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数字档案馆建设模式研究

3.2.2.1 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发展

如果说电子文件中心自问世起其功能定位就扑朔迷离的话,那么数字档案馆建设初期的功能定位还是存在一致之处的。正如王宇晖指出的,数字档案馆是“一个数字化的信息系统,它把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贮,以网络化的方式互相连接,从而提供及时利用,实现资源共享”[28]。而此后的种种讨论,大多关乎多大地理范围内的何种信息资源以何种方式互相连接,并提供利用,可见共享利用是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第一主题。虽然我国第一个数字档案馆——“深圳市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初衷也是接收电子文件进馆,但是进馆之后的长久保存受到的关注甚少。直至2005年安徽省构建全国首家电子文件中心,明确提出要永久保存电子文件(数字档案),数字档案馆“永久保存数字档案”的第二使命才为人所重视,这也使得数字档案馆和电子文件中心的讨论相互渗透和交叉,呈现出较为复杂的理论和实践图景。

迄今为止,按照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大致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

起步阶段的时间跨度大约为21世纪初至2003年,标志性事件是一些地方数字档案馆建设被纳入国家试点。2000年5月,“深圳数字档案馆系统工程建设项目”正式在国家档案局立项,被誉为我国“第一个数字档案馆”。2000年底通过的《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任务中,有一条便是“探索档案馆电子档案接收、保管、利用的方法,在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地的国家档案馆开展试点工作”。2002年12月18日,国家档案局在深圳召开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现场演示会”,深圳市档案局(馆)向与会代表演示了深圳数字档案馆应用系统的各项主要功能,这表明“深圳数字档案馆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9]2001年,青岛市数字档案馆开始建设,于2003年8月通过国家档案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并投入使用,成为我国第一个正式投入运行的数字档案馆。[30]2002年11月,国家档案局发布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研究电子档案接收、保管、利用的技术方法,制订电子档案管理办法。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选择国家档案馆和中央企业档案馆开展网络环境下接收电子档案试点工作”,并且要求“建设示范性数字档案馆。在总结深圳、青岛建设数字档案馆初步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在杭州市档案馆、天津开发区档案馆、江苏省电力公司档案馆等开展试点工作”,在全国拉开了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序幕。

2.扩张阶段

扩张阶段的时间跨度为2004年至2009年。在此期间,《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确定的各试点单位数字档案馆的做法和经验介绍不断见诸报刊,颇有影响力。而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又使得档案信息化的投资不断增加,各地数字档案馆项目不断涌现。

在数字档案馆建设的起步和扩张阶段,虽然也强调收集电子文件进馆,但是由于长期保存电子文件的经验相对缺乏,因而对进馆之后的长久保存考虑尚显不够。比如时任深圳市档案馆副馆长李国庆先生在介绍深圳做法的时候,提到的大量的数字档案馆应用技术——“大量并发查询、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海量数据存储、网络安全、图像分类、智能检索、人工语言向自然语言转换、视频点播、虚拟现实技术”和长期保存并无直接关联,而多是支持查询利用,作者在文章中也承认“在档案信息真迹的保护上,传统档案馆优于数字档案馆”[31]。杭州、江苏电力等的档案部门将主要工作重点放在传统档案的数字化及其网络利用上。可以说共享利用是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第一阶段的主旋律。

《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在描述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目标定位时,也用了如下语句:“建设较大规模的全国性、系统性、分布式、规范化的档案信息资源库群,建立一批电子文件中心和数字档案馆,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在确定“档案信息化建设”任务的具体要求时,也是着重强调“对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数据资源整合”,“建立与完善国家档案信息目录数据库、纸质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档案数据库等各类档案数据库,适时启动数字档案建设与社会化服务工程”,以及“规范电子文件归档、管理与接收工作,建立健全电子档案接收机制和相关规章制度”,至于接收之后的长期保存,则并未纳入规划的内容。

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地方档案馆开始认识到长期保存将是电子文件接收进馆之后的艰巨任务,并且开始了探索之旅。比如,安徽省档案馆借助成立电子文件中心之名,行长久保存之实,从“永久保存数字遗产”的目标出发,采取“标准引导”的路线,借鉴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档案馆以“数据”的方式保存电子文件的思路,优先制定了电子文件元数据标准和版式文件格式需求标准,通过构建可以自说明的电子文件封装包来达到长久保存的目的。[32]江西省档案馆紧随这个思路,细化了元数据标准[33],并建立了电子档案接收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国际标准ISO 14721:2003《空间数据与信息移交系统—开放档案信息系统—参考模型》,覆盖从立档单位到省档案馆的业务全程。[34]

3.统筹阶段

2010年之后数字档案馆建设进入统筹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国家层面对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进行了整体统筹,相关举措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2009年12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厅字〔2009〕39号)。作为规范性文件,《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兼具政策与法规的双重属性。它表明了国家重视电子文件管理的基本立场,首次在中央文件中确立了电子文件全程管理原则,并从信息化、档案、保密等多个业务的角度对电子文件管理过程予以规范。是年底,国家电子文件管理部际联席会议根据《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成立,负责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全国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研究制定电子文件管理方针政策,审定电子文件管理规章制度、重要规划、重大项目方案,组织起草相关标准等。目前,国家电子文件管理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包括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档案局、国家保密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密码管理局、国家资产管理委员会等。国家电子文件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中共中央办公厅。作为国家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着眼于电子文件共享利用和长期保存的数字档案馆建设,也是电子文件管理统筹协调的对象。

在国家电子文件管理部际联席会议的协调下,2012年2月“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工程”正式纳入“首批国家电子文件管理试点工程”,该工程由国家档案局牵头联合五个地方档案馆共同开展,从系统层面探索电子文件移交接收和长期保存的解决方案。同年8月29日,配套的规范性文件《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办法》(国家档案局档发〔2012〕7号)颁布。

第二,2010年6月,国家档案局发布《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该指南分别从数字档案馆总体要求、管理系统功能要求、应用系统开发和服务平台构建、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保障体系建设等几方面对数字档案馆建设进行了详尽的叙述和说明,以指导和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为其建设的规范化提供重要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从征求意见稿到定稿,《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中关于数字档案馆的定义有着意味深长的变化,其征求意见稿中的定义表述为“数字档案馆是指各级档案馆为适应本地区、本部门信息化和档案管理发展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及其网络平台建立的,具有‘收集、管理、保存、利用’等基本功能,能够保证馆藏数字档案信息可靠和可用的信息管理系统”,定稿中的定义表述则变更为“数字档案馆是指各级各类档案馆为适应信息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利用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字档案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管理,并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提供公共档案信息服务和共享利用的档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去掉了至关重要的“保证馆藏数字档案信息可靠和可用”的字样。可以看出,该指南对于原生性电子文件的长期保存仍然欠缺信心,往前跨了两步后又往回退了一步。尽管如此,在具体文字阐述中,仍然可以看出其注重原生性电子文件的接收和保存,比如该指南借鉴了OAIS的功能模型,对数字档案馆系统功能予以描述,指出“长久保存策略包括存储格式的选择,检测、备份和迁移等技术方法的采用等”。

在此背景下,以北京市为代表的一些地方立足于当前的新技术,重新思考数字档案馆的整体建设问题。比如,北京市档案馆不再孤立地构思市级的数字档案馆,而是统筹考虑市、区两级的数字档案馆建设问题,基于云计算环境,构建“北京数字档案馆云”,即由北京市档案馆统一建设一套数字档案馆系统,供市、区两级档案馆使用。[35]

3.2.2.2 数字档案馆建设模式构建和总结

相比电子文件中心建设模式的研究,数字档案馆建设模式构建和总结较少,也不那么集中,其原因可能是大家对于数字档案馆集中保存、提供利用数字档案的功能定位并无太大的分歧。所以,作者们对于模式的总结,不完全是从功能定位出发的。有代表性的观点依次如下。

1.于丽娟对国外数字档案馆建设模式的总结

于丽娟是我国最早研究国外数字档案馆的学者之一。通过对英国和美国的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研究,她按照建设主体、建设任务将国外数字档案馆建设模式分为两大类型。[36]她的总结后来为张宁、梁毅等人所借鉴。

其一,基于信息共享的数字档案馆。所谓信息共享,是指多家档案资源管理部门共同建设数字档案资源,彼此共享。此种模式的数字档案馆的一个特点就是多方参与。

其二,基于本馆信息化的数字档案馆。该种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主要依赖特定档案馆自身力量。按照其工作侧重点的不同,基于本馆信息化的数字档案馆又细分为基于服务信息化、基于职能信息化和基于物理实体馆址三种类型,基于服务信息化的数字档案馆主要侧重于馆藏的信息服务,基于职能信息化的数字档案馆则将以信息化手段实现整个档案馆功能,基于物理实体馆址的数字档案馆要建立一个适合保管数字档案的现代化档案馆建筑。

2.傅荣校和陈荣红对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模式的总结

2005年,浙江大学的傅荣校教授和杭州市城建档案馆的陈荣红就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模式问题撰文认为:由于建设主体(即各级各类档案馆)的差异性、各档案馆企图创新而不愿意标准化的工作思路,以及数字档案馆建设任务的复杂性,现阶段的中国不可能存在数字档案馆的建设统一的模式。[37]紧接着,两位作者分别以不同的地方命名某种模式的先驱者,如深圳模式、青岛模式、萧山模式等,总结了大中型数字档案馆和小型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特色。[38]总结其结论,即目前全国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模式,各地建设可以有自己的特色。两位作者界定模式的依据不在于数字档案馆所要完成的任务,而在于建设数字档案馆具体的做法。

3.肖秋会和杨青对数字档案馆建设模式的总结

2009年,武汉大学的肖秋会和杨青主要依据管理对象的类型,将国内外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模式分为三种。[39]

(1)历史档案的数字化项目

这种项目旨在保护珍贵的纸质历史档案,提供实体档案的数字化检索工具和数字化馆藏的利用。

(2)具有历史档案和电子文件管理功能的综合数字档案馆项目这种项目既开展传统档案的数字化服务,同时也接收电子文件进馆加以长期保存。

(3)电子文件长久保存项目

这种项目主要开展电子文件的接收、长期保存和提供利用。

4.张宁对国内外数字档案馆发展模式的总结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的张宁综合建设主题、资源类型和管理任务,将国内外数字档案馆的发展模式分为以下几种。[40]

(1)基于实体档案馆信息化的数字档案馆

这类数字档案馆主要依赖某一个独立的实体档案馆。根据功能的侧重点不同又分为管理信息化主导型和服务信息化主导型。大致对应于丽娟所总结的基于本馆信息化的数字档案馆。

(2)基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数字档案馆

此类数字档案馆由多家档案资源管理部门共同建设,大致对应于丽娟所总结的基于信息共享的数字档案馆。

(3)基于信息资源综合共享的数字档案馆

此类数字档案馆共享的信息不仅限于档案信息,还包括图书等其他各种类型的信息。在于丽娟的总结中,并未将这种模式和上一种模式区分开来。

(4)其他模式

包括互联网档案馆、专题档案馆等难以归入上述三种模式的特殊模式。

5.梁毅提炼的数字档案馆建设模式

2011年,湖南省档案馆的梁毅从英美两国的数字档案馆建设实践出发,按照建设主题,提炼出了两种数字档案馆建设模式的选择路径:一是数字档案馆集成模式,即以跨越空间限制的信息共享为基础的数字档案馆;二是数字档案馆实体模式,即以档案馆实体的信息化为基础的数字档案馆,由于侧重点的不同,分为重视服务数字化和强调业务活动信息化两类。虽然表述不同,但究其实质而言,梁毅的提炼和于丽娟的总结基本一致。[41]

6.薛四新构建的IT集约化服务型数字档案馆运行模式

2007年,清华大学档案馆的薛四新立足于系统建设的任务,提出一种新的数字档案馆运行模式——IT集约化服务型,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软硬件基础设施的架构、应用软件的研发、信息系统的实施、运行维护等技术性服务工作从传统档案馆中剥离出来,建立专门团队开展面向档案工作的IT集约化服务。[42]她的这种构思借助于云计算技术,在5年之后的北京市科委项目资助的北京市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中得以清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