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考释人物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第2993页)

《正义》:屈、景、昭皆楚之族。王逸云:“楚王始都是,生子瑕,受屈为卿,因以为氏。”

《楚辞·离骚经第一》:“朕皇考曰伯庸”云云;“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王逸曰:“正,平也。则,法也。灵,神也。均,调也。言正平可法则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神于地。高平曰原,故伯庸名我为平以法天,字我为原以法地。夫人非名不荣,非字不彰,故子生,父思善应而名字之,以表其德、观其志也。”朱子《集注》:“正,平也”云云,灵、均各释其义,以为美称耳。

朱子《楚辞辩证》:“王逸曰:‘楚武王子瑕受屈以为客卿’,客卿,战国时官,为他国之人游宦者设。春秋初年未有此事,亦无此官,况瑕又本国之王子乎?”王逸注《离骚经序》曰:“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朱注:“《战国策》:楚有昭奚恤。《元和姓纂》云:楚之武王子瑕食采于屈,因氏焉。屈重、屈荡、屈建、屈平,并其后。又云:景氏有景差。汉皆徙大族昭、屈、景三姓于关中。”

《十九史略》注:“平字名原,小字灵均。”

注所谓瑕,盖春秋莫敖屈瑕也。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第2994页)

《离骚》:“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文选》注:王逸曰:“高辛,帝喾有天下号也。《帝系》曰:‘高辛氏为帝喾,次妃有娀氏女,生契。’言己既得贤智之士若凤皇,受礼遗将行,恐帝喾已先我得娀简狄也。”济曰:“诒,遗也。高辛,帝喾也。言我得贤人若凤皇者,受遗玉帛将行就聘,又恐帝喾先我而得之。帝喾,喻诸国贤君。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王逸曰:‘言己既求简狄,复后高辛,欲远集它方,又无所之,故且游戏以忘忧也。’”良曰:“言求忠贤不得,欲往远方又兼无所止,且浮观而逍遥。”

幻谓:“上称帝喾,其是之谓乎。下道齐桓,所谓齐桓闻以该辅也。中述汤武,所谓‘汤禹俨而求合也’,武所谓遭周文也,不云文而云武,盖以语信也,又武谓武丁用不疑也。《毛诗·殷武》篇:‘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毛传》云:‘殷王武丁也。’”

帝喾,颛顼高阳之子,帝高辛也。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第2994页)

《楚辞·九歌·山鬼》章:“思公子兮徒离忧。”《离骚经》曰:“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云云;“汤禹俨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云云;“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挚,伊尹名。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第3004页)

《索隐》曰:“扬子《法言》及《汉书·古今人表》皆作‘景瑳’。”

宋玉、唐勒,幻谓:《续离骚》有宋玉《九辩》《招魂》并景差《大招》篇,无唐勒辞。《排韵》:“唐琼华,楚大夫唐勒之女。勒妻一产二子,男一,女一。男曰正夫,女曰琼华。景差,《韵府·支韵》:‘差,叉宜切。景差,《扬子》‘或问景差’。又,《麻韵》:‘初牙切。人名,景差,详《佳韵》。’又,《佳韵》,‘差’注无‘景差’。《韵会·歌韵》:‘创何切。景差,人名。’余韵不收景差名。”

《索隐》“扬子《法言》”云云,幻案:扬子《法言·吾子篇》:“或问:景差、唐勒、枚乘、宋玉之赋也益乎?曰:必也淫。”吴秘曰:“景差、宋玉楚大夫。”《前汉书·古今人表》“景瑳”,师古曰:“瑳,音子何反,即景差也。”王周正月,周人以建子为岁首,则冬十有一月是也,前乎周者以丑为正,其《书》始即位曰:“惟元祀,十有二月。”则知月不易也,后乎周者以亥为正,其书始建国曰元年冬十月,则知时不易也。建子非春亦明矣。乃以夏时冠周月,何哉?

幻谓:“景差”之“差”当作用“瑳”,《索隐》本作“瑳”。

世谓伯夷贪兮,谓盗跖廉。(第3006页)

《索隐》曰:“《汉书》作‘随、夷溷兮跖、廉’。”

应劭曰:“随,卞随,汤时廉士,汤以天下让而不受。夷,伯夷也,不食周粟,饿于首阳之下。”师古曰:“溷,浊也,音胡困反。”李奇曰:“跖,秦大盗也。楚之大盗为庄。”

怀王骑,堕马而死。(第3018页)

《汉书》:“梁王胜坠马死。”李奇曰:“《文三王传》言揖,此言胜,为有两名。”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第3018页)

文帝八年夏也。

淮南厉王,长高帝少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