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道俊《教育学》(第6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47.8小时高清视频】
- 圣才电子书主编
- 5925字
- 2021-04-23 17:12:20
第4章 教育目的[视频讲解]
4.1 学习要点
一、什么是教育目的;掌握教育目的的内涵、分类、结构层次和理论基础、价值取向等。
二、为什么要学习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具有定向、调控和评价作用。
三、怎样实现教育目的:通过认知策略和实践策略来实现我国的教育目的。
4.2 重难点导学
一、什么是教育目的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一)内涵及特性
►内涵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对教育这一实践活动所造就人的质量规格所做出的一种总的设计,它反映了人类作为类主体进行教育活动的一般动机。
●狭义的教育目的,即学校教育的目的。它规定了社会对学校教育这一实践活动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是教育者对教育活动所培养的人的规格的总预期。
●特性
►抽象性——教育目的是对教育对象群体发展的一般的和概括性的要求而非只针对某个具体个体的要求。
►理想性——教育目的渗透着目的确立者对教育对象未来发展的美好期望和高层次要求。
►终极性——与理想性相联系,教育目的带有某种不可及性。它的意义就在于它对教育活动的引导性。
(二)分类
1.从教育目的的内涵上分
广义内涵:它是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
狭义内涵:它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2.从教育目的的形态上分
理论形态:理论形态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根据现存的社会条件和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所提出的具有某种倾向的教育目的。由于它表达的主要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所要培养的人的一种主观愿望或根本要求,故亦称为“应然的教育目的”。
实践形态:实践形态的教育目的是指教育工作者或与教育有直接关系的人(如学生、家长),在自己的教育行为中所实际追求的教育目的。由于它正在被实践、应用,故亦成为“实然的教育目的”。
(三)教育目的的结构与层次
1.教育目的横向(活动)结构
2.教育目的纵向结构
3.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四)教育目的制定的依据
1.社会客观因素
要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
要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因为先进的制度要获得成功,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依赖运用于它们的人的现代人格、现代品质。无论哪个国家,只有它的人民从心理、态度和行为上,都能与各种形式的经济发展同步前进,相互配合,这个国家的现代化才真正能够得以实现。
2.历史文化因素
任何民族的文化传统都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尤其是一个民族文化核心的价值取向对教育目的的确立影响更为明显。
中国文化以家族为本位,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强调个人的责任与义务,注重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调和,教育目的更多强调社会的控制、关注群体的利益。
西方文化则受到古希腊文化的影响,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3.受教育者的因素
依据之一:人的生存的需要
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现实的和未来的生存的需要等。
依据之二:人的发展的需要
包括:人的身心发展不同阶段特点的需要,也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另外还包括人的终身发展的需要:它是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五)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教育目的确立中的价值取向
2.个人本位论的内涵、特点、主要观点、评价和代表人物
(1)内涵
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的发展和需要作为根本的教育目的。
(2)特点
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
(3)主要观点
主张根据人的本性发展和自身完善这种“天然的需要”来选择确立教育目的,按照人的本性和发展的需要来规定教育。
(4)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各种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背景和针对性有所不同
①古希腊的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主张教育应以弘扬人性、发展人的个性为根本目的。
②文艺复兴时期的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反对宗教神学对人的压抑,把个体自我意识觉醒,培养独立个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
③以卢梭为代表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倡导“天赋人权”、“天赋民权”的思想,把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尊严的“自然人”,促进人的自然发展作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本依据。
(5)评价
①合理之处
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根本的教育目的 。在人的自由和个性解放,提升人的价值和地位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直到今天,也不失一定的合理之处。
②缺陷
把教育的个人目的和社会目的看成是不可调和的,这种倾向极易在现实中导致个性、自由和个人主义的绝对化。
3.社会本位论的内涵、特点、主要观点、评价和代表人物
(1)内涵
社会本位论是与人本位价值取向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
(2)特点
主张教育目的不应从人的本位出发,而应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
(3)主要观点
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培养的效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的好坏来加以衡量,离开社会需要,教育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4)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孔德和涂尔干等人
(5)评价
①合理之处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②缺陷
容易导致教育对人的培养只见社会不见人,单纯把人当做社会工具,而不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来培养,造成对人的本性发展严重束缚和压抑。
4.良好教育目的的形成
●构建教育目标体系是良好教育目的形成的前提条件。
●良好教育目的的形成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良好教育目的的形成需要得到教育活动参与者的认同。
●需要形成合理的教育目的导向激励、评价机制。
(六)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沿革、基本特点
1.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回顾
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回顾列表
2.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3.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
包括:指人本身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指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指人的自由发展。
(2)全面发展学说对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意义
为我们科学地认识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方法论指导;为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4.我国教育目的的特点
我国教育目的表述虽几经变化,但其基本精神却是一致的,包含一个总的精神,就是培养学生成为未来国家、社会发展的主人。
其基本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2)坚持全面发展;
(3)具有独立个性。
(七)易混淆的概念: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
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联系
从联系的角度看,“教育方针”所提出的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与“教育目的”的要求是一致的,人们往往通过贯彻“教育方针”来实现“教育目的”,二者具有一致性和同构性。
都含有“为谁(哪个阶级、哪个社会)培养人”的规定性,都遵循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在其性质和方向上不得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
(八)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1.应试教育的危害与成因
■危害
►应试教育使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堪重负
主要表现在“六多六少”,即书多、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补习多、竞赛多;睡眠少、文体活动少、德育活动少、自主活动少、创造性活动少、与生活能力培养相关活动少。
►应试教育严重摧残了学生的人性
在学校里,教师“恨铁不成钢”,有的教师因缺乏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导致污辱、体罚学生。有的家长也是如此,甚至打骂成为“家常便饭”。对学生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应试教育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个性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比较固定的本质特性,个性的发展不仅是人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具备良好个性发展的人往往能独立思考,具有批判能力和创造力,有较强的意志和行动能力,这是当前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但是,应试教育往往是“大一统”的模式培养人:统一的教科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的和要求等等,束缚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应试教育严重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因为应试教育以适应升学的需要,挑选人才为目的,实施急功近利的短期教育行为,追求教育的短期效应,其根本任务是追求升学率。教师只重视少数升学有望的尖子生,忽视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有的学校人为的把学生编成快慢班,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使双差生在学校里倍受老师和同学的歧视,而抬不起头来,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成因
►社会历史原因
长期以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一直是支配、影响着我国教育文化的主流思想。应试教育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隋朝末年的科举取士制度。从那以后,科举成为走上仕途最主要的途径,凌驾于教育之上,使教育成了科举考试的附庸和手段,考试成为教育的目的。
►社会现实原因
(1)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存在。几十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巨大发展,但教育仍然是“卖方市场”,高等教育仍然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存在。
(2)用人制度和就业制度使然。首先是用人制度的“三重三轻”,即重理论轻实践,重文凭轻贡献,重知识轻能力,干部任免、职称级别、工资待遇都跟学历、文凭挂钩,造成社会对学历、文凭的过度追求。
►招生制度不完善,评价体系不合理
目前,招生录取的标准实际上只看学生最后一次的中考或高考成绩,“一次考试定乾坤”。学校以考分定学生优劣,教育行政部门以升学率定学校或地区教育的优劣。因此,中考、高考成了学校教育的“指挥棒”,老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考试由手段异化为目的。
2.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内涵
●素质的第一种含义主要是生理性的,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
●素质的第二种含义具有教育学意义。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性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
●素质教育:即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国民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心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
■特征
♦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教育者的基本态度应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
♦全面性——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并不等于平均发展,更不等于学生学习成绩门门优秀。
♦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发展。素质形成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内化过程,内化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成长无法替代,发展必须主动。
3.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目标
♦使学生学会做人;
♦使学生学会求知;
♦使学生学会劳动;
♦使学生学会生活;
♦使学生学会健体;
♦使学生学会审美。
4.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容
♦思想品德素质教育;
♦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身体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教育;
♦审美素质教育;
♦技能素质教育;
♦社会交往素质教育。
5.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
♦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进行整体教育改革;
♦建立科学的评估制度;
►评价的对象、主体多元化。
►在评价目标上,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
►评价手段应多样化。
►在评价指标上,应强调素质目标参照模式。
♦改革考试和招生制度;
♦不断提高校长、教师的素质。
二、为什么学习教育目的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教育目的的功能——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1.定向功能
具体体现为:
一是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
二是对人培养的定向作用;
三是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定向;
四是对教师教学方向的定向。
2.调控功能
主要借助以下方式来进行:
●通过确定价值的方式来进行调控。
●通过标准的方式进行调控。
●通过目标的方式来进行调控。
►调节控制的对象而言
教育者:对教育者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的调控,如:教育工作者工作态度和行为,敬业状态和责任感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
受教育者:对学生不符合教育目的的行为予以引导或纠正,把学生的发展纳入预定的方向中去;使学生把合乎教育目的的发展作为努力方向,主动发展和规划自己。
3.评价功能
♦对价值变异情况的判断与评价。
如:素质教育价值取向与片面升学的价值取向的判断与评价。
♦对教育效果的评价。
三、怎样实现教育目的
(一)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
1.性质:是基础教育
2.任务
普通中小学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打好基础。
(二)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
通常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综合实践活动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体育: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
♦德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和热爱科学的精神等。
“德育第一论”代表人物
洛克:“一个人或一个绅士的各种品行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学问是应该有的,但是它应居于第二位”。
裴斯泰洛齐:“没有这些德行,智慧或技艺的最高发展,只是使人充满着扰乱、不安和不满”。
♦智育:是指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才能的教育活动。
“智育第一论者”的观点
最高的善就是智慧,知识就是道德,无知就是无德,强调知对德的制约、决定作用,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智慧。
♦美育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梵高《星月》
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让学生自主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三)教育目的的实现的策略
1.正确领会和把握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既包括人在物质生活领域的全面发展问题,又包括人在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领域的全面发展问题。
◆全面发展不是人的各方面平均发展和均衡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2.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各国教育普遍重视并努力实现的目标。缺乏全面发展的观念,甚至忽视全面发展,都不能培养和造就适应现代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树立全面发展教育观对搞好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尤为重要。
案例:程婉芯
3.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之间的关系
◆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必须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之间的关系。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各育不可分割、又不能相互代替、是辩证统一的。
◆各育都具有特定的内涵,都具有自己特定的任务,各育的社会价值、教育价值、满足人发展需要的价值都是通过各自不同的作用体现出来的。
◆要避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只注重各育之间的联系性和相互促进性而忽视各育的独特功能,二是只注重各育的区别和不可替代性而忽视各育相互促进的作用,甚至把他们割裂开来、对立开来。
4.防止教育目的的实践性缺失
教育目的的实现需要扎实有效的教育实践,同时这种教育实践也需要依据教育目的来时刻校准教育实践活动的方向。忘却这一点,就会导致对教育活动中教育目的这一价值因素的轻视,而主要注意其中的工具性因素,造成手段与目的的颠倒,把手段当做目的,人们所批评的现实教育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就属此类问题。