依存性对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

1990年陈良璜,对小学语文课本生字量进行研究。

1990年沈美华,对识字量测验进行研究。

1982年朱智贤等,对小学生字词概念综合性分类能力进行实验研究。

2007年陶本一等,对基础教育教材语言建设和应用的字量、等级字表、词表进行研究。

3.阅读研究

1983年李志强,研究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特点。

1984年缪小春、陈国鹏、应厚昌研究了词序和词义在汉语语句理解中的作用。

1985年彭聃龄等,进行汉字信息的提取研究。

1985年刘朏朏、1989年高本大,对中小学生语感培养进行研究。

1987年张德、赫文彦,1988年汪铭骗、1990年刘春玲,研究语文教材插图对学生的影响。

1987年莫雷,1988年朱作仁、李志强,编制学生阅读能力测验量表。

1987年戴小力、万云英,1989年曹锋等,研究儿童阅读理解监察、评价能力。

1988年黄仁发,对全国五个省市1152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单句、复句发展的实验。缪小春对柯林斯、奎连的语义层次网络模式进行了检验研究。

1989年张厚粲、舒华,用启动(Priming)的方法研究字音加字形以及字音、字形的不同启动效果。1989年王翠翔、彭聃龄,1990年张必隐、郭德俊、何莉也用启动的方法,对中文心理字典展开研究。

1989年张必隐等,研究了中、英文读者在阅读篇章时所采用的不同策略。

1990年莫雷,分析中小学生阅读能力因素。

1990年程汉杰、1992年乐连珠,进行中小学生速读训练研究。

1993年彭聃龄、刘松林,1995年陈烜之、熊蔚华,对语义分析、句法分析及其关系展开研究。

1995年宋华等,研究字音字形在中文阅读中作用的发展。

4.写作研究

1980年李建周,进行写作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研究。

1983年范守纲、1984年吴栋、1991年周新发,研究学生写作心理特点。

1985年余强基,进行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实验研究。

1985年黄军等、1986年江西省招办科研组、1991年祝新华,1992年全国高考作文评分误差控制研究组,先后进行了写作能力测评研究。

1987年朱作仁、李志强,1988年祝新华,研究写作能力结构及其发展。

1988年黄凤珍、1990年张熙、戴国良,研究中小学生写作心理障碍。

1988年祝新华,编制儿童写作量表。

1991年崔承日,对中学生写作能力发展高原期现象进行研究。

5.综合能力研究

1990年朱智贤、刘辉等,研究全国中小学学生语文能力发展问题。

1992年葛大汇,分析语文学能结构。

(四)2000年以后的研究

这一时期出版的论著颇多,如2001年韩雪屏的《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林崇德与申继亮的《中学语文教学心理学》、马笑霞的《语文教学心理研究》,王松泉的《语文教学心理学基础》(2002),韦志成等的《语文教育心理学》(2004),董蓓菲的《语文教育心理学》(2006)。学科分项研究有刘淼的《作文心理学》(2001)、闫国利的《阅读发展心理学》(2004)、莫雷的《阅读与学习心理的认知研究》(2006)、朱晓斌的《写作教学心理学》(2007)等。这些成果有助于学科理论体系的完善。这一时期相关研究还有:

2000年王小明进行了图式理论在小学语文句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姚夏倩进行了任务分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王穗萍进行了篇章阅读理解中信息通达过程的实验研究。

2001年何更生进行了知识分类学习论和教学论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朱晓斌进行了学生写作的认知负荷研究。

2005金花进行了文本阅读中预期推理的生成及脑机制研究,2007年王晓平进行了小学阅读理解策略教学研究,2010潘建忠进行了小学生阅读说明性文本的理解监控策略研究。

2005年隋雪进行了学习困难生阅读过程的眼动特征研究,2008阎明进行了中文阅读中的眼动控制研究。

2006年刘友谊进行了获得年龄及其在汉语视觉词汇加工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何先友总结了文本阅读中时间信息的加工及其对文本理解的影响。

2013年陈永香进行了早期习得动词的语义特征及其对词汇加工的影响研究。

2015年周爱保等研究,连续进行多个篇章的学习,提取练习策略对高阶技能的影响。

纵观学科发展的轨迹,尤其是2000年以后的研究,可以发现:语文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理论体系建构还不完善,心理学与语文教育的结合不紧密;学科研究有弱化实验研究的倾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紧密;对各学段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研究不够,学习心理与教学心理联系不紧密;反映语文新课标理念不及时,与新课程改革联系不紧密。[2]

三、语文教育心理学特性

(一)学科含义

“语文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与语文课程教学理论紧密结合的产物。它主要借鉴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从学科心理的角度,研究实践领域中各种心理现象、特点和规律。即研究语文学科领域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心理活动规律。

这门应用性学科的研究对象是语文教育过程中师生的心理活动现象及其变化。其中主要是揭示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过程,使教师能依据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进行有效教育,从而提高语文教育的科学水平。其次是语文教师的个性心理特性、社会心理特性。其终极目标是奠定语文教育研究的科学基础。

(二)研究内容

具体而言,本学科的研究内容有:

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爱国主义、中华文化、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心理特征及其规律。

学生学习、保持和掌握系统语言知识,发展思维的心理特征及其规律。

学生积极参与听、说、读、写言语训练和掌握听、说、读、写言语交际能力以及学业成就评价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及其规律。

学生不断提高独立学习能力,形成学习风格的个性心理特征及其规律。

语文教师的心理特点,及其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心理活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