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达《金融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
- 圣才电子书
- 6235字
- 2024-12-21 08:08:51
2.2 课后习题详解
1.比较外汇与本币的异同。一国居民持有的外汇在本国境内是否具有货币的各种职能?为什么?
答:(1)一般地,可以将外汇定义为一切外国货币。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外汇,主要是指以外币标示的债权债务证明。现代的经济是由债权债务网络全面覆盖的经济——任何经济行为主体都是在这个网络下活动的;相应地,任何货币的流通与信用的活动都变成了同一的过程,任何货币都不过体现着债权债务关系,任何货币的支付都不过反映着债权债务的消长、转移。就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是这样,就联系着全球经济体的国际经济关系来说也是如此。非常明显,外汇的流转,不过是应收应付的债权债务关系产生、转移和结清。
外汇作为货币,与本币都是债权债务证明,这是没有区别的。如果要加以区分,那就是外汇还包括股票这类所有权证。而在论及国内货币时,所有权证则不包括在货币之内。债务凭证和所有权证,统称为金融资产。所以,更确切地说,应将外汇界定为是以外币表示的金融资产,它可用作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并能兑换成其他形式的外币资产和支付手段。
(2)应当注意的是,尽管理论上外汇与本币的职能并无实质性的区别,但事实上居民持有外汇在本国境内能否行使如同本币一般的职能,还要取决于本币是否已经实现了完全可兑换。而即使是实现了完全可兑换,也只是允许本币及外汇的自由进出境和相互自由兑换,并未赋予任何外汇在境内日常交易中充当价值尺度、交易媒介或支付手段的职能。这些职能只有本币才能执行,这是国家主权赋予本币的特殊权力。
目前,国际金融体系的发展,美元化、欧元的出现使得外汇取得了在本国境内货币的各种职能,但这只是局部现象。
2.了解我国目前的外汇管理制度。为什么说人民币还不是完全可兑换货币?
答:(1)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内容是,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参考一篮子表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2)人民币完全可兑换是指:人民币在境内可兑换为外汇;外汇可携出或汇出境外;人民币可自由进出境;外汇可携入、汇入境内,并在境内兑换为人民币;无论是居民和非居民均可在境内持有外汇;彼此之间可相互授受。人民币的完全可兑换包括经常项目的可兑换和资本项目的可兑换。
1996年底,人民币就实现了在贸易等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目前我国已实现了资本项目部分可兑换。参照基金组织编制的《汇兑安排与汇兑限制年报》将资本项目分为7大类共43项的分类,我国资本项目中可兑换的有8项,占18.6%;有较少限制的有11项,占25.6%;有较多限制的有18项,占41.9%;严格管制的有6项,占13.9%。整体来看,目前我国资本项目已实现了部分可兑换,严格管制的项目小于20%。2005年,中国又开放了一些资本项目,比如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引入外国投资者,允许国际金融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以及允许中国保险公司的外汇资金在境外运用等。从整体上来看,我国依然实施外汇管制,资本项目并未完全开放,因此,人民币并不是完全可兑换货币。
人民币最终要成为完全可兑换货币。现在人民币在经常项下是可兑换的。虽然在资本项下还没有完全可兑换,但是也是逐步放开的。
3.浮动汇率制与固定汇率制各自的利弊是什么?汇率市场化是否意味着实现完全的浮动汇率?
答:(1)固定汇率指一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同时又将汇率的波动限制在一个规定的范围内的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是指汇率水平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决定的、政府不加任何干预的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的利弊:
①固定汇率制的优点是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由于在固定汇率制下两国货币比价基本固定,或汇率的波动范围被限制在一定幅度之内,这就便于经营国际贸易、国际信贷与国际投资的经济主体进行成本和利润的核算,也使进行这些国际经济交易的经济主体面临的汇率波动风险损失较小,从而有利于国际经济交易的进行与开展,从而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固定汇率制的缺点:
a.汇率基本上不能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作用。汇率变动有着影响国际收支的经济作用,因而汇率可充作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既然货币比价基本固定或汇率的波动范围被限制在一定幅度之内,汇率自然就基本不能发挥其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作用。
b.固定汇率制有牺牲内部平衡之虞。由于汇率基本不能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作用,当一国国际收支失衡时,就需采取紧缩性或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这会使国内经济增长受到抑制和失业扩大化,或者使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严重化。另外,维持汇率波动官定上下限所采取的干预外汇市场的措施,也会有同样的后果:软货币(或称“弱币”,即汇率有下降趋势的货币)发行国货币当局进行干预,一方面会使其外汇储备流失,另一方面又会形成紧缩性的经济影响;硬货币(或称“强币”,即汇率有上升趋势的货币)发行国货币当局进行市场干预,会形成扩张性经济影响,使该国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加快。
c.易引起国际汇率制度的动荡与混乱。当一国国际收支恶化,进行市场干预仍不能平抑汇价时,该国最后有可能采取法定贬值的措施。这会引起同该国有密切经济关系的国家也采取法定贬值的措施,从而导致外汇市场和整个国际汇率制度的动荡与混乱。只有经过一段时期以后,才会平静下来。在未恢复相对平静以前的这段时期内,经营国际贸易、国际信贷与国际投资的经济主体,都可能抱观望态度,从而出现国际经济交易在某种程度的中止、停顿现象。
浮动汇率制度的利弊:
①浮动汇率制度的主要优点:
a.汇率能发挥其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作用。一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可以经由汇率的上下浮动而加以消除。
b.只要国际收支失衡不是特别严重,就没有必要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从而不必以牺牲内部平衡来换取外部平衡的实现。
c.减少了对储备的需要,并使逆差国避免了外汇储备的流失。这是因为,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各国货币当局没有干预外汇市场和稳定汇率的义务。这一方面使逆差国避免了外汇储备的流失,另一方面又使各国不必保持太多的外汇储备,从而能把节省的外汇资金用于本国经济的发展。
②浮动汇率制度的主要缺点是汇率频繁与剧烈地波动,使进行国际贸易、国际信贷与国际投资等国际经济交易的经济主体难以核算成本和利润,并使他们面临较大的汇率波动所造成的外汇风险损失,从而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浮动汇率制的另一个主要缺点是为外汇投机提供了土壤和条件,助长了外汇投机活动,这必然会加剧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与混乱。
(2)汇率市场化并不意味着实现完全的浮动汇率。汇率市场化是指由供求力量决定汇率水平。但是,由于汇率对一国经济和政治的重要作用,政府对于汇率通常或多或少会加以适度调节,不进行任何有目的的干预是少见的。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完全的浮动汇率是不存在的。
4.货币制度与国家主权的联系应该怎样理解?结合欧洲货币、货币局制度和“美元化”,理一理你的思路。
答:从古代开始有可以称之为货币制度的制度,几千年来货币制度都是与国家的主权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国家在不同程度、从不同角度对货币所进行的控制,其意图总是在于建立能够符合自己政策目标,并可能由自己操纵的货币制度。一般说来,有秩序的、稳定的,从而能为发展商品经济提供有利客观条件的货币制度,是国家追求的目标。要求能够有效地操纵货币制度,也包括为了保证这个目标的实现。控制货币制度日益成为建立宏观调控系统的重要内容,以便有效地利用货币来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但这样的观念和准则却在20世纪中受到严重的挑战。
先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起美元在全球的主导地位。但相当长的期间,在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中,各国的货币主权依然还是得以保持;有的货币如德国马克等,还很有与美元分庭抗礼的态势。在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之外,还曾同时存在着社会主义世界的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货币制度。但到了20世纪的后十年,货币制度对主权的挑战却沿着以下三个趋向而迅速强化:
(1)欧洲货币制度的建立。欧元是超越欧洲各国传统边界的货币,欧洲货币当局是超越各国货币主权的统一的中央银行。加入欧元区的国家必须放弃原有的国家货币制度,共同使用欧元和制定统一的货币政策,各成员国之间不再保持独立的国际收支,从而丧失了很大部分货币主权。对于传统的货币制度观念,这是直接的挑战。
(2)货币局制度。货币局制度是指一国(地区)所发行的货币完全与其外汇储备挂钩的货币制度。在该制度下,基础货币要由百分之百的外汇储备来支持。货币局规定本币对某一外币的固定汇率。货币局不是中央银行,它不能持有任何国内资产,没有自己独立的货币政策。实施货币局制度,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独立实行货币政策的主动权。
(3)美元化。美元化是指一国以美元代替本国货币流通,放弃铸币税和发行银行在本国金融体系陷入困境时进行最后救助的可能。本国货币让位于美元,意味着货币主权的完全丧失。这一进程,有可能进一步推进。
综上所述,货币制度与国家主权的联系是与生俱来的。货币制度服务于国家主权;国家主权为了实现其目的必须对货币制度进行有效的操纵。但是,国际金融体系的发展,给这一关系带来了新的内容:欧元,货币局制度,美元化等说明货币制度有可能独立于国家主权,即国家主权对货币制度的有效控制不是必须的。
5.我国对现行汇率制度的标准是怎么表述的?你是否知道当前国内外围绕中国汇率制度的不同见解?你作何评价?
答:(1)我国对现行汇率制度的标准表述为:
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2)当前国内外环绕中国汇率制度有不同见解:
人民币汇率升值已成为焦点,讨论激烈。例如,美财长斯诺、欧央行行长特里谢和日本金融学家黑田东彦都认为中国经济以每年近10%的高速发展,人民币明显被低估了。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认为中国应该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而且,在未来20年内,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政策都应该保持不变。汇丰银行企业、投资银行与市场研究部、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ArupRaha也认为人民币在最近一段时间不要进行任何改变。
对各种上述观点的评价:
①国际收支,非严格地说,是指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收入和支出。当一国的国际收入大于支出时,即为国际收支顺差。在外汇市场上,国际收支顺差就表现为外汇(币)的供应大于需求,使本国货币汇率上升,外国货币汇率下降。相反,当一国的国际收入小于支出时,即为国际收支逆差,在外汇市场上就表现为外汇(币)的供应小于需求,因而本国货币汇率下降,外国货币汇率上升。
我国长期以来国际收支顺差,并积累了巨额外汇储备,而美国则长期国际收支逆差。从这一点上来讲,人民币应该升值,美元贬值,我国的汇率应该调整。
②汇率的变动,最终是经济增长率的较量。从长期看,当一国经济增长率快于另一个国家时,该国汇率趋于上升。反之,则趋于下跌。
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保持在7%以上,而同期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3%。因此,从经济增长率角度来看,人民币汇率也需要调整。
③中央银行直接在外汇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外汇,发表直接左右公众心理预期的声明对汇率的短期干预具有更直接的效用。
我国的人民银行长期通过结汇制和外汇市场干预来维持人民币的汇率稳定,使外汇市场难以形成均衡的市场化的汇率。这使人民币的汇率调整的幅度难以确定。
④预期有时候能对汇率产生重大的影响。预期多种多样,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就经济方面而言,预期包括对国际收支状况、相对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率)、相对利率或相对的资产收益率以及对汇率本身的预期等等。预期通常是以捕捉刚刚出现的某些信号来进行的。因此,有意地或无意地发出一些与之相对冲的信号,有时可以改变预期的方向。
近年来,国际社会普遍预期人民币将升值,热钱大量涌入中国,使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越来越大,但热钱的趋利性和羊群效应使中国短期内不得不保持汇率稳定,以维护国际经济安全,避免对经济造成严重的冲击。
⑤财政赤字的增加或减少,也会影响汇率的变动方向。财政赤字往往导致货币供应增加和需求增加,因此,赤字的增加将导致本国货币汇率的下降。但和国际收支等其他因素一样,赤字增加对货币汇率的影响也并非是绝对的。如果赤字增加的同时伴有利率上升,则其对货币汇率的影响就很难说了。
长期以来,中国和美国都出现了财政赤字,这使两国的汇率变动难以预料。但中国的利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而美国却已经进入了加息周期。从这一角度来讲,人民币汇率应当保持稳定,以抵消上述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因素。
由此可见,上述关于人民币的种种观点,都有正确之处,但都太过于强调某一方面,人民币汇率改革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需要权衡各种观点,明确利弊,才能找出比较合适的方案。
6.人民币国际化对于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将产生何种影响?
答: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随着美国综合国力的相对变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和90年代后期,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曾出现过起伏波折。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融合,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经济中地位的逐步提升,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越来越显示出其不适应的一面。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进一步暴露了该体系的致命缺陷。
一国货币国际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从各国货币国际化进程和结果来看,存在着层次上的区别。根据货币的使用区域划分,货币的国际化可分为周边化、国际区域化和全球化三个层次。根据货币职能划分,国际化货币拥有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等职能。在这几大功能当中,最关键的是国际储备功能,当一国货币被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时,其本可以判断其已经成为国际货币。部分国际化货币是指该货币在国际经济中发挥有限的作用,仅充当国际货币几大职能中的一到两种。
人民币目前已经在周边地区和国家流通,已经具有部分国际化货币职能,但显然人民币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人民币成为完全可流通和国际储备货币,还需要具备基础性条件。
2006年以来,逐步有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宣布将人民币纳入其官方外汇储备。2006年12月1日,菲律宾中央银行宣布用人民币持有部分外汇储备。此后,俄罗斯、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尼日利亚、泰国以及日本等国陆续表示在其储备货币篮子中增加人民币。2012年3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公布购买650亿元人民币国债,由此标志着人民币将首次成为发达经济体的储备货币。早在2009年8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成功发行以人民币为支付货币的价值500亿美元的债券,初步认可了人民币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的功能。自2012年6月1日起,在日本东京和中国上海两地市场开展人民币与日元直接交易业务,这是人民币首次与全球主要货币实现直接交易,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迈出重要一步。
人民币目前仍然无法自由兑换,这将阻碍一些国家将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