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视频讲解]

一、概念题

1.金块本位制[厦门大学2000研]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金块本位又称为生金本位制,是金本位制三种基本形式之一,流行于金币本位制消亡后。其特点是:金币停止流通而以银行券(政府发行的“纸币”)作为流通货币。银行券仍规定一定的法定含金量,其发行以一定数量的黄金作为准备,银行券在达到一定数额之后可以兑换为黄金。但这一兑换限额往往比较大,一般公众通常无法接受。实行金块本位制只需保留一定比例的黄金作为发行准备,可节省黄金使用,暂时缓解了黄金短缺与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矛盾。但金币流通的取消和兑换数量的限制,表明黄金的货币职能已开始萎缩,这时货币制度已不如金币本位制稳定;并且长期来看黄金数量仍然不能满足世界经济增长和维持稳定汇率的需要,最终会被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所取代。

2.货币局制[中央财大2010研]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货币局制是指在法律中明确规定本国货币与某一外国可兑换货币保持固定的兑换率,并且对本国货币的发行做特殊限制以保证履行这一法定的汇率制度。货币局制通常要求货币发行必须以一定(通常是百分之百)的该外国货币作为准备金,并且要求在货币流通中始终满足这一准备金要求。货币局制度是固定汇率制度的一个特例,或者说,是一种极端的固定汇率制度。

这种货币局制度的特征是:(1)本国的货币钉住一种强势货币,与之建立固定汇率联系,这种强势货币被称为锚货币;(2)本国的通货发行,以外汇储备——特别是锚货币的外汇储备——为发行保证,保证本币与外币随时可以按固定汇率兑换。

建立这种货币制度的国家和地区,一般不具有独立建立自己货币制度的政治经济实力。如果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规模较小,开放程度较高,进出口集中在某一些商品或某一国家,货币局制度是一种选择。实施货币局制度,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独立实行货币政策的主动权。

3.货币面纱论[中南财大2005研]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货币面纱论是关于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问题的一种观点。该理论认为货币的作用仅在于媒介商品交换,即只在商品的交换过程中起转瞬即逝的作用,该理论并不对实际经济活动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它如同罩在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

货币面纱论在货币数量论中得到最完整的理论表述。其基本观点是: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实物经济,其市场条件是充分和完备的;交易者对所有商品的供求状况、现期与未来的价格状况等都具有充分的知识和完备的信息;所有的商品交易都可以在组织完备的市场体系中进行;因而经济中不存在所谓“不确定”的因素。在这样一个确定性的世界里,把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是没有必要的。商品销售收款无需储藏的现实,使社会商品的总供给与以货币表示的总需求在理论上取得了紧密的联系,供给会自行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需求。在这样一种供求均衡的世界中,商品的价格由商品的供求关系所决定,货币在其中只起乘数因子的作用。货币数量的变动只是在总体上改变全部商品的绝对价格水平,而不会对商品的相对价格体系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既然如此,也就无法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进而对实际产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货币只不过是“一块遮挡实际经济力量活动的面纱”。

二、选择题

1.以下哪种货币制度下各国货币汇率是浮动的?(  )[厦门大学2012金融硕士]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牙买加体系

C.欧洲货币联盟

D.金本位制

【答案】B

【解析】在牙加体系下,发达国家多采取单独浮动或联合浮动,发展中国家多盯住某一国际货币或货币篮子。金本位制度下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欧洲货币联盟是一种以欧元为统一货币的货币制度,是一种区域性货币制度。

2.以下货币制度中会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是(  )。[中央财大2011金融硕士]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A.金银双本位

B.金银平行本位

C.金币本位

D.金汇兑本位

【答案】A

【解析】金银复本位制下金、银两种金属同时被法律承认为货币金属,金、银铸币都可自由铸造,都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当金银铸币各按其本身所包含的价值并行流通时,市场上的商品就出现了金银两重价格,而这两重价格随金银市场比价的不断变动而变动。为了克服由此造成的紊乱,很多国家用法律规定了金币与银币的比价。但金银市场比价并不会由于法定比例的确定而不再发生变化。于是法定比价和市场比价之间可能会出现差异,价值被高估的货币渐渐被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于是劣币驱逐良币律发挥作用。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

3.可能发行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货币制度是(  )。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虚金本位制

【答案】C

【解析】在金银复本位制下,金、银两种铸币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固定比价流通,而不随着市场中金、银比价的变动而变动。实践证明,在双本位制下,尽管有两种法定本位币,但是实际流通中起主要作用的往往总是一种货币: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金银两种货币在流通中交替执行货币职能,即“劣币驱逐良币”。

三、判断题

1.牙买加体系规定美元和黄金不再作为国际储备货币。(  )

【答案】

【解析】牙买加体系规定黄金不再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美元仍然是国际储备货币。

2.信用货币价值稳定的基础是中央银行提供给社会公众的信用。(  )

【答案】

【解析】信用货币的发行是由中央银行通过信贷方式提供的。它的基础是社会公众向它提供的信用,即社会公众提供给中央银行进行分配的资产或资源。社会公众提供的资源越多,纸币发行的基础就越稳定。

3.信用货币自身没有价值,所以不是财富的组成部分。(  )

【答案】

【解析】信用货币本身虽然没有价值,但能够发挥货币的所有职能,是价值和一般财富的代表,是直接的购买手段,随时可以进入流通同其他形式的财富相交换,具有保值增值功能。所以信用货币构成了社会财富的一部分。

四、简答题

1.货币历史上有过哪几种主要的货币本位制?

答:国家货币制度是指一国政府以法令形式对本国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调节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体系。国家货币制度是一国货币主权的一种体现。由本国政府或司法机构独立制定实施,其有效范围一般仅限于国内。国家货币制度开始于国家统一铸造货币之后,自国家货币制度产生以来,各国在不同时期都曾用不同的法令形式对货币的构成要素和货币流通的组织管理进行过种种规定。从历史上看,早期的货币制度较为杂乱,各国间的差异也很大。16世纪以后,随着资产阶级国家政权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国家货币制度才逐步完善并相对规范统一。国家货币制度从其存在的具体形式上看,大致可分为金属货币制度和信用货币制度。16世纪以后至今,国家货币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从金属货币制度发展为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过程,演变的基本形式是: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1)银本位制。银本位制是最早的金属货币制度,早在中世纪,许多国家就采用过银本位货币制度。银本位制的基本内容包括:以白银为主币币材,银币为无限清偿货币,具有强制流通的能力;主币的名义价值与所含的一定成色,重量的白银相等,银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融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现银币或等量白银;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入输出。银本位制在16世纪以后开始盛行,至19世纪末期被大部分国家放弃。我国用白银作为货币的时间很长,唐宋时期白银已普遍流通,金、元、明时期确立了银两制度,白银是法定的主币。

(2)金银复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是金、银两种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16~18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实行这种货币制度。其基本特征是:金、银两种金属同时作为法定币材,一般情况下,黄金适用于大额批发交易,白银适用于小额零星交易。金、银、铸币都可以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国境,都有无限清偿能力。金币和银币之间,金币银币与货币符号之间都可以自由兑换。但这种货币制度由于出现了金价、银价两种价格,而且这两种价格随金银市场比价的不断变化而变动,引起价格的混乱,给商品流通带来许多困难,以至于出现被称为“格雷欣法则”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随着交换的进一步发展,这种货币制度被金本位取代。

(3)金本位制。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从金银复本位制过渡到金本位制,最早实行金本位制的是英国。金本位制主要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三种形态。

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其基本特点是:只有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有无限清偿能力;辅币和银行券与金币同时流通,并可按其面值自由兑换为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入输出;货币发行准备全部是黄金。金币本位制被认为是一种稳定有效的货币制度,因为它保证了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相一致,国内价值与国际价值相一致,价值符号所代表的价值与本位币价值相一致,并具有货币流通的自动调节机制,曾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西方列强矛盾的加剧所导致的战争,使金币流通的基础削弱。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停止了金币流通,自由兑换和黄金的自由输出输入,战后也未能恢复金币流通,只能改行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制。是不铸造、不流通金币,银行券只有达到一定数量后才能兑换金块的货币制度。英国于1925年率先实行此制度。金块本位制的实施,节省了黄金的使用,只需保留一定比例的黄金作为发行准备,暂时缓解了黄金短缺与商品经济发展的矛盾。

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是将本国货币依附于某个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并与其保持固定比价,同时将黄金存在该国,本币虽然仍有含金量,但不能在国内兑换黄金,只能兑换依附国的外汇,然后用外汇在该国兑换黄金。实行金汇兑本位制,进一步节省了黄金的使用,也扩大了各国的信用创造能力,使货币供给进一步摆脱了黄金的束缚。但是,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使本国货币依附于外国货币,本币的币值常受联系国币值波动的影响,且在财政金融与外贸政策制订等方面都要受这些国家的制约。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没有维持几年,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后,各国的金本位制事实上已经不存在了。

(4)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又称为纯粹的信用货币制度,这种货币制度有3个特点:现实经济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构成。现实中的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投入到流通中去的。这与金属货币通过自由铸造进入流通已有本质区别。国家对信用货币的管理调控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一旦信用货币的现实流通数量与客观必要数量不相一致,就会破坏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对应关系,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为了保证货币流通与经济的发展需要相适应,必须由国家对信用货币加以管理和调控,由于中央银行有“发行银行”的职能,因此大多数国家都是由中央银行来管理信用货币的发行与流通,运用货币政策来调控信用货币供需总量的均衡。

总之,货币历史上的几种主要的货币本位制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2.请简要回答现代信用货币制度具有哪些特点?

答:(1)信用货币制度又称纸币制度,在此制度下各国的主要货币是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它是国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具有无限清偿能力。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代替金、银执行货币的职能。纸币不能兑换黄金,它的发行不以金、银为保证。纸币的发行是依据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定,它的发行是通过信用程序进入流通的。信用货币制度有如下特点:

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黄金已不在国内流通,但仍然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货币是由纸币和银行存款构成的,它们都是银行对所有者的负债,体现着信用关系。

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的,即是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这与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通过自由铸造投入流通有着根本的区别。

国家对货币流通的管理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纸币制度下,货币都是通过银行放款程序投入流通的,货币的发行不以黄金作为保证。如果银行放款过多,就会造成通货膨胀;如果放款过少,则会造成流通中货币短缺,使一部分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进而造成经济萎缩。因此,中央银行必须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来控制和调节信用,控制货币供应量,保持货币流通的稳定。

(2)纸币制度是货币制度发展的高级阶段,它的优点是:克服了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的数量受金属供给限制的缺点,使国家可以根据经济活动的客观需要来发行或回笼货币,以便灵活地调整货币供应量,进而实现对整个经济的宏观调节与控制。同时,纸币本身造价低廉,携带方便,可大大节约流通费用,并使金银等贵金属更多地用于非货币用途,有利于工业的发展和美化人民生活。然而正是由于纸币发行的人为性,也使得货币发行存在着超过经济发展的需要的可能。

五、论述题

什么是最适度货币区理论?其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答:最适度货币区(Optimum Currency Area)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关于汇率机制和货币一体化的理论,该理论着重要解决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实行固定汇率和货币同盟或货币一体化最佳。而最适度货币区理论对货币流通的意义在于它指出了货币的适度流通范围对经济增长的意义。

西方的最适度货币区理论是有关区域货币一体化理论的概念,即指由一些符合一定标准的地区所组成的独立的货币区,在这种货币区内,各成员采用固定汇率制并保证区内货币的充分可兑换性。其最适度性表现为,这种货币区能通过协调的货币、财政政策和弹性的对外汇率实现三个目标:区内的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对外收支平衡。关于组成这种货币区的标准问题,经济学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1)最适度货币区理论的提出

首先提出最适度货币区理论的是罗伯特·蒙代尔。1961年,他提出用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作为确定最适度货币区的标准。他认为,一个国家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发生了需求转移。当人们对甲经济体的商品需求转移到对乙经济体的商品需求时,就会出现甲、乙之间支付的不平衡。甲的出口下降,生产萎缩,从而导致失业;而乙的出口增加,需求上升,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如果甲、乙之间维持固定汇率,汇率不能随着双方收支差额的变动而自动调整,则要么允许甲减少失业和降低工资,要么允许乙的物价上涨,不存在一个同时解决甲、乙双方困难的两全其美的办法。

蒙代尔认为,解决这一困境的根本办法是放弃各自的本国货币,而采用区域性的货币。所谓区域性的货币,是指该区域内的各国使用共同的货币,或在使用不同货币的时候保持固定汇率。区域性货币对区域外的其他货币可以保持浮动。最适度的区域未必是按照国家领土的疆域来划分的。从纯粹经济角度考虑,一个国家可能划分为几个最适度货币区;或者几个国家也可合并为一个最适度货币区。蒙代尔认为,应该根据生产要素是否可以自由流动来划分货币区。因为在一个货币区内,由于生产要素可自由流动,从而可以实现相互之间的平衡,保持货币区内部的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因此可以维持稳定的汇率。对于区域外的其他地区,由于生产要素不能充分流动,故仍然须维持弹性汇率。

(2)标准的选择

蒙代尔的最适度货币区理论提出后,在选择划分区域的标准上引出了许多争论。主要有:经济高度开放、低程度的产品多样化、国际金融高度一体化、政策一体化、相似通货膨胀率等。

经济高度开放。1963年,罗纳德·麦金农指出,应当把经济的高度开放作为最适度货币区的标准。他把一个社会的总产品区分为可贸易商品和不可贸易商品,经济开放度是指可贸易商品在社会总产品中的比重,此比重越高,经济越开放。麦金农指出了一个经济高度开放的小国难以采用浮动汇率的两条理由:第一,由于经济高度开放,汇率稍有变动,就会引起国内物价的剧烈变动;第二,一个进口在消费中占有很大比重的高度开放的小国中,汇率变动对居民实际收入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存在于封闭经济中的货币幻觉会消失,由此,汇率变动在纠正对外收支失衡方面会失去作用。麦金农强调,假定一国经济完全开放,汇率波动就会引起国内成本和物价的同比例变动,汇率的调节功能就会全部失效。

低程度的产品多样化。彼得·凯南在1969年提出以低程度的产品多样化作为确定一个最适度货币区的标准,其理论是建立在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需求波动的假设上的。他认为:一个产品多样化的国家,出口也是多样化的。在固定汇率下,某一种出口商品的需求下跌了,由于它在整个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不大,因而对国内就业的影响也不会很大。相反,如果外国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曲线下降,低程度产品多样化的国家势必要更大幅度地变动汇率才能维持原有的就业水平。由于出口的多样化,外部动荡对内部经济的影响经过平均化以后变小了,出口收益可以相对稳定。因此产品多样化的国家可以容忍固定汇率的后果;而产品非多样化的国家难以容忍固定汇率的后果,它们应当建立一个采用灵活汇率的独立的通货区。

国际金融高度一体化。詹姆斯·伊格拉姆在1969年指出,在决定通货区的最优规模时有必要考察经济社会的金融特征,并在1973年提出用国际金融高度一体化作为最适度通货区的标准。他认为,一个区域内各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同资金的移动有关,尤其同缺乏长期证券的自由交易有关。但如果国际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那么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利率的微小变动,就会引起足够的均衡性资本流动,从而可以避免汇率的变动。

政策一体化。1970年,爱德华·托尔和托马斯·威莱特指出,一个具有不太完善的内部调节机制的通货区,最重要的在于各成员国对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的看法,以及对调节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两者的能力具有一种合理的一致性。可以设想,一个不能容忍失业的国家是难以同另一个不能容忍通货膨胀的国家相处的。因此政策的一体化是确定最适度通货区的标准。

相似的通货膨胀率。1970年和1971年,G.哈伯勒和G.M.弗莱明提出用通货膨胀的相似性作为确定最适度通货区的标准。采用这一标准的理由是:产生国际收支失衡最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各国发展结构不同、工会力量不同和货币政策不同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的离散趋势,其中造成国际收支基本账户的失衡除外。因此,该标准不再注重宏观经济的需求和供应条件的波动,而是注重宏观经济的现象。该标准的实际含义是:通货膨胀差异是国际收支失衡和汇率波动的主要原因。所以,如果区域中各国的通货膨胀率趋于一致,便可避免汇率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