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医心伤,寻良方
是人就有心,有心就有心病。
身体有病了,可以上医院看大夫,可是心若是有病了,上哪看,找谁去?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分明知道自己已经犯了心病,却总是不知道药在哪里。
心病还需心药医,什么是心药?——这千百年来,人类都在寻找着心药,然而迄今为止,世界上并没有任何一副可以包治心病的灵丹妙药。
对心的关注,古而有之。中国人历来注重内心修养,中华传统文化中有“正心”“修心”等概念,儒家、道家思想中也有大量的关于人如何处理心理问题的论述,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宽以待人”“君子成人之美”等,都蕴含了非常睿智的哲理。
与“心”最为接近的一个词,是心理,它是一门学科。
确切而言,早期的心理学研究是属于哲学的范畴,称为哲学心理学。哲学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中国、埃及、希腊和印度等古代文明。中国古代认为人的性情思想是由一定的器官承担的,并且其活动会在器官上反映出来,如“心之官则思”(《孟子》),“人精在脑”“头者神之所居”(《春秋元命苞》)。“神形合一”“形神相印”等思想在《黄帝内经》等涉及医学心理的著作中有很多阐述和应用。
在古希腊语中,心理学由“灵魂”和“研究”所组成。柏拉图提出过二元并存的理念,有人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西方最早的一部论述心理学思想的著作。经由长久的演变,慢慢地产生了各式各样不同的学科,包括现在人们所了解的心理学。
哲学心理学主要是在探讨心身关系、天性与教养、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知识来源等四大议题。其早期的理论有一元论、二元论、环境决定论、精神决定论等。近代的哲学心理学则是有三大思想流派,包括理性主义、经验主义与浪漫主义。正如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所说:“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于1874年。那一年,德国的
生理学家威廉•冯特发表两册的心理学教科书——《生理心理学的原理》(Principles,of,Physiological,Psychology),在序言里大胆宣称:“要建立一个新的科学领域”;冯特也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1875年,莱比锡大学聘冯特为教授;1879年,他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实验室,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10余年后,也就是1890年代,美国各大学风起云涌地仿效此举,建立数十座心理学实验室,尤其1892这一年就成立了20座,这一年也是美国心理学会的成立年。人们通常将1874年作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时间,这一时间比许多自然科学脱离哲学而形成独立学科的时间晚。冯特也是第一个把自己称为心理学家的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兴起。
我们不是要普及心理学,所以对心理学的历史不多累述,心理学所针对的,就是心理的救治,这种救治更显专业和学理,特别是介入了医学的治疗。
然而,心理学也不是包治百病的。因为,每个人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经历,也有各自迥异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方式,所以,同样出自于心理治疗师的建议,不见得就能帮助面临同样问题的每一个个体。
于是,除了专业的心理学,社会上又流行起了“心灵派”。
专门针对心灵问题的关注以及相关成果,其实在国内还不多。我们最常接触的是“心灵鸡汤”,事实上,心灵鸡汤可以浅尝,可以回味,但它真的解决不了你“心灵温饱”的问题,甚至,它连滋补心灵的功效都难以实现。
比心灵鸡汤更为高级的,是“身心灵”,国外和港台地区有一类人叫心灵导师,其中最具代表性而为大家熟知的,是台湾身心灵作家张德芬,她的身心灵系列作品拥有亿万忠实读者。
然而,不管是心理学还是心灵派,他们能够做到的,最多也就是分析出你的病因,然后给你对应的建议,但是,最终能不能疗愈心病,则是需要完完全全靠我们自己。所以,我们这辈子,注定要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心灵导师。疗愈的场所,就是你的内心。手术刀就在你的手里,灵丹妙药就在你的手里,你才是自己的那个独一无二、妙手回春的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