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视频讲解]

一、概念题

1.直接融资

答:直接融资是指公司、企业在金融市场上从资金所有者那里直接融通货币资金,其方式是发行股票或债券。股票或公司债券的发行者,售出股票、债券,取得货币资金;资金所有者,买进股票、债券,付出了货币资金。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既扮演债务人角色又扮演债权人角色的中介者处于债权人和债务人、资金所有者和资金需要者之间,所以用直接融资或直接金融概括,以区别于间接融资。

2.单纯融资性商业票据[中南财大2004研]

答:单纯融资性商业票据即金融票据,亦称“融通票据”、“空票”,是不以商品交易为基础,专为融通资金而签发的一种票据。它由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后产生,一方作为债权人签发票据,一方作为债务人表示承兑,出票人则于票据到期前把款项归还付款人,以备清偿。融通票据有商人签发商人承兑、商人签发银行承兑和银行签发银行承兑几种形式。此种票据不反映真实的物资周转,只为获取资金而签发;拟获得资金融通的公司或商号,须事先向承兑公司申请承兑信用额度,在其额度内开立以承兑公司为付款人的融通票据。

3.金融

答:当货币的运动和信用的活动虽有多方面联系却终归保持着各自独立发展的过程时,这是两个范畴;而当两者密不可分地结合到一起,那么,与货币范畴和信用范畴存在的同时,又增加了一个由这两个范畴长期相互渗透所形成的新范畴。这就是“金融”。

金融或可界定为:凡是既涉及货币,又涉及信用,以及以货币与信用结合为一体的形式生成、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换一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为:凡是涉及货币供给,银行与非银行信用,以证券交易为操作特征的投资,商业保险,以及以类似形式进行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

二、选择题

1.某企业因业务需要,申请银行为其开具银行汇票,银行经审查后,同意企业的申请,为其开具了一张100万元的银行汇票。银行的这一业务体现了银行的(  )。

A.信用中介职能  

B.支付中介职能

C.化货币收入为资本职能  

D.创造信用流通工具职能

【答案】D

【解析】银行的主要职能包括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三项。其中信用创造是指,银行发行银行券等信用流通工具,满足流通界对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需要,节约社会流通费用,并使银行可以超出自有资本与吸收资本的总额而扩张信用。

2.以下的金融资产中不具有与期权类似的特征的是(  )。[清华大学2012金融硕士]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A.可转债

B.信用期权

C.可召回债券

D.认股权证

E.期货

【答案】E

【解析】期权合约是指期权的买方有权在约定的时间或约定的时期内,按照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相关资产,也可以根据需要放弃行使这一权利。期货与现货相对。期货是现在进行买卖,但是在将来进行交收或交割的标的物,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还可以是金融指标。但是期货的买方在期货到期时有义务进行交割而无选择权利。

3.期货交易的真正目的是(  )。[中央财大2010研]

A.作为一种商品交换的工具

B.减少交易者所承担的风险

C.转让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的财产权

D.上述说法都正确

【答案】B

【解析】期货交易为交易人提供了一种避免因一段时期内价格波动带来风险的工具。

三、简答题

1.什么是金融衍生工具?它有哪些基本功能?

答:金融衍生工具(Derivative Security)是在货币、债券、股票等传统金融工具基础上衍化和派生的,以杠杆或信用交易为特征的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工具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它指的是一种特定的交易方式;另一方面,它又指由这种交易方式所形成的一系列合约。经济活动日趋复杂是金融衍生工具发展的最终动力,而金融创新却是金融衍生工具种类增加和复杂程度加深的直接推动力。引发金融创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即转嫁风险和规避监管。

金融衍生工具的功能有:

(1)转移价格风险。现货市场的价格常常是瞬息多变的,这给生产者和投资者带来了价格波动的风险。以期货交易为首的衍生工具的产生,就为投资者找到了一条比较理想的转移现货市场上价格风险的渠道。衍生工具的一个基本经济功能就是转移价格风险,这是通过套期保值来实现的,即利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价格差异,在现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基础资产的同时或前后,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相同数量的该商品的期货合约,从而在两个市场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冲抵的机制,进而达到保值的目的。

(2)形成权威性价格。在市场经济中,价格信号应当真实、准确,如果价格信号失真,必然影响经营者决策的正确性,打击投资者的积极性。现货市场的价格真实度一般较低,如果仅仅根据现货市场价格进行决策,则很难适应价格变动的方向。期货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可形成一种比较优良的价格形成机制,这是因为期货交易是在专门的期货交易所进行的。期货交易所作为一种有组织的、正规化的统一市场,聚集了众多的买方和卖方,所有买方和卖方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所有的期货交易都是通过竞争的方式达成,从而使期货市场成为一个公开的自由竞争的市场,影响价格变化的各种因素都能在该市场上体现,由此形成的价格就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基础资产的真实价格。

(3)提高资产管理质量。就投资者来讲,为了提高资产管理的质量,降低风险,提高收益,就必须进行资产组合管理。衍生工具的出现,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对象。同时,工商企业也可利用衍生工具达到优化资产组合的目的。例如,通过利率互换业务,可以使企业降低贷款成本,以实现资产组合的最优化。

(4)提高资信度。在衍生市场的交易中,交易对方的资信状况是交易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资信评级为AA级或A级的公司很难找到愿意与它们交易的机构。但是,并非只有少数大公司才可进入衍生工具市场,因为该市场提供了制造“复合资信”(SC)的机制,即由母公司对子公司的一切借款予以担保,再经过评估机构的参与,子公司的资信级别会得到提高。此外,还有许多中小公司通过与大公司的互换等交易,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信誉等级。

2.“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量越多表明银行信月用资金来源越多”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这一说法是正确的。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西欧产生厂现代银行。银行家签发允诺随时兑付金银铸币的银行券。银行券流通的规模迅速扩大,越来越多地代替铸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今天在世界各同流通的现钞都属于银行券范畴。同时,在银行存款业务的基础上,形成了既不用铸币也不用银行券的转账结算体系和在这个体系中流通的存款货币----用以结清大额交易的主要货币形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贵金属铸币全部退出流通。到20世纪30年代,则先后实施了彻底不兑现的银行

券流通制度。这时,货币的流通与信用的活动,则变成了同一的过程。任何货币的运动都是在信用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基于银行信用的银行券是日常小额支付的手段;转账结算中的存款货币则是大额支付的主要形式。完全独立于信用活动之外的货币制度已荡然无存。任何信用活动也同时都是货币的运动:信用扩张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增加,信用紧缩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减少,信用资金的调剂则时时影响着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供给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和微观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分布。由此可见,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量越多表明银行信用资金来源越多。

3.如何理解金融这个范畴?

答:在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前,货币范畴的发展同信用范畴的发展保持着相互独立的状态。货币在以实物形态和铸币(包括称量的金属货币)形态存在时,都不是信用的创造。作为货币的实物,如牛、羊、布帛,是劳动产品,而不是信用产品。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西欧产生了现代银行。银行家签发允诺随时兑付金银铸币的银行券。银行券流通的规模迅速扩大,越来越多地代替铸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今天,在世界各国流通的现钞都属于银行券范畴。同时,在银行存款业务的基础上,形成了既不用铸币也不用银行券的转账结算体系和在这个体系中流通的存款货币——用以结清大额交易的主要货币形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贵金属铸币全部退出流通。到20世纪30年代,则先后实施了彻底不兑现的银行券流通制度。这时,货币的流通与信用的活动,则变成了同一的过程。任何货币的运动都是在信用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基于银行信用的银行券是日常小额支付的手段;转账结算中的存款货币则是大额支付的主要形式。完全独立于信用活动之外的货币制度已荡然无存。任何信用活动也同时都是货币的运动:信用扩张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增加,信用紧缩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减少,信用资金的调剂则时时影响着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供给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和微观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分布。

当货币的运动和信用的活动虽有多方面联系却终归保持着各自独立发展的过程时,这是两个范畴;而当两者密不可分地结合到一起时,那么,与货币范畴和信用范畴存在的同时,又增加了一个由这两个范畴长期相互渗透所形成的新范畴。我们习惯使用的“金融”词义正好符合这一范畴的外延。至于在历史上货币和信用相互渗透的种种形态则应视之为金融范畴的萌芽、早期形态。

四、论述题

如何认识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

答: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反映出来:

(1)经济货币化程度加深。经济货币化是当代经济发展的趋势。从全球看,金融资产交易已经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热点,其规模已经超过商品交易。它不仅能满足商品交易规模扩大的需要,而且还同社会经济发展机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以银行为主体的多元化金融体系已经形成。在现代经济活动中,银行作为信贷中心、结算中心和现金出纳的中心地位依然保持,银行作为社会分配中心、经济信息中心和资金调剂中心的地位已经形成。同时,一个以银行为主体的多元化金融体系已经产生。在这个金融体系中,现代中央银行的职能在不断健全,其调控手段不断完善,调控效果也不断提高。

(3)金融创新方兴未艾,货币形式正在发生变化。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金融创新浪潮正在以更强劲的势头向前推进,新的金融工具不断出现,各种金融衍生工具也不断产生。随着新的金融工具的不断发展,货币形式也在悄悄发生变化,电子货币已经出现,信用卡等支付手段也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货币,这些新型的货币以其便利性和安全性而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它们加速了社会资金周转,减少了货币流通费用,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4)经济主体的持币动机发生转移。由于货币形式的变化,以及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经济主体持有货币的动机已经不是为了交换商品或预防未来不确定性支出的需要,而是更注意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和持币本身所带来的收益。货币已经成为一种真正的资产,而不仅是交换媒介。借助于发达的金融工具,经济主体在追求实物资产增长的同时,可以比较方便地追求金融资产的增值。经济主体持币动机的转移,是现代金融与现代经济增长结合的产物,它使经济因此而获得了更多的增长点。

(5)金融调控已经成为主要的宏观调控方式。在传统的商品经济中,货币作为交换的媒介只是被动地推动着生产的发展,而在金融经济中,信贷、利率等经济杠杆引导着货币在经济活动中流转,从而使货币作为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引导着生产要素的转移。正因为有了这一变化,以实行货币政策为主要方式的金融调控就比传统的市场调节显得更有效。利率水平能够更好地反映经济活动的状况,它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调节手段,中央银行也因此而成为现代经济中主要的宏观调控主体。

(6)金融深化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典型特征。金融深化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由于在经济活动中,金融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所以,金融深化必然会不断促进经济良性增长。金融深化的实质是要求实行金融体制的改革,以便能更好地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因此,金融改革已经在大多数国家广泛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